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毛主席逝世44周年的日子,筆者的朋友圈被紀念毛主席的文字刷屏了,隨著一輪又一輪“毛澤東熱”在民間的興起,這個現象并不意外。
而就在昨天,筆者的朋友圈卻被《人物》雜志公眾號的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的文章刷屏了。
“又有兩分鐘從系統里消失了……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全行業外賣訂單單均配送時長比3年前減少了10分鐘。”
——《人物》的這篇報道的內容很翔實,邏輯梳理也很清晰。筆者在以前的文章里專門關注外賣小哥的問題,所以對這篇報道所傳遞的信息并不意外,意外的是這個問題終于能夠引起廣泛的關注了。
筆者的朋友圈有左邊的同志、右邊的朋友,但更多的卻是普普通通的中間群眾。筆者以前寫外賣小哥受資本平臺殘酷壓迫的問題,左邊的同志從階級分析的角度會有認同,但往往很難獲得中間群眾的共鳴。
就像筆者關注“高薪”程序員群體一樣,身邊的親朋往往會嘲諷說,你看你一個985畢業生,工作這么多年工資還不如一個送外賣的,你同情程序員,人家未必看得起你。路是自己選的,既然要選擇把相當一部分時間花在“主義”上,就要承受經濟上的拮據,父母妻子也要跟著受累。
但是,無論是程序員還是外賣騎手,他們同樣是上有老、下有小,他們同樣屬于無產階級。為了還一套房子的按揭,為了父母養老、小孩上學,程序員不得不透支青春、甚至是透支生命;外賣騎手為了搶回被系統吞掉的兩分鐘,不得不與死神賽跑,超速、逆行、闖紅燈是家常便飯。殘酷的現實面前,不這樣做,我們連進入這個行業的資格可能都要被剝奪;失去了工作,立刻就要為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這些現實問題發愁。
《人物》雜志這篇報道,之所以能夠引起不同行業、不同收入層級的普通民眾的共鳴,就在于不少人讀著讀著,就從外賣騎手身上讀到了自己的影子,大家透過資本平臺這套精確計算的AI系統,隱約地看到了背后更為龐大的系統。我們每一個人都身處這個系統中,而每一個個體之于這個龐然大物就像螻蟻之于大象。
2017年6月16日,美團申請了“時間估測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的發明專利,按照這套專利的方法,計算中心代入每個接單的外賣騎手的當前服務狀態的參數,通過對“服務狀態”的計算,得出“總路程的變化量”、“總時間的變化量”、“總超時的時長”以及最終的服務完成“時長”或“時刻”。其間涉及的算法包括啟發式算法、鄰域搜索算法以及精確算法等人工智能相關常用算法。最終,美團結合導航技術,在云端為一起外賣服務計算并劃定其所屬的時長。
而外賣騎手的入職門檻相當低,每天有大量的新人進入,也有一大批人被淘汰出去。為了不在競爭中失敗,騎手們只能盡量多接單,盡量快完單,以獲得當日最大收益。在這個博弈過程中,AI算法所得出的單位路程每單外賣的必要配送時間也就被不斷縮短。
在工廠的流水線,甚至是麥當勞的后廚,這一規范標準步驟、標準動作、標準時間的做法早已被廣泛運用。只是AI系統比流水線的拉長和企業的工程師要更加冷酷,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流水線的工人還能選擇砸毀機器進行抗議,而見不到AI的騎手想反抗都不知道敵人是誰。
資本主義勞動優化的歷史就是資本主義提高對工人剝削的歷史——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用了大量篇幅來闡述資本家提高剩余價值的方法。
在自由資本主義已經完全走向壟斷資本主義的20世紀初,泰勒制和福特制在美國的資本主義工廠里率先出現。工人的每一項作業被分解成不同的動作,從而不斷減低生產作業的必要時間,并美其名曰“勞動優化”。在這個“優化”過程中,資本家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剩余價值,而工人則遭受到了越來越殘酷的身心壓榨,成為一架機器。整個資本主義體系看起來是自由的——自由交換、自愿選擇被雇傭,而每一家工廠的內部卻是高度專制的。
資本主義的衛道士們認為福特制已經超出了工廠,與消費聯系在一起。他們認為福特已經預見到,為了銷售他的產品,就必須有一個市場,而這個市場是可以由他自己的工人構成的,因而,福特在1914年1月決定將工人工資翻倍。事實上,真正的原因是在福特工廠工作的工人,身心都是極度痛苦的,工人流失率非常高。為了讓熟練工人穩定下來,福特才選擇將工人工資翻倍。這個例子頗像今天的某互聯網企業,當我們批評它帶頭996、007、251的時候,乏走狗們就跳出來說這家企業工資高……
福特制很快被其他企業效仿,工人們再次失去了自由選擇雇主的機會,企業巨頭的工資很快回歸到了一個平均水平。工業自動化的出現,讓豐田制又逐漸取代了福特制,“勞動優化”被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而金融資本主義的出現,讓衛道士對于福特制的誤解變成了現實。圍繞著銀行系統,勞動者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全部以金錢為硬通貨,被精確度量。在美國,近七成的民眾存款不足1000美元,三分之一的民眾沒有任何存款;刷信用卡消費,再用下個月的工資還供,這是大多數民眾的生存狀態。在這套金融系統中,每個人的工資水平、房價、醫療價格、教育價格、食品價格……都可以被精確的估算出來。在民眾可以忍受的前提下,金融系統可以從每一個環節不斷地壓低成本、提高收益。在這套系統面前,每個個體既作為生產者、又作為消費者,異化為資本增值的工具。
這套系統在我們身邊業已成型,北上廣深的工資水平對應著它們的房價,甚至墓地價格,就連結婚的成本都可以被估算出來……
當我們發現了系統,資本主義市場關于“自由”的偽裝也就被撕去,資本專制的獠牙也就徹底暴露出來。
2011年的美國電影《時間規劃局》向我們展現了這樣一幕:富人的時間用不完,他們整天窮奢極欲、無所事事;而窮人的時間則自打一出生就從25歲開始倒計時,而且時間才是硬通貨,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要刷掉相應的時間。因此,25歲之前窮人要通過努力的工作不斷去掙時間,倒計時一旦到零,立刻就會暴斃。《時間規劃局》不就是關于資本主義的童話故事嗎?而“時間規劃局”不就是金融資本主導的這個龐大系統嗎?
1953年10月15日,毛主席在關于農業互助合作的談話中講道,“資本主義道路也可增產,但時間要長,而且是痛苦的道路。”在民族主義者視野里,資本主義當然是可以發展生產力的,但這樣做只能實現少數人的富裕,少數人的享樂,而且是要建立在大多數人痛苦的基礎上的;作為一位無產階級的革命家,毛主席站在勞動人民立場,必然是要拒絕這樣的道路的,而且在晚年不惜開罪以往的戰友,把矛頭指向走這條道路的當權派。
當年,很多勞動者是真的相信,生產力發展了,科技發達了,就可以共富了;而今,我們看到生產力的確發展了,科技的確發達了,都發達到智能AI了,而智能AI卻反過來成為少數人更加殘酷地壓榨多數人的工具。而錯不在AI,錯在誰掌控AI,錯在系統。
今天本來想專門寫一篇紀念毛主席的文章,但還是忍不住為外賣小哥發發聲。但在某些人看來,發聲又有什么用呢?
站在筆者的角度,發聲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看見系統,從個人奮斗的迷夢中醒來,接過毛澤東思想這件戰無不勝的武器,去砸碎毛主席一生致力于砸碎的系統。
來源:子夜吶喊公眾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