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唯一在做類似研究的是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它比阿雷西博要靈敏。失去阿雷西博,就失去了一天24小時監控微弱無線電信號的能力,現在我們只有一只眼睛了。”
近日,美國“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時的畫面曝光。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 報道,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公布了阿雷西博天文臺倒塌時令人震驚的畫面。這段視頻拍攝于12月1日,顯示了支撐電纜斷裂的瞬間,導致重達900噸的接收平臺墜落到下面1000英尺寬的碟形反射盤上。據悉,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直徑300多米,從1963年落成至今,已經度過57個春秋。在中國天眼出現之前,其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美國科學家感嘆,如今觀測深空只能靠“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了。據報道,坍塌前,該望遠鏡曾多次發生事故。阿雷西博望遠鏡最近一次使用是在8月6日,之后數日,鎖扣輔助鋼纜的一個接頭又發生故障,而故障原因據信是生產方面出現差錯。11月6日,又有一根鋼纜斷裂。最終在12月1日發生坍塌事故。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在社交平臺上表示,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平臺一夜之間坍塌,所幸沒有人員傷亡報告。負責維護射電望遠鏡的工程師們已評估了損壞情況,確定望遠鏡的三個支撐塔全部斷裂,重達900噸的儀器平臺墜落到下面的碟形反射盤上。望遠鏡的支撐鋼纜也斷裂了。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Business Insider )報道,長期在阿雷西博天文臺工作的物理學家亞伯·門德斯表示:“現在唯一在做類似研究的是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它比阿雷西博要靈敏。失去阿雷西博,就失去了一天24小時監控微弱無線電信號的能力,現在我們只有一只眼睛了。”
如今,隨著阿雷西博退出歷史舞臺,人類探索深空的重擔就落到中國望遠鏡的肩上。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由我國已故天文學家南仁東于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進入調試期。2020年1月11日,FAST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FAST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從2016年落成啟用至今,四年時間里,它已發現脈沖星超240顆。而自1967年發現第一顆脈沖星至今的50多年里,人類一共發現的脈沖星也只有2700多個。此外,FAST還可以發現一些早期的星系活動跡象,有利于發現行星恒星的運動軌跡及發展軌跡,窺探宇宙起源的奧秘。
它還能夠捕捉到來自太陽系任何一個地方發射過來的微弱的電磁波,可幫助人類尋找到與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為未來的星際移民做好準備。中國科學院宣布,“中國天眼”將在2021年向全世界公開,全球的研究人員都可以申請使用FAST進行宇宙觀測。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中國日報”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