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大國腳?。笳簭恼伟駱拥浇洕鷺影宓能S遷
點擊:  作者:記者    來源:中華兒女人物觀察  發布時間:2019-04-13 10:31:28

 

      “農業學大寨,一個時代的深深烙印

本刊記者 余瑋

這是一個傳奇,一個小山村的傳奇、一個時代的傳奇。

當年,面對七溝八梁一道坡的惡劣環境,大寨人窮則思變,重新安排河山,憑著扁擔、籮筐、镢頭、鐵锨,埋頭苦干,山坡造梯田,河溝造糧田,終于使大寨成為米糧川。其事跡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贊許,一時間全國掀起了農業學大寨的熱潮,大寨成為中國農村建設的一面旗幟。

曾經那個貧瘠落后的窮大寨成了全國農業的榜樣,也成為人們向往和朝圣的地方。大寨名揚海外,眾多境外訪客紛至沓來,這里開始被譽為全世界農民的首都

就是這么一個小山村,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彩重墨。在中國農村老宅的墻壁上,至今仍可找到農業學大寨的影子。而今,經過幾十年來改革開放的洗禮,曾經輝煌、失落、困惑的大寨早已撩去它那層神秘的色彩,回歸了既往的本色,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走得實實在在,續寫新的傳奇。

窮山惡水逐級成為榜樣

大寨,地處太行山腹地山西省昔陽縣的一個小山村,依虎頭山而建,是典型的土石山區。新中國成立前的大寨,人稱窮山惡水。他們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耕地,不是遠在山上,就是險在溝邊,東一小塊,西一小塊。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畝平,年年災情多。”“賣女兒,當乞丐,有女不嫁窮大寨。這是老人們對于大寨的形象概括。

這樣惡劣的地形不僅讓大寨人在農業上難有發展,畝產不到200斤,甚至還得時常擔心溫飽。宋立英是大寨第一位女共產黨員,多年擔任大寨村婦女主任。她的丈夫賈進財是大寨解放后第一任黨支部書記,他發現陳永貴的能力之后就主動三次讓賢。

1952年,陳永貴37歲。這個山里漢子目不識丁,不知道艾奇遜是誰,但他知道自己家因為沒有飯吃已經先后餓死了4口人。

有什么辦法讓這窮山溝多打點糧食?陳永貴天天在七溝八梁一面坡上轉悠。要糧食就要有土地,可大寨的土地在哪里?

陳永貴是一位勤于耕種又很有想法的能人。在陳永貴的帶領下,大寨人歷史上第一次如此緊密地團結在了一起,他們制定了戰天斗地的狂想性規劃。

1953年到1962年,從初戰白駝溝到三戰狼窩掌,大寨人劈山填溝,重新安排山河,在7條山溝里壘起了總長7.5公里的180多條大壩;把300畝坡地壘成了水平梯田;把4700多塊地修成了2900塊,還新增加了80多畝良田。平均畝產從65公斤上升到385公斤,有的梯田的畝產量竟然超過500公斤,這個產量甚至比當時江南一些地區的產量還要高。在中國農業最困難的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大寨不僅沒有人挨餓,反而每人向國家上交余糧400多公斤。

1959年,陳永貴被樹為昔陽縣農村黨支部書記標兵,赴京參加國慶10周年慶典;12月,晉中地委在昔陽縣召開整風整社現場會,初步總結了大寨精神。出道較晚的大寨同抗戰時業已出名的老典型白羊峪、刀把口并駕齊驅,稱為昔陽三枝花。

晉中地委上報的《關于開展學習陳永貴和大寨黨支部領導方法的決定》,引起了山西省委高度重視。19602月,中共山西省委發出通知,號召全省農村所有基層干部,開展學習陳永貴帶頭參加集體生產勞動、搞好生產及搞好工作的運動。618日,《山西日報》發表長篇通訊《大寨支部是堅強的戰斗堡壘》,充分肯定了陳永貴在領導農業生產和參加勞動中所做出的成績;83日,《山西日報》發表社論《陳永貴——支部書記的好榜樣》。此后,省內去大寨參觀的人陸陸續續地多了起來。

