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講清楚《天下為公:中國社會主義與漫長的21世紀》這本書(鄢一龍、白鋼、呂德文、劉晨光、江宇、尹伊文著),首先需要講清楚這本書終章的核心概念,什么是“超級資本主義”?我們先從十年前那場腥風血雨開始。
2008年,北京奧運會煙花燦爛,美國財長保爾森卻在憂心忡忡之中出席北京奧運開幕式,面對中國官員與記者,他始終保持著強顏歡笑。此時,資本主義世界的金融中心華爾街,正在雪崩之中。
克林頓與小布什時代的美國,地產在貨幣寬松政策的配合下,走出了一輪世紀長牛。房價永遠漲,磚頭永不眠,使美國全民都癲狂了。要從磚頭中獲得財富,如果加一次杠桿不夠,那就再加一次杠桿。電影《大空頭》形容瘋狂的房地產市場,用了一個經典的諷刺:一條狗,只要金融中介悉心包裝,它就能獲得銀行的貸款零首付買房。癲狂的資本,只要能吸到血,哪管加杠桿的是狗,還是人?
金融,一直就是附著在實體上的兩面人。好的金融,是實體經濟發展的潤滑劑,助推經濟發展,活躍市場。但在次貸危機這個案例上,金融只負責扮演嗜血魔鬼。附著在地產之上的華爾街煉金術,仿佛成了能夠點石成金的魔術師,從貸款方式都債務的證券化銷售,眼花繚亂金融創新被創制了出來,投向市場。放貸公司、投資銀行和評估公司,則互相串通,將一大堆垃圾債,層層拆分包裝發售,通過華爾街的世界資本主義紐帶,一齊推向世界。
虛假繁榮要維持下去,就必須更虛假地繁榮,否則,債務鏈條將反噬整個經濟。樹不能長到天上去,這是個基本常識。房價永遠漲,杠桿永遠升,事實上是做不到的。當零首付低信用群體,扛不住債務壓力開始棄貸之時,多米諾骨牌,就開始垮塌了。雪崩始于2007年的星星之火,部分投放房貸的銀行開始補充壞賬資本金,也就是說,棄貸開始造成銀行系統的壞賬率上升。2008年,風暴愈演愈烈,股市拋盤直接砸沉了華爾街最著名的投資銀行之一雷曼兄弟,其余的投行,也在瑟瑟秋風之中。雪崩開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次貸危機造成的結果,是萬億資產灰飛煙滅,經濟蕭條之下800萬人失業。災難不僅止于美國,熱衷于效仿美式金融煉金術的冰島等國,一夜之間,經濟體系崩潰。
保爾森訪華之際,他故作輕松,每天“探索北京美麗的公園和歷史遺跡,包括頤和園和紫禁城”,甚至,“還跟一位大師練習太極”。但是,在參觀長城一個瞭望臺時,由于入口很矮,他不小心撞破了頭,鮮血直流,“我無法保持沉默,痛得叫起來。”保爾森調侃說,當中國官員看到美國財政部長流血了,都“欣喜若狂”(保爾森《峭壁邊緣》)。
2008年,為平抑這場金融危機,美國拋出了一系列對銀行進行資產注入的辦法。換句話說,政府為銀行家的貪婪買了單,沒有貪婪的銀行家為此受到審判。只有那場占領華爾街運動,在歷史上寫了民眾對于貪婪的憤怒。
保爾森在中國長城上的“頭破血流”,和中國官員的“欣喜若狂”,十年過去了。十年前,由于我國強大的金融防風險能力,“次貸危機”的創傷,僅僅是歷史一瞬間。2008年,我國救市的應對措施正確與否,今天仍在討論之中,但是不可否認的前提是,在十年前的語境里,我們有強悍的能力,捍衛國家金融安全。
次貸危機,留下一道長長的歷史陰影,逼迫我們去思考,我們正在面對的,到底是什么樣的資本主義?“歷史終結”后的盛宴中,這個披著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外衣的資本主義,到底對今天社會,造成了什么樣的沖擊,又當如何應對?
