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雕塑:新四軍向這里走來】
【廣場雕塑:武漢舉旗】
【廣場雕塑:皖南集結】
【廣場雕塑:鹽城重建】
【廣場雕塑:黃花塘駐扎】
【蘇中革命歷史紀念館大廳雕塑】
【這是我們在蘇中革命歷史紀念館大廳合影】
反映蘇中革命歷史的紀念館為何建在寶應西安豐鎮?
那是1944年3月,車橋戰役的勝利,為蘇中地區開創了一個穩定的后方基地。3月16日,蘇中區黨委、蘇中行署、新四軍一師師部暨蘇中軍區以及所屬的蘇中黨校、蘇中公學、蘇中報社等20多個單位全都遷駐到寶應西安豐境內,該地區不僅成為蘇中地區的政治中心和軍事指揮中心,而且一時成為淮北、淮南、蘇中、蘇北四大根據地的交匯點,成為華中地區青年向往的地方,被譽為“蘇中小延安”。粟裕、陳丕顯、葉飛、鐘期光、管文蔚、季方、彭沖等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工作戰斗過。為更好地銘記歷史、緬懷先輩、教育后人,西安豐鎮黨委、政府于1995年在這里建成《蘇中革命歷史紀念館》,請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同志題寫了館名。2002年被命名為“揚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7年被列為寶應縣首批“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2018年在市、縣兩級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進行了大規模改造擴建,并于2019年11月9日舉行紀念新四軍渡江北上挺進蘇中80周年暨蘇中革命歷史紀念館新館的開館儀式。
這是新聞媒體公開報道的2019年11月新館開館時的照片,大門上方掛著彭沖同志題寫的“蘇中革命歷史紀念館”館名牌匾。
但是很奇怪,我們這次在紀念館門前,并沒有看到彭沖同志題寫的館名牌匾,也沒有看到任何館名標記。
據說是近年有領導來此,對本地是否具有建《蘇中革命歷史紀念館》資格和審批程序提出質疑,于是二十多年前彭沖同志題寫的館名牌匾就被卸下,竟然成了沒有館名的紀念館。一個占地約2萬平米、國內難得一見的這么大這么好的紅色歷史紀念館遭此冷遇,實在令人遺憾和不解!如果彭沖同志還活著多好......
蘇中區委黨校,由粟裕同志親自兼任校長。韓念龍、儲江、戴為然等同志當時都是蘇中黨校成員,并擔任黨校科室和學員小隊黨支部負責人。
1944年4月,蘇中黨校隨蘇中區黨委遷入寶應安豐區林溪村時,正值蘇中區黨委全面開展整風運動,學習22份整風文件,整頓三風。
【這是1944年4月,在林溪村舉行蘇中黨校開學典禮的照片】
我們的母親張穎1940年12月參加新四軍,進鹽城華中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1941年7月,日偽軍在蘇北鹽城地區大掃蕩,跟隨魯藝撤退到蘇北漣水一帶。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調蘇北聯抗部隊政治部任報社編輯。11月回南通家鄉奔喪期間,被中共南通縣委留下,任南通縣教師抗日協會總干事兼通中區教師黨支部書記。1944年4月接上級黨組織通知,北撤到位于東臺的蘇中黨校整風四隊學習,隨即遷至寶應,參加了蘇中黨校第一期整風培訓。當年6月,轉入蘇中公學。
