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  站內搜索:
尹帥軍|追隨毛主席:紅旗下兩個美國人的傳奇人生(二)
點擊:8375  作者:尹帥軍    來源:放馬山川公眾號  發布時間:2020-09-09 16:46:47

 

【 “核子物理,這是自然科學的尖端;人民革命,中國是榜樣。我從自然科學的尖端跨到社會科學的尖端,有什么不好呢?”

 

他們自嘲:“離開牛糞就受不了”。

 

這一年寒春的母親卡梅麗塔已經82歲了。72歲時她滑雪摔斷過腿,78歲時反對越南戰爭游行又摔傷過胯骨,但是82歲時老太太還是來到了中國。她說:“我不知道怎樣來感受82歲。我自己從未經歷過82歲,我也沒法體會別人到82歲是怎樣一種感覺。” 】

 

她要追究責任

 

一九五二年底至一九五三年春,她和陽早陸續被調到西安市郊的渭河灘,建設一個新農場。那里是一片荒地,一切都得從頭開始。

 

陽早是副場長,寒春是牛奶質量的負責人。他們在一塊10公里長、3公里寬的堿性河床地上蓋房子,圈柵欄,種樹、種草。陽早指揮著給每頭牛建立起檔案,“每一頭公牛、母牛的父母種系,出生年月、編號、毛色、胎數、產奶量等等”。每一頭牛他都如數家珍。人們開玩笑的說,每一頭牛的檔案比人的檔案還要詳細。

 

 

陽早很幽默,寒春卻仍舊像一個“坦克車”一樣充滿力量。坦克,是陽早給她起的外號,指的是不屈不撓。但是坦克也是有殺傷力的。她負責的是牛奶的質量問題,但是在炎熱的夏季,牛奶的質量卻出現了幾次問題。她懷疑一個老工人沒有按照程序辦事,她要追究責任。

 

但是在開會的時候,工人卻對她提出批評。她只考慮牛奶,卻沒有考慮人。“奶房總共就兩個人,全場每天一噸多奶的消毒,幾十只奶桶的洗刷,都靠這四只手,勞動強度相當大”,可她光強調工作質量,對他們的具體困難卻不聞不問。他們批評她把人當機器看待。

 

一位老工人還說:“下雨天,你在瓦房里睡的舒舒服服,我全家在草房里打著傘坐在床上不能睡,第二天的工作怎能不受影響?”最后場長發言:“你的責任心很強,一心想搞好工作,可要知道不止你一個人想把工作搞好,如果你能改變工作方法,和大家一起解決困難,發揮大家的積極性,工作才會真正搞好。”

 

她的心中很驚訝,自己那么盡心盡力工作,卻被人批評把人當機器。這或許也是西方人的一個工作方式吧,直來直去,不考慮對方。她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缺點。她決心改掉自己身上的缺點。

 

農場建立的頭幾年,沒有電,一切都靠手工操作。沒有汽車,靠騾子每晚把奶拉到河對岸的城里。因為是河床地,所以他們還要應付河水泛濫的危險。1958年正是大躍進時期,他們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口號,“全年不壞一斤奶”。

 

但是八月上旬,雨卻下個沒完,河水泛濫了。場前的堤壩快要擋不住上漲的河水。他們拿著鐵鍬沙袋迅速將堤壩加高。很快他們又發現小木橋也快扛不住了,河水已經超過木橋。工人摸著齊腰深的水將騾車從橋上趕到對岸。

 

如果不趕到對岸,奶就運不到城里。他們和工人站在齊腰深的水中,站在木橋上,將奶桶從這雙手傳到那雙手,傳到河對岸的騾車上。這一天的運輸問題解決了,但是當天晚上,木橋就被沖垮了。

 

“沒有橋,奶怎么運呢?修橋?不可能。繞道走?到處是沼澤,不行。”

 

有人提議用空汽油桶和大木板制作木筏。但是大木板找不到,工人又拿出自家的床板。一個小伙子在身上拴了根繩子,游過對岸,把繩子綁在河的兩岸。后來的幾天,他們就順著這跟繩子,將木筏和奶桶劃到河對岸。

 

