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832個國家貧困縣已經全部脫貧摘帽”。
國家通過“扶貧”、救助方式,幫助農村赤貧人口“脫貧”,這是值得肯定的。但這只能是權宜之計,并非根本辦法。根本辦法,在于消除產生貧困的社會制度——消滅私有制。
五千年來,“窮人和勞動階級一向就有,并且勞動階級通常都是貧窮的”;“無產者則只有通過消滅競爭、私有制和一切階級差別才能獲得解放”。(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
“倫敦有5萬人每天早晨醒來不知道下一夜將在什么地方度過。他們當中最幸運的,能把一兩個辨士保存到天黑,就到一個一切大城市里面都很多的所謂夜店(lodging-house)里面去,用這點錢在那里找到一個棲身之所。但是,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棲身之所呵!房子從地下室到閣樓都擺滿了床;每一間屋子有4張、5張、6張床——能容納多少就擺多少。每一張床上睡4個、5個、6個人,也是能容納多少就睡多少——生病的和健康的,年老的和年輕的,男的和女的,喝醉的和清醒的,所有這些人都亂七八糟地躺在一起”。(《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以下未標出處引文均同)
“那些沒錢住這種夜店的人又怎樣呢?哪里可以睡,他們就睡在哪里——在過道里,在拱門下,或者在警察或房主不會去打攪他們的任何角落里。一些人幸而走進私人慈善事業(yè)在某些地方辦的收容所里面去,另一些人睡在維多利亞女王宿下的公園里面的長凳上”。
“各報在報道薩雷的驗尸官卡特先生1843年11月14日檢驗四十五歲的安·高爾威的尸體的情形時,曾描寫過死者的住所。她和丈夫及十九歲的兒子住在倫敦百蒙得錫街白獅子大院3號的一間小屋子里面;里面沒有床,沒有鋪蓋,也沒有任何家具。死者和她的兒子并排躺在一堆羽毛上(羽毛粘滿了死者的差不多赤裸裸的身體),因為他們既沒有被子,也沒有床單。羽毛牢牢地粘滿了整個尸體,不凈尸就不能進行檢驗,在凈尸的時候醫(yī)生發(fā)現(xiàn)尸體極其消瘦而且被跳蚤、虱子等咬得遍體鱗傷。屋里的地板被拆掉一塊,全家就用這個窟窿做茅坑”。
總體而言,勞動人民“住得擁擠不堪,在大多數(shù)場合下是一間屋子至少住一整家人。至于屋子里有多少家具,那就隨貧窮的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最窮的連最必需的家具都沒有。工人的衣服一般也是很糟糕的,在很多情況下只是一些破衣襤衫。食物一般都很壞,往往是幾乎不能入口的,在許多場合下,至少是有時候,在量方面也不足,而在最壞的情況下就會餓死人”。
“在我住在英國的那一個時期,在極端令人憤怒的情景下真正餓死的至少有二三十個人”。
“當然,餓死的人在任何時候都僅僅是個別的。但是,有誰能向工人保證明天不輪到他?有誰能保證他經常有工作做?有誰能向他擔保,如果明天廠主根據(jù)某種理由或者毫無理由地把他解雇,他還可以和他的全家活到另一個廠主同意‘給他一片面包’的時候?有誰能使工人相信只要愿意工作就能找到工作,使他相信聰明的資產階級向他宣傳的誠實、勤勞、節(jié)儉以及其他一切美德真正會給他帶來幸福?誰也不能。”
恩格斯的回答:是資本主義制度挑起了“社會戰(zhàn)爭”,私有制是貧困的根源。
“這個社會戰(zhàn)爭中的武器是資本,即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直接或間接的占有”;“一小撮強者即資本家握有一切,而大批弱者即窮人卻只能勉強活命”;“一方面是不近人情的冷淡和鐵石心腸的利己主義,另一方面是無法形容的貧窮”;“這個戰(zhàn)爭中的一切不利條件都落在窮人這一方面了。窮人是沒有人關心的,他一旦被投入這個陷入的漩渦,就只好盡自己的能力往外掙扎”。
“這一切都做得這樣無恥,這樣坦然,使人不能不對我們的社會制度所造成的后果(這些后果在這里表現(xiàn)得多么明顯呵!)感到不寒而栗,而且只能對這個如瘋似狂的循環(huán)中的一切到今天還沒有煙消云散表示驚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wǎng)》,網(wǎng)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