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史料 > 閱讀信息
田開硯:踐行“三個不相信”英雄宣言——楊根思烈士碑碑文敬讀
點擊:3170  作者:田開硯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4-10-25 10:10:24

 

1.jpg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

楊根思烈士陵園坐落在江蘇省泰興市根思鄉,原名楊根思祠,始建于1951年,是為紀念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等功臣、特級英雄楊根思烈士而建。經1956年和1980年兩次擴建后,目前占地面積38666.26平方米。2021年6月19日,楊根思烈士陵園被中宣傳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烈士陵園內設烈士碑、烈士塑像、陳列館、紀念堂和圓丘式衣冠冢。衣冠冢里葬著從楊根思烈士犧牲的朝鮮小高嶺陣地上采集的泥土和烈士生前穿過的衣服。冢后建有半圓形小土山,為小高嶺的微縮模型。

 

2.jpg

 

烈士碑正面鐫刻著陳毅元帥題寫的:“楊根思烈士碑”,烈士碑背面銘刻原泰興縣委、縣政府為楊根思烈士敬題的碑文。碑文如下:

楊根思,江蘇省泰興縣羊貨郎店人,一九二二年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一九四四年三月參加新四軍,一九四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英勇殺敵,屢建戰功,榮獲“爆破大王”、“戰斗模范”、“一級人民英雄”、“三級人民英雄”等光榮稱號。一九五零年九月,出席了全國戰斗英雄代表大會,見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一九五零年十月,楊根思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圍殲美陸戰一師的長津湖戰役中,楊根思親自率領一個排堅守下碣隅里一零七一高地東南屏障小高嶺,接連打退敵人八次反撲。當陣地上只剩下楊根思一個人時,敵人發起第九次進攻,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楊根思奮不顧身抱起炸藥包沖入敵群,在炸死大股敵人的同時壯烈犧牲。楊根思同志用生命保衛了小高嶺,為奪取整個戰役的勝利贏得了時間,為全殲美國王牌軍陸戰第一師立下了卓越的功勛,譜寫了一曲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壯麗詩篇。一九五二年五月九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楊根思特等功,授予“特級英雄”稱號。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楊根思“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楊根思烈士永垂不朽!

 

中國共產黨泰興縣委員會 泰興縣人民政府

一九八零年十一月

 

碑文簡潔凝練地記述了楊根思烈士的英雄事跡,充分表達了家鄉人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和敬仰之情。

 

苦難童年

 

1922年11月,楊根思出生在泰興縣羊貨郎店(現泰興市根思鄉)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的父親在地主家里當長工,終年勞累,一家老小還是饑寒交迫,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地主不停地逼租,不斷以各種借口從他們家搶東西以“抵債”,把本來苦難的家庭逼上絕境。

 

在楊根思六歲那年,他的父親因地主逼債,積郁成疾,含恨而死。不久后,體弱多病的母親也積郁而終。父母雙亡,楊根思成了孤兒,和哥哥相依為命。年幼的楊根思給地主家當“牛倌”,還要被逼著干農活。無盡的剝削,無情的打罵,他對吃人的舊社會深惡痛絕。

 

為了逃離苦難的生活,楊根思跟隨哥哥來到上海,在一家林記地毯廠做童工。資本家殘酷壓迫工人,童工的勞動條件和生活條件極其惡劣。為了維持生計,兄弟倆被當作牲畜一樣地驅使著,沒日沒夜地干,備受摧殘,身體透支嚴重,這又讓他見識到了外面世界的黑暗。

 

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占領上海,1942年3月,上海林記地毯廠倒閉,楊根思只好帶著積勞成疾的哥哥回到家鄉,繼續到地主家里打工維持生活。不幸的是,回到家鄉不久,楊根思的哥哥在貧窮、疾病的接連折磨下凄慘離世,只剩下他一個人孤苦零丁地活著。

 

投身革命

 

