【提 要】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毛澤東思想研究整體上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到毛澤東逝世,這一階段主要以官方為主學習、宣傳、實踐毛澤東思想;“文化大革命”結束到黨的十八大之前,這一時期官方和學界良性互動,但也出現過一些曲折,是在分歧中深化研究;新時代,多方努力迎來毛澤東思想研究的新的春天,對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的評價更加客觀、科學、公正。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毛澤東思想的研究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思想理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從新中國成立到毛澤東逝世,這一階段主要以官方為主學習、宣傳、實踐毛澤東思想。從“文化大革命”結束至黨的十八大之前這一時期官方和學界良性互動,但也出現一些曲折。新時代,多方努力迎來毛澤東思想研究新的春天。毛澤東思想研究整體上主要可以分為上述三個階段。毛澤東思想研究與哲學社會科學其他學科的學術理論研究不同,深入研究可以發現,整體上呈現出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新中國成立到毛主席逝世:學習、宣傳、實踐毛澤東思想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自覺堅持毛澤東思想。這個時期對毛澤東思想的理解主要以黨的七大對毛澤東思想的界定和《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精神為準,同時結合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進一步深化。為了滿足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積極學習毛澤東著作、自覺把毛澤東思想運用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熱切期盼和急切需求,1950年春,黨中央將解放戰爭時期就決定編輯出版《毛澤東選集》這一重要事情付諸實施,成立了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由劉少奇任主任,主要成員不僅有田家英、胡喬木等,而且有斯大林派來的顧問尤金、蘇聯駐華使館翻譯費德林等,并立即開展工作,計劃將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時期的主要著作編為四卷,經毛澤東本人審定后陸續出版。其中,最先定稿的是毛澤東的兩篇著名哲學著作《實踐論》和《矛盾論》。1951年10月12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正式向全國發行,按照著作年月的次序收錄了毛澤東1926年以來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文章16篇,其中9篇是解放前出版的幾種《毛澤東選集》沒有編入過的。所有入選的文章都經過毛澤東本人校閱,并由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作了一些題解和注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出版發行后,深受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歡迎,大家紛紛踴躍購買。到1953年,《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的維吾爾文、哈薩克文、蒙古文單行本相繼出版,滿足了少數民族干部、群眾的期盼。后來,《毛澤東選集》第二、三、四卷也相繼出版,并出版了《毛澤東著作選讀(甲種本)》《毛澤東著作選讀(乙種本)》和一系列單行本。此外,還有《毛澤東論宣傳》《毛澤東論調查研究》《毛澤東論知識分子》《毛澤東論文學和藝術》《毛澤東論財政》《毛澤東論商業》《毛澤東論林業》《毛澤東同志論黨的建設》《毛澤東同志論黨的作風和黨的組織》《毛澤東同志論哲學》《毛澤東同志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同志論經濟》《毛澤東同志論政治工作》《毛澤東同志論我國對外政策》《毛澤東同志論戰爭與和平》《毛澤東同志論教育工作》《毛澤東同志論教育革命》《毛澤東同志論青年和青年工作》等專題論點摘編出版。以《毛澤東選集》前四卷為代表的重要文獻的出版,為學習、宣傳、實踐毛澤東思想提供了最好的藍本,而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熱情高漲學習毛澤東思想又營造了一個良好氛圍,為新中國的毛澤東思想研究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再加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需要,全國很快掀起了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熱潮,對毛澤東思想的研究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毛澤東思想研究迎來了一個黃金時期。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中國很快掀起了毛澤東思想研究的熱潮。但由于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需要,在大力推進毛澤東思想研究的同時,以確立“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為最主要目的,普及毛澤東思想的大規模解讀和宣講成為重點,對毛澤東思想學習、宣傳、實踐的成分大大超過了學術理論研究。這個時期,除了劉少奇、周恩來等一些黨中央領導同志對毛澤東思想的闡述外,在理論研究方面有建樹的主要有李達、艾思奇、胡喬木、李維漢、張如心等。