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太白星:毛主席的侄兒毛遠新跌宕起伏的人生
點擊:  作者:太白星    來源:太白讀經 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1-02-27 10:12:11

 

毛主席的侄兒毛遠新,是毛澤民與朱旦華的兒子。他的一生可謂命途多舛,跌宕起伏。

 

毛澤民是毛主席的大弟,他與大哥從小就兄弟情深。1921年他聽從大哥的教導,舍小家,為大家,投身到革命陣營中,成為中共的金融專家和理財能手。1931年,他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第一任行長。全面抗戰爆發后,新疆軍閥盛世才偽裝進步,要求中共派干部入疆。1938年,毛澤民奉黨中央之命到了新疆,化名周彬,出任盛世才的財政廳代廳長,為新疆各族人民做了許多好事,1942年,盛世才背信棄義,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在新疆工作的中共干部全部下獄,1943年,毛澤民等3位共產黨干部在受盡酷刑之后,被殘忍的敵人秘密殺害。得知消息后,毛主席無比悲傷,痛苦不堪。解放后,他把澤民的兒子留在身邊撫養,視為自己親生。這就注定了毛遠新的不平凡和坎坷的人生。

 

不幸的童年

 

毛遠新19412月出生在新疆。父親毛澤民中年得子,對他極為鐘愛,取名遠新。可惜好景不長,在遠新1歲多時,軍閥盛世才突然對共產黨發難,抓捕了在新疆的共產黨員,他的父母分別被關進了監獄,他隨母親一起被關在女牢。半年后,父親毛澤民被敵人秘密殺害了。小遠新跟著母親一坐就坐了四年牢,到1946年秋,在中共中央和張治中將軍共同營救下,他們和監獄中的百余名干部歷經艱險,終于回到延安。

 

在延安,朱旦華因為工作原因,照顧不了小遠新,只好把他送到延安“洛杉基托兒所”,母子倆很少見面。后來,毛遠新又到了解放區的育英小學讀書,一直到49年南昌解放后才回到母親身邊。其時,母親朱旦華已經隨軍南下到了南昌,并由蔡暢介紹,與當年的新疆坐牢難友方志純重組了家庭。

 

在伯父身邊的日子

 

1951年夏天學校放暑假,正好朱旦華要到北京參加全國婦聯會議,便帶著遠新去北京。毛遠新到了北京,就住在毛主席那里。主席和夫人江青都很喜歡他,就把他留下來,和女兒李訥一起在育英小學讀書。自從毛遠新來了以后,給毛主席帶來了許多心靈慰藉和精神歡悅,他十分喜歡這個聰明機靈又乖巧聽話的侄兒。就這樣,從10歲起,毛遠新就被毛主席和江青當成親兒子一樣撫養,一直在伯父身邊生活。

 

 

毛遠新留在北京后,很快就適應了新家。他雖然只比李訥小半歲,由于從小坐牢,發育晚,去主席家頭兩年個子比李訥矮一個半頭,主席說他是個“小豆子”。從此全家人都叫他小豆子。主席特別疼愛遠新,身邊工作人員經常要遠新去動員主席離開辦公桌,出來散散步或游游泳,只要他去動員,主席一般都不拒絕。遠新小時候一有空就經常拉著主席給他講故事。白天就和李訥一起去上學。

 

在教育上,毛主席對子女的要求是很嚴格的,他不太注重分數,雖然毛遠新的學業成績年年都很優秀,但主席卻很少稱贊他,反而多次批評他學習沒有重點,缺乏主動性,批評他只會跟著考試分數的指揮棒轉,還說對各門功課要分輕重,門門課考試都要得滿分的思路,本身就是錯誤的。主席認為,學校應該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他批評毛遠新不會獨立思考,為考試得滿分,死記硬背標準答案。

 

毛主席還給毛遠新講自己上學的情況,說他讀書時對文史類課程感興趣,最討厭數學,特別是幾何。上幾何課時,他基本不聽,自己在下面偷著看歷史書。主席說:“人的一生時間是有限的,有所放棄才能有所獲得。”主席的嚴格要求與悉心教導使毛遠新不斷進步,終生受益。能在主席夫婦身邊生活,聆聽他們的教誨,這恐怕是毛遠新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了。

