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學習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萬千感慨,受教良多。百年蓽路藍縷,百年奮斗不息,百年旌霜旅血,百年屢創輝煌……這一切,皆根源于崇高的信仰、偉大的初心。
馬克思一生在清貧中度過,有時窮到買不起面包,甚至典當了上衣去買稿紙,當《政治經濟學批判》寫完后,竟窮得無錢買郵票,無法寄出書稿……他只想著為實現“全人類幸福的完美理想”,“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馬克思恩格斯寫的《共產黨宣言》成為全世界無產者的“圣經”,也教育、培養了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先驅們。
出生于1879年的陳獨秀,比李大釗長10歲,比毛澤東長14歲。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次年更名為《新青年》,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以民主與科學為旗幟,向傳統的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戰的新文化運動。毛澤東當時就認為陳獨秀是“思想界的明星”,后來在黨的七大又說:陳獨秀和他周圍的一群人的影響很大,做了啟蒙運動的工作,我們是他們那一代人的學生。還說:陳獨秀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整個運動實際上是他領導的,他與周圍的一群人如李大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陳獨秀先后5次蹲監獄,一直不屈不撓與反動政府做斗爭,他還引領陳延年、陳喬年兩個兒子走上革命道路,慘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他從黨的一大至五大都是黨中央的主要負責人(總書記等職),與李大釗都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他的崇高理想信念與革命氣節永遠鼓舞后人。
1927年4月6日,李大釗被北洋軍閥逮捕,在監獄里,敵人用殘酷的刑具拷打,最后竟剝掉了他雙手的指甲……但是,李大釗大義凜然,英勇不屈。4月28日,敵人把他帶到北京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秘密殺害,他昂首走上絞刑架,最后一次演講:
“我們已經培養了很多同志,如同紅花的種子,撒遍各地。我們深信,共產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然要得到光榮的勝利!”
信仰、信念是理想和思想理論的核心,是對崇高價值目標的尊崇和追求。正確的崇高的信仰一經確立,個人的精神境界就會日益升華,政黨就會凝聚萬眾團結奮斗。這種崇高的理想、信仰、信念是指引人們奮斗的目標和源源不斷的動力。毛澤東在20歲左右時就樹立了高尚的理想信念,被同學和友人譽為身無分文、心憂天下的人才。他在陳獨秀、李大釗的引導下,逐步樹立了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信仰。他曾對斯諾說過:正是在《共產黨宣言》的影響下,到了1920年夏天,已經在理論上和行動上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他去世后,工作人員在整理其床頭遺物時,發現有6本《共產黨宣言》,新中國成立前出版的2本,新中國成立后出版的大字本2本,還有英文版2本,其中有一本被批劃的密密麻麻,可以說共產主義學說伴隨了他一生。周恩來從青少年時代就樹立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雄心壯志。他經過從國內到國外,從東瀛到西歐,對無政府主義、基爾特主義、法國工團主義和俄國革命道路等許多主義、思想理論的“推求比較”,最終確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信仰、信念。到他生命垂危時還與身邊的戰友、夫人鄧穎超低聲吟唱:“這是最后的斗爭……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劉少奇曾說:“我們黨從最初起,就是為了服務于人民而建立的,我們一切黨員的一切犧牲、努力和斗爭,都是為了人民群眾的福利和解放,而不是為了別的。”在戰爭年代,他母親跪著苦勸被捕釋放后的劉少奇:不要再干這種不要命的事情,他跪著請求母親原諒自己不能從命,再次投身革命斗爭,因為革命事業繁忙,從此與母親再未相見。朱德從青年時代就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在云南蔡鍔部隊參加討伐袁世凱的護國戰爭,英勇作戰屢受擢升重用。但是,他后來知悉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并讀了一些馬列主義書籍后,毅然決然拋棄了少將旅長的官位和每月1500銀元的優渥待遇,投身無產階級革命事業……
