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名的秦曉先生最近又有了新聞,發文對國企指指點點——《秦曉:國企存在的本質是政府直接進入市場》。
http://finance.sina.com.cn/hy/hyjz/2018-11-13/doc-ihmutuea9832861.shtml
在這個文章里,秦曉用他們特有的話術對政府喊話:國有企業不許進入市場,不許在市場經濟中有一席之地,因為那么做“不公平”,對民企“不公平”。這樣的“不公平”他特別的舉了例子:
【一類是行政壟斷,我國有些領域甚至對外開放了,但對民企沒有開放。
第二是財政補貼問題,對國企補貼顯然大大超過對民企的補貼。
第三是要素價格的管理。利率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大部分國有企業通過要素價格的管制得到了好處,它不是完全市場化的價格,是保護價格,這個民企也享受不了”。
秦曉還認為,國有企業的政策議價能力也顯著高于民營企業,“如果出了問題,政府會出來救助國有企業。那民營企業出了問題,沒有人來救”。】
秦曉說的“不公平”如上述四項。可是單就這第一項來講,這位秦曉先生的話就很成問題。誠如他所說,現在有些行業、領域,是有外國人進來了,還沒有對民企開放,但是這并不代表著民企受了委屈!因為自上世紀1990年代,國企就向民企讓渡了行業、市場大蛋糕:
比如米袋子、菜籃子的流通領域。把十幾億人的菜籃子、米袋子的流通渠道全部“盤下”,這市場不夠大嗎?其中的利潤不夠賺嗎?這么大一塊肥肉,現在國營的蔬菜公司和糧店還有多少?起碼在1993年低之前,我們那個四線小城里,還有國營的蔬菜公司和糧店,但是,后來就慢慢的不見蹤影了。代替他們的是賣菜、賣肉、賣糧的私人販子和民營超市。為什么國營蔬菜公司和糧店要讓出這塊大蛋糕?當時從國營糧店“出來的”的同學說了一句話:“上頭不讓干了”。
“上頭不讓干”就是政府主動撤出市場的行動,就是為民營資本進入市場大開方便之門。如秦曉說民企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在這里——十幾億人的“吃飯”大市場中是絕對不存在的!
國企對民企讓出了“群眾吃飯”大市場,那么民企做得怎么樣呢?往遠了說副食上有“蒜你狠”、“豆你玩兒”、“糖高宗”;稍稍近一點的有去年秋季的雞蛋價格過山車:3塊上下的雞蛋,在7、8月間突然跌倒了2塊4,之后翻身上漲摸高4塊3,這是在做什么?今天集市上買豬肉,一月前12塊5,今天15塊1,豬肉消費的淡季有這么高的價錢,不要跟我說什么“市場機制”,我信你個鬼!這個“吃飯”市場中的民企受什么“不公平的待遇”了嗎?事實倒是普通百姓受盡某些無良奸商的盤剝、算計!
比如現在老百姓咬牙切齒的房地產,就是因為現在的房地產大都是民企的天下。在這里,我們能看出秦曉所代言的一部分民企貪得無厭的嘴臉:只要是它們進入的行業,就一定要鵲巢鳩踞,就容不得國企、民企同臺唱戲,就一定要把國企驅趕出去!秦曉所謂的國家“行政壟斷”、民企“受到不公平待遇”就是“南霸天”遮掩嘴臉的蒙面黑布!
以近三十年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所推動的私有化泥石流作惡的歷史看,只要是自由放任的民企進入的地方,國有經濟成分都要被壓制、驅趕,其“正大光明”的理由就是:國企、民企同臺唱戲,就是國家“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以這個杜撰的理由將國有經濟成分驅趕出去。某些不對民企開放的行業,一旦被秦曉們代言的民企插進一條腿,“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污水必然潑向為這個行業奠基筑城的國企,必將把這些勞苦功高的國企驅逐出去!如果國企的地位不鞏固,一些要害行業逐出國企,必然被民企與外資把持,喪失了國有經濟這個定盤星,必將產生極大的經濟主權風險。
再看秦曉的另一個說辭:
【“第二是財政補貼問題,對國企補貼顯然大大超過對民企的補貼。”】
這個說辭是造謠!中國政府在2010年就對這個謠言由權威部門做了辟謠:《商務部:指責“中國國有企業享受補貼”無依據》。
http://www.china.com.cn/news/2010-11/01/content_21245486.htm
2010年就澄清了的謠言,秦曉還在2018年末拿出來混淆視聽!