一個工人發出感嘆,解放前家鄉發大水,沒有人組織任何應對措施,老婆和三個孩子全都被洪水卷走,只剩下他一人。新舊社會的對比是如此巨大,人們的內心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1958年他們實現了全年“不壞一斤奶”的目標。寒春還和幾個工人一起,將一種蘇式鍘草機的主要部件進行大膽改進,將其效率從每小時8000斤一下子提高到每小時15000斤。

 

核子物理,這是自然科學的尖端;人民革命,中國是榜樣。

 

寒春感嘆,在這個過程中,她感到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她以前所學的物理學知識,不是大材小用,而是不夠用。她開始對農機制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制作了許多新產品,甚至成功地造出了以前沒有見過的大型青貯聯合收割機。

 

她是干一行,愛一行。她喜歡核物理,她還喜歡繪畫、拉小提琴、談鋼琴,到中國后她又學會了吹笛子,她還愛爬山、滑雪、騎馬、騎自行車、野外生活,如今她又愛上了設計制作農具、牛奶制冷器、鍘草機、大型青貯聯合收割機等等。

 

她還主持飼養過上萬只雞鴨。那是在大躍進期間,一個領導拍腦門決定養雞鴨。她非常不愿意養雞養鴨,她覺得讓自己去干這個實在是大材小用。但是等到她真的開始養鴨子時,她的失望情緒卻一掃而空。

 

我最大的收獲就是無論你做的是什么,只要你下定決心投入去做,那一定會變得有意思,并成為你的專業......很多中國人對我說:你到中國來是放棄了你的專業。但是對我來說,我不屬于任何一個專業,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我的專業。

 

后來她又帶頭搞起胚胎移植,用自己節省下來的外匯從國外買回優良品種的公牛精液和優質胚胎。她和陽早直接推動了中國奶牛業、乳業的發展,實現了奶牛場的自動化,幫助中國把奶牛年產奶量從一兩噸提高到了七八噸。他們自己試驗站的產奶量則達到九噸,個別牛產奶量超過十三噸,堪稱中國奶牛業的袁隆平。

 

 

這些都和她的核物理專業沒有關系。在一個信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大環境中,在一個“不為資本和少數人利益服務的大環境”中,“她可以把一個科學家的好奇心帶到她所干的行行業業上去,她可以把個人的愛好和人民的需要融為一體。”

 

她熱愛探索自然界的真理,喜歡研究實際問題。人民需求什么,她就解決什么問題。她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聰明才智發揮到了極致。

 

草灘農場的十年給寒春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憶。

 

“我們喜歡那樣的生活,吃穿是配給制,自己不用操心。我們只需要一心一意工作。”

 

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是一體的,不是為了薪水而工作,不是為了謀生而工作,而是為信仰而工作。

“核子物理,這是自然科學的尖端;人民革命,中國是榜樣。我從自然科學的尖端跨到社會科學的尖端,有什么不好呢?”

 

他們做著心愛的事業,同時親身經歷著一個又一個社會運動和重大事件。

 

建國初期的三反、五反運動;1956年“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運動,毛澤東號召知識分子給黨提意見,幫助共產黨整風,接著又是反右擴大化,一些人被錯誤批判打倒;1958年大躍進運動,“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的新高潮,但是一些官員偏離方向,導致了“糧食畝產上萬斤”的浮夸風,瞎指揮、“放衛星”“放高炮”。

 

 

毛澤東第一個發現浮夸風,并迅速召開多次會議,糾正浮夸風、共產風。面對一些人的極左政策作風,他在會議上講:

 

我現在代表五億農民和一千多萬基層干部說話,搞右傾機會主義,堅持右傾機會主義,非貫徹不可。你們如果不一起同我右傾,那么我一個人右傾到底,一直到開除黨籍

 

他甚至寫了封給“省、地、縣、社、隊、小隊六級干部”的信,講了六大問題,

 

“包產問題、密植問題、節約糧食問題、播種面積要多的問題、機械化問題、講真話問題”。

 

在信的開頭他說:

 

“第一個問題,包產問題。南方正在插秧,北方也在春耕。包產一定要落實。根本不要管上級規定的那一套指標。不管這些,只管現實可能性。例如,去年畝產實際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產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已,實在辦不到,有何益處呢?......