 

 

在遼寧讀書與工作

 

1960年,毛遠新中學畢業后,就讀于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系。他在清華大學學了一個學期,覺得不太好,就對毛澤東說:“我的許多同學都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我也喜歡那里。我想轉學到那里,好嗎?”毛澤東同意了。從此,毛遠新轉往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學習。等到寒暑假,才回到主席身邊。

 

19612月新學期開始時,毛遠新正式轉入哈軍工,在導彈工程系一個班里插班上課。初來乍到,毛遠新埋頭學習,保持低調。他待人謙和有禮,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從他的身上看不到一般高干子弟或多或少存在的優越感和驕嬌二氣。第二個學期開始后,系里任命他為學員班班長,他推辭不掉,只好擔任事事都要吃苦在先的骨干工作,他對自己的要求更嚴格了。盡管社會工作多,可毛遠新的學習成績特別好,在班里,他的每門功課從沒有出過前三名,這一點讓不少高干子弟嘖嘖稱奇。不但如此,他還多才多藝,吹一手令人叫絕的小號。對表現較差的高干子弟,毛遠新像個大哥哥,經常找他們個別談心,做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效之以理。他靠實際行動在學員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來。

 

1964年暑假,毛遠新回到中南海。一天,他在和主席的談話中聊到了教育問題。主席說:“階級斗爭是你們的一門主課。你們學院應該去農村搞‘四清’,去工廠搞‘五反’。階級斗爭不知道,怎么能算大學畢業?反對注入式教學法,連資產階級教育家在‘五四’時期早已提出來了,我們為什么不反?教改的問題,主要是教員問題。”當時,毛主席只是隨口而談。但毛遠新覺得這一談話很重要,便作了追記,寫出《談話紀要》。談話內容迅速傳到了高等教育部。高教部征得毛澤東的同意,印發了《毛主席與毛遠新談話紀要》。作為內部文件傳閱,一下子便轟動了教育界。

 

1965年,毛遠新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畢業。遵照毛主席的教導和指示,他到了防空導彈三營一連去當兵。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當時規定1965年畢業的大學生可以回校參加運動,毛遠新也就回到了學校。在“文革”中,《毛主席與毛遠新談話紀要》被紅衛兵作為傳單廣為印行,他的身份便廣為人知。他發起組織了“哈軍工紅色造反團”。他的特殊身份和在學校的威信,使他成了當地紅衛兵領袖。

 

1968年5月14日,遼寧省革命委員會成立,毛遠新擔任革委會副主任,從此步入中國政界;不久,他又擔任遼寧軍區政委、沈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9月,毛遠新和遼寧省工人國慶觀禮代表團到北京,準備參加國慶觀禮。

 

 

主席的批評與教育

 

到京后,他們接到中央通知,說毛主席邀請部分省市的工人代表住進中南海,給了遼寧一百個名額,還有二十位工人代表可以在國慶節那天和毛主席一起登上天安門城樓。恰好遼寧工人代表,就住在一中隊的營房。毛遠新特別興奮,因為一中隊是中央警衛團專門負責毛主席警衛任務的中隊,營房就在主席的住處豐澤園南門的斜對面。

 

代表團一住下,他就立即趕到一中隊駐地去看望大家。一進院子,遼寧的工人代表們就把他團團圍住,拉著他的手訴說他們對主席的贊頌與感激之情。有的說住進了過去皇上才能呆的地方,有的說這里是紅太陽升起的地方……毛遠新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感動了。

 

當天晚上,他去中南海的游泳池看主席,依然抑制不住興奮的情緒,把那些老工人的話,一五一十地報告給主席。毛主席聽完后,默默地抽著煙。過了很長時間才說:

 

“請工人代表住進中南海,是我提議的。這也值得那么大驚小怪嗎?……群眾說些過頭話,可以諒解。作為黨的領導干部,你就不能這么說!難道你連這點淺顯的道理都不懂?我們共產黨是干什么的?共產黨員是為人民服務的勤務員,人民群眾才是這個國家的主人。在那些老工人老勞模面前,你,也包括我,統統是為他們服務的仆人。仆人請主人到家里來,有什么可值得大驚小怪的!?你說呀!

