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八一電影制片廠陳力導演創作拍攝的電影《血戰湘江》來到空軍軍醫大學巡映,2500人的禮堂座無虛席,師生們與主創團隊共同欣賞了這部大片。
觀影前,無數的懸念與疑惑在腦海里浮現。導演將采取什么樣的手法和形式,給觀眾呈現血戰湘江的戰爭場面?在那場中國革命生死攸關的戰斗中,驍勇善戰的紅軍指戰員為何從八萬多人銳減到三萬多人?在那血染湘江的戰斗中,究竟是什么樣的信念支撐著紅軍戰士浴血奮戰、舍生忘死?這部電影對于當今社會和長期處于和平時期的軍人又有怎樣的警示和啟迪?隨著影片宏大的場面、感人肺腑的故事絲絲入扣地展開,一段讓后人為之動容和驕傲的歷史展現在我們眼前,我們為之感動流淚,為英雄的壯舉陡升崇敬之情,心中所有的疑惑為之煙消云散。
戰爭片不是靠熱鬧吸引人的眼球,它需要揭示戰爭中制勝的真理。《血戰湘江》告訴我們,打勝仗需要理論指導,更需要實踐檢驗。在那生死攸關的戰斗中,李德、博古等人獨斷專行,推行陣地戰、攻堅戰,與敵人硬對硬。毛澤東結合湘江地域和敵我雙方態勢的實際,提出了正確的針對敵人的戰略戰術。他數次提出自己的主張和見解,在意見不被采納的情況下,他以大局為重,以自己的力量盡量減少博古等人錯誤的決定對革命帶來的損失。最終結果是,紅軍五個軍團以極大的犧牲頂住五十多萬敵人的進攻,掩護中央縱隊戰略轉移。血戰湘江鐵的事實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在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才能走得穩、走得遠,才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血戰湘江》是一部宏大的戰爭片,也是一部宏大的戰爭故事敘述片。《血戰湘江》不是簡簡單單地表現戰場廝殺,而是一部觸動人靈魂的戰爭大片。影片不僅給人以歷史觀的教育,還給人以理想信仰和精神世界的雙重洗禮,作品震撼人心,極具穿透力。影片精準刻畫了毛澤東臨危不亂、忍辱負重的領袖風范和崇高情懷,軍團長彭德懷、34師師長陳樹湘等人英勇善戰、不畏強敵的大將風范以及以林裁縫一家人為代表的廣大紅軍戰士在那場你死我活的戰斗中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影片同時也給我們展現了紅軍指戰員共同的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追求。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他們秉持信仰,“哪怕流血犧牲,也要堅決服從命令,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渡過湘江!”這就是紅軍戰士們鏗鏘有力、用熱血寫下的誓言。像林家兄弟一樣年輕的紅軍戰士,以滿腔的熱血和前赴后繼的犧牲精神,頂住了國民黨部隊的瘋狂進攻,打破了蔣介石、何健等人要把湘江作為埋葬紅軍的墓場的妄想。同時湘江之戰,也給中央紅軍高層領導以血的警醒,在失敗與挫折中逐步確立了毛澤東正確的指導思想和領導地位,為以后的長征免受挫折、為順利達到陜北、建立新中國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礎。
《血戰湘江》這部影片,帶給觀眾深刻的思考和強烈的震撼。強軍征程需要筑牢信仰,踐行強軍需要不忘初心。《血戰湘江》對于我們今天如何踐行強軍有著以史為鑒的重大意義。影片帶給我們的是對信仰的啟迪與呼喚。歷史不能忘懷,一個遺忘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一個不崇拜英雄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電影中宏大的戰爭場面,展現出對信仰的頌贊,對真理的追求,對英雄的謳歌,對人性的禮贊。唯有不忘初心,勵志前行,牢記責任擔當,錘煉過硬本領,才能履行強軍使命。《血戰湘江》這部大片,它給予我們的是信仰基石,是精神的力量和英雄主義的最好榜樣。
本文來自大風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黎明尚是黝黑,信仰這只鳥兒就觸著曙光謳歌了!——青年的讀書聲
2018-06-12黎明尚是黝黑,信仰這只鳥兒就觸著曙光謳歌了!——青年的讀書聲
2018-06-12?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