 

 

 中央文獻出版社《毛澤東傳》第23  糾“左的努力”

 

接著又是三年自然災害,一些地方出現餓死人的現象,一些地方由于浮夸風中征糧過多,導致群眾飯不夠吃,這也是餓死人的原因之一。還有中蘇論戰,然后又是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人類歷史正在經歷一個幾千年未有的大變革,一個擁有幾億人口的大國,一個經歷了幾千年封建社會和上百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家正在轉變為社會主義國家。

 

共產黨打敗國民黨,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毛澤東所提倡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但是因為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和上百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影響,“打天下、坐天下、享天下”、官僚主義的思想在很多人心中還是存在的。

 

黨員干部并不是個個都是先進分子。

 

很多老百姓還樂于當奴隸、當順民,而不是“主人翁”。

 

在歷次運動中,也存在各級干部借機打擊報復給黨提意見的群眾的事情。這些都不是什么新鮮事。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今天這樣的事情也不新鮮。

 

在草灘農場,寒春和陽早經歷了多次運動。大躍進期間也經歷過一連串“瞎指揮”。

 

一位農業廳廳長指示他們要在溫帶地區的草灘農場養殖高寒地區的青藏牦牛,幸虧被農業部部長制止。

 

周圍的農場都在搞浮夸風、虛報產量,而他們的負責人則頂住壓力,甘當落后分子,如實申報數據。

 

雖然經歷了一系列錯誤和痛苦,他們卻不會像一些天真的知識分子一樣,受到一點挫折就對社會主義喪失信心。

 

要將一個擁有幾億人口的大國、一個經歷了幾千年封建社會和上百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家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絕不是一帆風順的事情。

 

周圍的人會怎么看待這個資產階級老太太

 

正當她開始融入中國勞動人民的生活,正當她經歷著一次次社會運動,她卻接到一個莫斯科的電話,她的母親卡梅麗塔轉道莫斯科要來中國。母親要來看她,她卻感到十分為難,她不知道如何接待母親。不僅僅因為在物質生活上如何接待母親,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如何應對。

 

 

我正在努力和人民相結合,走到人民群眾中去,可這時候,我媽媽竟然出現了!我的天哪,我該怎么做啊?我想和以前的自己決裂,因為這些年我生長的環境都是要幫助知識分子脫胎換骨,和人民群眾相結合的。

 

她想拋棄自己的過去。她真是太認真了。雖然母親的教育方法還是好的,“對于培養人的獨立思考能力是很有效的,但她對社會缺乏階級分析,這種思考能力為誰來用呢?教育目的不清楚。”

 

雖然母親強調要做一個對人類有用的人,但是帕特尼中學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中上階層,沒有錢是上不起帕特尼的。學生們畢業后不是在政府工作,在維和部隊工作,便是在私人公司工作,還是在為一小撮統治精英工作,他們跳不出這個體制。

 

寒春感到為難,她不知道周圍的人會怎么看待這個資產階級老太太?

 

但是讓她吃驚的是,周圍的人都很歡迎她,她甚至被邀請參與了北京的國慶慶典。

 

“當周恩來總理得知72歲高齡的卡梅麗塔有兩個孩子參與了中國革命,并且自己不顧美國政府的禁令來到中國,不禁站在國家的高度對她表示贊賞。”

 

這時候她才發現自己錯了,她的母親卡梅麗塔一生都在追求進步。當她在中國游歷了一圈之后,她成為一名毛澤東的追隨者。

 

他們的三個孩子在草灘農場度過童年和少年。他們要求孩子們和中國孩子完全一樣,同樣的學校、同樣的食堂,他們和中國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游戲。

 

他們認為艱苦環境鍛煉出來的孩子才會有出息,不搞特殊化,不沾公家的便宜。他們對孩子的要求很嚴格,但是孩子們在家中很幸福。

 

他們在家中舉辦小型的音樂會、生日晚會,邀請農場的孩子們到家里玩。陽早、韓春是孩子們最尊敬的長輩,他們把美國人的幽默氛圍帶到了中國,孩子們也可以和長輩開開玩笑。

 

 

他們心中堅信平等的理念。

 

在憑證供給的年代,按照規定,他們本應該受到優待,但是他們卻堅持要求和別人一樣的定量供應。實行工資制后,作為外國專家,他們的工資提高了,但是他們卻反復要求又把工資降下來。作為外國專家,他們在草灘農場時就已經有一張商品供應卡,在那個物資短缺的年代,可以買到一些緊俏的商品。但是他們卻從來不用。

 

這種平等的精神貫徹他們生活的始終,所以當文革開始時,他們寫出那張大字報,便毫不奇怪。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到底怎么了?”

