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十位委員,都是在工農運動和革命斗爭中經受住考驗、在群眾中擁有崇高聲望的黨員干部,其中有六人出身工人。在血雨腥風的斗爭中,在生死考驗的抉擇前,十名中央監委委員、候補委員沒有一名叛徒,其中八人在數年內相繼犧牲,用生命詮釋了對信仰的忠誠。八名烈士中,有六名是不幸被捕后,怒斥敵人的勸降,拒絕高官厚祿的引誘,慷慨赴死,英勇就義。

1927年5月9日,五大選舉產生黨的第一個監察機構——中央監察委員會。王荷波、楊匏安、許白昊、張佐臣、劉峻山、周振聲、蔡以忱當選為中央監委委員,楊培森、蕭石月、阮嘯仙當選為候補中央監委委員,王荷波任主席,楊匏安任副主席。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十位委員,都是在工農運動和革命斗爭中經受住考驗、在群眾中擁有崇高聲望的黨員干部,其中有六人出身工人。
新設立的中央監察委員會在艱難中起步
五大設立的中央監察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危急關頭挽救中國革命的重大政治決定。五大代表陸定一回憶:在革命受挫的情況下,首先必須純潔黨的隊伍,嚴格黨的紀律,加強黨的團結,增強黨的戰斗力。為此,迫切要求成立黨的監察機構,用嚴明的黨紀維護黨的集中與統一。
在實踐中,由于嚴峻的革命形勢,再加上當時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在黨內占據統治地位,使得在一定時期內,中央監察委員會的有關制度安排沒有真正得到落實。中央監察委員會也沒能充分履行職權。五大后,由于反動派相繼背叛革命,中央監察委員會的十位成員很快被派到各地領導地方黨的工作。此時的中央監察委員會,機構尚在,但無法集中辦公履行監察職責。對于這段歷史,1927年12月31日發布的《中央通報第二十六號——關于監察委員會的問題》中總結道:“五次大會后,因為國民黨在各地背叛革命,我們整個的黨轉入地底秘密工作的地位,同時各地黨部因為種種關系有監察委員會組織者極少,中央監察委員會則因為委員散在各地,……至今未能行使職權……”可見,由于當時處于革命低潮時期,黨忙于恢復重建各地黨組織和開展武裝斗爭,沒有及時充實監察委員會,使得監察委員會的監督工作難以開展。
盡管由于環境因素未能及時履行監督職責,但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成員仍在各個工作崗位上,堅持革命。在血雨腥風的斗爭中,在生死考驗的抉擇前,十名中央監委委員、候補委員沒有一名叛徒,其中八人在數年內相繼犧牲,用生命詮釋了對信仰的忠誠。八名烈士中,有六名是不幸被捕后,怒斥敵人的勸降,拒絕高官厚祿的引誘,慷慨赴死,英勇就義。1927年10月,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王荷波由于叛徒出賣,在北京被捕。獄中,他最初稱自己叫汪一喜,江西人,在上海經營西服店。后經叛徒指認,他僅承認了真實姓名和叛徒指認身份,而對黨的機密,無論敵人怎樣嚴刑拷打,始終沒有透露半個字。一個月后,45歲的他被敵人秘密殺害于北京安定門外,拋尸荒野。就義前,他在獄中給家人留下的唯一囑托,就是請求黨組織對他的子女加強革命教育,教育他們千萬別走和他相反的道路。副主席楊匏安1931年7月在上海被捕。在獄中,他面對高官厚祿引誘,寧死不屈。蔣介石出馬勸降,他不為所動,把電話都摔了。在獄中,他惦念家中生活,設法傳出紙條告誡家人,千萬不能接受國民黨要人送的錢物,如不能生活下去就立即返回老家。8月,他英勇就義,離世前口誦就義詩:慷慨登車去,相期一節全;殘生無可戀,大敵正當前;知止窮張儉,遲行笑褚淵;從茲分手別,對視莫潸然。委員許白昊1928年2月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中,他英勇不屈,痛斥敵人。他在家書中說:“決當做中國有用之人。” 6月6日,他在上海龍華監獄壯烈犧牲。委員張佐臣1927年6月29日在上海被捕。在獄中,他決心舍生取義,對同時被捕的難友說:“如果你們能出去,請帶一信給我的妻子,她在蘇聯,叫她不要難受,再嫁一個好人。” 7月初,他在上海龍華監獄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21歲。委員蔡以忱1927年9月參加秋收起義,10月受命參與籌組中共湘西特別委員會。1928年10月25日,他在湖南澧縣組織武裝暴動工作時因叛徒出賣被捕,于澧縣縣城小南門壯烈犧牲。就義前,他賦絕筆詩一首:申鳴大義臣,仗劍掃煙塵;橫刀眉梢笑,忠貞掩昆侖。候補委員楊培生,1927年6月29日因叛徒出賣,在上海總工會秘密處所被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隨即被轉押國民黨上海警備司令部。兩天后,他在龍華監獄被敵人殺害。臨刑前,他神色自若,高唱《國際歌》,英勇就義。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八名烈士中,有兩名犧牲在戰場之上。候補委員蕭石月在五大結束后,接到中共湖南省委要求各地工農武裝攻打長沙的通知。于是,他帶領300多人的錫礦山工人武裝日夜兼程向湘潭進發。行至藍田時,他們遭許克祥部一個營的伏擊。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他用手槍擊倒了幾個企圖活捉自己的敵兵,在槍里只剩最后一顆子彈時,他掉轉槍口對準自己的胸膛,英勇犧牲。候補委員阮嘯仙,1934年初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審計委員會主任,是人民審計制度的創建者和奠基人。10月,紅軍主力長征后,他留守下來在贛南領導游擊戰爭。次年初,他率領贛南省黨政機關向贛粵邊方向突圍。在穿越敵人封鎖線時,他不幸被一顆流彈擊中,壯烈犧牲。八名烈士外的其他兩名中央監察委員中,周振聲在大革命失敗后,于鄭州、開封等地開展地下斗爭,曾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員。1928年從事地下斗爭時因黨組織遭破壞,與黨失去聯絡,后下落不明。劉峻山在大革命失敗后參加南昌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江西省政協常務委員、副秘書長。1985年在南昌逝世。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徐嘉;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小寧 整理;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