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即將于5月5日在北京大學舉行,此次大會安排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之際召開,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義。大會匯聚了世界各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著名學者,是全球范圍內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一次國際級盛會。
今天特邀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最早倡導者、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于鴻君教授為廣大讀者介紹本次大會的組織和籌備情況。
世馬會記者:于老師好!您是北京大學舉辦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最早倡導者,能否請您談談,咱們舉辦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初衷是什么?
于鴻君:
三年前,我們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定于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學舉行,今年還是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校慶,因而本屆世馬大會可以說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第一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結束之際,學者們達成了共識: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它揭示了社會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指明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是影響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之一。當今國際社會依然為各種復雜問題所困擾,馬克思主義有著超越地域與民族限界的世界情懷,它關注全人類的福祉與解放,它對社會歷史發展的科學分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思想武器。
我們是認可和秉持這個共識的。在近現代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并在實踐中創造性地發展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道路深刻地改變了當代中國的面貌,中國理論使馬克思主義煥發盎然生機,中國經驗對世界的影響日益凸顯。黨的十九大確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是全球矚目的理論創新,激發了全球學者的研究興趣。
在此背景下,我們舉辦以“馬克思主義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世馬會記者:為什么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在北京大學舉辦?
于鴻君:
為什么說是北京大學呢?北京大學是中國最早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基地,也是中國共產黨的胞衣之地。
早在20世紀初,以李大釗為代表的北京大學師生就開始了學習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活動,成立了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0年,李大釗在北京大學開設“唯物史觀”、“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工人的國際運動與社會主義的將來”等三門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納入現代大學教育和課程體系,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在中國誕生。
1992年春天,當蘇東巨變的影響正在擴大之時,北京大學根據國內外形勢的發展和學校的現狀,宣布全國第一家馬克思主義學院正式成立。
擔當精神是北京大學的應有精神,我們舉辦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就是要廣聚全球學者,傳播中國聲音,共話人類命運,這也是我們在新時代傳承踐行北京大學擔當精神的形式之一。因此,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由北京大學舉辦,既是我們的榮耀,也是我們的責任。
世馬會記者:兼容并包是北大的傳統,請問咱們世馬會如何體現北大的這個傳統呢?
于鴻君:
馬克思主義是最具兼容并包精神的學術思想。我曾經提出一個“攪拌機”的說法,思想是需要在碰撞中、攪拌中才能閃現出光芒的。
第一,馬克思主義學者內部之間要進行思想交流碰撞。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有機整體,交流碰撞可以克服學科分割、思想固化以及理論和實際相脫離的弊端,真正實現馬克思主義的融會貫通和與時俱進。
第二,馬克思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者要進行思想交流碰撞。馬克思主義就是在吸收德國古典哲學、古典政治經濟學以及空想社會主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馬克思主義和很多學派都發生過批判、斗爭、借鑒、吸收的關系,也影響了諸多學派。
第三,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之間要進行思想交流碰撞。只有通過交流碰撞,正確的思想才能閃現光芒,錯誤的思想才能清退出場。我相信,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有充分的自信參與任何爭鳴。
這次大會,我們不僅設置了十個分論壇,還設置了四個高峰對話專場。通過這樣一個高端對話平臺,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傳播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聲音,促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國際理解和世界馬克思主義的交流與發展。
世馬會記者:本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參會情況如何?
于鴻君:
自從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召開的信息發布以來,我們得到了海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全國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學術刊物、中青年學者等各個學人群體的廣泛關注與支持參與。
目前確定參會的國外學者已經有100多人,國內專家學者包括各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有500多人,加上學術期刊主編、《馬藏》專家、中青年學者、部分院友、校友,參會人員規模估計將會超過1000人。
除了大會的特邀嘉賓、專家學者之外,大會還收到國內外學者以文入會論文800多篇。
可以說,本屆世馬會是匯聚全球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和關注者的一次盛會。
世馬會記者:本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主題是什么?為什么確定這樣一個主題?
于鴻君:
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主題是:“馬克思主義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馬克思主義是基于人類共同命運而產生的科學真理,是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實現人類最美好社會制度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提出人類社會發展的理想形態,就是要超越各種“自然共同體”、“抽象共同體”和“虛幻共同體”,最終形成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真正的共同體”。
離開人類共同命運的美好未來談馬克思主義,就是無的放矢的教條主義;拋開馬克思主義指導來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人類的社會的前進就會迷失方向。
當今世界,人類文明發展面臨各種難題和挑戰。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發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現實意義。這既是中國的責任擔當,也是新時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對人類文明發展新的貢獻。
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今天,我們把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主題確定為“馬克思主義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世馬會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您能否向我們介紹一下新時代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建設?
于鴻君: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馬院姓馬,在馬言馬”的辦學原則,與時俱進,求實創新,追求卓越,努力建設具有北大氣派、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馬克思主義學院。
目前,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已啟動建設全國第一座以馬克思名字命名的“馬克思樓”;啟動馬克思主義研究的重大基礎性工程,即《馬藏》編纂工程;啟動建設國際馬克思主義文獻中心,中心現有藏書10萬冊,我們的目標是館藏面積達到5000余平方米,藏書達到100萬冊以上;連續舉辦“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發起創辦了“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論壇”,創辦“中西馬高端對話”和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未名論壇”。
所有這些努力,就是為了把北京大學建設成為世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思想交流的中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鎮、新時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揮世界影響的高地。
人物簡介
于鴻君
于鴻君,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級精品課程“微觀經濟學”主持人。
來源 | 北京大學微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張霖鑫:特朗普時代的美國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2017年美國社會主義大會評述
2018-03-14?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