 

毛遠新知道自己錯了,趕忙向主席認錯。

 

“也不能全怪你,”主席的口氣平和下來說:

 

“你到遼寧領導崗位才幾個月時間嘛。進城以后,我們許多干部官越作越大,離人民群眾也越來越遠嘍。這在黨內是個相當普遍的問題。戰爭年代,是我們離不開群眾。離開了群眾,我們連腦殼都保不住,就像魚離不開水一樣。進城后當了大官了,張口閉口說自己是什么父母官了,好像群眾離不開他了。魚水關系逐漸變成了油水關系,自己高高浮在上面,還不讓下面群眾透口氣。……”

 

 

最后,毛主席對他說:

 

“為我們國家奠定基礎的是人民群眾,他們才是國家真正的主人吶。你們遼寧是個工業大省,產業工人多,給國家的貢獻也大,但工資卻很低。他們創造的價值,要比付給他們的報酬高得多。這不盡合理,是我毛澤東對不起他們,欠了他們債的。現在國家底子薄,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建一座高樓要打好地基,再往上就會好一些,工人的待遇也會逐步提高的。目前能補償一點的,就是他們的生老病死、居住房屋、孩子上學,公家都盡可能包了下來。你去告訴陳錫聯,你們遼寧一定要把工人勞保福利的保障工作搞好,否則,我就更加對不起他們吶。”

 

聽完主席的話后,毛遠新受到了極大的教育。

 

 

國慶節后,工人代表團離京返回沈陽。毛遠新因病留在北京住進了醫院。一天,曾紹山來醫院接他到人民大會堂開會,到了門口,毛遠新被攔下來,因為工作人員經過核實,開會名單上并沒有他的名字,他只好回到醫院。后來毛遠新才知道那次是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擴大會議。

 

毛遠新出院后去看主席,談起這件事,覺得很委屈,毛主席聽完后對他說:

 

 “會議前一天的晚上,總理送來出席會議的名單上還有你,是我給劃掉了。你還有什么意見嗎?……大概是中辦疏忽了,沒有來得及再通知曾紹山,你莫怪他喲。那天,負責簽到的工作人員來核實,總理告訴了我,說你已經到了會場門口。是我堅持劃掉你的名字,要你回醫院去好好治病。……

 

你這個人吶,就這么一點點委屈也受不得,沒有出息!

 

毛遠新低著頭說:“主席說得對。我只是怕人家誤以為……”。

 

主席打斷了他的話說:

 

“你看你看,還是我說得對。即使人家誤以為是你自己跑去的,又被當眾趕了出來,那又怎么樣嘛,覺得丟人了?面上無光了?有什么了不得的嘛!

 

停了一下,接著說:

 

“你這個人吶,和許多讀書人一樣,把個人的名聲看得過重嘍。別人把你捧上天也罷,踩在腳下說得一無是處也罷,你,還是你嘛,有優點,也有缺點,做過些好事也做過錯事,我看你優點還是大于缺點嘛。捧上了天,缺點還是客觀存在。說得一無是處,優點也還是客觀存在嘛。人,要有自知之明,也要有點自信呢。我年輕時說過:‘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只要自己走得正,心里沒鬼,問心無愧,就不怕人家說三道四,由他說去吧。你嘛,付之一笑,了之哦。”

 

主席的這翻話,深深地印在了毛遠新的心上,這成了他以后跌入人生低谷時的精神支柱。

 

在這次的談話中,毛主席還對下面瞎搞的什么“三忠于”狠狠地進行了批評。毛遠新回到遼寧后,立刻向上級匯報,691月遼寧省召開關于落實政策的有線廣播大會,規定“三忠于”活動,不能再搞了。

 

張鐵生事件

 

