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中國軍工逆襲史:尖端武器篇
點擊:9745  作者:盧克文    來源:洪七獨立評論  發布時間:2019-04-23 11:04:59

 

 

公元900年,大唐光化三年的秋天,天氣有點涼。

十月初九日,出身貧苦而又相貌丑陋的鎮東軍節度使靜靜地跪在自己的府邸外,迎接皇帝的使臣來取自己的形圖(畫像)。

為了感謝這個小名叫做婆留的功臣對風雨飄搖的大唐王朝做出的杰出貢獻,唐昭宗李曄下令將其畫像懸入凌煙閣,與唐初二十四功臣一起面北而立,享受頂級VIP的表彰與榮耀。

唐昭宗不會想到,他是倒數第四個進入凌煙閣的大臣。七年之后,唐帝國以及凌煙閣永遠地消失在了地球上,而婆留為了保境安民,接受了親手埋葬唐王朝的朱溫的冊封,是為吳越王。婆留有個大名,叫做錢镠(liu,二聲)。除了留下那句流傳千古的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他對歷史的最大貢獻,是傳下了個無比牛逼的后代。

就是他的三十三代孫和他的伙伴們改變了今天的中國和世界。

這位第三十三代孫的名字,叫做錢學森。

錢學森年輕時,是個很牛逼的大帥哥。

 

年輕時的錢學森

1929年,錢學森一路砍瓜切菜,以第三名的成績考取當時的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攻讀鐵道機械工程專業,夢想成為一名鐵路工程師。

據說大神上課時都是坐在最后一排,從不聽課,偷偷摸摸看自己喜歡的學術專著(我那會只知道看金庸),在別的同學通宵達旦復習都未必及格的時候,錢學神輕輕松松九十分。19348月,以第一名成績從上海交大機械學院畢業的錢學森,乘坐火車來到當時的首都南京,考取一年一度的庚子賠款獎學金。然而可能由于前面砍得太猛,菜刀卷刃,大神此次發揮嚴重失常,各門成績均不理想,而向來擅長數學的錢學森,數學竟然沒及格(這就尷尬了)。唯獨一門課程航空工程拿了87分。

 

錢學森本科畢業證書

帥哥的運氣,一般都不錯的,時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兼物理系主任的葉企孫在確定人選時,注意到錢學森雖然其它學科不好,但是航空工程這門課程考了87分的高分,認為錢學森是有志于航空工程的學習,于是破格錄取了錢學森(其實我更認為當時實在沒什么人才可挑了)。就這樣,登上杰克遜總統號郵輪的錢學森,奔赴萬里之外的美國(長得帥又手氣好,哼!)。

懷揣著菜刀與夢想,踏上了連空氣都香甜的美國,學霸繼續砍瓜切菜,僅僅只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了一年,就帶上了飛機機械工程碩士的方尖帽。

 

 

錢學森的碩士學位證書和博士學位證書

因為學工程一定要到工廠實習,而美國航空工廠不歡迎中國人,錢學森決定轉向航空理論。在獲得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碩士學位后,1936年,25歲的學霸拎著一把牙刷,從波士頓斜穿整個美國來到洛杉磯,拜下了超聲速時代之父的馮·卡門的山頭,日后兩人成為震驚航空界的一對天才師徒。

 

馮卡門

在加州理工學院,學神加入了馮·卡門麾下的一個學生課外興趣小組——“火箭俱樂部,成為五位創始人之一,NASA旗下著名的噴氣動力實驗室的淫威從此散發。

1942年,在恩師馮·卡門的極力擔保下,手握菜刀,呃,不對,是手握中華民國護照的錢學森獲得國家安全認可,獲準參加所有涉及陸軍、海軍、陸軍航空部、國防部和科學研究發展辦公室的最高級別保密內容,他在美國的火箭研制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貢獻。19442月,噴氣推進實驗室成立,馮卡門任主任,錢學森擔任火箭研究理論組組長,開始研究代號列兵A”的火箭武器。1945年時,德國戰敗,五角大樓派出一支頂尖科學家組成的先頭部隊去德國提審德國火箭專家。德語良好的錢學森,受命審訊了當時德國最核心的科學家。其中包括導師馮·卡門的導師普朗特,以及德國的火箭之王V-1V-2火箭的總設計師馮·布勞恩,相當于當年火箭宇宙的二代目和三代目聯手審訊一代目。

