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大古涼戰役計劃》的確具有“不受一切牽制”且“獨立”的鮮明特點。
這個方案拒而不受的第一個“牽制”,就是毛澤東、周恩來11月3日22時關于“一條山、五佛寺宜留一部扼守,并附電臺,以利交通后方行動”的指示,這個旨在考慮為河西部隊預留后路的電示,在《平大古涼戰役計劃》中,被斷然予以拒受:
估計我軍雖數次擊潰敵,但因騎兵相當多,因地形關系,不能予以徹底打擊,馬敵尚可集中全力與我決戰,因此我兵力不能分散,決放棄一條山、五佛寺渡河點,集中三個軍輪番前進向目的地出動,決定求野外消滅敵人,爭取此次戰役的勝利。[1]
而《平大古涼戰役計劃》的綱領是:“我四方面軍北渡之主力,遵軍委電令有首先消滅平番、大靖間馬步芳野外部隊,進取大靖、平番、古浪、涼州一帶地區,發展創造甘北抗日后方,配合主力行動之任務[2]”……
“西進”之勢,已呼之而出。
這個“計劃”中“遵軍委電令”不知從何說起——至少,目前能收集到的電報中,沒有發現這個據稱出自“軍委”的電令,而只有授權徐、陳“獨立”、“不受一切牽制”的11月5日14時之“朱張”電令。
第二天,林育英、朱德、張國燾致電徐向前、陳昌浩,在通報了河東部隊尋殲胡宗南一部不果且有“成相持局勢可能”后,同意了《平大古涼戰役計劃》:“平、大、古、涼戰役計劃為迅速執行為好,兵力集結應稍提前。”[3]
同日,“徐陳”也致電黨中央,請求“獨立”行動的“名份”:
黨中央并洛、毛、周、朱、張:
㈠為加強與統一河左岸四方面軍部隊黨政軍的領導及保障黨的路線的執行,我們提議左岸部隊在目前獨立行動中組織黨的西北前敵委員會,簡稱西北前委,以昌浩、向前、傳六、李特、國炳、克明、樹聲、先念、海松、義齋、卓然等各同志組織之,并由昌浩、向前、李特、卓然、傳六等五人組織常委,以昌浩同志為書記。
㈡在軍事指揮方面,提議組織軍委西北分會。
㈢上二項提議當否?請中央及軍委復準,以便遵照。(我力難勝任,提議由向前、卓然二人中擇一人代理,昌浩附呈。)
向、浩、李、李、曾、傳、樹[4]
此電顯然出自陳昌浩的手筆——參見電文中“我力難勝任……”之句。
“徐陳”與“朱張”在往來切蹉“西進”的同時,河東紅軍主力的處境卻日漸困難:原擬在關橋堡一線誘伏尋殲胡宗南一部的計劃因敵齊頭猛進難以實現,只好被迫繼續向東轉移。11月8日凌晨1時30分,前敵總指揮兼政治委員彭德懷致電毛澤東、周恩來,坦言“目前戰役已成一種正規決戰形勢,在地形、敵情與物資條件均無絕對勝利的把握”,并提出建議:“以一部分佯攻金積、靈武,調胡、毛、曾、王均北進中寧、中衛及金積南境,王以哲到豫旺堡以北時,我主力繞出敵背突擊之。如無機可乘,即南進陜甘公路,占領涇川、平涼段背靠關中區,迫近西安,但在海、固以北,在胡疏忽條件下還有機可乘時,決不應放棄勝利的機會”。[5]
這也就是說,彭德懷認為河東部隊與敵決戰打開局面的概率,已大為降低,需要考慮“北進”或“南下”兩種方案了。如此,“寧夏戰役”當然也就暫無執行之可能了。所以彭德懷也就對河西部隊的“西進”表示了贊同之意:“徐、陳之三個軍應自己努力解決冬衣,乘敵薄弱擴大占領地域,以襲占鎮虜、涼州及其以北為目的,估計目前單獨出寧夏不利。”[6]
但毛澤東、周恩來仍對“打擊胡敵”抱有希望與信心,當日12時,他們致電前線朱德、張國燾、彭德懷、賀龍、任弼時,指出“目前七天內仍求得于運動中打周、孔中之一個師”,“不可能則向金積、靈武、豫旺出動,誘敵深入以利機動”,同時也對“徐陳”的“平大古涼戰役計劃”予以了首肯:“徐、陳向涼州進,作戰時集中兵力打敵一旅,各個擊破之。”[7]
從此間乃至此后相當一段時間里,從“徐陳”力主西進乃至西進過程中所呈報的河西情況來看,河西部隊的處境和前景似乎比河東主力更陽光更燦爛:河西部隊主動“西進”,“大靖、土門、古浪、涼州甚空虛易襲,不缺糧,人多,均漢人”,前頭還有“國際援助”可拿;河東主力被迫東移,那邊廂卻嚴重缺水干旱,籌糧困難,“只能擴大游擊隊,擴紅簡直無望[8]”。在這樣的情況對比及其考量下,不管是彭德懷、毛澤東、周恩來,還是“徐陳”自己,怎么都不可能產生出這是在“陷西路軍于不利處境”的聯想吧?
