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是中國封建時代的大成至圣,他的整個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子曰“仁者,愛人”,又曰“克己復禮為仁”。
孟老夫子是中國封建時代的亞圣,他的整個思想體系的核心是“民本”。孟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又曰“野有餓殍,路有遺骨,此率獸以食人也”。
子曰“愛人”,孟曰“食人”,唱的似乎是“對臺戲”,但千百年來都說他們是一伙的,因為他們創立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孔孟之道”。
01
他們誠是一伙的。
孔老夫子生于“禮樂崩壞”的春秋末世,可他主張“吾從周”,希望“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因而納“仁”入“禮”,講“禮”以“仁”為思想基礎,講“仁”以“禮”為政治原則??鬃影?ldquo;仁”看成倫理道德的最高范疇,將其基本含義理解為“仁者,愛人”,體現了對人格的一定尊重,但是,他決不是愛所有的人,而是愛能講得起“禮”的人,即那些大大小小的封建領主貴族。
何以見得?這有孔老夫子納“仁”入“禮”的實質自證。
孔子是主張恢復周禮的,所謂“克己復禮為仁”是也。但是,周禮本身就是一個上下尊卑、嚴格有序的等級制度體系。周禮規定的西周封建領主制社會,首先,各級封建領主占有了全部土地。周天子是最高的領主,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各國諸侯是次一級的領主,擁有由公室直接經營的土地。大夫擁有“采邑”,成為再次一級的領主。貴族中大夫之下還有士,士享有田祿,不占有土地。其次,農奴是社會的主要生產者,卻隨土地一起分封或分授。領主計夫授田,為了維持會說話的“牲口”即農奴的生產和再生產,他們也會得到一塊份地即“私田”。然而,這些會說話的“牲口”,必須首先耕種封建領主的“公田”,此外,還得服各種公役,繳各種貢賦,受到超級經濟剝削。第三,封建領主貴族實行嚴格的等級、宗法制度。由于分封關系所形成的經濟、政治地位的不同,西周封建領主貴族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四個等級,構成“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上對下控制、下對上服從的關系。這一切,在孔夫子看來,卻是那樣的“和諧”:“禮之用,和為貴”??墒牵@樣的“和諧”卻是建立在嚴重的不平等之上的:“丘聞之,民之所由生,禮為大。非禮,無以節事天地之神也;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交也”。不惟如此,孔子還認為“禮”就是限制人民逾越的堤防:“君子之道,辟則坊與?坊民之所不足者也”??梢?,孔子的納“仁”入“禮”,并不是愛天下所有的人,他愛的是封建領主貴族,而對被封建禮教排除在外的廣大農奴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吃人”!
孟子則處于諸侯并起、豪杰紛爭的戰國時代,新的生產關系即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已得到基本確立。在新的生產關系面前,孟子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強大。于是,他主張統治階級要施“仁政”,反對兼并,主張減輕賦稅和制民之產,希望統治階級尊賢使能。孟子尤其是提出了“與民同樂”和“民貴君輕”的思想。“與民同樂”,就是要求統治者關心人民疾苦,在縱情享受的時候,不要忘記自己的人民,所謂“樂民之所樂者,民也樂其樂;憂民之所憂者,民也憂其憂”是也。“民貴君輕”,就是在人民、國家和君主三者的關系中,人民最重要,以為“無敵于天下”的根本之道在于得到人民的擁護;而要得到人民的擁護,關鍵是爭取民心;而要爭得民心,就是要減負置產,所謂“無恒產者,無恒心”是也。這些不能不說孟子的思想有了一些民主性的精華,但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又是很不徹底的,因為他主張“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之人者食于人”,結果自然是“勞力者”仍然擺脫不了“被吃”的命運。
總之,孔孟之道,雖然有一定的差別,但在核心思想上是根本一致的:維護和鞏固封建統治秩序,讓被統治者暫時做穩“奴才”,因而他們的“愛人”和“食人”不過是一個問題的兩面罷了。
02
雖然,孔孟是一伙人,但我以為孟子的思想要比孔子的思想更進一步。這是因為孟子看到了新的生產關系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以及在這個基礎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
孔子生活的父母之邦魯國,當時已經完成了“初稅畝”的土地制度的改革。實行“初稅畝”田賦制度之前,魯國實行按井田征收田賦的制度,私田不向國家納稅。魯國實行初稅畝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積納稅,稅率為產量的10%。初稅畝的實質是承認土地私有合法化,這適應和促進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關系。但是,孔老夫子認為,這是“離經叛道”,必須回到西周土地分封制的道路。然而,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盡管老先生在竭力恢復周禮,但是,禮樂終究不可避免地崩壞了,自己也“屢屢如喪家之犬”。
也許是時代的不同,作為孔圣人的四傳弟子的孟子,則痛快地接受和支持了這種生產關系的變革。他在《孟子.見梁惠王》中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這里描繪的雖是一種小地主的生產和生活模式,但這種小地主的生產和生活模式,畢竟是一種新的社會生產關系,對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有著進步的意義,比起孔子的“初稅畝,非禮也。谷出不過藉,以豐財也”的思想不知高明了多少倍!因而與其說孔子是封建時代的至圣,不如說,孟子是封建時代的“至圣”。
03