 

在文革開始的前夕,他們被調到北京。陽早在中國電影放映發行公司任英文譯校,寒春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委員會圖片特稿社任英文譯校。他們不想住在飯店。他們拒絕了友誼賓館,但是又被安排住在新僑飯店。上班有專車接送,而孩子們則被安排進入貴族子弟學校。

 

他們感到北京和延安的區別,北京有著嚴重的等級制,“你不能批評地位比你高的人”。

 

對于他們來說,這樣的生活好比是下地獄,這是黃金打造的精神貧民窟。

 

他們自嘲:

 

 “離開牛糞就受不了”。

 

出出進進看得見工人、農民,聽得見機器響,他們心里才踏實。但是現在,他們心里不踏實。他們和勞動人民隔絕了。他們多次打報告,要求調到農場工作。

 

不僅他們自己感覺不踏實,九歲的小女兒及平也因此精神失常。及平從小生長在農場,突然掉進這樣一個滿是外國人的環境,她的精神崩潰了。

 

她從新僑飯店離家出走,想要沿著鐵路走回草灘農場。她認為父母犯了很大的錯誤,她懷疑他們是帝國主義間諜,因此才被塞進這樣一個地方。她對父母充滿了怨恨。

 

她莫名其妙的發火,毀壞陽早和寒春的東西,但是卻不破壞賓館的東西,她把個人財產和國家財產分的很清。

 

她整夜整夜不睡覺;她在大街上向媽媽吐口水;她當著別人的面,把鼻涕抹在寒春嘴上。寒春含著眼淚想: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到底怎么了?”

 

幸好一位同事給寒春提供建議,去中阿公社住一段時間。“一家人的手又接觸到了泥土,腳又踩到了大地”。漸漸的,及平康復了。

 

兩個月后他們從新僑飯店搬了出來,住進使館區三里屯的一個大院。那個大院住的也都是外交部的高干,并不是他們理想的居住環境,但是他們別無選擇。 

 

人類歷史上未有先例的重大事變正在他們眼前發生。文革,寒春和陽早正在努力認識這場變革。

 

他們的女兒也被卷入這個重大事變,不過她還沒有能力搞清楚自己為何崩潰。

 

寒春、陽早經常去看大字報,后來他們和安·湯珊、史克合寫了一張大字報《為什么在世界革命心臟工作的外國人被推上修正主義道路?》。

 

“是哪個牛鬼蛇神指使給外國人這種待遇?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不論他是哪個階級,不論他對革命什么態度,都受到了這種“五無、二有”的待遇。”

 

“五無:一、沒有體力勞動;二、沒有思想改造;三、沒有接觸工農的機會;四、不搞階級斗爭;五、不搞生產斗爭。”

 

“二有:一、有特別高的生活待遇;二、有各方面的特殊化。”

 

“制定這樣的待遇是什么思想支配的?這不是毛澤東思想,這是赫魯曉夫的思想,是修正主義思想,是剝削階級的思想。”

 

對于今天的青年們來說,這張大字報的思想真可謂是石破天驚!其中的每一條都在沖擊著現時代的思想觀念,其中的每一條都在與今天占據主流的輿論作斗爭。

 

我們的社會輿論輕視體力勞動,看不起工農,不屑于所謂的思想改造,更不希望階級斗爭,我們也不喜歡生產斗爭,工作不過是謀生的手段而已。生活是為了享受,工作也是為了享受。

 

不過我們的社會輿論倒是很希望“二有”,要有特別高的生活待遇,要有各方面的特殊化,要有錢、有權、有勢、有各種各樣的享受。享受總是好的,不管是美色還是奢侈品。為了這樣的享受,腐化墮落也就成了潛規則。

 

到底是誰的看法正確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哪種思想能夠使最大多數的人民獲得幸福呢?

