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談到解放生產力的時候,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就是解放了中國社會的生產力。
三座大山壓迫中國人民,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生產力。三座大山被推翻后,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廣大人民群眾的勞動熱情和勞動積極性得到極大的發揮。中國的農業生產以及后來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生產都發揮了極大的效能,工農業生產總值(中國那時不用所謂國內生產總值即所謂GDP來進行統計)快速增長。對于改革開放是不是也在解放生產力,可能在人們中間是存在著一定爭論的。如果實事求是地說,在改革開放之前,像三座大山那種嚴重束縛社會生產力的現象并不存在。如果說那時需要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說,開放也是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因為中國社會的生產關系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對中國社會發展生產力的需要的不適應。從勞動者或者生產者的角度來說,那時并不存在有多么嚴重的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因素,但是在社會經濟結構中,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由于偏于僵化,導致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在發展中受到一定的影響。而改革則需要調整這樣的經濟結構,使社會經濟結構能夠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新需求。這種調整社會經濟發展基本結構的做法,第一,不能否定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第二,對于原有體制中不適應的因素必須加以改變,而不是從根本上否定原有體制中的全部要素。正如,我們把國家計劃委員會改稱為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原來硬性的計劃經濟體制基本不再適用了。但原國家計委中的某些職能在后來的發改委中得以保留。我們每五年一次所制定的五年規劃,從某種意義上,仍然帶有某種計劃經濟的色彩或者某些與計劃有關的因素。但這種五年規劃又不是那種非常具體與詳細的經濟計劃。
在改革過程中,我們確實是在摸索著往前走。在這個摸索的過程中,我們遭遇到了國際資產階級的新自由主義理論的干擾。于是國內的某些公共知識分子則把新自由主義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否定當作所謂中國改革的基本方向甚至是基本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改革進程必然受到新自由主義的干擾。這主要體現為某些勢力要在中國推行全盤私有化的做法。我們對新自由主義的險惡用心及其危害是需要一個認識過程的。開始,我們有些人真的以為,新自由主義所提出的理論和觀點就是我們改革所應該采取的措施和工作的方向。但這種新自由主義的干擾和破壞導致我們社會經濟生活出現了較大的混亂,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擾亂了民生。這種在新自由主義干擾下的某些改革,不僅導致了某些人的思想混亂,而且也導致了中國社會中相當多勞動者下崗失業,生活水平與質量有所下降。這樣的“改革”不是在解放生產力,而是在束縛生產力。所以,中國要進行的絕不是這種“改革”,而是能夠激勵和鼓舞廣大勞動者有著更高勞動熱情的改革,能夠激發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和提高的改革。某些所謂公共知識分子則往往以改革者自居。在中國對新自由主義逐漸有了清醒的認識的時候,人們開始意識到,我們的改革應該以人民的利益為主要目標,要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改革的成果。而某些公共知識分子就站出來說,這是在反對改革。在他們看來,只有新自由主義所引導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改革。在他們看來,反對新自由主義錯誤觀點的帶引號的“改革”就不是改革,而且是在反對改革。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類公共知識分子總是以改革者自居,用他們的觀點來證明他們才是真正擁護改革的,而批評新自由主義觀點的,反對他們的錯誤改革觀的人與觀點就都是反改革的。他們想通過這樣的做法把他們自己放在一個道德的制高點上,以此來維護他們企圖用他們堅持的錯誤觀點來反對新時期以來,黨所推行的各種正確的政策與路線。在這些公知們的錯誤的“改革觀”中,大力推行歷史虛無主義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在公知們看來,大力推行歷史虛無主義,就是堅持他們所謂的改革,而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在他們看來,也是反對改革。而他們所謂的改革,也被說成是走“回頭路”。當然,他們是堅決反對走所謂回頭路的。然而,他們所謂的走回頭路,正是我們的黨和廣大群眾在反對新自由主義,在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斗爭中,所堅持走的正確的道路。黨在新時期地基本路線中,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至今仍然要堅持的。然而,我們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是不講政治,不是把政治完全丟在一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本身也是最大的政治,是要以政治為核心的。經濟建設本身就不可能脫離政治上的指導,不能脫離政治上的把握。脫離黨所領導的政治路線,要搞什么純粹的經濟建設,那么這樣的經濟建設必然會被新自由主義這樣的資產階級觀點引導到錯誤的、甚至是荒謬的資本主義方向上去。而兩個基本點,也是相互聯結,相輔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二者更不能被對立起來。那些公知們的錯誤做法,恰恰就是要把兩個基本點放在相互對立的狀態之中。這顯然是別有用心的。這種對立就是片面強化他們所謂的資本主義式的改革,而要從根本上否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黨的二十大上,我們黨再次強調要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要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指導,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還要堅持發展我們的人民軍隊,加強人民軍隊的戰斗力。這都是在新時代里,用更為明確的措詞在強調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當然,深化改革也是不能丟掉的,更是不能被歪曲的。但我們的改革絕對不是走新自由主義所忽悠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改革,也不是讓少數利益集團得益的改革。我們的改革還是為了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是要讓大多數人民享有成果的改革。開放同樣是要不斷堅持,而且也要不斷擴大的,連續幾年我們舉辦的進口商品博覽會也充分體現了我們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現在的中國越是開放,就越有自信,而且也越能團結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和人民,大家都來走一條互利共贏的道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不斷地開創新的局面和新的形勢。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