這是蘇中黨校的幾處舊址照片。我母親應是從南通先到東臺,再隨蘇中黨校遷來寶應安豐林溪村的。
關于這段,我們從小就不止一次聽媽媽講述,特別是她和大舅曾被日本鬼子包圍的驚險經歷。2005年秋,敏弟將84歲高齡、已出現阿爾茲海默癥的老媽接到北京,搶救性地整理出了她的回憶——
1941年,我在蘇北聯抗政治部任報社編輯。11月,因母親去世,回家奔喪。回部隊途經縣里,碰到了南通縣委書記周一峰,說縣里文教科里沒有一個黨員,他負責與部隊交涉,強留了我在南通縣文教科擔任縣教師抗日協會總干事,兼中共通中教師支部書記(當時南通分通中、通西、通東三大片)。那時寒假、暑假都要辦教師學習班,作報告,主要是組織教師交流體會,以及做一些教師抗日協會的工作。我在教師中進行游擊教學,課本都是用的抗日教材。在靠近敵戰區的小學上課時,怕敵人來,都準備了一本偽課本,敵人來了放在上邊,敵人走了,就用抗日教材講課。還建立了黨支部,發展了一部分黨員,因此建成了通中、通東、通西片支部。我經常去這些地方,要經過公路,就化妝成農村婦女,系著圍裙,挎個籃子,將近視眼鏡當望遠鏡,放在籃子里,壓在青菜下面,走一段路趁沒人時戴上,看看遠處有沒有敵人,然后藏起眼鏡再往前走。那時,弟弟宏獻(離休前為24軍副軍長)才十三、四歲,給我當小通信員,陪我去開會,送信送文件都是宏獻給我跑。
1942年底開始,日偽軍在南通地區實行大掃蕩、大清鄉,敵人經常從據點下鄉,家里的人都疏散到周圍群眾家里去。到1943年秋天,日偽軍第一次“清鄉”失敗。這期間,敵人有個把月沒有下鄉,大家思想上有點麻痹,晚上不再躲出去,有時就住在了家里。
有一天,我和哥哥子嘉(當時也在我南通縣政府工作,離休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副院長)一起回到家中。后半夜,我還在書房清理文件整理東西,突然大姐過來說:“不好了,敵人來了。”問:“你怎么知道?”大姐說已經聽到窗外有皮鞋聲。我、哥哥子嘉、弟弟宏獻,還有一個通信員袁文獻,忙從客房穿過天井到小叔家廚房,打算開了后門沿河邊向北走。誰知走在前面的通信員剛拉開后門的門閂,敵人的刺刀就刺進來了。這時大家才知道,整個宅子都被包圍,逃是不可能了。
來的有21個鬼子、一個翻譯,還有一個帶路的。全家人退回到天井。父親非常沉著,說:“大家不要慌,由我來應付。”
敵人將家里人都趕到大門外面打谷場上,他們在里面抄家,父親站在大門口被詢問。一家人坐在草堆上,四個鬼子把守,一個拿著機關槍站在東北角,還有一個拿著擲彈筒站在前面監視。我當時心想:不知這些敵人是從哪里來的,如果是金沙來的,就沒話講了。因為金沙的敵偽軍知道我們兄妹參加新四軍,都在縣里工作,來抄過很多次家,連玻璃臺板下的照片都被他們拿走了。另外,當時已有不少教師被捕,金沙的敵人什么情況都知道。不過如果是從其它地方來的敵人,可能還不明底細。我那天穿著旗袍,想,如果敵人問,我就說自己是做家庭教師的。
敵人抓的那個帶路的,是我方的稅務工作者。他認識我們兄妹,可是沒有供出我們。惱怒的敵人當天下午就將他殺害了。
敵人在家里搜查時發現,客房地上有一些燒過的紙灰,就出來大聲喝問:“燒的是什么?”我心里一驚,那是前一天我燒掉的文件,還沒來得及清理干凈。
“是我燒的小孩子生疥瘡擦藥用的紙。”懷里抱著侄兒的大姐挺身而出,搶著回答,隨即將孩子身上的疥瘡露給鬼子看。
敵人又問,“區公所(指我區政府)是不是在你們家?”
父親說:“這都什么時候了,區公所還會在我們家?”