秦曉的第三個說辭:
【“第三是要素價格的管理。利率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大部分國有企業通過要素價格的管制得到了好處,它不是完全市場化的價格,是保護價格,這個民企也享受不了’。”】
他的意思是國企能獲得銀行的低息貸款,民企不能。這就是“不公平”。其實這不是什么不公平,這是市場經濟下的必然,很合理的必然。市場經濟下的銀行就是嫌貧愛富,就是青睞實力雄厚,償還債務能力一流的大客戶(在中國這樣的大客戶就是國企),這是企業趨利避害的必然選擇,這更是國際慣例!對不同的客戶,銀行有權分三六九等,施予不同的利率優惠,甚至于不予利息優惠,這完全是銀行自己的選擇,與國企毫無關系!怎么這個時候,秦曉先生怎么不維護自己口口聲聲說的“市場規則”了?
秦曉先生第四個說辭:
【“秦曉還認為,國有企業的政策議價能力也顯著高于民營企業,‘如果出了問題,政府會出來救助國有企業。那民營企業出了問題,沒有人來救’。”】
什么叫“民營企業出了問題,沒有人來救”?如前不久曹德旺所說,民企自己出了問題,政府還要國企來善后。我倒是要問,這就是“沒人來救”?這樣的說辭是不是在造謠?
秦曉先生以上的說辭是為它的這段話做“證據”的:
【政府不是作為中性的調控者或者監管者,或是基礎設施的維護者,而是直接參與了市場競爭,你不管怎么去描繪這個事情,它的本質就是政府直接進場】
“政府直接進市場”,在新自由主義的支持者眼里,是罪惡滔天,在他們看來并不需要解釋,更不需要用實踐去檢驗。但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很多事例,卻足以踩踏、踐踏這個信條——政府是可以“直接進入市場的”。比如西歐的空中客車集團,就是國有資本為主體的超大型跨國國企,這個超大型的國有企業活得有滋有味,民用航空,軍用航空,導彈航天,雷達電子……等等領域具備與美國一較短長的能力。但是,從沒聽說西歐相關國家的產業界和精英分子對此說三道四、口誅筆伐,這是為什么?而且,“秦曉們”也沒有對空客集團有半點不客氣,這又是為什么?
英國皇家軍械公司也是英國一家國有大型軍工企業,買賣做得很大,不光在國內折騰,還跑到外國收購私企——比如收購了德國軍火界的翹楚HK(黑克勒-科赫),這個HK可是正經的股份制公司,私企,但是,這個皇家軍械公司就不管自己的身份是“不可參與市場競爭”的國企,硬是把股份制的私企HK收購了,“秦曉們”拍案而起怒斥了么?須知,從撒切爾時代,英國就是“新自由主義”的集中營,如果這個“主義”拒絕國企參與市場競爭,那就必然要在行動上體現出來,英國皇家軍械公司,要么被強行私有化,要么分拆解體。可是,我們能看到的事實是,這個國有兵工廠在英國的市場經濟下卻活得歡蹦亂跳的,按著“秦曉們”的說辭怎么解釋這個?難道“秦曉們”對“新自由主義”的理解比英國人還接近于核心?比英國的“新自由主義”還原教旨?
那么,我們就要認真考慮,“秦曉們”的說辭里,那些要置國企于死地的“新自由主義”除了本身具備的劇毒外,是不是還被下了別樣的砒霜向中國鼓吹,破壞中國的經濟?把中國的國企弄死了,國企背后的中國政府還有能力對中國經濟施加有力的、有利的調控和影響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國企公開課|航天科技集團吳燕生講述為何“沒有愛國之情干不了航天,也干不好航天”
2019-06-29美前高官:出毛病的是美國經濟體制,中國國企盡一切努力增進人民福祉
2019-06-27?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