1972年中央準備恢復高考(這個高考是指當時的工農兵學員招生,即:大學采取“自愿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復審”的辦法招收工農兵學員。有別于77年的恢復高考),并在73年開始正式招生。當時主席問毛遠新:下鄉23年的知識青年該怎么參加考試上大學?帶著主席提出的問題,毛遠新回到遼寧,開始做調查研究,發現大量的干部子弟已經在恢復高考后回城了,有的是請了家庭教師輔導,參加考試上大學的,這使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而留下來的知青任務則更加繁重,每天要勞動十幾個小時,休息都不好。單憑一張高考卷來決定誰上大學誰留下來繼續搞生產,對他們是很不公平的。

 

一次在省革命委員會的會議上,毛遠新問省教育局局長該出什么樣的考題比較合適。教育局以沈陽醫學院為試點,將出的考題給醫學院副教授以上職稱的醫生考試,考試結果出人意料,大部分都不及格。作為主持教育工作的革委會副主任,毛遠新不太相信這樣的結果。他讓教育局長把給沈陽醫學院出的考試題和標準答案都找來,自己試做,結果成績很差。他在省委會上把這個情況講了:“我這還是哈軍工學了四年的所謂的高材生,考的是這么的慘不忍睹,那些知青怎么可能考好呢。”

 

這時,錦州考區考場有個張鐵生,他交了個幾乎是白卷,但在背面寫了一封信。教育局長就把這個匯報給了毛遠新,毛遠新在會上當場念了張鐵生的信,并要求組織調查組調查一下張鐵生是什么人?

 

一個禮拜后調查組回來了,說張鐵生很負責任的,在生產隊當副隊長,積極勞動,是個好知青。那是個窮隊,唯一的財產是一匹馬,馬生病了,張鐵生牽著馬走遍全縣卻找不到治好馬病的辦法,最后馬死掉了,他大哭一場。由此張鐵生想學醫,他想學好了回來給牲畜治病,所以他報的是沈陽醫科大學的獸醫專業。

 

 

聽了這個情況匯報后,毛遠新很同情張鐵生。就怎么考試的問題,省委開會提了多種多樣的方案,他傾向于334方案,就是中學畢業統計成績占比30%,勞動表現、群眾評議占比30%,高考成績占比40%。這么個方案他也沒把握,就建議把張鐵生的信在報紙上公布出來,征求廣大知青的意見,看怎么高考才比較合理,對一直參加勞動沒有時間復習的知青比較公平。

 

后來他到北京,見到毛主席。毛主席問:“你們遼寧出了個張鐵生,你知不知道!”毛遠新當時不知道主席什么意思,就只是順著答了“我知道”,他也不知道到底主席會怎么評價。

 

主席說,這封信很好啊,是向舊的教育制度挑戰,十大的黨章不是規定提倡反潮流嗎?張鐵生的信是在反潮流啊。這樣毛遠新就放心了,知道不會挨罵了。主席又問,編者按也寫得好啊,你看過了嗎?毛遠新說看過了。這時,主席說,你回去要好好組織學習編者按。毛遠新就說:那是我寫的。主席還不信。毛遠新就把調研的過程,張鐵生的信的來龍去脈都說了。

 

主席問,那張鐵生參加十大了嗎?毛遠新說沒有。那為什么不讓他參加?主席追問。毛遠新說,他黨員都不是怎么參加?主席又說,那你們怎么不吸收他入黨。這毛遠新就沒有辦法回答了,他只是在搞一個考試的方案,沒有想到反潮流、上新聞這些事情。

 

主席又給他講,你們沈陽醫學院教授考試,不是他們交了白卷,是舊的教育制度交了白卷。過去那些考上狀元的,有幾個有真本事的,反而是那些舉人都沒考取的,有的還有些本事,蒲松齡50多歲考到70多歲,也沒有中狀元,他成了古典小說的大師。吳承恩、曹雪芹他們好像秀才也沒考上,這個還可以考證一下。你們醫學院教授是現代的蒲松齡。知識有兩種,一種是書本知識,一種是實踐知識,舊的教育制度,就是不重視實踐知識。

 

然后主席又提出一些建議,如農業院校畢業生合格不合格,要在生產隊當一個技術員看看,工科院校畢業生合不合格,可不可以考慮在一個技術工種里干三級工看看。醫學院學生第一個學期應該到醫院去伺候病人,端屎端尿,喂水喂飯,醫學院學生首先就是要培養對病人的態度,對病人的感情。

