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指出: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不斷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推動高校黨建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深度融合,確保黨的教育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貫徹落實。要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配齊建強高校黨務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全面增強高校基層黨組織生機活力,發揮好師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關于黨對高領導的事,使筆者想起了中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竺可楨的經歷。
“右派分子所提出的‘今不如昔’‘外行不能領導內行’‘黨不能領導科學’等等謬論,經過近三個月來各方面的辯論和批駁,已經徹底破產了。真理愈辯愈明,正如撥云霧而見青天,這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的一個大收獲。我想以我個人切身的體會和經驗來說說為什么只有共產黨才能把中國的科學事業領導好,并使之迅速地發揚光大。”
“八年來人民政府在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中的偉大成就,已在今年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周恩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得很清楚。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高潮將會有一個不可避免的文化高潮和科學高潮出現。單以中國科學院而論,以1950年和1956年相比,研究機構從十七個增到六十六個,經費增加了二十二倍,研究人員增加了二十三倍。科學研究機構的增長如此迅速,在各國歷史上罕有其匹的。若同解放以前相比,那真有天壤之別了。”
“今年日本東京大學農化學教授佐佐木林治郎到北京參觀,談到十七八年前曾和他做過研究、成績還不錯的二個學生王兆澄和唐督衛,回國以后即湮沒無聞。這是因為解放前在中國要做科學研究工作甚至連起碼的條件尚不具備,怎么能希望近代科學在中國生根呢?解放以后由于經濟建設事業的突飛猛進,大學生人數雖增加二三倍,但畢業以后仍是供不應求。在國外做過科學研究的留學生,未入國門各部門即爭相羅致,可在數項職業中任其選擇。這種求才若渴的精神正表示人民政府重視科學和科學人才。”
“我們能得如此成就,不能不歸功于黨的正確領導。”
“……十八年中,毛主席的英明領導,科學技術進步之速,前所未有,大不同于解放以前,現在我們能夠自己制造所需要的儀器,能夠培養高級科技人才,能夠有信心解決一切疑難問題,科學真正在我國落地生根,這是解放以前所夢想不到的,而在十八年內統統做到了”。
(來源:“淮左徐郎”微信公號【授權編發】;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胡新民:竺可楨的信仰與堅守:從“不受黨政干涉”到“誰說黨不能領導科學?”
2021-03-02?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