 

毛澤東批轉了這張大字報,他說:

 

“我同意這張大字報。”

 

“外國革命專家及其孩子要同中國人完全一樣,不許兩樣,請你們討論一下,凡自愿的一律同樣做,如何請酌定。”

 

他們在文革期間的工作很少。除了到處看大字報,就帶著孩子去中阿公社義務勞動。陽早還幫人修理中式古董家具。他們離不開勞動。文革大串聯的時候,北京許多單位要招待全國的紅衛兵。食堂的人手不夠,大兒子陽和平便去食堂幫忙揉饅頭。“揉了幾個月饅頭之后,陽和平找到了更有意思的事。

 

他的表姐卡瑪(韓丁的女兒),還有幾十個北大、清華學生,想踐行一個宏偉的計劃:從北京走到延安,再走到井岡山,然后走回北京。不過,他們走到山西陽泉以后,就在一座煤礦停下來‘參加革命’。

 

陽和平聽到表姐的壯舉,也跟著去了陽泉鬧革命。

 

 

1969年,16歲的陽和平被分配到北京市光華木材廠,成為一名普通工人。”后來陽建平、陽及平也開始了上山下鄉,去安微十字鋪茶場鍛煉。這一年,陽早和寒春也來到了北京小王莊農場。他們認為,年青人不下鄉,不可能懂事,不可能認識社會。

 

在十字鋪茶場,陽建平因為喝生水得了菌痢(當地人都喝生水,因為柴禾不夠,不能燒開水),菌痢又引發心肌炎。19歲半的陽建平不得不病退回家。不過做父母一點也不后悔:

 

“我們不是讓他去享福的”。

 

 

陽早、寒春和寒春的母親卡梅麗塔

 

我不知道怎樣來感受82

 

在尼克松訪華的前夕,她的哥哥韓丁一家又一次來到中國,他將創作一本中國變革的新書《深翻》。

 

周恩來總理先后五次接見他,向他講述對于新社會新制度的理解。在總理的安排下,他們的母親卡梅麗塔也帶著一個20人的美國青年勞動團訪問中國。

 

這一年卡梅麗塔已經82歲了。72歲時她滑雪摔斷過腿,78歲時反對越南戰爭游行又摔傷過胯骨,但是82歲時老太太還是來到了中國。她說:

 

我不知道怎樣來感受82歲。我自己從未經歷過82歲,我也沒法體會別人到82歲是怎樣一種感覺。

 

這位了不起的女性最終活到了92歲。

 

這一次他們要在公社勞動一個月,在工廠勞動一個月,同吃同住同勞動,然后再用一個月時間走遍中國。

 

令人驚訝的是,在這個青年勞動團進入中國后,陪同官員卻不停的向他們灌輸杭州西湖美景,要將勞動團變為旅游團。

 

等他們到了“大寨公社”,這位官員又接受命令,必須想法設法讓這個勞動團從大寨離開。

 

 

此時大寨正是全國的典范。毛主席號召“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

 

大寨本是個“鳥不拉屎”的窮疙瘩,干旱、貧瘠的山坡地,稀少的植被,下雨的時候還會有泥石流。但是在陳永貴的帶領下,他們改天換地,將干旱、貧瘠的山坡地修成了高產的梯田。

 

陳永貴本是個文盲,但是憑借頑強的精神,他成為了一個高水平的領導者。

 

寒春、陽早坦言,在“勞動者”當中他們最欣賞陳永貴。陳永貴是“毛澤東的農民”。“做報告不帶材料,一下子能談上幾個小時,并且條理清楚,一、二、三、四,頭頭是道”。陳后來當上了國務院副總理,當上總理之后,他還是不脫離勞動。

 

全國人民都在學大寨,但是卻有人不愿意美國人民認識中國、認識大寨。這個官員采用了卑鄙的手法,挑動種族歧視。他對四個黑人青年說中國人不歡迎這個青年團呆在大寨,只是白人想呆在這里。青年勞動團分裂了.....然后經歷了一系列的矛盾和沖突,青年團又團結在一起,他們決定繼續留在大寨勞動。

 

對著總理發火

 

很快,總理又一次會見他們,韓丁一家、寒春一家、還有他們的母親卡梅麗塔。他們從凌晨一點半一直談到早晨七點半。周總理和毛主席一樣,都是以徹夜工作而聞名。

 