代表性著作有李達專門為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兩部哲學著作撰寫出版的《〈實踐論〉解說》《〈矛盾論〉解說》兩書,陳輯的《一定要把毛澤東思想學到手》,劉良模的《毛澤東思想學習手冊》,張如心的《毛澤東同志對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貢獻》和《毛澤東同志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貢獻》,廖蓋隆的《學習毛澤東同志關于社會主義革命的思想》,陳伯鈞的《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軍事思想》,林默涵的《更高地舉起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旗幟》,盧曲元的《學習毛澤東教育思想的體會》等。其中,李達在寫作《〈實踐論〉解說》和《〈矛盾論〉解說》兩書的過程中每寫完一章都寄給毛澤東審閱。毛澤東對李達的解說深表滿意,于1951年3月27日致信給他大加贊賞:“這個《解說》極好,對于用通俗的言語宣傳唯物論有很大的作用。”艾思奇不僅撰寫了《毛澤東同志發展了真理論》《從〈矛盾論〉看辯證法的理解和運用》等文章闡釋《實踐論》《矛盾論》的基本思想和理論貢獻,而且為配合黨中央發出學習毛澤東的四篇哲學著作——《實踐論》《矛盾論》《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和《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的號召,在中共中央黨校內外作了多次輔導報告,闡述毛澤東哲學思想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的貢獻和地位。胡喬木1951年6月出版的新中國第一本具有開創性的簡明黨史——《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是毛澤東、劉少奇親自修改、審定的。這本著作對毛澤東思想進行了深入、全面地進一步闡釋,不僅論述了毛澤東如何成功地將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歷史進程,扼要地介紹了毛澤東主要代表作的歷史背景、思想理論價值及其偉大作用,更系統地闡述了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過程及其歷史地位和偉大意義,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此外,李達還在擔任武漢大學校長期間,親自主持武漢大學哲學系毛澤東思想研究室的工作,為深入研究毛澤東哲學思想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本人也成為了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的代表性人物。這個時期可以說是毛澤東思想研究的一個豐收期,既有整體性的研究,也有分領域的研究,特別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成果豐碩,再加上不少普及型理論文章,使得毛澤東思想越來越深入人心,推動著越來越多人對毛澤東思想努力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堅持毛澤東思想成為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毛澤東思想研究主要凸顯政治性,雖然學術理論性不強,但也為我們了解那個時代和那個時代的思想提供了重要參考。據統計,“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共出版發行毛澤東的著作44.56億冊,其中《毛澤東選集》超過2.41億部,大大推動了毛澤東思想的全民普及。這個時期的毛澤東思想研究政治化的成分占據了主流,并且大部分圖書、文章是以部門、單位的名義出版,既有整體性研究,也有多個領域的專題性研究,涉及政治、哲學、文藝、教育、黨建、軍事等多個領域。
二、“文化大革命”結束到黨的十八大之前:在分歧中深化研究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特別是對“兩個凡是”予以否定后,國內對毛澤東思想的研究在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等為主導的同時,一些社科研究機構、黨校、高校的專家學者推動著研究逐漸走向學術化、理論化。針對當時對毛澤東、毛澤東思想的一些爭論,鄧小平不僅建議“除了做好毛澤東著作的整理出版工作之外,做理論工作的同志,要花相當多的功夫,從各個領域闡明毛澤東思想的體系”。1978年12月13日,他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最近國際國內都很關心我們對毛澤東同志和對‘文化大革命’的評價問題。毛澤東同志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立下的偉大功勛是永遠不可磨滅的。回想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敗以后,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卓越領導,中國革命有極大的可能到現在還沒有勝利,那樣,中國各族人民就還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之下,我們黨就還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說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這絲毫不是什么夸張。毛澤東思想培育了我們整整一代人。我們在座的同志,可以說都是毛澤東思想教導出來的。沒有毛澤東思想,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共產黨,這也絲毫不是什么夸張。毛澤東思想永遠是我們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1980年10月25日,他同中央負責同志談話中說到對起草《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意見時特別強調:“毛澤東思想這個旗幟丟不得。丟掉了這個旗幟,實際上就否定了我們黨的光輝歷史。”“對毛澤東同志的評價,對毛澤東思想的闡述,不是僅僅涉及毛澤東同志個人的問題,這同我們黨、我們國家的整個歷史是分不開的。”盡管如此,但是在一些錯誤思潮影響下,改革開放初期,學術理論界對毛澤東思想的研究出現分化甚至出現較大的分歧乃至對立。在不少專家學者開始從多個領域、不同角度開始進一步研究毛澤東思想的同時,學術理論界一些人卻一直停留在對以往毛澤東思想研究的反思階段,更有黨內外一些人相互勾結起來,打著“科學評價”“深刻反思”等旗號攻擊、抹黑、丑化、詆毀甚至否定毛澤東,對毛澤東思想、毛澤東進行批判、歪曲、否定,呈現出日益極端化、歷史虛無主義化等特點,甚至出現了“去毛化”“非毛化”思潮并幾度泛濫。