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大事不妙?中美要全面對抗了嗎?
有朋友問,怎么看美國把中國列為對手國家的事?
我雖然在第一時間注意到這個新聞,但沒有在第一時間評論,是因為我覺得美國這么做太正常了,不這么做才是不正常的。
既然有朋友問起這個問題,那就略做一下分析,分享個人的一點思考。
美國的政客早就發表過中國是競爭對手的言論,對中國的警惕一直沒有停止,美國有一點值得中國學習,就是它在處于鼎盛時期,還不忘憂患意識。自己處于最強大的國際地位,仍然不忘在世界上尋找和發現對手。無論是從現有實力還是未來潛力角度,能夠讓美國感覺到威脅其地位的國家,都會被美國視為自己的戰略競爭對手。中國一直在美國的對手名單上,這一點,在中國實力尚不能夠挑戰美國主導的國家秩序之前,在中美關系看上去發展的最為平靜“和諧”的階段,美國都沒有消除對中國的警惕。
唯一的意外是,美國雖然一直對中國保持著警惕,但是卻高估了自己的局面控制能力,當然也低估了中國的發展潛力和崛起速度。美國不是沒看到問題,而是是問題的嚴重性估計的不夠。美國以為引導中國走上改革開放之路,中國就會沿著美國希望的改革軌跡,一直走到美國所希望的崩潰狀態,從而實現對中國的不戰而勝。這一套,在蘇聯進行的非常順利,在中國也一度進行的比較順利,美國雖然注意到中國的發展,但是它自信能夠讓中國發展到陷阱中。在美蘇冷戰終結之后,美國為什么沒有接著跟中國進行冷戰,是因為美國從蘇聯身上看到了,比冷戰性價比更好的手段,那就是引導中國改革,讓中國走上蘇聯的崩潰之路。
蘇聯為什么會突然崩潰,我是絕對不相信是社會主義制度內部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遇到了制度范圍內不能解決的問題,蘇聯當時的問題不少,但絕對不是比美國的問題更多,更不是比蘇聯解體之后的各加盟共和國問題更多。蘇聯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旨在完善自身的改革來得到解決或緩解,但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新思 維開始全盤接受西方的理論,改革沿著徹底否定自己的方向推進。這道理就跟一個人得了感冒,就嫌棄自己的身體,認為應該殺死的不是病毒而是自己一樣。蘇聯不死才怪。
美國在中國的改革身上也曾看到希望,因為他希望看到的經濟私有化、媒體市場化在中國出現,美國堅信強大起來的私有資本,就是中國體制最大的對手,就會成為推動中國體制轉軌的強大力量,私有資本又可以通過對權力的滲透,讓資本和權力結合的日益緊密,權力從為資本服務發展到權力為資本控制。資本權力,是美國希望中國改革能夠到達的改革終點。只要中國改革沿著美國所希望的路線圖到達美國所期待的終點,美國就可不戰而勝。一方面,是因為資本控制了中國,美國的資本就可以通過控制中國的資本控制中國這個國家,另一方面,資本在控制中國的過程中,會在社會利益重構,秩序重建的過程中,就讓中國的內部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的程度,從而產生劇烈的政治震蕩和社會沖突,到時候,中國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沖突,一并爆發,把中國炸列為七塊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就如同一個人說的那樣,美國逐漸發現,它用盡吃奶的力氣,想把中國的兩條腿都扳到它想給中國設計的軌道,一度為把中國一條腿扳到軌道上而心中暗喜,另一方面為一直無法把另一條腿也扳過來而懊惱不已。眼看著中國的塊頭已經長大,美國發現了更糟糕的情況,自己的體格也不如以前壯實了。
美國這下真正的感覺到了挑戰,感受到了威脅。
中國的工業規模已經超過美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具有比美國更完善的全產業鏈,中國的骨骼已經強壯,中國的人民幣還在瞄準美元的地位,中國還在通過有所作為的方式,通過“一帶一路”戰略,重塑世界秩序,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民族復興的目標,跟美國的全球利益,產生了沖突。因為按照美國的設想,中國的改革不但要沿著美國的軌道進行,而且中國的發展不能超出美國允許的邊界。根據金一南的文章揭露的事實,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早在2002年就跟他明確表示過:如果你們不到喜馬拉雅山以南、臺灣海峽以東,中美就相安無事,好朋友,沒問題。美國人給中國設定的發展范圍就是這么霸道,連臺灣都不允許統一。中國的民族復興自然要跟美國的霸權存在著結構性矛盾。
中國現在的實力已經遠遠超出美國允許的程度,中國利益擴張的邊界也早就超過美國容忍的范圍,所以早在奧巴馬時期,美國就開始把中國作為最主要的戰略對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要把自己海外軍事力量的60%部署到中國周邊。也就是說,即便沒有特朗普政府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把中國和俄羅斯一起定位為美國的對手國家(rival powers),中國早就開始享受對手國家的待遇了。
美國政府沒有把中國的這種定位寫在紙面上,也早就開始這么做了。只要中國應對得當,美國把給中國的定位明確在政府報告中,也不會把中國怎么樣。
從新中國建立那一天起,美國什么時候放棄過對中國的警惕和遏制?能夠用的損招,早就用了一個遍。所以這沒什么好奇怪的。
奇怪的是,美國竟然一次性把中俄兩個國家都確立為對手國家,寫在報告中公之于眾,這是唯恐中俄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不能鞏固的意思?