總理向他們談起中國革命的十次路線斗爭,中蘇之間關于斯大林問題的分歧,談到中國落后的一面,談到正在身邊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他指出: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工農聯盟中的無產階級思想還很少,小資產階級的思想還很多。

 

有一次在談到青年勞動團,總理講出他所聽到的事情。顯然,那位官員謊報了關于青年團的情況,他告訴總理,青年團中一部分人不想呆在大寨。

 

韓丁、寒春、陽早、卡梅麗塔的情緒一起爆發出來,他們把在大寨發生的事情都講給他。寒春對總理的辦事方法很吃驚:

 

哎呀,我們只是在發火,我們徹底憤怒了。這是周恩來尋找事情真相的辦法,他只是告訴我們他聽到了什么,然后仔細看我們的反應。我們在那兒坐著本來是聽偉大的周恩來總理說話的,突然之間,我們完全忘記了他是總理。

 

周總理的謙遜、耐心、細致、坦蕩無私給了寒春極為深刻的感受。她清楚的記得上一次總理接見他們時的印象:

 

“大家交談著,每個人既聽別人的話又發表意見,有人會打斷總理,而總理實際上并不太打斷別人。”

 

在那次會見結束后,她甚至還寫了張字條批評總理。

 

人民日報在報道韓丁來訪時,將喬安妮稱為韓丁夫人,將寒春稱為陽早夫人。寒春不滿這種把女性當做丈夫的行李的做法,她對負責韓丁來訪的人提出抗議。總理在會見他們時解釋了這一做法,中國是如何謹慎對待其他民族的習俗,在西方國家女性嫁人后改隨夫姓。

 

寒春不滿意總理的解釋,在會見結束后又寫了張字條批評總理,她說婦女運動已經改變了潮流,我們應該帶頭支持正確的事情。

 

在下一次會見時,總理說:

 

謝謝你的批評,我還會犯錯誤,你還要給我提,什么時候都要給我提的。

 

她的心中感到如此溫暖。“這是一位無產階級的領導人......沒有其它目的,沒有個人利益。他們的利益是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務。”

 

并不是因為他們是外國專家,才受到如此待遇。那個年代,很多普通人去北京上訪,后來被邀請住進中南海招待所。很多人給中央寫信,都可以收到回信,當然,許多時候中央回信也會被一些部門扣押,也會被一些人打擊報復。有一些人是不喜歡群眾的批評和意見的。

 

他們和孩子也曾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學校也曾排斥這幾個外國孩子,不讓他們加入少先隊、戴紅領巾;不讓他們參加集體活動,用大喇叭喊著讓他們離開會場;有的還被請去過公安局;大兒子陽和平在單位也受到如此待遇,不讓他參加政治學習。一些外國專家也曾被關起來。

 

但是在那個受迫害的的年代,他們卻從未想過離開中國。

 

1960年代后期是激蕩人心的歲月,包括歐美日的整個世界都掀起了規模巨大的社會運動。在動蕩、混亂的形勢中,他們睜大眼睛,努力去認識這個時代。他們時刻保持著對世界的敏銳判斷。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

 

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

 

“我在美國長大,深深了解美國,資本主義是癌,我們是怕癌才來找社會主義的。”但是他們并不拒絕讓孩子們去美國看看。“我們是世界公民。”

 

我們是世界公民!

 

他們自己親身體會了什么是資本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所以他們也要讓孩子們親身體會一下,要讓他們自己思考、自己判斷。

 

時代在發展,世界在變化。在毛澤東去世之后,中國和世界都發生了極其巨大的變化。

 

人們開始積極追求起個人的價值,追求物質,追求金錢。但是他們卻還是依舊。他們已經是享受副部級待遇的高級干部,農機部的顧問。但是他們對物質生活有一種“近乎偏執的敏感”,認為:

 

“奢侈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一張床,兩個舊式沙發,三個書櫥,是她的全部家具;家電除了工作用的電腦,就是一臺老式電視機。”本來還有一個磚頭壘起來的辦公桌,后來被迫改善換成了電腦桌。國家給了一套兩百多平方米的房子,在奧林匹克公園附近,她堅決不要,說離牛遠了睡不著。 

 

 