一些攻擊、抹黑、丑化、詆毀甚至否定毛澤東的圖書、文章公開出版、發表并在互聯網上大肆傳播。有的人在公開的論壇、會議甚至講堂上公然攻擊、抹黑、丑化、詆毀甚至否定毛澤東,曲解、否定毛澤東思想,在黨內黨外都造成惡劣影響,埋下不少隱患。深刻剖析改革開放以來意識形態領域不少問題的根源,不難發現,“去毛化”“非毛化”思潮的泛濫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并且至今仍有不小的危害。但總的來說,這一時期是在分歧中深化研究,幾乎涉及了毛澤東思想研究的方方面面,取得了比較豐碩的成果。其中,高校成為毛澤東思想研究的重要陣地,一些高校開始加強毛澤東思想特別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研究。國家教委組織編寫了《毛澤東思想概論》等統編教材,《毛澤東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發展史》等成為本科生或研究生的課程并受到歡迎,一些教授開始招收碩士生甚至少數博士生,引導大家對毛澤東思想從情感認同、信仰認同到理論認同。湘潭大學教授滄南是這個時期毛澤東思想研究專家學者的優秀代表。他1978年向學校建議,湘潭大學哲學專業招考毛澤東哲學思想碩士生,并在1980年在全國率先成立了毛澤東思想研究的專門機構——毛澤東思想研究室。1983年,他進一步提出“毛澤東方法學”這一極具創見性的學術課題,并主編了著作《毛澤東方法學》,出版后引起較大反響。2001年,他又推動湘潭大學成立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該中心2004年成為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13年,毛澤東思想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成為湖南省首批高等學校“2011協同創新中心”。在滄南教授的引領下,湘潭大學聚集了一批毛澤東思想研究的專家學者,成為全國毛澤東思想研究的一面旗幟。再加上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下屬的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韶山毛澤東圖書館等單位不僅為毛澤東思想研究提供了很多寶貴的資料,也培養、聚集了一大批毛澤東思想研究的專家學者,湘潭成為毛澤東思想研究的重鎮。
這一時期,除了編輯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五卷(1977年4月出版,1982年停止發行)和修訂出版第二版《毛澤東選集》之外,在黨中央的正確指引下,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等為代表的官方研究機構推出了一大批關于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生平的重要文獻,推動毛澤東思想研究、毛澤東生平研究不斷深化,代表性的成果有《毛澤東文集》《毛澤東年譜(1893-1949)》《毛澤東傳(1893-1949)》《毛澤東傳(1949-1976)》《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等。其中,《毛澤東文集》是繼《毛澤東選集》之后的又一部展現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多卷本綜合性毛澤東著作集,編輯工作從1992年開始,至1999年全部完成,1993年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時出版第一、二卷,1996年毛澤東逝世20周年時出版第三、四、五卷,1999年7月1日出版第六、七、八卷。八卷一共選稿803篇,包括民主革命時期504篇、社會主義時期299篇,大部分著作是首次公開發表;1985年開始撰寫、1993年出版的《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中下三卷,是國內外第一部詳細記述毛澤東自1893年至1949年思想發展和生平業績的編年體著作,不僅以大量的檔案材料為依據詳細記述了毛澤東的生平活動,更從多側面多角度體現了他的科學思想體系,展示了他的思想發展軌跡,融資料性、學術性和思想性于一體,是了解和研究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生平、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參考書籍。1996年出版的金沖及主編的《毛澤東傳(1893-1949)》和2003年出版的逄先知、金沖及主編的《毛澤東傳(1949-1976)》。這兩部偉人傳記都經過中共中央批準,中央文獻研究室組織精干力量,以中央檔案館保存的大量檔案、手稿和會議記錄等為主要依據,并參考同毛澤東有過直接接觸的人士的回憶資料編寫,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反響。1987年11月至1998年1月出版的《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共十三冊、約五百萬字,按時間順序編輯收入毛澤東1949年9月至1976年7月間的手稿(包括文章、指示、批示、講話提綱、批注、書信、詩詞、在文件上成段加寫的文字等)、審定過的講話和談話記錄稿以及審定過的、用他的名義發的其他文稿,并且大部分沒有公開發表過,從多角度、多側面反映了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后作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所進行的國際國內重大政治活動、所思考的問題和形成的政策與理論觀點,歷史地記錄了毛澤東帶領新中國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并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光輝歷程。這些重要文獻的出版為這個時期全面、客觀、科學、公正地研究、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研究提供了豐富而寶貴的資料,直到今天仍是毛澤東思想研究、毛澤東生平研究的寶貴資料。

