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
一、向善、向上與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是中華美學精神的優秀傳統
這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健康向上、永遠充滿希望。”
而從孔子那里開始就把審美看作是道德的起步;又把道德視為審美的完成。這在孔孟的一些話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論語·八佾》)盡善盡美正是孔子美學思想的核心。又如孟子對壯美人格的一段描述:“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孟子·盡心下》)再看《孟子·公孫丑上》那段著名的浩然之氣論——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問曰):“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孟子)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
這種以儒家代表的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源流——道德主義,一直是中華美學精神的主流。像“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等等無不充滿著壯美的人格精神境界。
二、毛主席詩詞就是這種中華美學精神在新的時代“結合新的時代條件”進行創造性弘揚的典范
【毛主席手書《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胡澄供稿】
作為一代政治巨人的毛主席,雄韜偉略,改地換天;作為一位革命歌手的他,風騷高標,開一代詞風,勝百家俗韻。一卷“毛詩”在手,讀起來令人心身俱熱,欲罷不能。太史公的“無韻之騷”——《史記》,古人讀之亢奮不已:“讀游俠即欲輕生;讀屈原賈誼傳即欲流涕;讀李廣傳即欲立斗!”(茅坤《史記抄·序》)而毛主席詩詞也有這樣的功效。更以那獨特的騷韻,抒發了一位人民革命領袖的襟懷,描繪了波瀾壯闊的人民革命與建設圖景,真為“風騷韻史”。這磅礴而深厚的“鳳騷韻史”是一位偉大政治家兼偉大詩人的壯美藝術結晶。我們要領略它的風采,那就不能僅憑“詩詞中的經道”言之了。幸好,正是毛主席自己為自己寫了一部“詩話”,這便是發表了七十二周年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毛主席是偉大理論家與實踐者,“毛詩”正是《講話》美學理論的實踐精品。這座美學高峰雖然“仰之彌高”,但卻不是“鉆之彌堅”的,鉆研的徑途已在《講話》中指示給我們了。我們就試從三條徑途導勝品評一番。第一,政治家之眼與詩人之眼。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詩人之眼,則通古今而觀之。”這是唯美主義的論調,不合文學史之實況。真正的文學家,“詩人之眼”與“政治家之眼”是密不可分的一雙眼。正如《講話》所說:“和政治平行或互相獨立的藝術,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魯迅也說過:“詩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謂‘田園詩人’‘山林詩人’是沒有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而“這政治是指階級的政治,群眾的政治,不是所謂少數政治家的政治。”(《講話》)“群眾的政治”也絕不是指狹隘的“政治運動”,它是指“一切群眾,一切生動的生活形式和斗爭形式,一切文學和藝術的原始材料。”(《講話》)階級的群眾的政治色彩,如燦燦“紅霞”(毛詩有謂:紅霞萬朵百重衣),正是“毛詩”的鮮明特質,這絕不是那些弄月呤風,拈花斗草的文人詩詞所能相比的。
古人說:“文以氣為主,不可力強而致”(《典論·論文》)。孟子倡養氣之說,而毛主席則養浩正氣于激烈的群眾政治斗爭之中!他“喚起工農千百萬”,“逞天兵怒氣”,“起鐘山風雨、渡百萬雄師”,“一唱雄雞天下白”,縛住蒼龍,終成偉業!又率領“六億神州”,“落五嶺銀鋤,搖三河鐵臂”,“踏遍青山人未老!”胸中浩氣,腕底千鈞,感而為詩,譜而成韻,如海浪天風,波濤自涌,無一語不壯美,無一韻不高邁。這橫絕太空的洋洋浩氣也源于馬列主義的世界觀——“用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的觀點去觀察世界,觀察社會,觀察文學藝術。”(《講話》)對于“人生易老”,詩人絲毫也不悲觀,一方面“只爭朝夕”,一方面“風物長宜放眼量”;對于世界巨變,熱烈歡呼“人間正道是滄桑”;試看這力裁昆侖,撞折不周,駁倒秦皇漢武,要掃除一切害人蟲的萬釣筆力,不是無產階級政治家能有此胸襟否?清代詩評家沈德潛說:“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說詩晬語》)毛主席正是具備了這第一等襟抱——波瀾壯闊的群眾政治斗爭;第一等學識——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才產生了第一等真詩——毛詩。