《天下為公》的作者之一鄢一龍,用了一個詞來概括今天意義上的資本主義,——“超級資本主義”。
21世紀初,以虛擬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大浪潮為標志,資本主義進入了超級資本主義階段。虛擬化使得資本的自我增殖過程更為獨立化,代替了經由產品生產實現增值的過程;信息化使得價值創造從物質端向信息端轉移;智能化使得機器對于勞動者的替代加速。這三個趨勢深刻改變了資本主義的生產組織方式與全球資本主義體系,推動資本主義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天下為公》,p271)
“超級資本主義”的三個面向,即虛擬化、信息化、智能化。作者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人類世界經歷了信息革命與智能革命,催生了超級資本主義的兩個面向。
信息革命,使得部分在信息革命中拔得頭籌的公司,轉變為互聯網平臺,它綜合了信息采集、物資調配、金融服務、社群交往等等新型內容。作者認為,此類公司成為了事實上的“主權者”,因而對平臺的監管要從外部監管方式轉入到嵌入式監管。嵌入式監管介入到平臺內部,發揮平臺的公共性,而非資本的私有屬性,才能為公共利益更好地服務。
智能化革命,即20世紀下半葉以來,機器被大規模地投入到生產之中,它非但沖擊了傳統國家的產業布局,更進一步顛覆了原有的社會秩序。智能機器生產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產生成品,這將進一步推升社會產品的豐富與價廉物美。但是,智能革命的突出困境,是怎樣解決智能革命之后,就業率的下降問題。作者認為,面對智能革命,人類需要探索不需要勞動也能滿足基本需求的制度,從而進一步發展“自由自主的生命表達”。
信息化與智能化,這兩個“超級資本主義”的面向,是完全嶄新的,作者采用的是一種分析并探討的方式。
但更為重要的是超級資本主義的第一個面向,即虛擬化,這是今天中國問題的核心。在這里,作者采用的詞匯“虛擬”,對應是實體。
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密集度”不斷上升。與虛擬經濟的海量交易相比,實體經濟的增長顯然不在同一個數量級。2013年全球外匯交易量約為全球產品和服務貿易量73倍,2014年6月份,未平倉的金融衍生品合約名義本金,相當于全球GDP的10倍。在產業資本主義的階段,資本追逐利潤需要進入生產環節,而在虛擬資本主義階段已經將這種苦活累活一股腦拋開,就通過錢生錢的游戲來收割財富。
金融得以建立的前提,即信用認證。通過對信用加以認證,授以各個不同信用主體相應的負債能力,這是金融的魔術。信用主體的負債能力,可以轉化為對實體經濟的投資、對產品的消費,也可以轉化為對投資品的再投資。證券與商品房市場,都屬于投資市場。唯一的區別在于,商品房具有居住屬性,是人類生產、生活所必不可缺的。
實體經濟收益率大幅下降,也會拖累對實體經濟投資的欲望。而金融機構為自身利益沖動,盲目授信,擴張信用主體的負債率,大量的投資就會涌向證券市場或者商品房市場。資金的注入,催生投資品價格的瘋狂增長。作者質問,“某大城市的一套二手房,從勞動價值創造來說沒有任何增加,從實用價值來說也沒有任何增加,但是幾年間市場交易價格就可能翻幾番”,這樣的瘋狂的住房市場,真是好的市場嗎?
對于金融業本身而言,利益是唯一的驅動力。金融業的大幅創新擴張,勢必走向不斷的自我膨脹。2008年那場席卷全球的次貸危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
《天下為公:中國社會主義與漫長的21世紀》的作者,在本書中,探討了大量金融治理手段,以防止壞的金融成為經濟的吸血怪獸,“能否有效駕馭金融資本,是檢驗中國共產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執政能力的試金石”。
作者提供了社會主義金融的幾條思路,一,拓展實體經濟發展空間,例如引導產業向中西部轉移,這是從根源上解決金融的投放問題;二,發展普惠金融,即信貸精準投放,把錢借給真正需要的人;三,打造國家與居民的金融利益共同體,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國家建設資金不足的行業;四,避免住房市場的過度金融化,使其回歸居住屬性,即中央高度重視的“房住不炒”。
在關于住房市場去過度金融化的討論中,作者認為要降低房產的流動性、增加供應量以及推行共有產權制度。在這里,應該為作者補充一條,未來如果出臺房地產稅,必須要考慮將全國產權房屋納入一個數字管理系統之下,對多套持有,以交易價格實行累進懲罰性稅率。只有遏制了投地產的投機行為,才能將抱團沉淀在地產中的資金,驅趕出去,投向實業。
在證券市場方面,作者關于建立國家平準基金的諫言,也很有見地。證券市場的正常波動,在所難免。但是,證券市場的非正常波動,或者國際敵對勢力的惡意做空,則是容易讓真正的投資者虧損。平準基金的建立,不為逐利,而為保障真正投資人的利益不為非理性震蕩所掠奪,保障中國金融市場不為外部勢力侵襲。
1997,東南亞金融危機;2008,次貸危機。十年復十年,超級資本主義,在霸權帝國的庇護下,一次又一次地在全球為惡。今天,中美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轉折。全球金融動蕩加劇,尤其是一些小國、弱國在霸權的攻擊下,瞬間崩盤的慘劇,就在當下發生。我們要真正捫心自問,應對超級資本主義及其風險,我們的工具箱里,還有沒有這么多工具,能否隨心所欲地運用?還能不能像2008年那樣鎮定自若?這是需要我們迫切對自身進行審視的問題。
《天下為公:中國社會主義與漫長的21世紀》,是《大道之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的姊妹篇。在我看來,《大道之行》,講的是“新黨新民”的中國道路;《天下為公》,則講的是“為國為民”的治理理想。這個理想,是人人都能安居樂業、自由伸展的天下大同,是“中國夢”。
理想主義者的旗幟,是高揚的。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終究是光明的。只有埋葬了超級資本主義,才是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才是“天下為公”,才是大同新世界。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