此外,還有《毛澤東早期文稿》《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毛澤東軍事文集》《毛澤東文藝論集》《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毛澤東外交文選》《毛澤東西藏工作文選》《毛澤東詩詞選》《毛澤東論文藝(增訂本)》《毛澤東哲學批注集》《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毛澤東書信選集》《毛澤東致韶山親友書信集》等多種專題文集和重新編輯出版的《毛澤東著作選讀》以及《毛澤東思想年編(一九二一—一九七五)》《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大事記》《毛澤東讀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批注和談話》《緬懷毛澤東》等文獻,也為新時期的毛澤東思想研究提供了不少重要材料。這一時期,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云、江澤民等領導同志的傳記、選集、文選、年譜等的出版,以及《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49-1965)》《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國外研究毛澤東思想資料選輯》等重要文獻、資料的陸續出版,再加上毛澤東身邊的一些工作人員的回憶性著作陸續出版,都為這個時期的毛澤東思想研究、毛澤東生平研究提供了更加豐富而寶貴的資料。大量文獻的出版,為進一步深化毛澤東思想研究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資源,也推動著學術界、理論界不少優秀成果的出現。其中,鄧力群主編的《偉人毛澤東》叢書被認為是最集中的代表。該叢書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審定,分《偉人的一生》《政治戰略家毛澤東》《經濟戰略家毛澤東》《外交戰略家毛澤東》《文化巨人毛澤東》《毛澤東人際關系》等11部、24冊,共計1400萬字,鄭培民、肖貞堂、高遜、張云崗、羅小凡、過毅擔任副主編,編委會由毛澤東思想研究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沙健孫、劉德厚、陳晉、黃允升、邢文鑫、顏志卿、鐘建國、趙經徹、張躍華、常勇鋼、陳國雄、周松泉、蔣國平、曹考順等組成,被譽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介紹與研究毛澤東的著作中最全面、最權威的一套叢書,是國內研究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生平的高水平著作的集成。此外,比較有代表性的叢書還有鄭必堅主編、重慶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毛澤東思想的拓展與勝利》系列叢書,包括《周恩來與毛澤東思想》《劉少奇與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和中國共產黨的建設》《毛澤東哲學思想》《毛澤東思想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毛澤東思想與國防現代化》《毛澤東思想與科技興國》《毛澤東思想研究在中國》等共13冊。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思想研究叢書,包括《毛澤東哲學的歷史發展》《毛澤東國家學說》《毛澤東文藝思想精要》《毛澤東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毛澤東經濟變革與發展思想研究》《毛澤東法律思想研究》等共六冊。還包括山東人民出版社的九卷本《毛澤東思想研究叢書》,河北人民出版社的七卷本《毛澤東思想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叢書,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的五卷本《毛澤東與科學》叢書,中原農民出版社的八卷本《一代偉人毛澤東》叢書等。
這個時期代表性的著作主要有薄一波的《關于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李維漢的《統一戰線問題與民族問題》,吳冷西的《憶毛主席——我親身經歷的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片斷》《十年論戰》,胡喬木的《胡喬木回憶毛澤東》,汪東興的《汪東興日記》,石仲泉的《毛澤東的艱辛開拓》,陶魯笳的《毛主席教我們當省委書記》,李海文的《在歷史巨人身邊——師哲回憶錄》,滄南主編的《毛澤東哲學思想》和《現代化視野中的毛澤東思想研究》,鄭德榮主編的《毛澤東思想概論》,沙健孫主編的《毛澤東思想概論》,楊超主編的《毛澤東思想史》,金春明主編的《毛澤東思想發展史》,宋時輪等編寫的《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及其發展》,龔育之、逄先知、石仲泉的《毛澤東的讀書生活》,張啟華的《讀懂毛澤東》,陳晉的《獨領風騷:毛澤東心路解讀》和《毛澤東讀書筆記解析》,許全興的《毛澤東晚年的社會主義探索與試驗》,鄭德榮、黃景芳、陳一華合著的《毛澤東思想史稿》,劉嶸的《毛澤東哲學思想概述》,周一平的《毛澤東思想研究史稿》,徐中遠的《毛澤東晚年讀書紀實》,毛新宇的《爺爺毛澤東》,倪大奇的《毛澤東經濟思想研究》,曾敏的《毛澤東科技思想研究》,王立勝的《晚年毛澤東的艱苦探索》和《重新認識毛澤東》,馬社香的《前奏:毛澤東1965年重上井岡山》,薛廣洲的《毛澤東與中西哲學融合》,雍濤的《毛澤東哲學的歷史發展》,胡為雄的《毛澤東思想研究史略》,胡長明的《毛澤東評點歷代王朝》等。其他代表性學者還有胡繩、莊福齡、梁柱、孫克信、韓樹英、周逸、孟繼群、侯樹棟、楊瑞森、宋一秀、楊勝群、楊春貴、張全景、王偉光、李捷、李慎明、李君如、馮蕙、唐洲雁、劉林元、熊華源、汪建新、林建公、張蔚萍、田克勤、徐中遠、楊煥章、冉昌光、余品華、張靜如、陳益壽、陳雪薇、魏英敏、肖貴清、于良華、徐素華、徐俊忠、李佑新、郭建寧、畢劍橫、劉仁榮、樊瑞平、周向軍、蕭延中、黃允升、顧龍生、邱延生、高菊村、季世昌等。這一時期,關于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生平的研究機構也開始多起來,相關的研討會、論壇在這個時期開始逐漸出現。