更可況,這還是“徐陳”自己屢次三番的“自主選擇”。
西路軍失敗后的1937年3月1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的發言中也指出:[張國燾等]“總覺得西邊好,東方不好”,“總是認為向西是光明的”,“其實對西進條件估計不足”[9]。
[參見圖5-1:河東紅軍主力被迫東移和西路軍西進(1936年11月1日~11月15日)]
說遠了,打住!還是回到那年那月那日吧。
就在毛、周同意河西部隊“平大古涼戰役計劃”的電報簽發兩小時后,朱德、張國燾、彭德懷也就河東主力行動方向及部署聯名致電毛澤東、周恩來,提出“求得消滅敵人的一個縱隊或其一部,來開展戰局”的“聲南出北”建議:“擬以一方面軍全部出鎮原、固原、西峰一帶地區,向涇川、平涼、瓦亭方向活動,截斷西蘭公路;二方面軍在毛居井、廟兒掌地區休息;四方面軍以一部向金積、靈武活動,主力逐漸移豫旺、韋州城地區,吸引敵人,便利一方面軍南出。”[10]
這個建議的動作幅度很大,中央當日沒有直接回復。
他們正在醞釀一個動作幅度更大的“作戰新計劃”。
注釋
[1]《徐向前、陳昌浩、李特關于平大古涼戰役計劃致中央軍委電(1936年11月6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資料選編·長征時期》第866~第867頁,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2]同上。
[3]《林育英,朱德、張國燾為迅速執行平大古涼戰役計劃致徐向前、陳昌浩電(1936年11月7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資料選編·長征時期》第869頁,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4]《徐向前、陳昌浩等建議組織黨的西北前委及軍委西北分會致中央并軍委電(1936年11月7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資料選編·長征時期》第868頁,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5]《彭德懷關于蔣介石迫紅軍決戰及目前戰略方針致毛澤東、周恩來電(1936年11月8日1時半)》,《鞏固和發展陜甘蘇區的軍事斗爭⑴》(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834~第835頁,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6]同上。
[7]《毛澤東、周恩來關于爭取在運動中打敵一個師致朱德、張國燾、彭德懷等電(1936年11月8日12時)》,《鞏固和發展陜甘蘇區的軍事斗爭⑴》(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836頁,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8]《毛澤東關于執行新戰略計劃及后勤供應等問題致彭德懷電(1936年10月5日15時)》,《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資料選編·長征時期》第806頁,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9]《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的發言(節錄)(1937年3月1日)》,轉引自胡傳章《關于西路軍失敗的鑄錯者之三》,原件存中央檔案館。
[10]《朱德、張國燾、彭德懷關于從戰略上調動敵人求得在運動中消滅的方針致毛澤東、周恩來電(1936年11月8日14時)》,《鞏固和發展陜甘蘇區的軍事斗爭⑴》(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837~第838頁,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作者系知名歷史學者;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雙石茶社”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