 

毛遠新說,我們去試試,回去后就在沈陽醫學院,沈陽農學院搞試點,但是試點還沒搞完,他就身陷牢獄了。

 

海城大地震,拯救十萬蒼生

 

1974年開始,遼寧營口、海城一帶接連發生了一百多次小震,到1975年初,小震越來越頻繁,震級逐漸升高。省地震辦不斷將情況上報,引起遼寧省委的高度警惕,決定由省委常務書記李伯秋負責抗震工作。

 

197524日凌晨,營口、海城一帶發生5級左右地震。李伯秋和時任省委副書記的毛遠新立即查問情況。省委辦公廳主任尹燦貞匯報:省地震辦綜合各方情況的預測意見是,近期在營口、海城一帶很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李伯秋問:“破壞性地震具體指什么?”回答是56級地震。李伯秋與毛遠新商量,向營口、海城一帶群眾發出地震預報。

 

毛遠新提出,由遼寧人民廣播電臺直接播出。李伯秋說:“電臺一播,全世界都知道了。如果幾天之內地震還不來,豈不要鬧大笑話。”毛遠新說:“關鍵在于要讓群眾離開不結實的房屋,特別是晚上,不能在室內過夜。”當時室外零下十幾度,地震如果幾天不來,是要凍傷人的。發出地震預報,可能造成恐慌,生產必然會受到影響。鞍鋼很多工人的家就在海城、營口一帶,影響鞍鋼生產,這是不得了的事情。

 

 

商量的結果,預報要發,但采取比較穩妥的辦法。省委電話通知營口、鞍山兩市,先召集海城縣、營口縣及當地駐軍的緊急會議。同時,通過縣有線廣播網直接傳達下去。

 

當天下午兩點,在海城召開了緊急會議,傳達省委指示:從當天晚上起,遼南地區海城、營口兩縣,所有人員都不要住在室內,生產隊的大牲口、農業機械都要拉到室外。各級干部、黨員、民兵全部下去,挨家挨戶動員老百姓。在生產隊和城鎮的居民區,用大喇叭廣播動員群眾。

 

241936分,發生了7.3級強烈地震。災情比估計嚴重,倒塌房屋很多,救災部隊迅速到達災區,毛遠新也前往海城、營口等地,繼續組織救災工作。

 

地震后統計,遼寧全省倒塌房屋一百多萬間,傷一萬余人,死一千三百余人。據估計,如果不發地震預報,死亡人數將接近十萬人。如果預報后沒有地震,毛遠新不僅前途受損,甚至可能名譽盡毀,但是在個人前程與人民利益之間,他選擇了后者,人民的利益,至高無上。

 

后來,毛遠新和毛主席見面,說起這件事,主席說:“據說有預報,損失不大。”毛遠新說:“別提預報的事了。發了預報后,我心里更加緊張,如果大地震遲遲不來,影響了生產、群眾生活,成為茶余飯后的笑柄不說,省委還有何面目去見關東父老。”主席說:“那也沒有什么了不得的,無非是后人再給你編一個'遼人憂地'的故事。”主席的內心應該是欣慰的,因為他的這個侄兒能真正做到他所倡導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張志新案件

 

張志新,女,1930年生。曾任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干事。196811月下放到遼寧盤錦“省五七干校”。12月張被同干校的女干部告發“現行”問題,被送到干校沒有行動自由的“學習班”。此間張的“婚外情”問題被大字報揭發。此后張口頭、書面發表了一系列的言論,被多次批判。196919日張寫下遺書,被發現后嚴加監管。此后,張繼續口頭、書面多次發表“現行”言論,并多次被批判。1969924日張志新被逮捕。

 

19705月張志新被第一次判處死刑。這次死刑報到遼寧省黨的核心領導小組(19706月前),當時遼寧省的最高負責人陳錫聯發話:留個活口,當反面教員,不殺為好。于是1970824日由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改判張志新無期徒刑。 

 