主要研究機構有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分會、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毛澤東思想研究室、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毛澤東思想研究室、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理論與實踐研究會、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東北師范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所等,上海、湖南、陜西、吉林、遼寧等十幾個省區市和一些地級市也成立了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重要活動主要有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大會、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還有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年會、全國毛澤東論壇等。尤其是經中共中央批準于1993年底召開的“毛澤東生平與思想研討會”,被認為是從整體上反映了這一研究所達到的當代最高水平,展示了改革開放15年來毛澤東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上海市1980年創辦了《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動態》(后改名為《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1994年改名為《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四川省1983年創辦了《毛澤東思想研究》,以及《毛澤東思想論壇》《毛澤東思想理論與實踐》《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毛澤東詩詞研究叢刊》等。不少報刊開設了毛澤東思想研究的欄目。這些學術理論陣地聚集了一大批研究毛澤東思想的專家學者,對深入學習、研究、宣傳毛澤東思想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但不容回避的是,由于種種原因,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一些堅持毛澤東思想、捍衛毛澤東歷史地位的言行竟然被攻擊為是“左”,再加上全球化、市場化大潮的沖擊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不斷加大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滲透、和平演變的力度、強度,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生平的研究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之際出現一個高潮后進入一個較長時期的徘徊甚至低潮,可謂是在斗爭中深化,在曲折中前進。
三、新時代:多方努力推動毛澤東思想研究迎來新的春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毛澤東思想堅定堅持、大力弘揚。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毛澤東思想研究迎來一個新的春天。2012年11月17日,在主持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不僅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堅持、發展和繼承、創新的關系”,他還特別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這段旗幟鮮明的話不僅強調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所在,而且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共產黨人絕不忘本,意義可以說是重大而深遠,讓所有真正的共產黨人倍感振奮,也奠定了新時代毛澤東思想研究的基調。新時代,隨著中國社會科學院毛澤東思想論壇等品牌論壇的創辦并連續舉行,毛澤東思想研究持續升溫,吸引了更多專家學者加入到研究隊伍中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毛澤東思想學習、堅持、發展、弘揚做得最好,為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做出了最好的表率。2013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兩個不能否定”思想,其核心就是正確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大會上的講話則是新時代毛澤東思想研究的一個綱領性文獻,講話中不僅重申毛澤東思想這個旗幟丟不得,丟掉了實際上就否定了我們黨的光輝歷史;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的原則,要永遠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前進;還進一步指出:“毛澤東同志的革命實踐和光輝業績已經載入中華民族史冊。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風范,將永遠鼓舞我們繼續前進。”習近平總書記這些重要講話讓越來越多的人深刻認識到,毛澤東思想是我們永遠的黨魂、軍魂、國魂,自覺維護毛澤東的歷史地位、自覺堅持毛澤東思想應該是每一位中國共產黨人乃至每一位真正愛國的中國人在新時代應有的政治清醒、政治堅定。此外,習近平總書記還推薦全黨學習《黨委會的工作方法》等毛澤東著作并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多次在講話中引用毛澤東的話,帶動全黨、全國掀起了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熱潮。2019年9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北京西郊香山公園內的香山革命紀念地視察,首先來到雙清別墅,瞻仰毛澤東當年辦公居住的地方,在全黨、全國引起很大、很好的反響。