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目前,項目建設過程中還有什么困難?”“目前公司這邊有什么需求與難處沒有?”某地擇優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入駐規上企業、重點項目,確保工作有效跟進、做好服務。這些優秀年輕干部服務經濟服務發展不可謂不熱情主動,但張口就來“有沒有困難”,像說英語的人動輒“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往往方法機械、失之唐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的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場合、當著很多人的面會講出來的,而是要同他們身挨身坐、心貼心聊才能聽得到。”調查研究要用心用情,既要身入,更要心至。
還有的時候,企業對自己存在的問題未必全都“門清”。這就如讀書認字,不怕不認識,因為不認識會自覺查字典,怕就怕,自以為認識這個字,讀錯了還不知道。這又像記者走基層,如果開口就問“有沒有新聞線索”,往往也會失望,因為“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基層未必知道什么是有價值的新聞線索。
企業的困難,有企業自己能發現的,也有隱性問題是自己發現不了的,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而企業自己發現不了的問題往往是更大的問題。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欲發現這樣的深層次問題,不能全靠主動發問、被動接受答案,心安理得于“有事必應,無事不擾”,甚至滿足于“我問過了”般的交差式、走過場,而要真正用心用情用力,設身處地以期感同身受彼此共情。要系統學習國家有關政策和企業經營領域相關知識,像教育工作者那樣,“給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要調動一切“態勢感知”手段全方位望聞問切,盡可能綜合掌握企業的各方面情況。如此才能對企業反映的問題進行核實檢驗,甚至舉一反三延伸拓展,從而“見人之所未見,道人之所未道”,發現“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皆無”的潛在隱性問題,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上醫治未病”一樣打好提前量,防患于未然。
作者:陶余來;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