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面臨著繁重的建設任務。迅速實現國家工業化成為了歷史賦予中國共產黨的使命。為確保建設的順利進行,對外要建立起有威懾力的國防,確保一個有利于和平建設的外部環境。
毛主席親自決策的開國第一戰的抗美援朝,為確保和平建設的外部環境奠定了基礎。同時贏得了蘇聯的信任,得到了156個工業項目,為國家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1964年10月,中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這是新中國工業化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事件。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也不得不面對一個新的核大國已經崛起的事實。
自上世紀50年代末,美國朝野中一些有識之士就已經意識到無法阻止中國的崛起。他們在分析了新中國成立后的一系列涉外事件后,認為,即使象中國軍隊入朝參戰這樣的事件,也是因為“聯合國軍”打到鴨綠江邊,威脅中國國家安全而引起的。中國并沒有“好戰”的基因。
這種觀點對美國政府的對外政策影響越來越大。當中蘇關系決裂,蘇聯勢力開始咄咄逼人的時候,美國也開始逐漸改變對華政策。后來美國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后,更是想借助中國的力量體面地撤離越南。當中國也受到來自蘇聯的威脅時,中美關系解凍的時機就臨近了。
由1955年8月開始的中美大使級會談,斷斷續續。由于美方堅持其干涉中國內政的立場,會談沒能在緩和與消除臺灣地區緊張局勢這個關鍵問題上取得任何進展,只是在兩國沒有外交關系的情況下,成為兩國保持某種接觸、交換意見的途徑。1968年的年初以后中斷。
1969年,美國尼克松總統上臺,做出了一些改善對華關系的試探。1970年1月20日,中斷了兩年之久的華沙大使級會談恢復。雙方預定5月舉行第137次會談。
1970年3月,美國中央情報局在柬埔寨策動朗諾-施里瑪達集團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西哈努克親王的合法政權。4月29日,美國又從幕后跳到前臺,公然出兵入侵柬埔寨,印度支那半島的局勢再度緊張。
毫無疑問,凡是在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制造事端,都是對中國和平建設的外部環境的一種威脅。因此,1970年3月18日,中國通知美方,推遲原來雙方商定的中美大使級會談的時間。5月18日,鑒于事件升級到美國公然出兵,中國再次通知美方:“鑒于美國政府悍然出兵入侵柬埔寨,擴大印度支那戰爭造成的越來超嚴重的局勢”,“按原定5月20日舉行中美大使級會談第137次會議已經不適宜”。
毛主席選定了這個原定中國與美國會談的日期發表了《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聲明。
毛主席的這個聲明,一方面是想進一步了解尼克松緩和中美關系的真實動機和企圖。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警告美國等外部勢力不要在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肆意妄為。凡是出現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事件,中國不會坐視不管。此前美國出兵卷入越南戰爭,中國警告其不得越過北緯17度線,就已經明確地表達了中國的嚴正立場。
毛主席的聲明使美國政府受到震動。尼克松一度認為“事情已經無可挽回”,欲擺出硬碰硬的架勢,下令:凡是在越南用不著的第七艦隊軍艦在24小時內全部開往臺灣海峽。但是作為尼克松的國家安全助理的基辛格,認真對毛主席的聲明進行了研究,他注意到聲明所表達的主要是對柬埔寨人民在道義上的支持,例如:“中國人民堅決支持印度支那三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反對美帝及其走狗的革命斗爭”。在具體政策上,尤其在涉及美國的問題上聲明保持了高度的謹慎,況且“尼克松政府內外交困,國內一片混亂”也并非空穴來風。基辛格認為中國還是“留著不少口子以待恢復兩國相互接近的長征”,尼克松也很快意識到了這一點,從而收回了在臺灣海峽部署艦隊的命令。如果簡單地歸納一下,毛主席是對美國侵略行徑的一種嚴厲的警告,但這種警告也是萬萬不可小覷的。
毛主席的嚴厲警告,是把判斷是非的標準完全放到國家主權的理論基礎上,即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準則(這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后來寫進了中美《上海聯合公報》中),而不是放在意識形態濃厚的“世界革命”上,即通過外部力量來干涉其他國家的內政和推翻其政治制度。這樣,毛主席的聲明體現了他一貫堅持的“有理、有利、有節”,把敢于斗爭和善于斗爭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
毛主席的聲明終于使美國政府和尼克松本人在中美問題上變得明智起來。接下來美國作出了一系列緩和中美關系的姿態和實際行動。
1970年6月4日,美國眾議院14年來第一次從援外撥款法案中取消反對中國進入聯合國的決定。15日,美國駐法大使館武官沃爾特斯再度奉命與中國外交官接觸,希望打開中美會談新渠道。6月25日,蘇聯在限制戰略武器談判中提出針對中國的所謂減少意外戰爭危險的備忘錄,遭到美國的拒絕。6月29口.美國軍隊從柬埔寨撤退完畢;次日,美國國會通過議案,禁止美國在柬埔寨使用軍隊;同時,尼克松宣布美軍今后在南越的作戰行動將只限于提供空中支援。7月8口,美國宣布準備減少在南朝鮮的駐軍。10月初,尼克松在接受《時代》周刊的采訪時說:“如果我死之前有什么事情可做的話,那就是到中國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們去。”最后終于在1972年2月實現了他的訪華愿望。在與毛主席會見時,毛主席以輕松的口吻說道:“你(尼克松)可能就個人來說,不在打倒之列。可能他(基辛格)也不在內。都打倒了,我們就沒有朋友了嘛。”尼克松在與毛主席告別時毫不掩飾他的興奮,說:“我們在一起可以改變世界。”
沒有毛主席的旗幟鮮明的“五二〇聲明”,沒有聲明文字中滲透的“有理、有利、有節”的表述,中美關系的解凍之路還不知會怎樣走。
因此,《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中寫道:“毛主席制定的國際戰略思想和對外工作方針的指引下,黨領導人民逐步沖破西方敵對勢力對新中國的孤立、遏制、包圍和威脅,有效地維護了民族獨立、國家主權和安全。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于1971年10月得到恢復。毛主席還親自開創了中美關系和中日關系的新階段。到1976年,同中國建交的國家已經有113個,這包括了當時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西方對中國封鎖禁運的局面開始被突破。這些都為后來中國逐步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創造了有利條件。”
當下,中美關系遇到嚴重困難。中國一再聲明我們發展,為的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而不是取代美國,另起爐灶。在國際問題上,我們一再呼吁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但是,美國政府對中國一再釋放的善意,似乎并不領情。特別是在最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臺灣問題上,美國政府走得越走越遠。
面對復雜嚴峻的中美關系,重溫毛主席發表“五二〇聲明”的那段歷史,很有必要。
作者:胡新民 來源:淮左徐郎微信公眾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老班長朱其升把棉衣給毛主席御寒,40年后再見,毛主席:叫我潤之
2021-04-01黃真:學習毛主席哲學思想指導我們跳出“內卷”——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2021-03-27【振奮人心】中聯部到韶山祭奠毛主席,在尋根之旅中學習毛主席外交思想
2021-03-27?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