特別是2019年9月30日,在烈士紀念日當天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前,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來到毛主席紀念堂。北大廳內,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愛國人士敬獻的花籃擺放在毛澤東坐像正前方。習近平總書記等向毛澤東坐像三鞠躬,隨后來到瞻仰廳,瞻仰毛澤東遺容,表達對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深切緬懷。這一舉動向全世界宣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弘揚,讓更多人明白了“不忘初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堅持毛澤東思想,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更讓毛澤東思想研究、毛澤東生平研究領域廣大專家學者倍受鼓舞、無比振奮,贏得了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高度評價、衷心點贊、熱烈擁護。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的中國學術界、理論界堅持以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方法研究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生平,研究隊伍不斷壯大、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大家已經不只是把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生平作為學術化、理論化的研究對象,而且將毛澤東作為黨、國家、民族的偉大領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和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偉大奠基者來深化研究,逐漸回歸到本來的、真實的、本質的毛澤東思想研究層面,對毛澤東的評價也更加客觀、科學、公正,毛澤東思想也越來越深入人心。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隨著境內外敵對勢力相互勾結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持續加大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和平演變的力度、強度,一些人對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生平從反思到批判的研究漸漸走向極端對立的一面,全面否定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成為歷史虛無主義言行的典型表現。有些人甚至徹底走上否定中國共產黨、否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否定社會主義、否定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歧途,在意識形態領域乃至全社會造成不小的思想混亂,影響比較惡劣。在這種背景下,究竟是否定還是堅持毛澤東思想、動搖還是捍衛毛澤東的歷史地位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焦點之一,對待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的態度成為檢驗真假共產黨人的重要試金石。新時代最重要的毛澤東思想研究成果就是《毛澤東年譜(1949-1976)》。這是一部記述毛澤東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他逝世27年間的生平、業績的編年體著作,以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檔案資料為主要依據,發表了大量未編入毛澤東著作集的講話和談話,同時又使用了其他文獻資料和訪問材料,比較深入、全面地反映了毛澤東的思想、理論、決策、工作方法和各種活動,反映了他領導建立和建設新中國的光輝歷程和思想發展,是研究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生平的珍貴文獻,也推動著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生平的研究更加深入。鄧小平、陳云、胡錦濤等領導同志的傳記、文選、文集、年譜等出版,以及《毛澤東民族工作文選》《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鄧力群自述(1915-1974)》等重要文獻、著作的陸續出版,也為新時代的毛澤東思想研究提供了豐富而寶貴的資料。
新時代毛澤東思想研究的成果也是喜人的,并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專家學者。其中,沙健孫的《毛澤東思想通論》《毛澤東與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開辟》,鄭德榮、王占仁的《毛澤東思想縱橫觀》,李捷的《毛澤東對新中國的歷史貢獻》,李慎明的《憂患百姓憂患黨——毛澤東關于黨不變質思想探尋》,陳晉的《毛澤東的文化性格》,逄先知的《偉大旗幟: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黃少群的《從井岡山到延安:毛澤東的奮斗史(修訂版)》,金民卿的《青年毛澤東的思想轉變之路——毛澤東是怎樣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張萬祿的《毛澤東的道路(1935-1945)》,劉振起的《毛澤東精神》,宮力的《毛澤東與中美外交風云》,孟醒的《毛澤東在50年代》,曹應旺的《抗戰時期的毛澤東》和齊得平的《我管理毛澤東手稿》等專著是這個時期的代表性著作。其他代表性學者還有梁柱、張全景、王偉光、唐洲雁、張志初、薛廣洲、徐俊忠、李佑新、楊明偉、劉建武、劉林元、劉書林、楊瑞森、肖貴清、王立勝、胡學舉、馬社香、朱繼東、楊信禮、陳金龍、丁俊萍、楊鳳城、曹泳鑫、羅平漢、韓毓海、程美東、尚慶飛、顏佳華、陽國利、龍劍宇、胡長明、季世昌、吳楚嬰等,并且有一批年輕學者開始逐步擔當起毛澤東思想研究的重任。