楊根思從小受到地主與資本家的壓迫,當得知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是人民的隊伍,他就下定決心永遠跟黨走,1944年2月,成為一名新四軍戰士。(楊根思原名羊庚璽,楊根思這個名字是在入伍登記時因方言口誤而來的。)1945年11月,楊根思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在入黨志愿書中寫道:“我這輩子都交給黨了。”

 

參軍以后,楊根思苦練軍事本領,特別是爆破技術,是全軍聞名的“爆破大王”。在攻打泰安天主堂時連扔18顆手榴彈將敵制高點攻下、在魯南郭里集戰斗中三送拉雷炸毀敵人前沿地堡、在齊村戰斗中抱炸藥包震懾并活捉一個排敵軍……留下了“我就不相信有炸不開的碉堡”、“不怕困難九十九,只要有一個堅強的革命意志就不怕困難”、“有我們的勇敢就沒有敵人的瘋狂,有我們在,陣地就一定在”等豪言壯語。

 

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楊根思跟隨部隊轉戰南北,屢建戰功,兩次被評為戰斗模范,先后被授予“華東一級人民英雄”、“華東三級人民英雄”、“一級戰斗英雄”等榮譽稱號。1950年9月,楊根思被評為“全國戰斗英雄”,出席全國首屆戰斗英雄和勞動模范代表大會,見到了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

 

保家衛國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兵團改稱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被緊急調往朝鮮戰場。該兵團本準備渡海作戰,解放臺灣,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奉命倉促北上,冒著朝鮮蓋馬高原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把孤軍深入的美軍陸戰第1師全部和第7師一部包圍在長津湖地區。

 

楊根思剛接受完表彰就主動請纓隨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第20軍入朝作戰。戰前動員時,他發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的“三個不相信”英雄宣言。

 

楊根思任連長的第20軍58師172團3連負責堅守長津湖下碣隅里的1071.1高地。1071.1高地東南有一個前凸的小高嶺,可控制通道,阻敵增援,斷敵退路,且只能容下一個排兵力,是戰役的防御要點。楊根思命令1排2排堅守1071.1高地,自己帶領3排前出小高嶺。

 

11月27日傍晚,志愿軍第9兵團發起進攻。經過一日一夜的激烈戰斗,志愿軍以迂回穿插戰術,將美軍分割包圍在冰雪長津湖的荒山野嶺。美軍陸戰第1師師長史密斯察覺到,如不迅速組織突圍,很有可能被各個殲滅,全軍覆沒,他立即下令由進攻狀態轉為機動防御。

 

11月29日拂曉,美軍在空軍、炮兵火力支援下,向小高嶺發起進攻。楊根思指揮3排頑強固守,挫敗美軍持續進攻。戰至黃昏,彈藥耗盡,打退美軍8次進攻,原先陣地上的凍土已被炸成了浮土。此時,小高嶺只剩下楊根思和兩名戰友。楊根思命令他們帶重機槍撤回1071.1陣地,自己留下來堅守小高嶺。

 

面對美軍蜂擁而上的第9次進攻,楊根思的滿腔熱血已經沸騰,這是最后的戰斗。英雄猛跳出戰壕,抱著炸藥包,沖向敵群,一聲巨響驚天地,把敵人炸個粉身碎骨、打個落花流水。中國好兒女,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用生命踐行了“人在陣地在”的錚錚誓言。

 

永遠沖鋒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1951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命名楊根思生前所在連隊為“楊根思連”。彭德懷元帥為楊根思烈士親筆題詞: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國際主義的偉大戰士、志愿軍的模范指揮員——楊根思烈士永垂不朽!

 

3.jpg

 

戰爭的硝煙散盡,精神的薪火相傳。從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到邁向一流、復興強國,一代代“楊根思連”官兵像老連長那樣沖鋒,續寫新的輝煌。2023年7月,“楊根思連”被中央軍委表彰為“全軍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單位”。2024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楊根思連”“時代楷模”稱號。

 

犧牲異國,埋骨他鄉。楊根思在朝鮮戰場犧牲后,遺體被運回國內,安葬于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魂兮歸故鄉!英名永存!

 

4.jpg

 

(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