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生在微信里給我提了這樣幾個問題:我們閱讀了毛主席的《論人民民主專政》這一篇文章,然后其中提到一點就是:人民民主專政需要工人階級的領導。因為只有工人階級最有遠見,大公無私,最富于革命的徹底性。 我就有一個疑問,因為當時,比如毛澤東,他們應該是屬于高級知識分子吧,為什么說工人階級是領導呢?我覺得工人階級是主力軍,是最主要的革命力量,但是好像沒有處于領導地位。
還有就是另一個問題,什么是工人階級呢?那些高級的知識分子屬于工人階級嗎?就是說那些出身于工人階級,但是通過讀書,然后成為高級知識分子,并且沒有從事工人相關勞動的人,他們屬于工人階級嗎?工人與工人階級之間又是什么關系呢?另外,工人階級又稱勞動階級、勞動階層等,通常用于表示社會地位與社會等級,依靠工資為生的工業勞動或手工勞動者階級。通常是指為掙工資而被雇用從事體力或技術勞動的一類人。無論何時,該階層在社會所占比例最高,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比例相對減少,一般以產業工人階層為主。該術語沒有一致的解釋,主要依賴個人的立場與觀點的不同來理解。比如,美國是依照經常性收入和就業率來劃分階級的。看起來,學生提出的問題比較雜,要一一給予回答還真不容易。這些問題之間的邏輯聯系也不是特別地強。所以,我也只能擇其要點給予回復。先回答比較簡單的。階級的劃分一般不以收入多少為標準。階級的劃分一般是以人們與生產資料的關系作為劃分的標準。你是擁有生產資料還是不擁有生產資料,就是有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劃分的標準。收入高者,如果不占有生產資料,就不算是有產階級。有產階級占有生產資料,但收入沒有達到非常之高,那他們也不是無產階級。這是列寧主義對階級劃分的標準。對于工人階級的問題,可能在我們現在的思政課上講得不太多,甚至有可能完全都不講了。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看來,工人階級是與最先進的生產方式相聯系的。主要是指在工業革命之后,大機器生產方式普遍傳播開來,在這種生產方式下被集中起來的工人勞動力,一般都是雇傭勞動者,這種受雇于資本的雇傭勞動者,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工人階級。因為他們是在大機器生產方式中受到訓練的,因此,大機器生產所要求的嚴格的組織性與紀律性對工人階級自身的素質有著較高的影響。例如在鐵路上,火車的發車、行駛和到站,時間要求非常嚴格。因此鐵路工人必須適應這樣嚴格的管理要求,必須遵守規定的時間。工人在大機器生產方式中,經常實現三班輪換上崗生產的制度,這也對工人需要遵守的勞動紀律也有著嚴格的要求。工人階級所受到的這一類嚴格的組織與紀律的訓練,在農業生產中一般是不存在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時間的嚴格要求與規定。所以從組織性與紀律性的角度來看,工人階級的素質要更高一些。另外,工人由于不占有生產資料,所以他們是徹底的無產者。這也與農民有所區別。雖然在舊中國,真正占有足夠多的土地的農民并不多,但總有一些農民多少還占有一定數量的耕地。有了自己的一定的生產資料的農民,與完全不占有生產資料的工人,在很多問題的立場與態度上,以及觀點上都會有所不同。只有完全失地的農民才是農村中處于最底層的勞動者。他們的生活狀態與城市中的工人階級比較接近,但畢竟由于生產方式的差異,這部分農民與城市中的工人階級還是有著一定差異的。在馬克思看來,正是工人階級這種完全不占有生產資料的狀態,決定了工人階級不僅自己一無所有,而且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他們是社會中的最底層,他們受的壓迫最重,他們要獲得真正的解放也最艱難。馬克思說,這是一群如果不解放其他階級,自己就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放的階級。所以,工人階級只有解放了全人類,甚至包括解放曾經壓迫過自己的剝削階級,工人階級自己才能最后得到解放。這也是工人階級之所以成為最徹底的革命階級的一個重要原因。再有一點,列寧主義認為,工人階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質不是自發產生的,是需要從外部灌輸的。自發的工人運動,只會產生工聯主義。這種自發產生的工人運動,只能產生出只為自身經濟利益而進行斗爭的工人運動,這樣的工人運動不可能提出工人階級在政治上的訴求。而工人階級的解放只能而且必須通過政治上的解放才能從根本上得以實現。在工人階級領導千百萬人民群眾進行斗爭中,必須而且只能用外部灌輸進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來領導人民群眾進行自我解放以及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斗爭。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的力量是薄弱的,中國工人階級的數量也是比較少的。但是在中國,只有工人階級才與先進的生產方式相聯系,所以中國的工人階級才可能成為,也只能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當然,這個領導力量是從中國工人階級的整體的角度上來看的。具體到工人階級個體,就需要進行具體分析。大革命失敗后,當時年幼的中國共產黨還只是認為,大革命的失敗在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都不是純正的工人階級,而都是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所以當時的黨會認為,只有血統的工人階級成為黨的領導核心,黨才能真正成為強有力的由工人階級領導的革命力量,然而歷史告訴我們,具體到工人階級的個體,問題要復雜得多。作為群體的工人階級,是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這沒有問題。但作為工人階級當中的具體個體,則未必就一定能夠成為共產黨的真正的核心領導力量。向中發和顧順章都是工人出身,但他們先后都成為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人階級的叛徒,成了出賣革命和出賣同志的背叛者。中國共產黨內的領袖群體中,確實有一大批知識分子。但是這些黨的優秀干部,一方面,他們基本解決了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問題。他們經常深入群眾,深入實際,了解群眾的疾苦,了解革命所需要的各個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另一方面,他們也都有著一定程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他們能夠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能夠靈活機動地領導中國人民從革命的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他們已經不是純粹的知識分子了,他們已經在戰斗的洗禮中成為了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成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杰出代表。今天中國社會主義生產條件下的工人階級,情況比起過去又要復雜得多。比如,我們假設在集體所有制的企業中,集體經濟的成員都占有一定份額的股份,也就是占有一定比例的生產資料。這樣的集體經濟成員還算不算無產階級? 如果我們要給出一個明確回答,那么這個回答就是,我們可以不用無產階級這個概念來表述他們,但是他們依然是工人階級。因為這是社會主義的公有制關系,這里不存在使用占有的生產資料去剝削別人生產的剩余價值的現象。所以在社會主義的企業中,工人通過在公有制條件下以占有一定比例股份的方式,來占有著企業的生產資料是很正常的,而且在將來還是要成為一種常態的。不過,我們有些黨政干部,在一些企業中,通過某些特殊的不合法的手段占有一些股份,而這個企業的大多數成員沒有占有同等比例的股份,那么這樣的黨政干部,他們所占有的股份就有可能成為占有其他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的帶有資本成份的要素。嚴格地說,在社會主義國家中,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這種做法絕對是違背憲法的。如果我們的黨政干部都在不同的企業中占有較高比例的生產資料,那么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就可能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這樣的現象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蔣介石當年在總結為什么共產黨能把國民黨趕到臺灣的經驗教訓時,老蔣提出了這樣一條,共產黨的干部無私產。不要看只有這一句,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而且是關鍵性的要件,干部只有無私產,干部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沒有這一條,或者做不到這一條,黨政干部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另外,在某些黨政干部個人所擁有的私有財產中,如果這類私產暫時不能變現,或者還沒有變現,還只是以消費品的形式存在著,那么這樣的私產或許還不能算是一種現實的生產資料。然而,如果他們的私產能夠變現,如果能夠轉化為生產資料,那么問題的性質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