毛澤東研究領域的全國性品牌論壇的興起,是新時代毛澤東思想研究的一大亮點。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毛澤東思想論壇是新時代毛澤東思想領域最具影響力、號召力的論壇之一。該論壇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理論研究工程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承辦的全國性高端學術論壇,旨在加強全國毛澤東思想研究領域的學者交流,推進毛澤東思想研究深入開展。2014年4月12日,第一屆中國社會科學院毛澤東思想論壇在北京召開,主題是“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與當代中國”。該論壇每年舉辦一次,第二屆至第七屆的主題分別是“毛澤東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毛澤東與中國共產黨”“毛澤東與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毛澤東思想與改革開放”毛澤東思想與新中國70年”“毛澤東思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此外,已辦十二屆的全國毛澤東論壇影響和規模日益擴大,特別是由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和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等聯合主辦后,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毛澤東思想論壇一南一北相互呼應,成為毛澤東思想研究、毛澤東生平研究領域的兩大全國性著名論壇。此外,已連續舉辦多年的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年會、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年會和2019年舉辦的首屆毛澤東著作及版本研討會也都產生了比較大、比較好的影響。
新時代,在《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毛澤東思想研究》等繼續發揮著毛澤東思想研究的主戰場、主陣地作用的同時,由湖南省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的專業學術理論期刊《毛澤東研究》于2014年7月正式創刊,并在創刊后迅速崛起,學術影響力、品牌號召力不斷提升,成為毛澤東思想研究、毛澤東生平研究領域的重要代表性期刊。2020年3月31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聯合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研制的2019年度報刊資料轉載指數排名正式發布,《毛澤東研究》取得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不含思想政治教育)期刊”全文轉載排名中轉載量位列第三名、轉載率位列第一名、綜合指數位列第二名的優異成績。此外,《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湖南社會科學》《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中共黨史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當代中國史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黨的文獻》《黨建》《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現代哲學》《湘潮》《新湘評論》《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黨史博采》《黨史博覽》《黨史文苑》《贛南師范大學學報》《云夢學刊》《新西部》等期刊刊發毛澤東思想研究的有關文章也比較多,再加上湘潭大學編的《毛澤東論壇》(半年刊)等以書代刊形式出版的輯刊,以及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和湖南科技大學主編的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研究報告》,逐漸形成了新時代毛澤東思想研究的期刊和年度報告群體新格局,推動著毛澤東思想研究在新時代不斷取得更多更好的豐碩成果。新時代毛澤東思想研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研究更深入、更全面、更客觀,對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的評價更加客觀、科學、公正,特別是隨著《毛澤東年譜(1949-1976)》等重要文獻的出版,一些對毛澤東的攻擊、抹黑、詆毀在歷史真相面前不攻自破,也讓包括毛澤東思想研究、毛澤東生平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在內的越來越多人深刻認識到越來越多事實證明,我們曾經認為毛澤東做錯的事情,今天看來是正確的;毛澤東很多時候是主動為其他人的錯誤承擔了責任;毛澤東是比同時代的人早看了很多年。毛澤東思想也展現出越來越重要的時代價值、世界意義,吸引著越來越多專家學者特別是年輕學者自覺加入到毛澤東思想研究隊伍中來,并吸引著越來越多黨員、干部和基層群眾加入到學習、研究、弘揚毛澤東思想的隊伍中來,毛澤東思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間的關系研究成為一大亮點,使得毛澤東思想在新時代越來越凸顯出其偉大意義、重要價值和無窮魅力。(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研究員,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秘書長,國家文化安全與建設研究會理事長,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毛澤東思想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授權】,原刊于《毛澤東研究》2020年第5期)【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