父親急中生智,拿出當初金沙偽方想聘請他擔任職務的聘書給敵人看,說明沒有問題。敵人一看,只好作罷,打道回府了。
真沒想到,當初被父親嚴詞拒絕的偽方聘書,竟然在對付敵人時發揮了作用。事后知道,這批日軍的確不是金沙駐軍,是外地下鄉的流動小分隊,目的是為了尋找我縣區政府,并不了解我家情況。不過,那次敵人把家里床邊踏板下藏的十萬法幣抄走了,那是一筆父親為防有人被捕時備用的活動費。
那天敵人還抄了我家在楊港的酒坊和我外婆家,三處同時被抄,不出事確是僥幸。
接受這次教訓,父親說:“我這個家不要你們管,以后你們都不能在家住。”此后,家里長期空著門,連做酒的師傅晚上也是住到鄰居家,全家真正過起了游擊生活。
一些天后,我經過金沙區委遇到區長瞿樹滋,瞿告訴說,你家里被敵人毀了,回去看看吧!我硬著頭皮回到家,一看,一片狼藉,地板被撬開了,作坊里做酒的大缸、盛酒的壇子都被敲破了,凡是家具等值錢的東西都沒有了,據說是被敵人用兩只大船裝走了,連梁上的木料也被運走了。
那是抗日戰爭最殘酷的階段。不久后,地委通知縣委撤退一些干部。我也接到通知,北撤到處于東臺縣的蘇中區黨委黨校學習。在黨校當學員沒幾天,組織上調我去蘇中公學。
西安豐,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我們想不到,在紀念館里,還聽到了《沙家浜》的后續故事。
在我們那個年代,現代京劇《沙家浜》風靡一時,18個新四軍傷病員的故事家喻戶曉。其背景是1939年9-10月間,時任“江南抗日義勇軍”副總指揮的葉飛奉命結束東進、率部西撤,臨出發前決定將30多名傷病員留在了陽澄湖沙家浜一帶養傷,這才有了后來的《蘆蕩火種》(毛主席改名為《沙家浜》)的故事。在參觀展覽時,我們才聽說,原來沙家浜也有25位傷病員又輾轉來此地養傷,后來組建了新四軍淮寶支隊,在這里開展敵后斗爭。這便是新四軍6師18旅52團的前身。
“這封信,就是新四軍18旅52團的故事......”
“高營長:
面條豬肉真好味,你真好福氣,但不大有愛,為什么不叫我嘗一點味?
哎!......總算我運氣不好。
關于三連一個戰士偷老百姓吃這個問題我剛才同陳政指說不要太過火。因他對錯誤還覺悟了,詳情可問三連連級干部,假使關禁閉我認為太過火了。
干部調整問題,聽說你不同意,那么要改變我的意見只要服從真理就好了,你可于今晚書面向首長提出意見。
三連的反掃蕩動員工作請你多多督促,特別是軍事上動員及準備。
老高:實在對不起,你我倆工作時間不久,我可能對你有的方式上不大好,希多多原諒,同時有不對處你可站在同志立場上向我指示,只要同過去高山那樣態度。”
時任新四軍6師18旅52團3營教導員的陶祖全寫給營長高志祥的這封信,深深地吸引和觸動了我們的心靈——
一個營教導員,就這樣和他的營長對話,語言辛辣、實實在在,直來直去、情真意切。這是當年新四軍內部民主作風的真實寫照,也反映了革命戰友之間多么純潔、真誠的關系。如今,真是難見了!
“陶祖全,他還在嗎?”