這次審訊使一代目交出了部分頂尖火箭專業知識,二代止和三代目慢慢吸收和消化了這本秘籍。而且三代目懂德語,消化得應該更快一些。

二戰結束以后,19475月,35歲的錢學森成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之一。同年9月,錢學森和女高音歌唱家蔣英在上海結婚(真是晚婚啊)。

1948年,古根海姆基金會決定在加州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新建兩個噴氣推進研究中心,兩所大學都邀請錢學森擔任新中心主任,加州理工學院的新校長李·杜布里奇親自致函邀請。1949年夏天,錢學森帶著家人回到加州理工學院,擔任戈達德講座教授,兼古根海姆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

如果不是冷戰鐵幕的開啟,或許這位已經出入五角大樓多年的中國人,真的會像德國人馮·布勞恩那樣,成為美國接下來的太空競賽中一位至關重要的科學家。

但是歷史很快一把推開了錢學森,由于擔任了加州理工學院的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錢學森將從事更多需要安全許可才能進行的工作,他在二戰期間以非公民的身份參與軍方的研究工作,是通過獲得戰爭期間的特殊移民與安全許可才得以進行的。

美國政府一直要求從事機密工作的人具有美國公民的身份,具有特殊安全許可的外國永久居民在達到成為公民申請條件的時候也會被建議或要求成為美國公民。因此,在194545日,錢學森在離開波士頓以前向聯邦法院遞交了加入美國國籍的申請。

此時蔣介石的南京還沒丟,我軍占領上海也是一個月以后的事情,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還要六個月。因此,當錢學森遞交申請的時候并沒有看到新中國的成立。此時的美國國內麥卡錫主義橫行,政府大肆清理共產黨,部分最優秀科學家的職業由此受到摧殘,錢學森就是其中之一。在加州理工學院讀書期間,錢學森和馬林納等曾參加一個哲學、音樂和藝術小組的活動。1950年,他卻因此被指控為美國共產黨員,并突然被吊銷了從事機密研究工作的安全執照,他的絕大部分研究工作因此被中斷。

錢學森決定立即啟程回國,但美國移民局卻扣押了他的行李。99日,FBI秘密警察逮捕了錢學森,將他關在特米那島拘留所,兩周時間內錢學森體重下降30磅,精神折磨和肉體折磨雙重施壓,要他承認與共產黨聯系外逃事實。在拘留所里獄卒每十五分鐘用大探照燈照射錢學森一次,根本不讓休息。在李·杜布里奇校長等的大力營救下,他以1.5萬美元被保釋,在走出拘留所后,錢學森已經不會說話了。

之后是長達5年的軟禁。據說扣留5年的理由是,他所掌握的機密5年后就過時了(德國一代目秘籍?)。19556月的一天,蔣英巧妙地將錢學森給前輩陳叔通的一封信,夾在給比利時妹妹蔣華的家書中,投進了信箱。

 

錢學森的親筆信

以這封信為依據,195581日,在日內瓦召開的中美大使級會議上,受周恩來總理指示,王炳南大使與美國大使亞歷克西斯·約翰遜舉行大使級談判。815日,錢學森接到美國政府通知:他可以回國了。

1955917日,在洛杉磯碼頭,錢學森放棄了年薪10萬美金的優厚待遇(那時在紐約200平方米的豪華住宅只需要11萬美元,而一輛勞斯萊斯也只有2萬美元),和妻子蔣英帶著兩個孩子登上克里夫蘭總統號輪船,啟程回國。臨行前,海軍次長金貝爾和加州理工學院校長杜布里奇親自登門拜訪,勸說錢學森不要回國,金貝爾承諾只要錢學森留下來,立刻解決國籍問題,并且可以繼續從事最高機密級別的科研工作,被關怕了的錢學森斷然拒絕。

杜布里奇問錢學森,一個空氣動力學家回到農業社會能干什么。錢學森說,種蘋果也行。金貝爾后來說:

| 放錢學森回中國,是美國當時做過的最愚蠢的事。

195797日,由聶榮臻任團長的中國政府工業代表團,乘專機從北京南苑機場飛赴蘇聯(是北京那個又破又小的機場嗎?)。1015日,中蘇代表團在蘇聯國防部大樓舉行簽字儀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政府關于生產新式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以及在中國建立綜合性原子能工業的協定》(這么長,累死我了),這是兩國歷史上有名的《國防新技術協定》,也稱為《1015日協定》。

