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對華為施行了1年多的打擊和圍剿,最后還是落得了“失敗”的戰果——
6月2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有條件解禁華為。
7月9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在不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的前提下,美國企業可以向華為供貨。
至此,華為公司很可能會被重新許可使用谷歌安卓系統。
不過,事情顯然沒有結束,畢竟華為還“躺在”美國的“限制名單”當中。
能夠在如此密集的打擊中獲得這樣的結果,我們不得不承認——華為確實贏下了這一輪。
可所有人都知道,這不是結束,因為一個更為嚴峻、令人細思極恐的問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華為大概率地可以使用安卓了,鴻蒙還繼續推開用嗎?
01
美國解禁華為,不是大慈大悲
我們注意到,美國宣布針對華為的禁令之后,開出了一個所謂的90天寬限期。
也就是說,在最初禁止華為之后不久,美國企業的收益因為這突如其來的禁令搞得大幅受損,在一片哀嚎聲中,美國政府給出了90天的寬限期。
在寬限期內,華為可以繼續購買美國的商品。
不過,那個時候華為就已經公開了備胎計劃,并且進展更加順利,因此,對于特朗普給出的寬限期,任總表示——無所謂。
后來,寬限期90天還沒用完,才過去一個多月,美國政府就宣布全面解禁華為,但是華為依然在“限制名單”上,這其實是一種保有“最終解釋權”的行為,就是說,生意可以照做,但是一旦找到合適的時機,還是要再次禁止華為。
所以,總而言之,一個最為基本的——
美國給寬限期也好,美國解禁華為也罷,不是因為其良心發現,也不是因為它的大慈大悲,而是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量。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罷了!
更為可怕的是——美國在寬限或者解禁的同時,也許是醞釀著更大的陰謀。
02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慘痛教訓,我們還記得
我們都知道,在操作系統方面,其實技術沒有想象中那么難,最為關鍵的就是生態系統。
現在,不管是美國的IOS還是安卓,這兩種生態系統其實都很成熟了,也很普遍了。
所以,最初谷歌禁止華為使用安卓系統后,華為在海外的銷量一度下降百分之四十。
但是,隨著華為鴻蒙系統的不斷推進——
先宣稱有這個備用系統,并且加速注冊商標、加快測試性能、抓緊改善,同時不斷披露測試過程中的利好消息和未來應用前景。
這些都使得華為在海外的銷量不斷的恢復,也使得人們對鴻蒙更加期待。
畢竟,這個系統比安卓快60%,還可以打通各類移動終端,包括手機、電腦、汽車等等。
而每當看到鴻蒙,小編就總會想起以前我們走過的那段“彎路”——那段認為“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彎路。
在那段彎路上,在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金錢的領域,當時的我們覺得,買的價格比投入大筆資金資助研發要來得實在,而在對比租用之后,又覺得租用其實比買更好。
賺錢,省錢一時爽,可后來呢?
人家不賣給我們了!給人家更多的錢,都不賣了!這就叫“卡脖子”!
從汽車到飛機,我們吃過的虧還少嗎?
再說回來,其實很多的戰友都已經意識到一個事實——
若不是華為擁有鴻蒙,那么谷歌在斷供華為之后,大概率上不可能再把安卓給華為用了!
也就是說,你有自己的東西才能有機會買到別人的東西,否則在關鍵的時刻,門都沒有!
03
任正非的遠見,注定了鴻蒙會一往無前
最后,我們來回答這個令人細思極恐的問題——可以用安卓了,華為的鴻蒙還繼續推進嗎?
按照華為方面此前給出的消息:鴻蒙系統最快將于今年10月、最晚將于明年的4月,與大家見面。
一方面,在美國宣布禁令接觸之后,華為方面沒有任何表態,更沒有說要更改鴻蒙系統證實的推出時間。
也就是說,鴻蒙與大伙見面的時間不變,就在今年10月到明年4月期間。
另一方面,華為在10多年前面臨的境況,遠遠沒有今日這般兇險,但是任正非依然做出了“備胎計劃”,為的就是跟美國人在山頂上相見并且PK的那一刻!
因為,任正非清楚地知道,只有打得過才能共存,否則只能被美國人踢到山底下去。
因此,筆者認為,華為依然會堅定不移的推進鴻蒙系統。
美國人把刀架在華為的脖子上已經好幾次了,只不過每一次都是紙老虎。
現在,美國人暫時放下了刀,繼續磨一磨,等磨好了呢?
因此,華為沒有選擇,只能堅定不移的做好自己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件就是——按照計劃,繼續扎實的推進鴻蒙系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華為之外,最堅強的中國企業!被美國封殺數次后,賺走美國人幾百億
2019-07-13華為是如何讓18萬員工的心擰在一起的?任正非:堅持“利出一孔”
2019-07-11?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