1974年至1975年初,沈陽大北監獄將張志新作為從嚴處理的典型(因張新的“現行”言行)上報至沈陽市大東區法院,沈陽市大東區法院又將張案上報至沈陽市法院,沈陽市法院建議改判張志新死刑上報至沈陽市委常委會議研究,沈陽市法院院長張鐵漢在沈陽市委常委會上匯報了張志新案,沈陽市委常委會同意改判張志新死刑,市委副書記宋光代表市委簽字確認,張案又上報至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省高院院長陳一光代表省高院簽字同意改判張志新死刑。

 

1975226日遼寧省委常委會議研究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改判張志新死刑的報告,黃歐東主持了會議,毛遠新作為省委副書記參加了這次會議。這次省委常委會議共研究了省高院上報的十幾個死刑判決建議,“張志新案”是其中之一。全體常委一致同意省高院改判張志新死刑的建議,當時毛遠新在同意時說了一句話:“判了無期還這樣囂張”。最后是由主持人黃歐東代表省委常委簽字確認同意遼寧省高院改判張志新死刑的建議。這次省委常委會議后,按照當時的“法律程序”以遼寧省革命委員會的名義將“張志新案”等死刑案一并上報給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經過一個多月的認真復審,最后于197543日以江華院長的名義,核準了張志新的死刑。 

 

粉碎“四人幫”后張志新案得到平反,迫害張志新成了毛遠新的一條罪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審理“毛遠新案”時,當時有關部門指定給毛遠新的辯護律師張海妮曾經明確辯稱,1975226日前毛遠新根本不知道有“張志新案”。正直的,張海妮律師是公正的,因為她知道,19706月前,遼寧省黨的核心領導小組研究“張志新案”時,毛遠新因車禍受傷而未參加會,因此不知道有“張志新案”;因為她知道,按照當時的死刑報批程序,只有省高院判了死刑,才會上報遼寧省黨的核心領導小組研究,至于死刑之外的其他刑罰,及最初的批捕等完全由有關部門按照當時的法律辦理,無須報遼寧省黨的核心領導小組批準。(這件案的是是非非網上已經有很多文章作了說明,這里就不談了)

 

從巔峰到谷底

 

19759月,毛澤東病重,調毛遠新到中央擔任“聯絡員”,負責與政治局的溝通,以便更好的處理國家大事。 毛遠新很盡責,深得主席的信任。

 

 

1976年,是中國最黑暗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許多事件,一月周總理誓世,三月吉林省落下隕石雨,其中一顆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四月份發生“四五”事件,七月朱總司令誓世和唐山大地震,九月毛主席逝世,十月“四人幫”被逮捕。毛遠新因為與江青關系親密,情同母子,也被逮捕,當時的名義是隔離保護。誰知這一隔離就隔離了十年,十年里他從被保護變成了被審查。1986年,他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庭判處17年有期徒刑,其中一個罪名是顛覆無產階級專政,反對社會主義制度。

 

劫后余生

 

1989年,毛遠新在服刑中“保外就醫”來到南昌。這時,他的腿已經殘廢,當年英氣逼人的青年在漫長的牢獄生活中變成了一個瘦得脫了形的老頭,雖然這時他還不到50歲。在這里他見到了母親。這是10多年來毛遠新第二次見到母親。

 

1990年初冬,毛遠新帶著妻女回韶山,受到鄉親們的熱情接待。令他感慨不已。人世間最溫暖人心的就是親情,不講回報的親情啊!

 

 

199310月,毛遠新服刑期滿后,化名“李實” ,這個名字是1965年夏天毛遠新下鄉搞 “四清運動”前毛澤東給他起的。被安排在上海汽車工業質量檢測研究所工作。很長時間只有所長和書記兩個人知道李實是誰。那兩年,毛遠新負責全所質量管理體系的工作,他拖著兩條病腿,蹬著一輛舊自行車,風里來雨里去,常常加班加點,成為全所下班最晚的人,終于順利通過了國家有關部門的多次評審。毛遠新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態度在全所有口皆碑,加上質樸謙和地待人處事,很快就融入這個集體之中。他幾乎年年被推選為研究所的先進工作者,大照片總掛在大門口。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李實是個做過“大官”和坐過“大牢”的人。

