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關于得州停電事件的討論刷爆網絡。
小新當時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山東德州遭遇寒潮,請電網央企回答”。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分別從事實層面和技術層面做出交上了優秀的中國答卷。
▲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事實和技術的背后,是全國聯網的機制優勢和人民至上的制度優勢。
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網、共青團中央、中國經濟網、科技日報等20余家媒體賬號,對“如果中國德州遇上寒潮...”一文,進行了相關轉載報道↓
網友紛紛留言點贊,很暖心又很一致,生在種花家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全國一張網,政府統一指揮,央企人沖鋒在前,首先解決民生問題;供電員工加班加點,24小時不眠不休完成搶修,隨處可見共產黨員服務隊的身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地緊急支援……
今天,
小新想更加全面、深度地探討這個問題:
中國為何不會出現“得州式停電”?
答案是:
中國“萬家燈火”“歲月靜好”的背后
是中央企業發電、輸電、配電、供電等多個環節協同工作的共同成果!
從制度到技術,全程高能!
01
全國一張網 統一調度
得州電網是一個孤立電網,作為能源重鎮,得州的外來電比例甚至僅為最大負荷的1.7%,真正處于“自給自足”的狀態。孤立于美國東部互聯電網和西部互聯電網的得州電網,極端天氣條件下電力送出和受入大為受限,難以通過跨州輸電線路從互聯電網及時獲得電力供應。
美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電網,沒有自上而下的統一電力調度,所以,面對像得州這樣的一個“省級電網”大停電,即便是總統也只能宣布該州進入緊急狀態,而無電可救。
反觀中國,中國的電網能統一調度,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級電網。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到2018年全國電網已經形成了華北、東北、華中、華東、西北、南方六個大型區域交流同步電網,除西北電網以750kV交流為主架網外,其他電網以500kV交流為主網架,華北電網和華東電網建有1000kV特高壓工程。
上海所在的是華東電網,更是目前世界上單一國家內最大的區域電網和電壓等級最高的交直流混合電網,電網調度最高負荷達3.18億千瓦,一旦某地遭遇極端情況,其余地區能夠迅速支援。
中國電網技術在特高壓輸電、智能電網、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控制、新能源接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科技創新成果。中央企業先后攻克“特高壓輸電”“柔性直流輸電”等頂尖技術,“獨步武林”。
02
電力可靠供應 不懼停電
當電力調度停擺,得州的民眾只能寄希望于發電企業,希望他們能有應急措施,加大發電量彌補用電缺口。
然而苦苦等待后他們發現,提高的不是電量而是電價。
得州一女子收到7萬元天價電費單,震驚道:我絕對付不起!
安然是美國電力行業的一家私營公司,曾經在2000年加州發生大規模停電時,安然就通過關閉電廠,人為制造電力短缺,抬高電價。
時隔21年,這樣的景象又在得州重現。對于安然等私營企業的一些人而言,利益,自然是第一位的。
居民電費5毛1度電,中國的電價水平卻十年如一日陪伴著中國人民。
同時在中國,“能源大腦”——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其強大的能源態勢實時感知能力,可有效保障能源系統的網絡安全和能源安全。
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國務院國資委等7部委指導下,由國家電投牽頭、能源央企共同承擔,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歷經兩年多建設和運營,現已取得重大突破。
在安全態勢感知方面,截至2020年底,平臺累計接入3523個場站,實現國有發電企業規模以上場站、風光水火核五大發電品種、31個省級行政區域全覆蓋,全面提升了國有發電場站安全防護能力。
在數據采集和應用方面,完成能源大數據平臺一期及專網建設,與11家發電央企開展經濟類數據試傳輸,覆蓋場站約2500個,數據匯集、分析及應用的要素條件已初具雛形。
