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臺灣四年一度的“九合一”地方選舉進行投票。選舉結果國民黨大勝,21個縣市(嘉義市選舉延遲)國民黨獲得13席,民進黨獲得5席,民眾黨獲得1席,無黨派2席。一直被視為地方縣市選舉重頭戲的6個“院轄市”,國民黨獲得4個(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桃園市)。民進黨只保住了高雄、臺南二市。原來民進黨執政的桃園市,這次成為了藍綠爭奪的焦點,蔡英文、蘇貞昌8次親臨桃園站臺,最后還是失敗。選舉一結束,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以示負責。民進黨這次慘敗的原因是多方面,我看主要有以下四點:1、蔡英文“抗中保臺”的口號失效。近幾年來,蔡英文經常打著“抗中保臺”口號,極力制造對大陸的仇恨,宣稱“一國兩制就是要吞并臺灣”,把抗拒統一說成是“捍衛臺灣民主自由”。同時,蔡英文“依美謀獨”,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特別是佩洛西訪臺,導致臺海上空戰云密布。廣大選民意識到,再把票 “投給民進黨,就是投給戰爭”。這說明大陸對“臺獨”分裂勢力的軍事威懾產生了效果。2、大量中間選民對民進黨執政表現越來越失望。民進黨的貪污腐敗、獨裁專制程度,不亞于當年的國民黨,連民進黨內老人都看不下去了。作為“疫情防控總指揮”的陳時中,關鍵時刻跑去參選臺北市長。另外經濟上未能改善民生福祉,臺灣的龍頭企業臺積電在美國壓力下,最近遷到美國去,讓臺灣經濟失去活力。所以這次選舉民眾喊出“下架民進黨”的口號。這次選舉是對民進黨的一次不信任投票,臺灣民眾用選票狠狠地教訓了一次民進黨,選舉結果也反映出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在覺醒。3、民進黨內部各種派系矛盾激化。蔡英文在提名縣市長候選人方面,獨斷專行,一個人說了算,光照顧自己的派系,引起黨內各個派系之間的矛盾爆發。例如,新竹一開始派林智堅,后因學歷造假被下架,臨時換成沈慧虹,盡管民進黨高層對民眾黨候選人高虹安猛烈實施人身攻擊,結果還是失敗。過去民進黨每到選舉,都能顧全大局,甚至于能“含淚投票”。但這次選舉,民進黨傳統選民(即基本盤)很多不出來投票,成為敗選原因之一。4、年輕人尤其是“首投族”這次選舉中堅持獨立思考、自主投票。這次選舉有投票權的選民由20歲降到18歲,即所謂“首投族”。年輕選民約占三分之一,成為生力軍。過去蔡英文宣稱臺灣年輕人是“天然獨”,現在不靈了。事實證明,年輕人有思想,有自己看法,現在是網絡社會,民進黨靠欺騙宣傳、忽悠年輕人已經行不通。1、民進黨內部各派系將出現大洗牌。蔡英文辭去黨主席職位后,民進黨大將、蔡英文愛將鄭文燦,因桃園市敗選難以接棒,很可能由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取代。賴清德和蔡英文歷來矛盾很深,如果賴清德接任黨主席,民進黨內部派系可能會重新整合。2、賴清德如上臺,對兩岸關系可能造成負面影響。賴清德在黨內屬于“新潮流系”,他比起蔡英文“臺獨”立場更加鮮明。他曾公開揚言:“我是務實的‘臺獨’政治工作者”。如果他接替蔡英文,對兩岸關系而言,不但不可能改善,有可能會更加復雜。3、這次選舉對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產生變數。從目前情況來看,民進黨參選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有可能是賴清德,原來蔡英文屬意的鄭文燦因桃園市敗選發展勢頭受挫。國民黨可能參選的主要是黨主席朱立倫及新北市長侯友宜。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與地方選舉性質不同,2024年國民黨未必能贏。例如2018年地方選舉國民黨大勝,結果2020年大選國民黨慘敗。4、即使國民黨2024勝選,也不要對國民黨抱太大希望。國民黨現在對祖國統一、“一國兩制”、“九二共識”等重大問題的原則立場,已經出現倒退。這一點從朱立倫今年6月訪美時講話就可以看清楚。但國民黨上臺兩岸關系可望趨向緩和。總之,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還得團結臺灣人民,靠我們大陸自身的努力。
(作者系前國臺辦副主任、前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在希觀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