孟老夫子這種承認和支持土地私有制的思想,稱得上“與時俱進”??墒牵献与m然作為封建時代的亞圣,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并沒有發揚他的“與時俱進”的品格,相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總是將封建地主所有制作為統治者階級的經濟基礎。盡管每個王朝建立之初,總有一個土地分配相對公平的時代,但到了他的中末期,又無一例外地走向豪強大肆兼并之路,以至中國社會“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治一亂,成為常態。但不論是哪種狀態,都誠如張養浩的感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04
如果說,生產資料私有制有他的歷史合理性,那么,早就進入社會主義的當代中國,以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或曰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就必然是社會主義生產的前提和基礎??墒牵斀竦闹袊?,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所有制關系卻處于岌岌可危的地步。最明顯的例證,就是被官方稱謂的私有經濟“56789”的占比,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以此說明私有經濟對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貢獻和意義。但這一數據本身說明,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得到了極大削弱。至于有人指出該數據不實,私有經濟貢獻的稅收占比遠不及50%(如《夏小林:打破“非公經濟稅收貢獻超50%”的神話》)等,那是另一回事情,這里姑且不論。公有制經濟滑坡到了如此地步,可是,仍然還有某些人士大肆鼓吹“所有制中性論”和“只管資本不管企業論”。
“所有制中性論”認為,不要區分公有制、私有制,不要區分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要一視同仁、平等競爭。“所有制中性論”的實質,并非什么“一視同仁、平等競爭”,其根本的要害,是為新一輪的國企私有化開路,達到他們瓦解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目的。因為,所有制問題是共產主義運動的“基本問題”,消滅和瓦解了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實際就是消滅和瓦解了社會主義經濟,實際也就消滅了工人階級的國家主人翁地位。沒有了社會主義經濟和工人階級的國家主人翁地位,哪里還有什么社會主義?
“只管資本不管企業論”有很強的欺騙性,以貌似權威的身份,借助官媒大肆宣傳:“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說法并不準確,中國已不再提。”“國家是依靠資本而不是依靠企業來發揮國有經濟的作用的。”“過去之所以大家說公有制經濟和非公經濟存在不公平競爭,就是因為國有企業的國有標簽帶來的作用或者副作用。”(見《馬駿:中央要做強做優做大的是國有資本 不是國有企業》)其實,這是矛頭直指中央核心,公然否定習近平總書記從十八大至十九大以來始終一以貫之地反復強調的“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要求。把“管資本為主”的國資改革提法,變為國家“只管資本不管企業”,這不過是主張國企私有化的另一種說法。因為,一定社會的生產,總要通過他的生產組織和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表現出來的。如果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不落實在國有企業上,不堅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統一,那么,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在哪里安身立命呢?中國絕大多數勞工淪為雇傭勞動者還是國家的主人嗎?
05
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問題,既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問題,更是勞動者的國家主人翁地位問題。如果絕大多數勞動者淪為了雇傭工人,那么他們在風平浪靜的時候,不過是“暫時做穩了奴隸”;而一旦有風吹草動,那就是“想做奴隸而不得”。這是有“黑磚窯”“黑煤窯”、富士康“十三連跳”、江蘇連云港化工爆炸等事件為證的。這些事件,看起來是管理問題,其實最根本的問題,還是私有資本“率獸以食人”!
06
這是不言而喻的。因為私有資本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不斷地增殖自己,盡量花最少的本錢(包括在安全方面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而資本家不過是資本的人格化。不管個別資本家有著怎樣的高尚動機,但資本家作為整個階級來說,他不壓迫剝削勞工階級,他就沒有了發家致富的動力源泉。雖然一定的私有經濟仍然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好朋友”,但是,如果私有經濟和雇傭勞動在當今中國取得了統治地位,那么,我們就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了“率獸以食人”的社會發展邏輯,也沒有資格宣稱我們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個浩浩蕩蕩的天下大勢,就是人類社會必將不可遏制地走向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必將在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上走向繁榮、民主和富強。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