短短3年,由于中蘇交惡,蘇聯撕毀協議,撤走了所有援華的科學技術人員和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正在幫助中方進行核武器研究的蘇聯科學家,也很快被蘇聯政府強行安排撤離。中國科研人員在整理蘇聯專家留下的資料時,發現了一份絕密電文。密電是一名對中國非常友好的蘇聯專家留下的,他在電文中寫道:我們離開了,但你們還有王淦昌。

1930年,在錢學森還在交大夢想成為鐵路工程師的時候,已經從清華大學畢業的王淦昌考取了德國柏林大學威廉皇家化學研究所,繼續研究生學習,師從著名核物理學家萊斯·梅特納,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先后任教山東大學和浙江大學,在戰亂中的浙大教書14年。

 

年輕時的王淦昌,整個軍工逆襲系列出鏡的都帥得不行

1931年,王淦昌在德國就讀研究生期間,提出可能發現中子的試驗設想,1932年英國快男科學家查德威克按此思路,搶先一步進行試驗發現了中子并獲得諾貝爾獎,王淦昌第一次與諾貝爾物理學獎擦肩而過。

1941年,王淦昌在《關于探測中微子的一個建議》的論文中提出,通過輕原子核俘獲K殼層電子釋放中微子時產生的反沖中微子的創造性實驗方法。半年后,美國快男科學家阿倫就根據他提出的這個方案,又搶先一步確切地證實了中微子的存在。王淦昌第二次與諾貝爾物理學獎擦肩而過。

19569月,王淦昌作為中國的代表,到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員,從事基本粒子研究。1959年和1960年間,王淦昌領導的物理小組率先發現了一種反物質———反西格馬負超子。但是王淦昌突然失蹤,反西格馬負超子的諾獎申請因無人牽頭而放棄。此時,蘇聯專家的突然撤出導致我國的核研究團隊遭到架空,王淦昌在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研究工作正好接近尾聲,他突然接到國內發來的緊急指令,臨危受命,趕回祖國。

劉杰部長向他轉達了黨中央的決定,要他三天之內到核武器研究所報到,即刻參與中國原子彈的研究工作,化名王京的王淦昌隨著解放軍的軍車,一路顛簸著向西北大漠的羅布泊挺進,目標只有一個:核武器研制工程。

隨著王淦昌一起顛簸的,還有畢業于英國愛丁堡大學理論物理系的彭桓武(師從德國理論物理學家馬克思·玻恩)和郭永懷(錢學森的同門師兄弟)。這三個人共同構成了中國核武器研制最初的三大支柱,王淦昌負責核物理實驗學,彭桓武負責核理論物理學,郭詠懷負責原子彈彈體設計和引爆方式等一系列空氣動力學。他們還有兩個學生也和他們一起來到了茫茫大漠,一個是被人稱為娃娃博士的鄧稼先,一個是后來被稱為中國氫彈之父的于敏。

五位未來的大師在大西北的軍車里顛得吐了一路,他們穿過茫茫戈壁,順著血色殘陽一路向西,五個人都沒有想到,這一去,就是好多年。

錢學森回來當然不是種蘋果的。

錢學森回國后,國家每月發給錢學森的工資大約300元,由于缺乏儲蓄觀念,錢學霸各種買買買,僅半個月就花光了所有的錢(我翻了下資料,當時的300元夠40人一個月的生活費,錢學霸是拿錢買飛機了?),無奈之下錢學森從朋友那里借錢度過了后半個月,這才避免挨餓。

19562月,錢學森給國務院寫了《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自此,我國的導彈研制被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10月,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19572月,錢學森被任命為導彈研究院院長,同年12月,蘇聯的P-2導彈運抵滿洲里,錢學森派出了三年拿到美國密歇根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的任新民,執行了接裝的絕密任務。

19588月,科技人員在結束了“P-2”導彈的圖紙、技術資料的翻譯和復制工作時,突然發現沒有發動機試車及試車臺資料。蘇聯專家組長施尼亞金不顧國內警告,多次指導任新民進行試車臺的研制工作。19601017日,成功地進行“P-2”導彈發動機的90秒典型試車。由于728號,蘇聯撕毀協定,中方從蘇聯購買的導彈發動機零部件全部不能交付。錢學森決定改變思路,以現有條件重新制定系統,不再追求單項技術的先進性,但求總體設計的合理性,充分利用東北工廠,以總體設計負責對各個分系統的技術協調,提升改造現有的工業技術。