我們黨正是因為樹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信仰和初心,才同心同德,浴血奮戰,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由建黨之初的13個代表,發展到現在的9200多萬黨員,并把積貧積弱、備受世界列強欺侮的舊中國改造并建設成為一個屹立于世界東方、日益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大國。
毛澤東1921年7月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后,1922年至1923年上半年,先后7次到安源路礦組織工人運動,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到廣州參加中共三大,被選為中央執委和秘書(相當于秘書長,協助總書記陳獨秀工作)1923年12月,毛澤東剛在長沙家中與妻子楊開慧住了3個月,就接到了中共中央通知,要他離湘赴滬,這時他們的長子毛岸英才1歲,次子剛滿月。臨行分別時,毛澤東強抑感情,寫下了《賀新郎》詞,表達對愛妻與戰友的深情: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是恨,熱淚欲零還住。……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毛澤東這首寫于建黨初期的詞,仿佛讓我們看到了幾幅悲壯的畫面:送別長沙路,月冷霜重,滿目凄清;執手相看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揮手壯別,激情如潮,舍小家為大家,別愛侶為人民,在山雨欲來風滿樓、將擔當革命重任之際,還有什么剪不斷的恨縷愁絲?摧毀舊世界的暴風雨,將使昆侖山峭壁崩垮,掃盡宇內黑暗!行待風云際會,我們再攜手并肩戰斗吧!這婉約而又豪放、凄清而又高昂的詩句,充分展現了黨的締造者的崇高初心和偉大信仰。
初心、理想和信仰再好,如果不能堅持到底,也會出現分道揚鑣、各奔東西的局面。中國共產黨1921年7月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參加的13位代表中有7位在血與火的斗爭中,愈挫愈奮,把青春與生命獻給了共產主義事業,他們是偉大領袖毛澤東和董必武、李達(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武漢大學校長)、王盡美(1925年8月積勞成疾病逝)、何叔衡(1935年2月犧牲)、鄧恩銘(1931年4月犧牲)、陳潭秋(1942年9月犧牲);有2位中途離黨、脫黨,即李漢俊(1927年脫黨,后被反動派殺害,新中國成立后追認為革命烈士),包惠僧(1927年八一起義后脫黨,1957年4月任國務院參事,1979年2月病逝);另外,有4人叛黨,即陳公博(1923年投靠反動軍閥,被開除出黨),周佛海(1924年脫黨,1938年投敵成為漢奸,1948年2月死于獄中),劉仁靜(1929年8月被開除出黨,1986年任國務院參事,年底死于車禍),張國燾(1938年叛逃,開除出黨,1979年12月在加拿大病故)。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古人說得多好!有好的開始、初心,不很難;而為了堅持好的初心而奮斗到底的,不多。
初心、理想、信仰有良莠之別、高下之分。從1840年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的80多年中,中國社會曾有不少社會團體、政治力量,想拯救水深火熱的中國。封建地主階級的洋務派企圖在維護封建社會制度和倫理原則的前提下“自強”“求富”,引進資本主義的軍事和生產技術……失敗了。1851年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是中國的舊式農民戰爭的高峰,但沒有先進階級領導、沒有正確的理想信仰和理論而失敗;1898-1900年興起的義和團農民運動,是震撼中國大地的反帝愛國運動,由于與太平天國運動一樣的原因同樣失敗。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民族資產階級有一批主張進行資產階級式的改良、革新的人物,他們掀起了變法維新運動,企圖建立君主立憲政治制度,也未成功。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但是,由于沒有先進思想、信仰為指導的革命政黨的領導,結果只是趕跑了一個皇帝,中國又陷入封建軍閥的專制統治。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的80多年歷史,已經充分證明,地主階級、農民階級以及民族資產階級,他們盡管滿腔熱情地想拯救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舊中國,但是,他們都承擔不了這個重大歷史使命。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因為這個政黨的理想、信仰、宗旨及其實踐,就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全心全意為絕大多數人即中國人民服務并前仆后繼、英勇奮斗的,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這也是從建黨之初到黨的十九大黨章、黨綱所規定的,是習近平總書記所反復強調和告誡我們的。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