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龔楚,前面陸陸續續講過一些,但都不是主角,今天來看一下他叛變之后的北山事件。
龔楚生平
龔楚,1901年11月—1995年7月24日,字福昌,曾用名龔鶴村,廣東樂昌人。
早期經歷
1924年,龔楚在廣州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以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的身份,從事農民運動工作,參與建立國民黨樂昌縣黨部,任樂昌縣農民自衛軍指揮官。
土地革命時期
1927年,龔楚率樂昌農軍與北江工農軍匯合組成了北江工農討逆軍,參加南昌起義。起義后被編入起義軍第20軍第3師第6團3營,龔楚任營指導員。
后,參與領導了百色起義,起義后成立紅7軍,龔楚任參謀長,同時兼19師師長。
進入中央蘇區后,龔楚先后擔任紅12軍34師師長、紅12軍參謀長、紅7軍軍長等職務。
1934年4月中旬,龔楚調紅軍總司令部任代理總參謀長,參加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
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龔楚任中央軍區參謀長,指揮留在中央蘇區的紅軍繼續堅持斗爭。
1935年5月,龔楚叛變投敵,在國民黨粵軍任職,對紅軍、游擊隊等進行清剿,造成重大損失,制造了北山事件。
抗日戰爭時期
龔楚在五戰區孫連仲部任上校參謀處長。日軍侵犯廣東時,龔楚任第七戰區第一縱隊抗日游擊司令,在從化木殼嶺與日軍激戰,保衛了韶州。
1942年后,龔楚歷任第四戰區第46軍少將參謀長、軍官訓練團總隊長、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
龔楚任國民黨徐州市市長,后當選廣東省參議會議員、廣州行轅少將高參。
1949年,龔楚任仁化縣長、廣東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
1949年10月,解放軍進軍北江,龔楚率部下山向林彪四野投降。
后,葉劍英派龔楚經香港前往海南策反薛岳,他卻滯留在香港。
晚年
在香港期間,龔楚出版《我與紅軍》。
1990年,龔楚返回大陸定居。
1995年,龔楚在家鄉去世,年95歲。
北山事件
北山,在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境內。
1935年春,鑒于中央蘇區形勢的日益緊張,項英、陳毅突圍轉移到了贛粵邊南雄縣的北山。
龔楚叛變
龔楚原是中央根據地軍區參謀長。
1935年2月中旬,龔楚奉命帶領紅24師71團700余人,從于都南部出發,經贛粵邊的南康、油山、北山等地,到達粵北的樂昌、湘南宜章附近。
1935年5月,龔楚親手殺死了與他一同從敵人包圍圈里突圍的71團政委,叛變投靠了廣東軍閥陳濟棠。
按照我之前的文章,這位犧牲的71團政委應該是史猶生。
叛變后,龔楚告訴敵人:項英、陳毅在南雄、大余一帶,分手時他們告訴我的。
陳濟棠封龔楚為剿共游擊司令,給他配備了一支30多人的衛隊,要他赴北山破壞我游擊隊的指揮中樞。
龔楚偽造與敵人的戰斗
騙取紅軍游擊隊信任
1935年10月中旬,龔楚把自己的衛隊偽裝成紅軍游擊隊。然后,順著他原來走過的路來到北山的天井洞一帶。在那里轉悠了幾天,不見游擊隊的蹤影,也不曉得我指揮機關的所在地。
按預謀,余漢謀派仁化地主周文山率領一支100來人的隊伍,也朝天井洞方向竄來。
龔楚命令他的衛隊開槍迎擊,與周文山導演了一場自打自的鬧劇,假裝打退了周文山。
這樣,龔楚就到處吹噓他們擊潰了余漢謀手下的精銳部隊。
當時,在天井洞一帶的紅軍游擊隊,并不知道龔楚已叛變投敵,加上龔楚又演了這出戲,就誤認為他還是兄弟部隊。
駐在天井洞的秘密交通員賴文泰、游擊小隊長劉矮古、游擊隊領導人賀敏學、指揮機關后方主任何長林等,都先后同龔楚發生了接觸。
賀敏學,賀子珍的哥哥也。賀敏學、賀子珍、賀怡,永新三賀。
龔楚向賀敏學等吹噓他在湘南擴大游擊區的戰績。使大家感到龔楚的隊伍作戰勇敢,值得學習。
龔楚對游擊隊的一網打盡
賀敏學他們見龔楚的隊伍服裝很新很整齊,而且都講一口的粵語,就產生了疑竇。
龔楚知道,時間長了會被賀敏學的游擊隊識破真面目,于是決意先下手為強,一網打盡紅軍游擊隊。
龔楚采用了傳統的操作方式:擺鴻門宴。
龔楚通過何長林,發出了一個要游擊隊干部和后方人員到北山龍西石參加會議的通知。
游擊隊干部們接到通知后,就陸續來到。
機警的賀敏學
賀敏學一到就問龔楚:警戒布置了沒有?