本來由蘇聯方面提供的導彈液氧被轉交給吉林化肥廠,就在不久前,蘇聯專家組長契爾柯夫對液氧化驗報告不屑一顧:我們蘇聯的液氧是專門生產火箭推進劑的工廠生產的,你們是化肥廠生產的,讓人不放心。蘇聯專家走后,中央決定,用國產燃料發射導彈。1159時整,隨著一聲點火的口令,東風一號導彈噴射出一團烈焰,從發射塔上拔地而起,直刺蒼穹,沿著預定彈道向目標飛去。10分鐘后,590公里外的彈著區向首區報告:彈頭準確落在理論彈著點附近。東風1號短程地地彈道導彈發射成功。

 

東風一號導彈,好像一支鉛筆

有了一號就有二號,五院決定以東風1號為基礎,放大發動機和彈體結構,將射程從600千米提升到1300千米。在經歷了無數通宵達旦和廢寢忘食后,第一枚東風-2號在立項一年零四個月后就順利出廠了。1962321日,東風2號從酒泉發射場發射升空,然而起飛后導彈很快失控,墜毀在距離塔架僅600米的戈壁中,炸出了一個直徑30米的大坑。所有參試人員都傻了。東風2號導彈的總設計師林津圍著導彈炸出的大坑轉圈,流著淚說:

|這個坑是我的,我準備埋在這里了。

 

東風二號導彈

322日,錢學森帶領國防部五院技術人員奔赴發射基地,帶領大家勘察現場,頂著戈壁的苦寒收集殘骸,分析故障原因。面對隊伍低落的士氣,錢學森說:

|我在美國,每寫一篇重要的論文,成稿沒幾頁,可是底稿卻裝了滿滿一柜子,科學試驗如果能夠次次成功,那又何必試驗呢?

經過三個月的分析研究,錢學森領導的故障分析小組,對事故原因進行了全面總結。隨后,經過改進的東風2號導彈又生產出來。6297時,東風二號導彈試射成功。79日和11日,又連續發射兩發全程,均獲得圓滿成功。

在發射前,發生了一點意外,按慣例產品出廠前要完成裝配、測試工作。其中慣性制導系統平臺上的4個陀螺應完成精確裝配后,再拆下來重新包裝運輸。由于時間緊,車間師傅找錢學森的學生——導彈型號總體設計室主任商量:“4個陀螺是同一批次生產的,第一個能裝上,其他3個應該沒問題。是不是可以不裝了?這個年輕人覺得有一定道理,便同意了。沒想到在發射場裝配時,有個陀螺卻怎么也裝不上,只好立即向錢學森報告。錢學森聽了匯報后沒有批評他,而是親自來到現場察看。錢學森問:

|工廠的師傅到了嗎?

學生說,還沒有。錢學森拽過一把椅子坐了下來,學生也默默站在錢學森身后,從下午一點到凌晨四點,錢學森坐在那里默默看著工廠師傅磨樣裝配,一句話不說,直到裝配完畢,錢學森也是一言不發,冷著臉走出發射場。

他的學生在錢學森走后痛哭不已。

這位痛哭的男子,就是后來的中國衛星之父——孫家棟。

剛剛開始建設的核基地條件極為艱苦,3200米的海拔讓很多人高原反應不斷。

王淦昌背著氧氣袋,堅持深入到車間、實驗室和試驗場地,去了解情況和指導工作,興致勃勃地和大家討論問題,常常一起工作到深夜。對每個技術、數據和實驗的準備工作,他都一絲不茍嚴格把關,保證了一次次實驗獲得成功。作為第一顆原子彈冷實驗的總指揮,大到實驗方案的設計、數據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小到實驗場每只雷管的安裝,王淦昌都親自督陣甚至動手,要求大家做到萬無一失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已57歲的王淦昌親自坐著吊車,到爆炸塔頂對裝置進行驗收,看雷管是否插到位、探頭安裝是否可靠、電源是否全接通……這邊實驗做的如火如荼,那邊理論計算霹靂啪啦,彭桓武鄧稼先他們當時所擁有計算工具是一臺運算速度只有每秒一萬次的蘇制烏拉爾計算機和一些電動及手搖計算器,甚至還有老祖宗留下的算盤。理論部的青年同志們在鄧稼先他們的領導下,日復一日進行著龐大的數據計算。為了驗證蘇聯專家在華期間講過的一個關鍵數據,鄧稼先進行了9次運算,每算一遍要有幾萬個網點.每個網點要解五六個方程,計算出的草稿紙和計算機打孔紙帶裝麻袋堆了一屋子,經冬歷夏斗轉星移,終于得出了準確的數據,推翻了老外的數據。

