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
據新華社12月22日消息,中國考古工作者最新研究發現,秦始皇嬴政的求“仙藥”政令2000多年前已能下達至鄉鎮。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春龍在研究一批秦代洞庭郡遷陵縣衙署的檔案時發現,用毛筆書寫在窄長木片上的部分文字,是鄉一級政府公文匯報“都鄉黔首毋良藥芳草”“瑯邪獻昆陯五杏藥”等內容。
考古工作者在研究里耶簡內容 圖片均由龍山縣里耶古城(秦簡)博物館提供
張春龍說:“這些都與秦始皇求‘仙藥’相關。大意是一個叫‘都鄉’的鄉鎮沒有公文所求的芳草良藥;一個叫瑯琊的地方,可能位于今天山東臨沂、青島一帶,獻上了從一座‘昆侖山’上采集的‘五杏藥’。”
該批秦簡2002年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里耶鎮里耶古城出土,以“里耶”命名,總計3.6萬多枚、20多萬字,時間跨度從公元前222年至公元前208年,涉及政治、軍事、民族、經濟、法律、文化、醫藥等諸多領域的內容。
張春龍說,從簡文中可看出秦始皇對求“仙藥”的重視:通過官方文書直接下文到地方,而公文到達之處無論是否有“良藥芳草”,也都有公文回復。
專家認為,簡文對秦始皇求“仙藥”的詔令及地方獻藥情況的記載,顯示出2000多年前秦王朝統治下權力高度集中的情況。當時,秦朝通訊、道路狀況有限,中央政令文書可直達遷陵等邊陲地區,甚至下一級行政鄉鎮,其行政效率之高和對地方控制力之強可見一斑。
龍山縣里耶古城(秦簡)博物館館長彭成剛說,里耶秦簡中涉及醫藥的內容數量少且零散,過去并未引起研究者的充分關注。近期專家學者共同解讀里耶秦簡關于醫藥衛生的簡文,盡管多數殘損不全,但仍從中發現不少鮮為人知的內容。
專家發現,雖然只有短短15年,秦朝卻已有完備的醫療制度體系和檔案,還有內服外用等多種治療手段。
里耶簡中的“公文簡”,相當于今天跨省區的政府行文,這片的內容是關于追討某位士兵的異地欠債
“目前發現藥方簡中最大編號為98,由此判斷里耶秦簡原本記載的完整醫方數量應當至少超過馬王堆漢墓《五十二病方》中的醫方。”中國中醫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周琦說,秦藥方都是按照先列病種,然后簡述癥狀,再列出方藥配伍組成及其制法、服法的形式記錄,且與后世的出土醫方有淵源關系。
此外,里耶秦簡提到“艾灸”“針刺”“熨法”“方藥”等治療手段,說明針刺和艾灸療法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就已在當時的醫療體系中使用。周琦說:“內服外用兼有,證明當時的中醫治療手段已較為完備,秦人已將不同地域的醫學融合在一起,而這些治療手法后世一直沿用。”
專家還推測,秦代權力高度集中下可能已形成較規范的“官定處方集”。
“類似于如今的國家藥典成方。”張春龍說,根據簡文中的醫方與馬王堆《五十二病方》、北京大學藏西漢醫簡等漢代出土醫藥文獻比對,發現從方藥配伍組成、制藥和服藥方法到醫學用語都有重合之處。
“這些重合很難用巧合解釋,我們初步推測這些醫方很可能出自當時統一規范的官定處方集。”張春龍說。
專家認為,隨著對里耶秦簡研究工作的推進,可能會有更多更具價值的醫藥考古發現,這對豐富上古醫學史,啟發現代醫藥衛生和文化事業發展有著重要價值和意義。
中國古代正史對秦朝的記錄非常有限。里耶秦簡完整再現了秦始皇治理國家、保證國家正常運轉的秘密,被視為繼兵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要發現,填補了《史記》、《漢書》對部分秦史無記載的空白,不亞于甲骨文對于商史研究的意義。
(記者 張玉潔)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