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中國未來城市格局:三大都市圈,二十個大城市
點擊:  作者:梁建章 黃文政    來源:1896期晨刊  發布時間:2018-04-29 10:51:45

 

      作者:梁建章 黃文政

最近這段時間里,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幾乎同時推出了以落戶優惠主導的人才政策,其意圖顯然在于吸引各類優秀人才。毫不夸張地說,在這些城市之間正進行著一場空前的搶人大戰。

提升對于優秀人才的重視程度,毫無疑問是一件大好事。但也有人對此提出了擔心:要是優秀人才都被大城市走了,那么小城市和農村怎么辦?假設人才總量不變的前提下,A地人才數量的增加就意味著B地人才數量的減少,那么轟轟烈烈的搶人大戰,會不會最終只是變成一種零和游戲呢?

這種擔心看上去似乎有些道理,實際上卻混淆了一個基本概念:在人才與地區之間,成為根本的應當是前者而非后者。從以人為本的角度來看,只有當每一個人才都有機會獲得充分的發展空間時,才能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而無數個體的最大化匯總到一起,就會給整個國家帶來騰飛的機會。

所以說,假如優秀人才更適合前往大城市發展,那么就應當努力為他們創造出機會。如果以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將他們強留在小城市或者農村,最終這些人才創造出來的成果,恐怕會因此大打折扣。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不能簡單用人才數量的變化來將其視為零和游戲,而是應當從人才價值最大化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或許又有人會說,憑什么認為優秀人才尤其是年輕人會在大城市獲得更好的發展呢?的確,單從個體的角度去評判,未必所有優秀人才都適合前往一線城市。但在整體上,大城市就是能為人才創造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因為那里存在著我們之前多次提出過的集聚效應。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現代工業往往集中在同一地區。比如美國的汽車產業集中分布在底特律,而日本的汽車產業集中分布于名古屋。中國的電子工業聚集于廣東南部和江蘇地區。在地理上靠近上游和下游環節,一個公司可以降低許多成本,比如運輸成本、采購成本,以及其他通信成本。由于集聚效應,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制造業產業集群。任何新產品的發明人,都能找到成百上千的供應商,快速且廉價地制造出成品來,進而形成中國制造的優勢。

集聚效應不僅僅體現在制造業,在很多高密度人口的大城市,還會在基礎建設和服務領域形成集聚效應。比如大城市普遍擁有方便快捷的軌道交通,便于人們上下班的出行。而當創業者需要獲得金融、法律、教育培訓等領域的服務時,他們在大城市可以擁有的選擇也要比其他地區多得多。因為無論對于政府還是市場化的服務機構來說,一定愿意把資源投入到可以服務更多人的方向。所以集聚了龐大人口的大城市,總是有能力提供更好的服務。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創新人才同樣需要集聚地。比如在美國,幾乎一半的風險投資都投到了硅谷,誕生了包括谷歌、思科、惠普、蘋果、甲骨文和臉書在內的諸多高科技公司。這就是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效應,而且其首先建立在創新人才聚集的基礎上。在硅谷的夜晚,餐館和咖啡館里坐滿了身穿休閑裝的工程師,他們討論著下一次的技術突破和創業機會。而且由于許多高科技公司的地址如此接近,使得科技人才在不同的公司之間很容易流動。此外,大城市不僅可以使人才與企業匹配,而且可以給更多擁有不同學科背景的人才提供一起工作的機會。近年來在互聯網和軟件技術領域的創新往往需要多種學科的合作,這就進一步增強了大城市的優勢。

進一步從人才規模的角度進行分析,未來和創新相關的就業人群,估計占整體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然后每一名參與創新的優秀人才,又可以創造出大約4個服務領域內的就業崗位,這里面既包括醫生、律師等專門人才,也包括服務員、保姆等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職業。這樣算起來,有一半人口分布在一二線城市,才是對中國比較理想的結果。

或許這個結論會讓不少人嚇一跳,認為中國的一二線城市根本承載不了多達6-7億的人口規模。但實際上,在世界上所有的中等收入以上國家里,排名前20的大城市里,都集中了遠遠超過整個國家50%以上的人口。包括在很多國家,最大的一座城市就會集中全國20%以上的人口。

比如東京城市群的人口達到3700萬,集中了日本1/3的人口。如果把東京和大阪兩個城市群的人口相加,那么已經集中了日本將近一半的人口。而在韓國,首爾都市圈擁有人口2300多萬,接近占到韓國人口的一半。中國東部和沿海人口大省的人口規模,基本介于韓國和日本之間,所以作為這些省份的中心城市(二線城市)也完全應該聚焦2000-3000萬人口。當然,中國每個省的情況和日本或者韓國還是有所不同,畢竟這些二線城市還將面臨被北上廣深吸走人口的形勢。但即便如此,人口規模達到1000-2000萬也是可以接受的情況。

這樣算下來,“3+20”可能是中國未來發展所需要的人口格局。所謂“3”,是指三大一線都市圈,包括京津地區、上海-杭州灣都市區以及廣深珠都市圈,其中后兩個都市圈后的人口規模都可能超過1億。這三大都市圈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群,進而有能力形成世界上最具規模的創新中心、文化中心和制造中心,最大限度地發揮出集聚效應的優勢。而在三大都市區之后,中國還將有20個左右的二線城市,以每座城的平均人口達到1500萬的規模來計算,總人口數量超過3億人。這樣才能把集聚效應充分發揮出來。目前來看,“3+20”的現有人口規模還不到4億,距離全國一半人口也就是6-7億的人口規模還有不少距離,尚未達到理想狀態。

附上三大都市圈和二線城市的現有人口:

三大都市圈人口統計(單位:萬人)

20個二線城市人口統計(單位:萬人)

整體而言,中國城市人口占比越來越高已成為必然趨勢。未來會有更多的人口從農村流向城市,以及從小城市流向大城市。目前出現的搶人大戰,會導致更多的優秀人才集中到一起,然后在創新創業等領域內形成良好的集聚效應。對此,我們完全可以報以樂觀的態度。

但另一方面,正當搶人大戰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各地對于集聚效應和人口規模的意義卻未必有充分認識。就在努力爭取高端人才的同時,卻還存在著用行政指令來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的做法,給人以一種自相矛盾的感覺。而且目前搶人的城市大都側重于爭奪頂端的人才,但城市不僅需要位于金字塔尖的人力資源,也需要大量的普通勞動者。金融和高科技行業離不開餐飲、保潔、安保、快遞等服務業的支撐。

要知道,中國目前的現實人口分布距離理想狀態還有很大差距,一二線城市也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限制大城市發展的做法,非但不符合經濟規律,還可能導致高房價、留守兒童等一系列負面影響。

當然,城市的不斷擴容,也不能只是從外部吸引人才,更需要在根本上提高生育率。中國現在的生育率只有1.3左右,這個數據意味著每代人減少40%的人口規模。長此以往,以后無論一二線城市都將面臨無人可搶的困境,中國在人口規模和集聚效應方面優勢也會被不斷減弱。

所以我們的最終結論是,紅紅火火的搶人大戰肯定是一件好事,而這應當成為一系列城市擴容的序幕。未來中央政府應當鼓勵各地實現城市擴容,同時配套推出鼓勵生育的政策。讓更多人有機會在城市中生活和發展,最終會讓整個中國變得更加強大而美好!

來 源:陸家嘴并購聯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