1961年末,理論計算已經基本完成:中國首顆原子彈將采用鈾235和內爆方式,這比美、蘇等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有很大的進步。當時是三年困難時期,大家都吃不飽,鄧稼先岳父是民主人士,搞來糧票,買來餅干給大伙吃才沒餓倒,在這種情況下,原子彈的理論設計還是完成了,這就好比有了正確的圖紙,試制原子彈就進入了攻堅階段。

鄧稼先他們好歹還能坐在屋里,而郭永懷試驗的場地多在室外。西北氣候變化無常,最低氣溫零下30多度。為了在嚴寒的環境中做試驗,參試人員都必須穿上老羊皮制成的空軍地勤服。但是,專為空軍設計的地勤服尺碼偏小,郭永懷卻身材瘦高,地勤服沒有他能穿的尺寸。靶區空曠的戈壁灘上,沒有座椅,也沒有帳篷,郭永懷和參試人員通常一站就是一天。

中午,大家用開水把已經凍冰的饅頭泡軟,就著咸菜就是一頓午飯。晚上回到基地,往往已是深夜。由于郭永懷他們長期失蹤,郭永懷媳婦李佩不滿,老公干啥去了一概不知,一氣之下,把一家三口的合影剪碎了。

有意思的是,在科學家們搞研究的時候,工人們也搞起了會戰,由于原子彈的核心部件是一個鈾球,在沒有數控機床的年代里,純靠手工操作的難度可想而知。一時間,戈壁灘上匯集著來自全國各地的2000多名車工進行技術比武擂臺賽。可那時只有一臺球面機床,刀具磨損快,常使加工精度達不到要求。核心部件的貴重也對加工者提出了非常高的技術要求。在美國,一公斤的鈾235價值為15.36萬美元,一旦弄壞一個核心部件,就等于毀掉大家幾年的勞動成果。當時是六級車工的原公浦加入了技術比武的行列。在半年的時間里,經原公浦加工過的鐵球堆成了小山。核心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相當嚴格,誤差不超過一根頭發絲的幾分之一。

最后的三刀要求核心部件的精確度必須達到小數點后三位數,車好了,大功告成,若是車壞了,核心部件前功盡棄。

1964430日的午夜,原公浦在屏息中三刀車完,車完后,原公浦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后背濕透,幾乎癱在地上,由于過度興奮,兩只手收不住地顫抖。

因為這關鍵的三刀,原公浦被大家親切地叫做原三刀。直到今天,原公浦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依然會說:

|我姓原,原子彈的原。

19641016日下午,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左邊三人從左至右: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懷,右邊中間是鄧稼先

但此時,兩彈結合仍是一個夢想。因為裝到導彈上的核彈頭,比起核航彈來,體積和重量都要大大縮小,要求也更加復雜和苛刻,研制難度很大。聶榮臻提議錢學森和錢三強共同主持這項工作。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解決了導彈和核彈頭結合的問題。下一步試驗是一項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的試驗。

當初,美國、蘇聯搞類似試驗,都是把彈頭打到國土以外荒無人煙的海島上,但中國只能打在自己的國土上,稍有差錯,就相當于在自己的頭上扔下一顆原子彈,將傷及祖國和人民。頂著這樣的壓力,錢學森在基地上連續工作了100多天。19661027日,經894千米的飛行,核彈頭在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場的靶區上空569米的預定高度爆炸,爆炸威力為1.2萬噸梯恩梯當量。

此后,中國政府再也沒有進行導彈與核彈頭結合發射試驗。

原子彈理論設計完成以后,鄧稼先又奉聶帥的命令,帶領九院理論部的同志,開始了氫彈設計理論的工作。接到任務以后,鄧稼先和于敏他們就立即投入緊張的工作當中。在鄧稼先的同事之中,于敏是和他工作時間最長的一個,鄧稼先是理論部主任,于敏是副主任,兩人在長期的工作中配合默契。鄧稼先是胖子,于敏謝頂很早,所以人們常說他們兩人是一個身子兩個腦袋,胖子和禿子緊忙活一陣,就要搞事了!