【毛主席手書《憶秦娥·婁山關》,胡澄供稿】
第二,革命者的情懷。詩為情語,“毛詩”不盡是鋼音鐵韻,也有情深似海的優美篇章。但也與一般的情詞悼詩不同。為群眾政治斗爭而犧牲的烈士們“為有犧牲多壯志”。在革命中他們為群眾的利益而死——“直上重霄九”,革命勝利了,六億神州的壯舉使“芙蓉國里盡朝暉”,那些乘風而去的忠魂又“帝子乘風下翠微”,紅霞萬朵映紅了他們的衣裙。這“一升一下”包含了詩人多少深情啊。這些雄奇瑰麗的詩句閃爍著人性美的光澤。“有沒有人性這種東西?當然有。但只有具體的人性,沒有抽象的人性。我們主張無產階級的人性,人民大眾的人性。”(《講話》)兒女私情,嗚嗚咽咽,不是偉大政治家的情懷,懷念為革命而奮斗——“曾伏虎”、縛蒼龍的烈士,“淚飛頓作傾盆雨”比“不思量,自難忘,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的人性更為絢爛情深。
【傅抱石國畫毛主席詞意——《忽報人間曽伏虎》,胡澄供稿】
第三,誰主沉浮——人民是歷史的主人。“毛詩”唱道:“紅旗卷起農奴戟”、“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講話》說道:“對于人民,這個人類歷史的創造者,為什么不應該歌頌?”這也是“毛詩”之美的“不同尋常”之處,自古只聞“羽扇綸巾”的周公瑾;“壯歲旌旗擁萬夫”的辛壯士,把“農奴”當做歷史主角來歌頌,也只有我們偉大的馬列主義詩人政治家毛主席才做得到。《講話》說:“革命的文藝,應當根據實際生活創造出各種各樣的人物來,幫助群眾推動的歷史前進。”毛詩所表現出來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長征精神;“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豪邁斗志激勵著建設社會主義的“六億神州”把“高峽出平湖”的偉大設想變為現實。

【《毛主席詩詞》手稿本,胡澄供稿】
毛主席詩詞給人的總是崇高與壯美的美感,這種崇高是深深植根于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解放斗爭中的。人民是歷史的主人,群眾是審美的主體——人民本位,毛主席無論是在文藝理論中還是在文藝創作中都確立人民在審美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這并非心血來潮,也不是出于一時的需要,毛主席的以人民為本位的美學思想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合乎情理的展開。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的利益犧牲個人的一切,就是中華民族新的歷史時期的最壯麗的道德與倫理。這正是以毛主席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的紅色文化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美學精神傳承與弘揚!而繼承弘揚這種紅色文化也是當代共產黨人的莊嚴使命!
【建國以來出版的部分《毛主席詩詞》版本,胡澄供稿】
三、“指出向上一路”——毛主席詩詞中表現的中華傳統美學意境在當代文化中的意義
做為一位“群眾政治”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在經綸余暇,“偶爾做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宋代學者王灼在《碧雞漫志》中的這句“指出向上一路”正是“毛詩”的藝術魅力所在。有出息的文學家要想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就不能僅僅做一名“弄筆者”長一只“詩人之眼”,而要胸中長存“群眾政治”的浩然正氣,感受人民與時代的氣息,在人民的歷史創造中進行藝術創造,在人民的進步中造就藝術的進步,才能創造出偉大的藝術作品。這就是為《講話》所闡明,為“毛詩”所證明了的真理!
【新時期以來出版的部分《毛主席詩詞》版本,胡澄供稿】
【《毛主席詩詞》英文本,胡澄讀本】
【日本文藝春秋新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與人生》,胡澄讀本】
【卓越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郭沫若手書的毛主席詩詞,胡澄供稿】
【老革命家、中紀委原書記強曉初同志手書的毛主席詩詞,胡澄收藏】
(作者系紅色文化學者、黨史工作者;本文為參加“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的論文,來源:昆侖策網【原創】)【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