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年3月21至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
財政部長樓繼偉在論壇上發言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劃撥部分國有資產,充實社會保障基金,以及適時的降低社會保險費率。
樓繼偉表達了他對三中全會這部分內容的理解。他說,在1997年以前,職工沒有養老保險交費,實際上使得企業的成本不真實,擴大了國有企業的資本積累,因為那時基本都是國有企業。也擴大了國家財政的收入。同時,在1997年以前,國家預算大量的投資于國有企業,這樣從兩個渠道造成了巨量的國有資產。
樓繼偉稱,因此劃撥部分國有資產補充社會保險基金,就是而且應該僅僅就是針對視同上交而造成的養老保險金的缺口。從而在此基礎之上就有條件適時降低社會保險的費率,如果沒有這個劃撥補缺口就沒有條件降低費率。
以下是樓繼偉發言全文:
樓繼偉:謝謝主席!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
剛才張高麗副總理做了主旨發言,立足于全球視野、結合國際形勢,全面分析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和呈現的階段性特征,闡述了中國政府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顯示了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未來發展有充分的自信和主動作為的決心。高麗副總理也談到了財稅改革,財稅改革的內容很多,我重點是從國家治理的角度談談看法,因此我今天講的題目是《財稅改革與國家治理》。
理論分析和歷史經驗都表明經濟不可能單邊增長,不可能一直是高速度,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當下已經是世界經濟體中增量第一、總量第二的這么一個位置。隨著技術進步、快速的追趕,后發優勢逐步消退,勞動力供給出現拐點,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傳統增長動力減弱,中國經濟增速減緩是符合預期的。由于與世界經濟高度的融合,不可控、不確定的因素增多,經濟的周期性波動也難以避免。因此,在新常態下頂住下行壓力,保持合理增長固然重要,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濟波動的情況下,社會如何能夠平穩有序,無論是經濟發展可持續,還是社會運行的平穩有序,都需要有效的國家治理。
中國歷史上曾經數度出現十年恢復、三十年繁榮的景象,但無一例外都只是制度的單純重復、缺乏進化。導致社會矛盾再生,繁榮曇花一現。當然我們可以從其他國家找到類似的一些例子,我們也看到美國提供了一些正面的例子,美國曾經經歷了持續高增長的鍍金時代,在高增長的同時伴隨著腐敗盛行,偽劣充斥、污染嚴重、財稅分化等問題。隨后通過進步時代,美國人稱為“二次建國”,現在的國家治理體系走向成熟,為國家的強盛奠定了制度基礎,面對經濟的新常態,中國新的領導集體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可以說是深謀遠慮的戰略決策。從比較廣泛的角度,國家治理涵蓋經濟、社會、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有兩種極端情況,一種是只有市場沒有政府,或者只有政府沒有市場。前者這種理論抽象,實際上社會尚無具體的例子。后者只有政府沒有市場的組合,歷史上曾經有過,就是蘇聯,以及我國計劃經濟時期,類似這樣一種形式。我不再分析這種形式的弊端了。實際上也是一種難以可持續的治理能力,因此,我們就要改革,改革它的常態就是要既有政府又有市場的組合,在這個組合中還有一個誰來發揮主導作用的問題。
我們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在資源配置中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市場的作用。這就是說特別是從國家角度來說,特別是怎么發揮好政府的作用,有效的國家治理就是政府做好政府擅長的事情,認識到我們不能做什么,這是現代國家治理的精髓,同時還要說我們應該做什么和我們必須要做什么,這也是精髓的另外一部分。中共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的要求,通過壓縮和規范公權力還私權以公民和企業,市場領域中實行法無禁止即可為,四中全會部署把公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這就是基本的原則。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財政改革涉及國家治理的各個方面,去年通過了財稅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明確了財稅改革的總體路徑與年度的具體安排,下一步就是落實,市場更多的是橫向的制度安排,內在要求這是市場的統一,必須打破區域的封鎖,在去年12月份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主席強調區域政策的一個要點是統一國內大市場,這既是區域政策要解決的問題,也是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是盛行行政性的競爭各地紛紛的出臺各種優惠政策,你的優惠多我比你優惠還多,形成了許多的政策洼地,不僅影響了宏觀經濟調控效果,造成公共利益的損失,還可能違反我國對外的承諾,引發國際貿易沖突,需要清理和規范,同時我們要考慮到經濟下行壓力。再繼續實施路徑上,我們會區分不同的情況,分類加以處理,并把握好節奏和火候。在促進統一市場行政的同時,保障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另一方面,還有一些對要素流動及市場統一不支持,比如基礎養老保險,要通過改革清除阻礙勞動力流動的制度障礙,財政的作為還在于提供更多的基礎性公共產品校正對市場的扭曲,防范系統性風險,推動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等等。這里面就有一個財政如何在不同層級的政府之間分配功能責任以及分配支出責任,這在去年我已經講過了。今天我主要想講一下預算制度和社會保險。
.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