由于氫彈更加復雜,所以有更多的理論計算數據,當時國內只有2臺每秒運算5萬次的計算機,一臺在中科院計算所,另一臺在上海華東計算所。于敏19659月去上海,利用那里的計算機經過了近百個日日夜夜的奮戰,終于取得了氫彈從原理到結構的理論方案。

 

鄧稼先和于敏(鄧老照片顯瘦)

正當人們興高采烈,準備進行氫彈實驗時,文革大亂突如其來。

1966年,郭永懷的妻子李佩被打成特務,開始接受日復一日的隔離審查。女兒郭芹被派往內蒙古插隊。王淦昌被稱為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活命哲學擾亂軍心,罪名多得連他自己都數不過來。甚至同情和支持王淦昌的人,也被抓起來,還用假槍斃逼嚇,要他交代與王淦昌的關系。鄧稼先和于敏組團下放到到青海221基地辦學習班,天天交代各種莫須有的問題,直到楊振寧回國才把鄧稼先拯救出來。連錢學森在廬山會議上說錯了話都差點被揪出去批斗。大批功勛科學家遭到不公正待遇。可是他們懷揣以身許國的夢想,并沒有抱怨,依然牽掛著為之努力和奮斗的事業。 

19676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最初這顆氫彈的設計代號為1100,自重1,爆炸當量100萬噸TNT,但實際上爆炸當量達到330萬噸,大大超過原來的設想。

1968124日,熱核武器研制獲得重大突破。為了不耽誤研制進度,郭永懷決定當晚乘飛機趕回北京,參加第二天早晨的會議。125日的下午,李佩獨自一人在家。一天前,郭永懷曾打來電話告訴她,自己將在125日一早到家,但此時,已經是下午,仍不見郭永懷歸來。終于,靜悄悄的樓道里傳來動靜,緊接著家門被輕輕叩響,李佩急忙跑去開門。來人卻不是郭永懷。

就在同一時間,中南海懷仁堂,周恩來總理正在接見外賓。這時,一位秘書急匆匆地走進來,對總理耳語幾句。聽完匯報,周恩來臨時中止了與外賓的會談。

走出房間的那一刻,周總理失聲痛哭,良久不語。

就在前一天深夜,郭永懷乘坐的飛機在甘肅蘭州起飛,經過數小時的飛行,于125日凌晨,到達北京首都機場上空。當夜大霧彌漫,能見度很低,飛機下降過程中偏離了跑道,飛行員緊急將飛機向上拔升,然而機場高聳的鐵絲網掛住了飛機的尾翼,機身頓時失去控制,向地面猛沖下去。就在這時,飛行員聽到郭永懷大喊:

|我的公文包,快拿我的公文包!

10秒鐘后,飛機墜毀,機上人員除機長外,全部遇難。事故現場,人們辨認出了郭永懷的遺體,他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夾克服已經燒焦了大半,而令人不解的是,他與警衛員牟方東緊緊地抱在一起。搜救人員奮力地將兩具遺體分開,才發現郭永懷生前從不離手的那只公文包就夾在他們兩人的胸前。

 

郭永懷

中國開國一代的這些科學家們,就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會守護好自己的事業。

1227日,也就是郭永懷犧牲后的第22天,依據那份在飛機失事中保護下來的最新數據,中國又一枚熱核武器試驗成功。

1967年,經錢學森推薦,孫家棟擔任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總體設計負責人,那一年,他38歲。當時正是文化大革命的混亂時期,行政機構基本被砸爛,兩派鬧得正激烈,如何組建衛星總體設計隊伍,是擺在孫家棟面前非常棘手的問題。他大膽的從兩派中選定戚發軔等18人,錢學森點頭贊同,并很快得到了聶榮臻的批準,這便是中國衛星發展史上有名的航天衛星十八勇士196910月,東方紅一號正樣衛星完成了各系統的研制工作,周總理在百忙中聽取了衛星研制情況匯報。孫家棟作為匯報人參加了會議。

