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氣壞了!
而且不光是彭德懷氣壞了,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們,也氣壞了!
就在30日白天,蒙在鼓里的他們還兩電朱德、張國燾:“為戰勝胡敵,三十一軍即照德懷二十九日二十時電命令,部署執行任務,勝利后直由中衛渡河”[1],“目前方針,先打胡敵,后攻寧夏,否則攻寧不可能。請二兄握住此中心關鍵而領導之。除九軍、三十軍已過河外,其余一、二方面軍全部,四方面軍之三個軍,統照德懷二十九日部署使用,一戰而勝,則全局轉入佳境矣。[2]”
直到晚上,他們才得知,張國燾又一次變臉,又一次釜底抽了薪。
22時,毛澤東等致電彭德懷等各方面軍首長及紅軍總部朱、張,再申嚴令:“三十一軍必須遵彭令由西向東打”,“打拉池、西安州為我軍爾后寧夏戰役之屏障,萬萬不可失,深望注意。[3]”
可惜,還是晚了一步——31日,彭德懷電告毛澤東:
毛:
(甲)張令第四軍開到賀家集、興仁堡,三十一軍開同心城、王家團莊。
(乙)二方面軍很疲勞,已令其開至海原、關橋堡之線休整待命。
(丙)一軍團、十五軍團集中麻春堡、關橋堡之線。
(丁)馬鴻賓一部依海原西南之米家塘延伸,胡敵追擊隊進西安州南之張家塘。
(戊)三十一軍不配合一、十五軍團。單獨打孔、周兩師及李旅,對馬敵還須鉗制,力量還不夠,故待敵再深入海、干大道以北,再行側擊之,并于明晨到總部與朱、賀、任再商再決,以便取得一致行動。
彭德懷
十月三十一日[4]
看見沒有,彭德懷“明晨到總部”是去找“朱、賀、任”的——沒提張國燾。
可以想見,彭德懷在碼這份電報時,對張國燾的憤懣和鄙夷是如何在胸中翻騰的!
當日,敵第二十五師關麟征部進抵靖遠,開始向東灣子進迫;第三軍、第三十七軍也向打拉池方向進攻,而胡宗南第一軍先頭部隊已進到古西安州南之張家塘,第三十五師馬鴻賓部也開始向海原西南之米家塘向紅軍進逼……
打拉池,古西安州,均已難保,河東紅軍主力也不得不向東轉移。
次日——11月1日,彭德懷即到已東移至關橋堡的紅軍總部與朱德、張國燾、賀龍、任弼時“再商再決”——依彭之個性,很有可能還對“張總政委”動了雷霆拍了桌子,而“再商再決”的結果是:
毛、周并告左、聶、徐、程:
甲、本日集朱、張、賀、任會商,一致堅決主張打擊胡敵,消滅其二三個師,停止其追擊。
乙、一方面軍、三十一軍、四軍、二方面軍一致努力,為爭取上述勝利,并有前敵總指揮統一調遣,朱、張不干預的堅決表示。
丙、海打以南戰役計劃已失去先機,現決在海打大道以北,尋求戰役機動來打擊胡敵,戰役計劃另告。
彭德懷
十一月一日[5]
張國燾,他再也沒有上演“變臉戲”的機會了!
至此,除河西“徐陳”所率的紅四方面軍西渡部隊外,河東三個方面軍紅軍主力的作戰指揮權,已在事實上集中統一到了由彭德懷任總指揮兼政治委員的前敵總指揮部。張國燾也在事實上失去了20天前中央授予他“指揮三個方面軍前線作戰事宜”的權力——雖然對紅四方面軍西渡部隊仍然保持著指揮權和影響力。
而就在兩天前,共產國際代表林育英(張浩)已經將他告到了共產國際:
中央軍委屢次命國燾堅決打擊南面追敵,只有停頓南敵之追擊,方能北取寧夏,但國燾畏敵過右,始終不愿執行命令,欲北進取得接濟后再打南敵。[6]
這也代表了彭德懷當時的意見和看法。
其實他們都沒完全看透張國燾:張國燾連“北進”都不愿意!
——他孜孜以求的,還是西去!
注釋
[1]《中央軍委關于戰勝胡敵行動部署致朱德、張國燾電(1936年10月30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資料選編·長征時期》第855頁,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2]《毛澤東、周恩來關于先打胡宗南后攻寧夏部署致朱德、張國燾電(1936年10月30日16時)》,《鞏固和發展陜甘蘇區的軍事斗爭⑴》(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823頁,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3]《毛澤東、周恩來關于打擊胡敵周、孔兩師之部署致彭德懷等電(1936年10月30日22時)》,《鞏固和發展陜甘蘇區的軍事斗爭⑴》(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824頁,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4]《彭德懷關于三十一軍單獨打孔、周兩敵等致毛澤東電(1936年10月31日)》,《鞏固和發展陜甘蘇區的軍事斗爭⑴》(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825頁,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5]《彭德懷關于在海打大道以北尋機殲敵致毛澤東、周恩來等電(1936年11月1日)》,《鞏固和發展陜甘蘇區的軍事斗爭⑴》(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827頁,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6]《林武關于紅軍部署致共產國際轉王明電(1936年10月30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資料選編·長征時期》第858頁,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林武這個化名,林育英用過,中共中央也用過,筆者一時難以辨析,故暫且認為是林育英發出的(毛澤東此前已判斷張國燾意在西進,此電內容似不符他的基本判斷)。
(作者系知名歷史學者;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雙石茶社”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