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從血泊中奮起
用報紙筆尖,播撒火種
以嘹亮歌聲,傳播思想
他們穿梭于“人山人海”
扎根敵后,發展經濟
靈活掌握對敵斗爭策略
將冀中平原打造成堅固堡壘
七七事變爆發后,面對日寇鐵蹄的無情踐踏,英雄的冀中人民奮起抗擊,為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作出了杰出貢獻。
《講武堂》欄目本期邀請軍史專家盧勇、軍史專家左月燃、軍事科學院原研究員康月田與主持人旭陽一同回顧冀中平原人民抗擊日寇的傳奇往事
如何突破敵人的軍事封鎖
七七事變后,隨著國民黨軍的迅速敗退,冀中地區出現無政府狀態。針對侵華日軍以少兵臨大國的短板,我黨積極組織人民群眾開展抗日斗爭,向敵人無力控制的農村地區拓展力量。
在敵人據點密集、交通線被控制的情況下,堅決擁護抗戰的堡壘戶成為八路軍的落腳點,這其中不乏富家子弟。他們為八路軍提供情報和物質支援,幫助安置傷員、轉運物資。
我黨抓住一切機會發展和壯大抗日力量,還積極爭取一部分偽軍為抗戰事業工作。他們為八路軍搜集敵軍情報,幫助八路軍籌措重要物資、安置傷員,并向敵人提供一些欺騙性的情報。
如何對抗敵人的經濟掠奪
發展生產保證抗日的軍需民用,是冀中抗日根據地對敵經濟斗爭的基本原則。根據地在發展糧食、棉花生產的同時,還發展經濟作物和手工業,從而奠定了根據地對敵經濟斗爭的基礎。
同時,冀中抗日根據地采取獎勵措施,發動人民封鎖住敵人需要的物資,粉碎了敵人想用經濟手段來掠奪和擠壓根據地的行動。
冀中軍區有個隆昌商店,非常有名。它把根據地的土特產銷往北平、天津,又把獲得的資金用于采購醫療器械、藥品、硝、電池、印刷品、紙張等重要物資,既有效推動了根據地內部的經貿發展,又突破了敵人對根據地的經濟封鎖。
如何在文化戰線上堅持斗爭
中國共產黨非常重視文化的作用,通過大眾化、多樣化的文藝形式,來宣傳鼓動、組織動員百姓投入到抗日斗爭中來??谷瘴乃嚬ぷ髡叱藙撟鞔罅康膭∧恐猓€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創作歌曲。部隊到哪里,歌聲就到哪里,通過旋律的傳播來達到教育宣傳的目的。
在冀中抗日根據地,報紙是非常重要的傳播載體,它及時傳遞了冀中戰場、全國戰場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情況?!都街袑蟆贰稌x察冀畫報》等在極端殘酷的環境下仍堅持辦報。
以作家群體為代表的文化人,在冀中抗戰最殘酷的日子里,堅定地融入抗戰,融入民眾,留下了一批經典作品,為中國抗戰的勝利和民族的解放貢獻了力量。
內容來源于中國軍視網、《講武堂》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