孫家棟匯報說,目前衛星的初樣試驗已經完成,可是正樣衛星的許多儀器上都要鑲嵌毛主席金屬像章,安裝緊湊的衛星儀器很可能由于毛主席像章而導致局部發熱,同時也會涉及重量分配使衛星在空中運行的姿態受到影響,另外也會增加整星重量,使運載余量變小。周總理認真地聽完了孫家棟條理清晰的匯報,認為搞科學首先應當尊重科學,突出政治首先要把實際工作做好,而不能把政治掛帥庸俗化。所以,對衛星儀器上的毛主席像章應本著科學的態度來解決。

197042421東方紅1衛星發射成功。此時錢學森漸感疲憊,向國家提出第二代火箭由第二代人掛帥。他自己則到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任副主任,70歲后,他辭去了國防科研一線的領導職務。

1975331日,中國政府審議通過了國家計委、國防科委提出的《關于發展衛星通信問題的報告》,中國通信衛星計劃正式開始了工程實施。二代扛把子孫家棟為試驗通信衛星技術總負責人、總設計師。孫家棟不負眾望, 1976年,孫家棟被正式任命為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幾年后升任為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他相繼擔任了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中國與巴西合作研制第一顆資源監測衛星等項目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他還參加并領導了我國第二代應用衛星的研制和發射工作。但是也只有以孫家棟為代表的航天人知道,這條道路究竟有多么曲折。

 

青年孫家棟

在中國最早一批科學家完成了原始的痛苦奠基后,中國的導彈衛星之路度過了童年,漸漸磕磕絆絆向前發展。

這些磕磕絆絆的故事,是我們科研事業處于青春期時,成長的代價:

1984年,東方紅二號試驗通信衛星采用長征三Y1火箭發射,二級發動機點火失敗。

1992年,澳大利亞B1通信衛星使用長征二號Y2火箭點火失敗(從此中國只有重大發射時才實況直播)。同一年,澳星B2通信衛星搭載長征二號Y4火箭,飛行47秒后,衛星爆炸,火箭的整流罩過早分離。

1995年,美國造亞太二號通信衛星搭載長征E/ETS,飛行50秒后,衛星爆炸引發火箭爆炸,星箭俱毀。

1996年,國際通信衛星七號A08星搭載長征三號乙Y1,起飛兩秒后,飛行姿態異常,22秒后,火箭撞上1.85公里外的山坡,共造成857傷,火箭設計總師一夜白頭。

 

1996年中國長三乙火箭首飛失敗

就是在這種極端困難、屢受挫折的情況下,孫家棟他們也并沒有放棄。

200710月,嫦娥一號發射成功,總設計師孫家棟摟著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和工程總指揮欒恩杰淚流滿面。

201010月,嫦娥二號發射成功。

201312月,嫦娥三號發射成功。

201812月,嫦娥四號發射成功,成為世界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航天器。

2012年到2018年,孫家棟還歷任北斗一號、北斗二號、北斗三號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帶領北斗隊伍,相繼建成北斗一號、北斗二號系統,完成北斗三號系統立項論證和啟動前期工程實施,為北斗成為我國實施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奠定堅實基礎。

201948日,孫家棟剛剛過完自己的九十歲生日。

1980年,東風5號洲際彈道導彈進行了首次全射程9000km發射實驗,目標地點在南太平洋,并且在預定海域成功打撈回發射過來的設備倉,這表示東風5導彈正式進入可作戰狀態。

東風31,東風41這些舉世聞名的快遞,都是它的后輩與子孫。

杜布里奇先生,錢學森種的蘋果,你看到了嗎?

19867月,鄧稼先由于在尋找失敗核彈時冒著生命危險用手捧過放射性材料,因直腸癌去世。

王淦昌1998年病逝,享年91歲。

200910月,錢學森病逝,按最高規格舉行了國葬,三軍儀伏隊為其抬棺,10萬人前來送葬。

 

20172月,任新民以102歲高齡去世。

2018年,于敏被評為中國改開百大人物之首。

中國最早的這一批偉大的科學家,幾乎都燃盡了自己的生命,守衛著我們國土的安全。

于敏說,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沒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由真正的獨立。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聊以自慰了。

而每一位已經逝去的先輩,如滿天散落的繁星,已深深融入到中國歷史的星空里,照耀著后人們,繼續中華民族奔向星辰大海。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