龔楚點了點頭,實際上那是他派的包圍會場的武裝。四面早已是戒備森嚴。
此刻,賀敏學的革命嗅覺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本能地感覺到味道不對,轉身就走。
但是,四支駁殼槍已對準了賀敏學。賀敏學猛力推倒敵人,奮身沖出,身中三彈,滾下山崗,負傷逃離了虎口。
賀敏學太猛啦!這都能跑掉。
30多名中計者們犧牲
會場里,龔楚撕下了畫皮。
他說,紅軍游擊隊沒有出路了,大家投降吧。
游擊隊同志們知道中了奸計,舉槍就打,邊打邊往外沖。但是,在敵人火力封鎖下,打也打不出去,30多名游擊隊干部當場犧牲。只有劉矮古等8、9位同志帶傷沖出會場,逃離了虎口。
何長林叛變too
他的叛變給項英、陳毅帶來了危險
何長林沒能逃出會場,被逮住了。經不起龔楚的威逼利誘,何長林也叛變了。
至此,我后方機關被龔楚破壞了。
接著,龔楚又叫何長林帶路,去抓項英、陳毅。
幸好,按照秘密工作原則,紅軍游擊隊各單位之間彼此不發生橫向聯系。
因此,何長林也只大體知道項英、陳毅住處的方向,并不知道具體在什么地方。
何長林的“計策”
何長林向龔楚獻計說:我知道項英、陳毅他們給養困難,經常要派偵察班到南雄丹眉坑買米。只要能在途中截住他們,就可以逮到項英、陳毅。
龔楚非常高興,馬上叫何長林帶他們到游擊隊偵察班出來買米時必須經過的丹眉坑岔路口守候。
買米的紅軍偵察班,被抓住一人
1935年10月20日,下午約兩三點,紅軍游擊隊偵察班的吳少華、丁上淮等5位同志,從丹眉坑買米回來的途中,遇見了龔楚、何長林。
你是哪個部分的?還相距幾十步遠,吳少華就機警地問對面的人。
何長林聽出了聲音,問:你是吳少華嗎?
