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名叫利茲·切尼的女子,一度登上了美國社交網站“推特”熱門話題榜的第一名。
說起“切尼”這個名字,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相對熟悉一些的,恐怕就是曾經和美國前總統小布什一同發動了入侵伊拉克戰爭的時任副總統迪克·切尼了。
相信不少關心國際事件的國人還記得,當年這小布什和切尼,僅憑這一個編造而來的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虛假證據,就悍然入侵了一個主權國家。
圖為小布什和切尼,圖片來自網絡
這場欺瞞世人的戰爭還給中東地區造成了災難性的破壞,不僅造成了大量無辜生命的死亡,更令更為極端的恐怖主義在當地滋生,侵害了全世界的和平與安寧。
因此,在包括一些美國人在內的全世界痛恨戰爭的人士看來,小布什和切尼,可謂是地地道道的“戰犯”。去年,美國《洛杉磯時報》還曾刊登過一篇讀者怒斥小布什和切尼的文章,質問為什么這兩個真正的戰犯可以享受舒適安逸的生活,而為他們發動的戰爭當炮灰的一名美軍士兵,卻要被視作“戰犯”起訴。
而今天我們故事中的主角,那個名叫利茲·切尼的女子,正是這個入侵伊拉克,導致無數生命受害的美國前副總統切尼的女兒。
女承父業
既然是美國前副總統的女兒,這個利茲·切尼的人生軌跡也自然是“平步青云”的。從大量美國媒體的報道來看,利茲·切尼不僅很早就憑借著她父親的關系開始在美國白宮工作,如今更成為了他父親所屬的美國共和黨的“大佬級人物”。
但在美國網絡上,此女的名聲卻并不好。比如,她不僅不為他父親入侵伊拉克的“罪行”感到慚愧,還堅定地捍衛這種行為。又比如她曾為了獲得美國保守派選民的支持,從而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不惜與身為同性戀的姐姐反目,更公開在網上攻擊自己的姐姐。
截圖來自英國《旁觀者(美國版)》雜志的報道和香港《南華早報》的報道
但在一個特朗普都能當選美國總統的荒誕時代,這利茲·切尼也搖身一變,成為了美國共和黨中的“第三號人物”。
如今,她更是女承父業,繼他的父親用虛假的證據入侵伊拉克,并靠著那場卑鄙的戰爭贏得了2004年的美國大選后,她也開始采用同樣的套路,欲將美國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栽贓給中國,一邊污蔑中國政府“蓄意”將病毒擴散給全世界,稱病毒是武漢實驗室泄露出來的,一邊則煽動制裁中國,要求中國“賠償”美國和全世界。
常識淪喪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個利茲·切尼是誰,接下來就該回答第二個我們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了:她是因為什么而一度成為了今天美國社交網站“推特”上的最熱話題呢?
原來,就在今天凌晨,美國國會召開了一場關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聽證會。備受關注的美國抗議工作的“核心”人物、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也出席了這場聽證會,并苦口婆心地說了很多提醒美國政府和公眾當心疫情,不要盲目復工的話。
這個利茲·切尼則在這之后發布了一則網貼,不吝辭藻地歌頌了福奇,稱他是美國“最優秀”的公務人員,所有美國人每天都應該感謝他,還說美國需要福奇的專業知識去戰勝病毒。
而由于美國共和黨絕大多數的政客一直都在輕看新冠肺炎的疫情,反對隔離和戴口罩措施,美國總統特朗普更是急著想推動復工,利茲·切尼對福奇的這番高度認可,也就被厭惡特朗普以及那些共和黨政客的美國網民們,視作了打臉他們的素材,紛紛轉發了起來。
其中,有原本厭惡利茲·切尼的人此次高呼說利茲·切尼“棄暗投明”了。也有厭惡她的人對于自己居然能和她觀點一致表示驚訝。總之,這就是她的網貼能在今天上午一度沖上“推特”熱門話題榜第一的原因。
但在這些關于利茲·切尼支持福奇的評論中,也有一些獲得許多轉發和點贊的評論,道破了此事背后美國社會“常識淪喪”的荒誕與無奈:一個讓人們在疫情之下聽醫生的話的帖子,都能獲得這么多點贊了,都能讓利茲·切尼成為好人了,我們的政治也太愚蠢了......
(來源:環球時報新媒體,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