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中國籃球明星姚明(左)和國際籃聯主席奧拉西奧·穆拉托握手致意。當日,在日本東京舉行的國際籃聯會議上,中國戰勝菲律賓,獲得2019年男籃世界杯舉辦權。 新華社/法新
借著2015年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在陜西西安舉行,剛參加完2022冬奧會和2019男籃世界杯兩個重要申辦的姚明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暢談他對于籃球改革、寧澤濤受熱捧等近來體育圈熱門話題的看法與建議。
關于公益——“我們的任務是普及”
“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是由姚基金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推動的社會公益活動。談到這個他已經連續參與4屆的校園籃球活動,他認為目的在于“給每個地區帶去實實在在的體育教育”。
“這幾年我與姚基金走訪了很多中西部貧困地區,有些地方不僅設施缺乏,連體育老師都是兼職,確實是‘數體教’,這和我們傳統上體育教育意識的缺乏有關。”姚明說,他走訪很多地區的體育課都還處于“放羊”狀態,孩子在操場漫無目的地嬉戲打鬧。“這樣反倒容易產生意外,能有組織地進行體育鍛煉,才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鍛煉身心。”
正因如此,姚明認為“籃球季”這項公益活動的目的在于更大的普及性。“推廣體育的道路上需要有不同功能的社會組織去發揮作用,我們選擇的功能就是做普及性,不做精英化。”
在他看來,在農村地區進行的公益項目與在大城市開展的NBA姚明籃球學校、訓練營,成為推動籃球普及并行不悖的兩種方式。“這是完全分割的兩個項目,但兩者目的是一樣的,都是通過各種手段普及籃球,充實孩子們的業余生活,豐富教育手段,因為體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姚明說。
關于籃球——“改革就是要各安其位”
隨著中國成功獲得2019年男籃世界杯的舉辦權,中國籃球可能會迎來一段快速發展的時期,特別是在體育深化改革大環境下的籃球體制改革也箭在弦上。近期CUBA與大超聯賽醞釀的并軌,以及有關籃球管辦分離的討論都是熱點。在姚明看來,改革需要摒棄“大而全”的思維。
“國內籃球體制改革的社會關注度比較高,我覺得社會上每個人、每個機構都有功能性,追求‘又大又全’就會失去主攻方向。現代化的運行機制需要有各種功能的機構拼湊在一起,形成協調的發展。我們的問題是拼湊太緊密,所謂一套人馬幾塊牌子,結果是幾塊牌子為一個目標服務。”
姚明以籃球青少年培養舉例,他認為,培養籃球苗子為國家隊選送人才,這是自然而然的,但如果所有的目的都指向國家隊,經過一段時間,人們就會輕視青少年普及籃球這個最重要的任務,反倒會傷害國家隊的長遠利益。
“在體制改革里,我認為需要進行功能性的剝離。協會該干的協會干,體育總局該干的讓體育總局干,職業聯賽該干的讓職業聯賽干,各自承擔各自的責任,需要劃分比較清楚。兼顧一定是會損害其中一方的利益,從長久來說沒有辦法持久,”他說。
姚明提到,球迷希望國家隊在世界杯、奧運會取得好成績,這離不開學校體育、職業聯賽、青少年培養等多個環節。如果過度把這些力量全集中在國家隊一個目標的話,最終造成各條戰線的萎縮。“巨大的國家隊與萎靡的供給渠道,這種不穩定的狀態無法持久,前幾年我們已經看到了這個惡果。”
關于明星——“寧澤濤讓我想起劉翔”
“看到寧澤濤,我腦子里想的全是劉翔的故事。”談到在喀山游泳世錦賽上人氣躥升、被不少網民與體育迷熱烈追捧的泳壇新人寧澤濤,姚明坦言“最近看到了很多關于他的報道”,并稱贊了寧澤濤的不俗實力與拼搏精神。作為經歷了職業生涯起起伏伏的“過來人”,姚明還是認為體育應當塑造“英雄”而非“偶像”。
“‘英雄’與‘偶像’之間有一條比較模糊的界限,有時會混淆。”他說,“在體育領域你要成為強者,就需要有另外的強者倒在你對面。寧澤濤的成功無疑是建立在他擊敗了一個或幾個比他更強的對手這個基礎之上,古人講武無第二,這種殺伐決斷的魄力,是我們和‘偶像’最大的不同,也是更應看重的。”
話鋒一轉,姚明說道:“體育界的常勝將軍不多,因此我應該感謝劉翔,畢竟人們見證了他從成名到退役整個職業生涯的起伏。他用親身的體育職業生涯,教育了我們所有人,讓人們對運動員有了更大的寬容,能更理性地對待運動員體育生涯中的種種不盡如人意。”
“中國體育圈正在面臨重大的變遷,從以前的‘舉國體制’慢慢向市場化發展,我們這一代退役運動員應當是中國第一代脫離了‘體制’面向社會的人,我們是先行者,需要為后面的人探索出一條路,因此需要有更多的耐心,也需要社會提供更多的幫助,”姚明說。(記者鄭昕 張晨俊)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