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想要出島的方式是:坐火車、船以及飛機,島民們也在時刻關注著湛海高鐵的消息。近日,據新聞報道稱,為方便旅客進出島,海南省目前正在大力推進湛江至海口高鐵項目,預計今年開工建設。這意味著,海南環島高鐵將融入全國高鐵網。
據了解,今年1月14日至18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已組織項目可行性研究評審會,現設計單位正在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修編工作。下一步,海南省發改委將繼續積極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總公司和廣東省,抓緊配合做好湛海高鐵項目前期工作,力爭項目2019年開工建設,早日為旅客進出島提供更加便捷的條件。
日新月異的三亞 蒙明珠/攝
湛海高鐵讓海南融入全國高鐵網
目前,海南島通過粵海鐵路與大陸鐵路網相連,需要通過“兩線一渡”的運輸模式,利用輪渡將火車運輸過海。具體過程是在港口將列車解體后由牽引機車推上鐵路棧橋后進入船艙渡海。海南島內部環島高鐵也已于2015年12月30日實現全線貫通,全長653公里,全線設海口、鳳凰機場、三亞、博鰲等25個車站,將海南12市縣20城鎮串“珠”成“鏈”。
而規劃中的湛海高鐵可連接海口和湛江等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城市,連接國家高鐵網絡,將有效打破海南島對外交通瓶頸,降低物流成本,并有效提升北部灣地區的一體化和集約化發展水平。同時,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紅利,加快北部灣區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可以預見,湛海高鐵的開工建設,將三亞融入了全國“高鐵生活圈”。從三亞出發,2小時到海口,一路向北,到粵港澳、江浙滬、京津冀等地,沿著全國高鐵線,一張高鐵票說走就走。
三亞借力粵港澳大灣區走向全國
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外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范圍、戰略定位等內容。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2017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0萬億元。
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對標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三亞機遇無限。
海南自貿區自貿港的定位是:發揮海南島全島試點的整體優勢,緊緊圍繞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把海南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
而省委對三亞提出的要求是在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中打造標桿,在踐行“三區一中心”定位中當好先鋒,在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范例中勇做“排頭兵”,成為海南打造展示中國風范、中國氣派、中國形象的靚麗名片的引領者。
同時,三亞還是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城市,三亞門戶機場是承載一帶一路的空中重要交通樞紐,三亞郵輪母港是海上旅游的重要節點。
由此可見,三亞可以通過粵港澳大灣區,把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輻射全國,吸引全國的人才和資金。
三亞搭上大灣區建設快車,未來可期!
專家表示,湛海高鐵的開工建設標志著海南國際自由貿易島的基礎設施戰略布局將提速升級,海南在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兩大國家戰略中的政策、經濟、交通樞紐中心地位將得到快速提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的各項基礎條件正在具備,未來發展前景將十分光明。海南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臨近的省份,大灣區的建設將為海南帶來了諸多機遇。而一直致力于爭當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排頭兵的三亞更是擁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1、旅游方面
“粵港澳大灣區”探索以旅游等服務業為主體功能的無居民海島整島開發方式;建設貫通潮州到湛江并連接港澳的濱海景觀公路,推動形成連通港澳的濱海旅游發展軸線,建設一批濱海特色風情小鎮;探索開通澳門與鄰近城市、島嶼的旅游路線,探索開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線。
三亞作為一個世界級濱海旅游城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度假,三亞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在旅游市場監管方面下足功夫,花足心思完善旅游服務,推動著旅游消費模式不斷升級,滿足更多游客的需求。湛海高鐵的開工建設,將三亞與粵港澳大灣區連接,未來對三亞旅游也有很好的輻射效應。
2、人才方面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大灣區建立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立緊缺人才清單制度,定期發布緊缺人才需求,拓寬國際人才招攬渠道。鼓勵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擔任內地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務,研究推進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報考內地公務員工作。
去年,三亞市委七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三亞市落實“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5年)》,結合三亞實際,明確到2025年吸引各類人才30萬人以上的目標。三亞市目前正在大力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在人才落戶、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障等方面完善服務,打造人才高地,這是三亞的決心。湛海高鐵的建設,打通三亞對外新通道,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在引進創新人才、高端人才等方便提供了有利條件。
3、科技創新方面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臺。向港澳有序開放國家在廣東建設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支持粵港澳有關機構積極參與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
而三亞經濟結構調整正在提速,旅游特色產業不斷升級,高科技產業漸入佳境。目前深海科技城、南繁科技城建設已邁開步伐,中船工業、中科院種子創新研究院等10余家重點企業已經注冊、簽約。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為三亞在優化科研創新布局、培育和引進科研人才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借鑒意義。
來源:三亞發布綜合整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