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21年8月27日發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1年6月,我國域名總數為3,136萬個;其中,“.CN”域名數量為1,509萬個,占我國域名總數的48.1%。但是,CNNIC發布的統計數據,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以下簡稱“信通院”)在2021年7月正式發布《互聯網域名產業報告》中的數據相差甚大。根據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IANA)對頂級域名的6個分類:3)限制性通用(Generic-restricted);
對比信通院與CNNIC發布的我國注冊域名統計數據如下:信通院是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權威專業科研機構。本文引用的中國互聯網(Internet)域名狀況的相關數據,以信通院正式發布為參照。但是,同為工信部直屬事業單位的信通院與CNNIC的域名統計數據,在絕對數量上竟相差約1,165萬個,顯然不能被作為是統計誤差。信通院2021年7月發布的《互聯網域名產業報告》稱,截至2020年12月,我國域名注冊市場規模為4,300.8萬個,其中:● 國家頂級域名“.cn”注冊量約為2,000 萬個,占比46.5%(圖1);
● 通用頂級域名“.com”注冊量為1,242.2 萬個,占比28.9%(圖1);● “.com”和“.cn”也是我國用戶訪問最多的兩個頂級域,所訪問域名數量分別占全國活躍域名總數(4,376.5 萬個)的63.6%和18.7%(圖2)。
圖1 我國域名注冊數量TOP 20頂級域名市場份額:


備注-1:根據“圖2”,我國互聯網的活躍(頂級)域名超過81%(約3,558萬個域名),其域名解析服務(或終端用戶的域名查詢請求)必須依賴于境外。備注-2:根據“圖2”,我國“.cn”活躍域名數量約為818.4萬個,在“.cn”注冊域名數量(2,000萬個)的僅占比約40.9%。備注-3:我國傳統通用頂級域名(gTLD)注冊數量為1,370.5萬個,即“.net”和“.org”的合計注冊數量為128.3萬個(含“.info”)。備注-4:我國新通用頂級域名(ngTLD)注冊數量為718.1萬個。備注-5:歸納以上信息,我國注冊域名的分類分布如下:9月2日,美國Verisign(威瑞信)公司發布全球互聯網域名產業2021年第2季度簡報。Verisign公司不僅管理和運營根域名系統A和J,而且負責注冊和服務“.com”、“.net”、“.tv”、“.cc”、“.name”等頂級域名。Verisign報告,截至2021年6月,全球注冊頂級域名數量為3.673億個,其中:
● 國家/地區(ccTLD)1.577億個(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為2,070萬個);● 通用頂級域名(gTLD)1.81億個(“.com”為1.57億個,“.net”為1,360萬個,“.org”為1,040萬個);
備注-6:對于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的注冊數量,Verisign與信通院的統計數據相似。信通院《互聯網域名產業報告》中說明:“活躍域名”是用戶通過境內各相關網絡接入服務方式(業務)訪問的域名(訪問同一域名的,計算總量時不再重復統計)。信通院報告,全國(大陸)活躍域名總數為4,376.5萬個,其中:
● 頂級域名“.com”占比63.6%(即2,783.5萬個,在全球占比17.7%,但是國內的“.com”注冊域名數量僅為1,242.2 萬個);
● 頂級域名“.cn”占比18.7%(即818.4萬個,但是國內的“.cn”注冊域名數量為2,000萬個,占比40.9%)。
這就是說,信通院所統計的“活躍域名”,包含非境內注冊的境外域名(這在實際應用中是合情合理的)。但是,鑒于“活躍域名”是衡量網信安全及其健康度的一個重要維度,涉及態勢感知、趨勢預判和應對措施,不能不關注與之關聯的問題或現象:1)國家頂級域名“.cn”的注冊數量在全球排名第三(圖3),但是其中的“活躍域名”數量卻未達到半數(40.9%);或有相當數量的注冊域名不在應用狀態,或不乏以“搶注”為目的的數字資源囤積。從注冊的“.cn”域名數量中僅有18.7%是“活躍域名”(以及“.com”的“活躍域名”占比63.6%),可以進一步推斷:所注冊的“新通用頂級域名”(718.1萬個)和“國家/地區頂級域名及其他”(212.2萬個)中的“活躍域名”占比小于17.7%;或在這兩類共930.3萬個注冊域名中,“活躍域名”不超過165萬個(約765萬個不“活躍”)。與“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同理同態,注冊的網絡域名,不僅是不可再生的網絡數字資源,而且只能是用于互聯網的應用和服務的,不能是擺在那里看的(或用來投機牟利別有所圖)。實踐證明,注冊域名數量的多寡,并不能簡單作為互聯網發展繁榮狀態的指標。大量域名實際上并不“活躍”,其中的問題和風險,以及深層次的原因不得不高度關注和重視。在我們此前發表的《通過域名注冊的國家級間諜活動成為新的潛在DNS攻擊》一文中,所涉述的案例強調和警示:此類攻擊(或數據泄露)仍然可能或正在發生。2)頂級域名的管理和服務,是在受權的域名迭代解析體系結構中的第二層(即DNS執行根域名的解析迭代)。然而,在“活躍域名”的數量中,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僅占比18.7%。也就是說,國內互聯網的域名應用,超過81%必須依賴境外的域名解析服務,這必然不可避免地導致(無差別)數據跨境傳輸和存儲,并無法回避包括受制于人的潛在斷服斷網(例如:美國查封伊朗網站等多個警示案例)。另一方面,應注意到,俄羅斯“主權互聯網”的既定目標是:國內互聯網(RuNet)數據流量的95%在本地路由;為此,構建“國家的域名系統DNS”。俄羅斯的國家頂級域名“.ru”是1994年7月4日得到受權,目前的注冊域名數量為570萬個(圖3)。3)域名注冊和服務,是域名空間持續演變的生態系統的基本元素,亦是互聯網應用的起點。其中,層次化的根域名、頂級域名、權威域名相互關聯和相互依存,絕不存在哪個層次最重要或次重要的概念和實施。事實上,在根域名(13個系統)的區塊文件中,僅是為1,589個頂級域名提供解析服務;而Verisign(管理和服務超過46.4%的全球注冊頂級域名,圖3)從頂級域名注冊和服務的層次所給出的上述統計信息以及可能產生的影響,是根域名系統所無法企及的;進而,諸如阿卡邁(Akamai)、亞馬遜(Amazon)等正在通過“集成、外包和托管”搶占和瓜分的權威域名服務市場,卻又是Verisign等頂級域名服務商所望塵莫及的。網信空間(Cyberspace)是一個人造的數字化信息環境,網信安全是一個動態、復雜的供應鏈;其中,“域名空間”不僅是起點和入口,而且是持續演變的一個生態系統。因此,如果僅僅以“替代根域名”的假設,作為“中國早有準備”以及“擔心是多余的”和“xx計劃是王牌”之片面臆想及誤導宣傳,無異于“自毀長城”!綜上,對于網信領域的統計,不應是單調、機械地“計數”,必須通過關聯分析、時序挖掘,由表及里、去偽存真,透過現象看本質,力求避免膚淺的認識、粗略的理解、錯誤的判斷。(作者:邱實,網絡信息安全技術專家;牟承晉,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