但是他們并不是舍不得花錢,出國考察,他們住宿吃飯總是花費最低的標準,但是卻拿出自己的積蓄,為國家購買大量的美國、荷蘭優質種牛精液和胚胎。在美國一個胚胎1400美元,一頭公牛精液100美元。他們到底花了多少錢,誰也不知道。

 

他們拒絕養老。活到老,工作到老。有部門邀請他們去福建休假療養。他們到達福建后,卻去考察當地的奶牛場。在已經過了花甲之年的時候,他們還和農機院一道向國家申請了17個課題,建成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研制的機械化奶牛場。

 

 

到了85歲,寒春還不服老。她看到年青人用電腦軟件設計奶牛場 ,而她自己一輩子是用紙張來設計的,她又產生興趣。每天參照書本學習兩個小時,一天一天的學,但是總也進展不大。她已經85歲,曾犯過幾次腦溢血。

 

 

兒子陽和平勸她,得服老了。可是她偏不,她要活到老,學到老。“人要活得有意思”,這是她的信條。

 

“賺錢本身并沒有意思,搞科研,搞真正創新的東西才有意思。”有人祝愿她長命百歲,她卻回答:“能干事多活幾歲可以,不能干事,活那么大歲數干啥。” 

 

八十多歲,他們每天還到牛場。每天清晨5點她都要去牛場,“牛場里一共700多頭牛,每一頭牛都是她的好朋友,她擁抱親吻它們,用英文與它們交談,她把手伸入小牛的嘴里,任由可愛的小家伙們吮吸手指。”

 

 

當然,他們有時候也困惑,也不滿。金錢似乎成了衡量一切事物的價值標準。人們都在為人民幣服務。在一次部委的宴會上,她問一位領導

 

“誰有錢就給誰服務是不是,那農民沒有錢怎么辦?”“你們還有多少人在為農民服務?”

 

她也問延安359旅的旅長,后來的上將王震:“為什么現在不能用你南泥灣的精神搞建設呢?”

 

她批評很多弄虛作假的事情,許多奶牛場將清洗管道的水加入牛奶中,而她所領導的奶牛場絕不會這么干,更不會有三氯氰胺。

 

他們過著樸素的生活,但是他們的內心還是無邊的廣闊。他們抗議美國對伊拉克的侵略,抗議北約轟炸肢解南聯盟,他們關注著中東的局勢,關注整個世界的局勢。

 

當別人說他們這么多年你們在中國吃苦了。陽早卻說:

 

“沒有吃苦。我們沒有感到吃苦。我們在中國感到很幸福!”

 

當別人說他們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中國。寒春卻說:“不,不,不,你講中國,我不同意。不完全是為了中國,我們是為了全世界,包括美國、非洲、拉丁美洲,是為全人類的解放。”

 

“我們是世界公民!”

 

 

他們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但是他們的故事、他們的精神、他們的生命力卻亙古長青!他們度過了多么豐富、多么幸福的一生!

 

 

寒春與兒子陽和平

 

“我認為我的父母的一生是讓人羨慕的一生,他們信仰的不是資本主義制度下那種盛行的拜物教,他們崇拜的不是物質上的享受,他們追求的不是名和利,他們信仰的是共產主義,他們崇拜的是毛澤東,他們追求的是全人類的解放。他們的一生是豐富多彩的,雖然他們的去世是悲傷的,但是他們的一生是最幸福的、值得慶賀的一生。”

 

時代已經發生了巨變,我們的人生當然不會和他們相同。但是捫心自問,我們將度過怎樣的一生?幸福的、值得慶賀的一生?

 

2013年完稿

20209月修訂

 

致謝:這篇文章的完成,需要特別感謝周道遠著作《兩位美國人在現代中國的生活和斗爭》,特別感謝陽早和寒春的兒子陽和平,他提供了許多資料。本文參考了寒春書信選、陽早書信選,寒春《幸福何在——與青年朋友談心》,克里斯托弗·華萊士《韓丁母親欣頓夫人的傳奇人生——從帕特尼到北京》,另外還有其他大量新聞報道和文章。沒有這些資料,這篇文章是不可能編寫完成的。 

 

文章已于2020-09-08修改

 

作者:尹帥軍   來源:放馬山川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