陳永貴識字不多,講話卻能講出道道。他說,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只有落后的干部,沒有落后的群眾。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干部,干部,要先干一步,不先干一步,就不能當干部。大寨田是辛苦田,沒有辛苦田哪有甜上甜。他那獨特的充滿太行山鄉土氣息的話,可以講四五個小時不重復。

19633月,山西省召開全省農業生產先進集體單位代表會議,會議再次號召向大寨和陳永貴學習,要求把大寨當作全省農業戰線上一面紅旗。

520日,中共中央發出毛澤東主持起草的《關于目前農村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當時來大寨參觀的領導人和記者都認為,陳永貴領導的大寨,全面、生動地體現了毛澤東的這個指示。于是,《人民日報》發表了長篇通訊《在農業陣地上——記昔陽大寨公社大寨大隊黨支部和支部書記陳永貴》。

同是1963年,東北松嫩平原傳出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國自主勘探開發的特大油田——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1000多萬噸。

其時,正值我國經濟面臨嚴重困難之時。在此形勢下,要鼓舞和引導人們在困難時期加強黨的領導,團結依靠群眾,振奮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共渡難關,迫切需要榜樣和典范。而大慶和大寨,正是在這時候橫空出世196429日,新華社播發《大寨之路》長篇通訊后,次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重要位置刊出,配發了題為《用革命精神建設山區的榜樣》的社論,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各地省報采用了這篇通訊。

 

大寨是一個縮影,濃縮了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農村的發展和變遷

一個小山村成為許多人心中的圣地

19643月,北方大地春色初萌,一列火車行駛在華北平原,那是毛澤東出巡的專列。

323日,火車??亢颖焙愓?。河北省委、山西省委領導奉命向毛澤東匯報工作。專列上,山西省委第一書記陶魯笳匯報了山西全省情況后,著重向毛澤東介紹了大寨和以陳永貴為支部書記的大隊干部隊伍。

隨后,毛澤東每到一處,就大講大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講陳永貴帶頭勞動,不講特殊化,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說這是干部不脫離群眾的好方法。毛澤東還說,要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沒有大寨精神不行??!

52日,中共中央印發的《第三個五年(1966—1970)農業發展計劃的初步設想》概括出大寨經驗與大寨精神。這年1221日,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大寨,還脫稿講了不少話,與會者深為大寨人和陳永貴的事跡所感動。

這個報告是經過毛澤東親自審閱和修改的。報告把大寨的基本經驗總結為:政治掛帥、思想領先的原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愛國家、愛集體的共產主義風格。這樣,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正式宣告了大寨紅旗的升起。

19651月,毛澤東親自主持制定《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目前提出的一些問題》。這份中央文件向全黨號召,全國所有社(人民公社)、隊(生產隊)都要像大寨那樣自力更生發展農業生產。

616日,毛澤東在聽取第三個五年計劃問題的匯報時說:農業投資不要那么多。農業要靠大寨精神。你給他錢,他搞得不好;你不給他錢,反而搞得好一些。農業靠大寨,工業靠大慶。

毛澤東很重視精神與物質的辯證關系,認為在一定條件下,精神可以變物質,物質可以變精神。農民群眾發揚自力更生精神,可以大大提高農業生產力。1010日,毛澤東在一次講話中又說:農業還是靠大寨精神。

盡管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把大寨樹為典型,但當時并沒有明確提出農業學大寨這一口號。農業學大寨這一口號正式提出是1966812日。這天,經毛澤東同意,黨的八屆十一中全會在公報中第一次向全國發出號召: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人民解放軍,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從此,農業學大寨這一口號傳遍神州大地,轟轟烈烈的農業學大寨運動迅速在全國鋪開,參觀學習大寨的人潮水般涌向大寨。