 

在上海工作定居后,毛遠新和女兒的感情也越來越深。他的女兒李莉出生于19771月,那時毛遠新剛剛被關押三個月,妻子全秀鳳也正在隔離審查。女兒10個月大時,長時間高燒不退,因延誤了治療,又大量使用青鏈霉素,最后,燒是退了,但兩耳聽不到了。

 

1982年毛遠新第一次見到隨妻子探監的女兒,又驚又喜,他很想把女兒緊緊抱在懷里,李莉卻瞪著一雙充滿恐懼的大眼睛,迅速躲到母親身后,說什么也不讓這個陌生人碰自己一下。后來,雖然一家3口住進了上海一間13平米的房間,李莉卻總是躲到舅舅房間里,毛遠新想摸一下她的手,她都趕緊縮回去。加上語言交流困難,父女之間難以溝通。望著女兒那純真美麗的面孔,他總有一種負罪感,總覺得自己對不起女兒。

 

為了幫助女兒,使她將來能自立,毛遠新引導女兒課余時間學習美術,素描、水粉、透視學,并手把手地教她。初中畢業后,李莉考上了上海聾啞青年技校美術班。技校畢業后,李莉走上工作崗位,毛遠新又引導女兒工余時間學習電腦。在生活上,毛遠新總是把女兒放在第一位,朋友、同學送給他好的東西,他都要留給女兒。在引導女兒專業學習的同時,毛遠新更注重教育女兒怎樣做人。李莉也特別懂事,特別爭氣。她懂得孝敬父母,從不亂花錢。

 

 

1996年毛遠新全家遷入上海市政府分配的新居。毛遠新的工資也逐漸增加了。20012月,高級工程師毛遠新退休,每月領取千余元的養老金。他的烈屬待遇終于恢復,每年春節,街道居委會要把“光榮之家”的條幅貼到他家的門上。過著平靜平民生活的毛遠新,大部分時間用于讀書,和醫治腿疾。每年,他都要到南昌陪伴年邁的老母親兩個月。從1995年以后,毛遠新幾乎每年在毛澤東誕生日都要回到韶山。

 

20039月,新疆各界紀念毛澤民等烈士犧牲60周年,毛遠新夫婦應邀參加紀念活動。站在父親莊嚴肅穆的墓碑前,天山吹來的風輕拂著毛遠新花白的雙鬢,蒙蒙細雨沖淡了他苦澀的淚水,他在心里向父親傾訴:爸爸,六十年的風風雨雨,無論是陽光燦爛的春天,還是冰刀霜箭的寒冬,兒子經受了磨難和鍛煉,以您為榜樣,捍衛真正共產黨人的信仰,永不改變。……

 

 

這就是主席的侄兒,毛遠新的人生。他沒有因為與主席的關系而得到什么好處,卻由此受到許多牽連。但他從不怨天尤人,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真正做到了寵辱不驚,淡然處之。

 

從幼年時與母親一起坐國民黨的牢,父親被以“危害民國”的罪名殺害。到中年時自己坐共產黨的牢,罪名是“顛覆無產階級專政,反對社會主義制度”。毛遠新的命運充滿著曲折與離奇。但他始終能堅守信念,為理想而奮斗。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至此,我們終于明白了毛主席晚年為什么常說共產黨員要五不怕:一不怕撤職,二不怕開除黨籍,三不怕老婆離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殺頭。有了這五不怕的準備,就敢于實事求是,敢于堅持真理。

 

真正的共產黨人在任何時候都能經受起考驗,即使革命到了低潮,人生受盡挫折,他們仍然要邁步向前。烏云遮擋不了太陽的光輝,歷史終將作出公正的評價。讓我們向那些為了理想與信念,不惜舍棄名譽與地位的人,向那些為了人類的幸福不惜犧牲自由乃至生命的英雄們致敬!相信越來越多的人將會以他們為榜樣,踏著先輩的足跡,去為人類的解放事業奮斗終身。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教日月換新天!

 

作者:太白星 來源: 太白讀經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