無論如何,這不能看作是美國戰略的高明,我認為這是美國現在的國內政治困局在對外政策中的體現。特朗普毫無疑問,是想和俄羅斯搞好關系的,那么美國就可以把中國作為主要的戰略對手,集中資源和力量遏制中國的崛起。但是美國國內的建制派,用一個“通俄門”就把美俄緩和的空間給封死了。特朗普的初始幕僚團隊,主流是親俄而主張遏制中國為主要對外戰略的,我相信這也反映了特朗普的本意。但是美國國內的政治斗爭,推動美俄關系走向惡化,特朗普的親俄政策無法落地,美俄斗法進行中,遏制中國的戰略就沒法全力實施。因為美國的現有實力,無法同時遏制中俄。相反,只要美國同時和中俄對抗,美國就會加速消耗自己的國力,就會陷入整體的戰略被動。目前的國際局勢演變,美國在亞太對中國的遏制沒有多大成效,在中東又失分太多,這也正反映了美國的戰略失誤給自己帶來的戰略被動。現在,美國把自己的戰略失誤寫在報告中,我覺得這對中國來說,并不是什么壞事。這個原理很簡單:如果美國只把中國作為主要的戰略對手,那么對于中國就是一個壞消息。但是如果美國把中俄同時作為對手,那就是重大利好。何況,美國這樣做,等于提醒中國人,他們亡我之心一直未死,有利于打消中國一些人對美國的幻想。
事實上,美國現在在全球的博弈中,面對中俄,還有足夠的主動性嗎?我覺得現在美國已經通過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把自己從主動變成被動。這些也是我們以前分析過的:除了同時和中俄,在西太和東歐、中東同時對抗中俄;在中東通過支持ISIS,讓什葉派執政的國家團結在一起;最近又支持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把自己變成整個伊斯蘭世界的敵人,美國在前幾天的安理會耶路撒冷問題上決議表決時陷入空前的孤立:一比十四;早在巴黎氣候協議問題上,宣布要單方面退出,讓歐洲盟友對美國的信任下降。
美國面對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還有實力上的優勢,但是美國現在做的,不是以一對二,而是要變成以一對多。從美國的戰略報告看,美國會繼續這樣的戰略。
因此,不用過多的擔心,美國會不會跟中國展開全面對抗。在美國的現有戰略下,美國不具備跟中國全面對抗的條件。除非,美國能夠跟俄羅斯全面關系回暖,修正之前的戰略失誤,能夠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程度的孤立中國。而攜帶“俄奸”嫌疑的特朗普在任期內,恐怕是沒有這樣的政治條件了。美國把更多的國家推向對立面,這是中國建立國際統一戰線的機會。等到特朗普任期結束,美國想改弦更張,美國利用實力上的優勢遏制中國的窗口恐怕已經永久關閉了。美國建制派和特朗普通過拔河比賽攜手給中國又創造了幾年戰略機遇期。
美國不會全面跟中國對抗,不等于美國不會在貿易、金融、安全問題上給中國制造麻煩。已經拒絕給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美國,跟中國打貿易戰、經濟戰、金融戰、輿論戰的可能性不能排除。美國在中國的核心利益上,也會不斷的挑戰,比如臺灣問題。但我依然認為,美國要打臺灣牌來遏制中國,一方面是說明美國真急了,另一方面也說明美國是辦法不多了。
我不是悲觀主義者,但也不是樂觀主義者,中國現在是面對最好的機會,也面臨最大的挑戰。外部是機會大于挑戰,內部是挑戰不少于機會。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是面對的挑戰和風險也不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小。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