在智慧能源開發應用方面,在多個場站開展電廠智慧輔助運行系統、遠程診斷及預警等能源APP試點并取得良好效果,已初步具備推廣應用基礎。 能源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能源生產、運營等數據,構建可感、可知、可視、可控的數字化平臺,支撐不同能源設備、系統、場站、企業、區域間實時安全感知與協同交互的應用場景,以及常態化平臺運營管理、數據共享交易和生態鏈協同等活動,其建成標志著我國能源行業關鍵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
如今,中國發電量和發電裝機容量雙雙位列世界第一。據悉,2019年度中國全國電力可靠性繼續保持較高水平。發電方面:納入電力可靠性統計的各類發電機組等效可用系數均達到90%以上。供電方面:全國平均供電可靠率99.843%。
03
停電了怎么辦?有TA們
得州電網實行分散管理,缺乏統一調度,難以應對突發事故,“兜底”能力不足,也難以組織大范圍資源配置。
連續5天未能完全恢復供電,至少31人死亡……得州大停電影響人口超過400萬人,對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即便中國有可能遇到一定程度的停電事故,我們也已做好了充分的技術準備——
電網“天平” 瞬時恢復電力平衡
在江蘇如果發生電力供應短缺問題,大規模源網荷友好互動系統就派上了用場。
首先要認識一下什么是大規模源網荷友好互動系統,通俗地說這個系統可以看作是電網的“天平”。
在天平兩端,一端是用戶,一端是電廠,讓它平衡的支架就是電網。一旦電廠發電與用戶用電不平衡,電網將發生大面積癱瘓,而江蘇電網的大規模源網荷友好互動系統——這個“天平”通過智能化技術,在實現調控電廠發電的同時,也能調控用戶用電,讓兩邊都在不停變化的“天平”達到瞬時平衡。當它工作起來,可以把一個企業的用電設備,尤其是對照明、空調等都可以實時控制。一旦電力供應出現問題,可以做到一家企業,生產、辦公等用電不停,部分照明中斷、空調調高幾度,而不是以往的一刀切、全停電。
電網的“智能導航儀” 實現電能無人駕駛
如果電網的主網架遇到故障,發生停電時,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也能及時響應。
▲ 蘇州南部電網500千伏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
如果將輸電通道比作高速道路,在遇到故障時或者特殊期間,其中一條道路經常塞車,而另外幾條高速路還有車道沒車,UPFC在發現前方道路擁堵時,可以讓車輛智能的更換道路通行,躲避道路擁堵。
UPFC被稱作電網的“智能導航儀”,能夠智能的匹配幾條交流通道的輸電功率,控制負載重的線路功率不越限,同時將部分功率轉移至其他輕載的線路上輸送實現電能的無人駕駛,解決潮流分布不均、存在供電瓶頸、不能滿足負荷增長需求等問題。
主動配電網技術 助力電能共享
在蘇州,還有一項前沿電力技術用在了配電網用來緩解電力短缺問題——主動配電網技術。
傳統配電網中,特定區域的供電容量是固定的,當該區域用電量激增,超過供電容量后,必須通過增設變壓器、配電房等方式來滿足用戶的電力需求。
基于柔性直流互聯的交直流混合主動配電網技術,通過兩端口柔性直流配電單元+儲能系統,能夠實現相鄰區域的電力連接達到電能共享,相當于將相鄰區域多余的電量轉移到缺電區域,緩解電力短缺問題。
“韌性電網”將可“黑啟動”
隨著上海“十四五”電網發展規劃的出爐,未來上海每年將新投運50組“鉆石型”雙環網,為在超大城市核心區建設兼具經濟性、可靠性、適用性、可持續性的配電網樹立“上海樣板”。
國網上海電力透露,上海目前已形成“韌性電網”總體建設方案,以及浦東和青浦“韌性電網”示范落地方案,建設青浦、浦東等韌性電網示范區。規劃到2023年底,上海形成覆蓋整個城市區域的輸、配、供一體化韌性電網,并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韌性電網核心技術及標準體系,引領全球韌性電網技術發展。
“韌性電網”是一個智能供電網絡,它能夠全面、快速、準確感知電網運行態勢,協同電網內外部資源,對各類擾動做出主動預判與積極預備,快速恢復重要電力負荷,并能自我學習和持續提升。
為了打造韌性電網,國網上海電力正開展一系列前沿技術研究。比如,針對全網失電的情況,上海正研究電力及天然氣網絡恢復的相互依賴特性及協同黑啟動實施方案。通俗地說,就是當城市發生大規模停電時,電網能在一片黑暗中自動重啟。
面對停電事故突發事件,
中央企業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履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沖鋒在前,
守護萬家燈火。
從專業上來說,
源于背后強大的后盾支撐——
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調度
的中國國家級電網!
從根本上來說,
源于無可比擬、能辦大事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制度優勢。
來源:國資小新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