吳少華回答:是。
何長林:你們辛苦了,又去買米啦。
吳少華:啊,何主任辛苦了。
一問一答中,雙方走近。
何長林身后忽然閃出兩個敵人,一把抓住了吳少華的衣領,另一個敵人也跳出來去抓丁上淮。
丁上淮趁勢,將肩上挑的米往敵人身上一甩,扁擔打掉了敵人伸出來的手。丁上淮立即飛身滾下山去。后面的三位偵察班同志,也滾下了山去。
只有吳少華被抓住了。
機智的吳少華,救了項英、陳毅
雖然抓住了吳少華,但龔楚、何長林知道來硬的不行,還要指望吳少華帶路呢。
他們也怕吳少華識破真面目后不肯帶路,急忙道:別誤會,龔楚參謀長是從湘南來接老周和老劉去湖南領導革命的。這些同志也是跟著龔參謀長一起來的。
老周,項英的化名。
老劉,陳毅的化名。
何長林說,龔參謀長他們見你戴的斗笠上寫著鏟共團的字樣,誤認為你是敵人,誤會了誤會了。現在請你給我們帶路。
吳少華見龔楚的人衣服很新,懷疑他們,但現在自己已落入了他們手中,要脫身很困難。如果反抗,不僅自己犧牲,龔楚、何長林還會去找指揮部,項英、陳毅等首長的危險仍沒有解除。
賀敏學、吳少華都看出來了,龔楚的隊伍衣服太新了,太新就是太假。
吳少華想,好在丁上淮等其他4名偵察員已脫離了虎口,自己暫時應付一下,再尋脫身之計。
吳少華帶路
吳少華帶著敵人往前走。到距項英、陳毅指揮機關駐地還有兩三里路時,吳少華站著不走了。
何長林、龔楚問是什么緣故。吳少華說:我是偵察員,我的槍被你們收走了,空著手回去,怎好向首長交代?
吳少華想拿回槍來。
龔楚也是老江湖,他把一支駁殼槍給了吳少華。吳少華接過一看,是一支新槍,不是自己原來的,里面壓滿了子彈,但撞針卻被卸掉了。
狡猾啊!
吳少華只好不動聲色,繼續往前走。
龔楚問,山上指揮部里有多少人。
吳少華心想,山上警衛的同志不過8、9人,首長們都在山上,要是照實說了,豈不是暴露了秘密?不如將計就計,嚇唬嚇唬他們。
于是,吳少華回答:司令部人不多,總共才20多人,但每人都有一支駁殼槍,每支槍有100余發子彈。
吳少華繼續編:前天下午,從河東那邊開來了一支游擊隊,約有300人,有40多支駁殼槍、3挺機槍,其余都是步槍。3挺機槍就架在司令部右邊的山坳里,其余的人都住在司令部附近。
敵人聽了嚇了一跳,有幾個馬上把子彈推上膛,準備戰斗。
吳少華借機說:快到家了,你們怎么還把子彈上膛?
龔楚只好吆喝著,要部下們放下槍。
此時,接近了我指揮部崗哨。
吳少華對龔楚說:龔參謀長,請你們暫停在這里,等我先去告訴哨兵。人去多了,會引起誤會。
何長林說:有你在,怕什么?
吳少華答:我在也不頂事。司令部有規定的,凡接近崗哨,不得超過3人,否則哨兵就開槍。
龔楚沒辦法,只好命令停止前進,派了兩個心腹跟著吳少華。
不超過3人。
哨兵開槍,項英、陳毅逃脫
指揮部的哨兵站在高高的山坡上。
當接近哨兵時,吳少華左拐右拐,甩開了跟來的兩個敵人,沖到哨兵跟前,指著坡下的匪徒說:
“快開槍,他們是反革命。”
哨兵朝坡下開了三槍,等于是向指揮部報了警。
項英、陳毅、陳丕顯、李樂天、楊尚奎以及警衛戰士聽到槍聲,急忙離開了指揮部住的棚子,轉移到后面山上隱蔽起來起來。
敵人也開槍。
吳少華和哨兵立即滾下山去,朝著與指揮機關駐地相反的方向跑。
敵人朝崗哨打了一陣槍,卻沒敢沖上來。這時天近黃昏,龔楚害怕游擊隊人多,倉促地撤走了。
這就是北山事件始末。
很遺憾,目前沒有公開資料顯示北山事件后偵察員吳少華的經歷。
北山事件后,吳少華與偵察班同志會合,項英、陳毅表揚了他的機智勇敢,號召大家向他學習。
但這之后,關于吳少華的事跡和去向,就沒有記載了。
關于留守中央蘇區的紅軍的更多,參見:《留守中央蘇區的3萬紅軍的結局》。
作者:東南陳楠;來源:八達街行走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