“犧牲了,犧牲在大官莊戰斗中……”
1944年1月,已改任52團1營營長的陶祖全,在寶應大官莊戰斗中身先士卒、英勇犧牲。同時犧牲的,還有副營長葉誠忠,以及其他9位姓名不詳的干部戰士。
陶祖全,1920年出生,浙江紹興人。他,上海打浦橋一家紡織廠工人,中共黨員。1939年參加新四軍,先后任連指導員、營教導員、營長等職。
1940年初,陶祖全從晥南新四軍教導隊學習結束,投身江南抗日義勇軍,任常熟縣何市常備隊指導員。在無錫八士橋戰斗中,率部沖鋒陷戰。戰斗中,左臂負傷,急需手術。沒有麻藥,醫生為難。他從草舖上站起,伸出左臂,請求直接開刀。在別無他法下,手術刀插入他的傷口。嘶、嘶、嘶……手術刀在臂上抖動。他額頭豆大汗珠,但緊咬牙關,不哼一聲。手術后,醫生護士無不佩服,這鐵骨錚錚的硬漢子。他,先后參加十多次戰斗,四次受傷不下火線,被譽為“鐵軍硬漢”。
葉誠忠,1919年出生,福建周寧縣人。家庭貧寒,沒有文化,是放牛娃。1935年,他參加閩東紅軍游擊隊。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排長、副連長、副營長等職。
在八士橋戰斗中,他左右開弓,彈無虛發,接連撂倒6個日本鬼子。在東進中,戰斗負傷,與其他傷病員在陽澄湖一帶養傷。他們一邊養傷,一邊堅持斗爭。在養傷之時,時任二支隊一連副連長。奇襲梅鎮時,他率突擊組闖入敵人后院,繳獲機槍。圍殲沙家浜敵人時,他帶頭跳入冰河,與群眾肩并肩頂著木橋,為部隊開辟通道。強攻桐梧時,他孤身沖入敵群,奪槍掃敵,燒毀汽船。血戰楊溝樓時,他右手負傷,左手揮刀,劈死日本小隊長薩一島……京劇《沙家浜》劇中葉排長的原型,就是葉誠忠。他,被譽為“江陰老虎”。
大官莊戰斗,是新四軍為打開蘇中抗日局面所醞釀的車橋戰役前的關鍵一仗。
【大官莊戰斗舊址】
大官莊,地處寶應腰部。偽28師盤踞于此,400多日偽軍,裝備精良,工事堅固,易守難攻。它,阻礙寶應南北、東西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拔掉這個釘子,是當務之急。
大官莊據點,位于開闊地。東側、南側、北側是水田,西側為開闊地。據點,三面筑有3米高的土圍。土圍,四角筑有堡壘。土圍外,有塹壕,有寬4米、深1米的圍河。
1月5日下午6時,戰斗打響。我方肅清外圍散兵后,形成包圍之勢。52團1營營長陶祖全率部主攻,副營長葉誠忠率突擊隊從東側突擊。第6連為鉗制隊,第8連為預備隊。
在炮火的強力壓制下,葉誠忠率部進行火攻。在長竹桿上捆上棉花、汽油,點火后,從上向下扔進碉堡,迫使敵營內混亂一團,龜縮到角落。
發起總攻之時,陶祖全沖在最前面。由于地形開闊,無地物利用。在接近土圍時,他腹部中彈,血流如注,腸子外溢。他把腸子塞回肚里,繼續向前。終因流血過多,英勇犧牲。
葉誠忠率突擊隊,在碉堡外戰斗。一梭子彈擊中胸膛,倒在血淚中。官兵們義情填鷹,毫不畏懼,向死而生,前仆后繼。
次日中午12時許,18個小時激戰,殲滅日偽軍近200人,俘虜200多人,取得戰斗勝利。只是,負責主攻的我方“鐵軍硬漢”、營長陶祖全,“江陰老虎”、副營長葉誠忠等11名干部戰士壯烈犧牲,長眠于此。
“祖國的好山河寸土不讓,豈容日寇逞兇狂......"
《蘆蕩火種》《沙家浜》的故事,我們自小熟悉。可萬沒有想到,我們在蘇中尋找父母革命足跡的時刻,看到了這25位傷病員與我們的父母,戰斗在同一時期、同一地區。這樣的親近和感動,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
為紀念犧牲英烈,寶應縣委決定將大官莊東安樂橋一帶命名為“祖全鄉”,大官莊躲羊鎮命名為“誠忠鄉”。在寶應,用烈士命名的村莊有25個。
紅色土地,不忘初心!
革命烈士,精神永存!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