大寨這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成了中國農村的圣地,數以千萬計的取經者從全國四面八方匯聚于此,平均每天都有數千人登上虎頭山。據統計,從上世紀60年代中葉到70年代后期,大寨共接待來自全國的參觀者多達960萬人,其中1967年突破100萬人,1968年突破200萬人,1969年超過276萬人。世界100多個國家的25470名外賓到大寨參觀,其中有18位外國元首先后造訪。

不少地方的負責人到大寨取經,隨后全國幾乎每個省都出現了學大寨的先進典型。到后來的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在昔陽召開之時,全國已有學大寨先進縣(市)316個,占全國縣(市)的13.4%。一時間,農業學大寨的標語遍布大江南北,大寨紅花遍地開的歌聲響徹長城內外。之后,陳永貴先后出任山西省革命委員會第一副主任、山西省委副書記、國務院副總理等。

 

大寨(劉曉 詩 徐宜勝 書)

整整10年的沉淪與改革開放后的雄起

1973年,年僅26歲的郭鳳蓮當選為大寨黨支部書記。

197812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場。31歲的中央候補委員、大寨黨支部書記郭鳳蓮默默地坐著,掌聲一次次響起,她卻有些茫然。在這次會上,做了14年中國農村樣板的大寨,第一次感受到了失落。她當時并不知道,千里之外的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已經在秘密協議上簽字畫押,搞起了大包干。不久之后,小崗經驗取代大寨經驗,成為新時期中國大力推廣的新一代的農民智慧。

隨著小崗村的聲名鵲起,郭鳳蓮逐漸感覺到了外面的世界正在以超乎她知識結構的跨度在發生劇烈變化。質疑大寨的聲音越來越多、越來越猛,大寨開始變得門庭冷落。19809月,郭鳳蓮眼含熱淚,奉命調離大寨,被安排進了工人隊伍工作,成為昔陽果樹研究所副所長。

大寨人一時轉不過彎來,在農村經濟改革面前表現得遲疑、徘徊。村民們反對包產到戶,然而一個村莊怎么可能敵得過歷史的潮流。19821220日,當大寨土地承包人在合同書上按下手印時,許多人是失落、忐忑、惆悵的,每畝土地上交500斤,剩下的全歸個人的合同宣告了大寨集體經營土地時代的結束。

承包后第一個收獲季節,糧食總產49萬公斤,人均收入570元,承包10畝以上土地的六戶,戶戶產糧超過萬斤。從增產增收的實惠中,大寨人開始真正接受了聯產承包責任制。一個時代悄然拉開了帷幕。

19911115日,一紙調令讓闊別大寨村支書崗位11年的郭鳳蓮回到了她最熱愛的那個工作崗位。她開始摸索新大寨要走的新路子。

1992年初春,郭鳳蓮讓大寨一戶出一人前往河北涿鹿縣高遷村學習,一共去了130個人,租了兩輛公共汽車。去了之后,大家深受觸動,高遷村工業企業已經形成規模,村民們住的是小二樓。之后郭鳳蓮又多次組織老黨員、老干部、村委會骨干到大邱莊、華西村、南街村、劉莊等地學習,這些村莊當年都是農業學大寨的先進村,而如今他們都成了大寨的學習榜樣。

考察回來之后,郭鳳蓮對村黨支部進行了新老交替。大寨新黨支部確定了發展商品經濟、非農興村的思路。

作為大寨的領頭雁,郭鳳蓮找人才、推業務,漸漸地領略到了大寨最大的資本依舊是那段光輝歲月,開始打造大寨品牌。如今的大寨,已經由農業典型變為綠色園林生態村、老有所養保障村、大寨精神紅色村、平和敦厚和諧村。郭鳳蓮說:并不是歷史上所有的東西都是不好的,都要否定。好的要堅持。在村民們看來,大寨已經找到了一條超越過往歷史局限性的新路子、一條集體與個人相統一的新路子。

