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不博,人多地少,不能自給自足,糧食安全沒有保障。開墾荒地,不但有現實意義,而且是為子孫后代造福。
生產隊時,農民繳公糧、賣余糧,糧食比較緊張,為了多種點地,見縫插針,只要有‘’土‘’的地方就種上幾棵莊稼,比如點上幾撥黃豆,家家春節做豆腐的黃豆就是從生產隊分的。積少成多,數量可觀。因為我們在曲逆河河畔,河漕既窄又深,河堤之間有幾十米寬的荒地,生產隊開墾出了許多地,像我們隊,開懇出了許多稻田,社員吃的稻米都是生產隊分的,本地稻,不上化肥,非常好吃。我村八個生產隊有5個生產隊開荒栽上稻子。生產隊散了以后,這些開墾出來的地分到戶里,有的種莊稼,有的栽上樹,有的撂了荒,現在看來原來大部分的墾荒地都變成了荒地。這是有主人的荒地,根本沒有開墾的荒地還相當多,有的農民眼尖、腦子活,在河道邊開出了一二畝的地,種玉米、種花生、種蘿卜長得哪個好,人們饞得流哈喇子,也是白流。荒地多著呢,人們吃的不緊張了,也就懶了,不再愿意費勁開荒種地了。國家就不能像農民這樣,只顧眼前不顧長遠,要墾荒,要擴大耕地面積,不能以保住18億耕地為滿足。
我回家轉了轉,曲逆河流經的我們5個村莊,至少有四五百畝荒地可以開墾。它流經了多少村不知道,凡是流經的地方有可開墾的荒地卻是肯定的。全國有多少小河,河兩岸可開墾的荒地那就無法計算了。現在許多小河干涸無水(永遠不再有水),把它們平整了,就是好地,個人干不了這么大事,要靠集體的力量。凡是開墾大面積的荒地都要集體干,集體種,作為集體的收入。零散的荒蕪土地和零散的可開墾的荒地,要發動群眾,誰開墾誰種地,誰種地誰受益,在村黨支部、村委會指導下搞好這一工作。有人可能說:好地還撂荒呢,誰還去開荒?話不能這樣說,只要政策真為農民著想,農民不但不撂荒,還愿意開荒。有報道稱,大平原上就有人撂荒,長期沒有人種,村干部是干什么的?地是集體的,不是他私人的,他撂荒就收歸集體(什么時候想種再給他),集體種或包給別人種。
有荒地的地方還很多,山區片,許多年輕農民都進城打工,不少地撂了荒。這種情況基層政府要管,不能任其這樣下去,如果地的承包者不再種地,就要把地收回集體(什么時候種再給他)。縣城周邊荒地相當多,大片的廢棄的苗木地,廢棄的廠房,廢棄的攤點,只圈占著地什么也不干的“閑宅空院”,毫無經濟效益的林場(現在種樹不如種糧),閑置的養殖場,胡鬧八鬼的魚坑、旱冰場、滑雪場、什么造景等,都是荒地,還有幾百畝幾百畝的工商資本的經濟林 ,長期占著大量土地,算不算“非農非糧”不合法?政府應當有個說法。它要占地20年,少打多少糧食?政府該不該算算這筆賬?
我只是從本地的情況得到啟發,來建議政府制定獎勵墾荒的政策的,要就全國來看,荒蕪的土地和可開墾的荒地恐怕是非常驚人的。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對全國荒蕪土地和可開墾荒地情況做一個調查,盡快制定出獎勵墾荒的政策來,即使政府不制定這樣的政策,各村村干部也可以做一調查, 對本村開荒種地的事做一安排。
2024年2月23日
(作者:吳尚達;來源:昆侖策【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