過去已成為歷史,但精神永存。大寨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宏揚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和頑強向困難抗爭的堅強意志,并以此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全國許多地方改造自然,興修水利,大搞農田基本建設,至今仍然惠及百姓。無論社會進化到什么程度,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創業離不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發展也同樣離不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貧窮時需要艱苦奮斗,富裕后仍需艱苦奮斗,惟此才能保持事業常青。20世紀60年代,大寨人靠著雙手向窮山惡水宣戰,成為全國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大寨人沒有躺在輝煌的功勞簿上,而是抓住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好機遇,跨出山門,走向市場,全方位開拓進取,走出了一番新天地。

改革開放以后,大寨經歷了鳳凰涅槃,經過了痛苦的轉型,大寨人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適時與市場經濟接軌,健康地走上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道路。郭鳳蓮說:大寨人將繼續弘揚踐行大寨精神,按照建設大大寨的戰略決策,加快轉型發展、趕超發展、跨越發展步伐,實現再造一個新大寨的奮斗目標。改革開放就是大寨的強村之路,艱苦奮斗就是大寨的創業之魂。

大寨精神是大寨人用自己滿腔的熱血和勤勞的雙手澆鑄出來的,是大寨人永遠的精神財富。大寨這個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今天又成為改革開放條件下當之無愧的榜樣。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大寨黨風、政風、民風純正,受到中央、省、市、縣各級黨委的表彰。

大寨的確變了,這不僅體現在大寨人的衣食住行上,體現在大寨的整體面貌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思維觀念的變化上。大寨既是一個戰天斗地的過去,更是一個開拓進取的現在;既代表著一個逝去的時代,更展示著一個蓬勃的今天、昭示著一個輝煌的未來;既是思想、精神和政治楷模,更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集體經濟崛起的典型;既是一個普通的自然村寨,更是一處特別耐人尋味的人文景觀和旅游勝地。

24歲起,郭鳳蓮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如今74歲的她已經是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她說,因為自己一直在農村,所以只要有場合,她就要為農民講話,在26年的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生涯中,她提的議案和建議也多與三農問題有關。她說,農村基層干部身處農村改革發展的第一線,不僅要有帶領群眾致富的責任和能力,也必須要有清正廉潔、堅守底線的自我要求。郭鳳蓮說:愛黨、愛國、愛集體、愛社會、愛人民的這種心是永遠不會變的,再不會變的是艱苦奮斗、自力更生、改造大寨、建設社會主義的決心。

一轉眼40多年過去,大寨完成了從政治品牌到經濟品牌的轉身,郭鳳蓮也笑稱自己從鐵姑娘變成了鐵奶奶,但仍能從這張不再年輕的臉上看到當年的風采。出現在記者面前的郭鳳蓮,一頭利落的短發打理得整整齊齊,說起話來鏗鏘有力,談到大寨時神采飛揚,年逾古稀依舊在一線奔波,并還在為大寨的明天奮斗。大寨村最寶貴的,是老一輩大寨人創造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是七梁八溝一道坡上的自然生態景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大寨要發展紅色旅游和生態旅游,要更多地走與其他企業聯合發展的道路。郭鳳蓮滿臉都是幸福。

大寨從一次次變革中走來,今天又站到了新的起點上。郭鳳蓮這樣勾畫著大寨的發展愿景:打造好大寨這個品牌,倡導新時代的大寨精神;做好紅色旅游,建設大寨博物館,開發從縣城到大寨有時代特色的大走廊;加強生態建設,保護好大寨的山山水水,未來的大寨應該是綠色的、美麗的、和諧的、幸福的。

經歷過時代浪潮沖擊的大寨,歲月靜好地躺在大山的懷抱里。走進大寨這個優美的公園山村,層層梯田錯落有致,田田池水水波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蔥蔥,處處果園碩果累累。別墅群和新修的居民樓讓外來參觀者眼熱而羨慕,陳永貴年代修建的那幾排窯洞已大部分被村民開發成窯洞旅館,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大寨是一個縮影,它濃縮了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農村的發展和變遷,承載了中國農民幾代人追求溫飽和富裕生活的夢想。今天,這種夢想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