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了一個熱詞“內循環”。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再次指出:“我們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句話很重要,它不是因為疫情的一時倒逼,而是中國的戰略轉型,可能要管幾百年,是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的。
內需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其實早在十九大報告的時候,黨中央就已經定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顯然是不可能通過“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來實現的,而是必須通過拉動內需才能實現的。“出口導向型”戰略首要的是滿足國內的需求,而不是滿足國內人民的需要,這與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格格不入。
那么中國經濟內循環的關鍵在哪里呢?我認為中國經濟內循環的關鍵就在于補足科技短板,只有把這個短板補上了,中國經濟才能走向真正的內循環的康莊大道。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第一個是要補足哪些科技短板,第二是我們能不能補上這些科技短板;第三個是補上科技短板的好處。
一、我們需要補足哪些科技短板?
要成為一個大國,需要有朋友,而要成為一個強國,則需要有敵人。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特朗普是我們的好對手,也是一個稱職的敵人。他發動的貿易戰和科技戰,讓我們清醒地看到了中國的缺陷和短板在哪里,那就是我們在高科技領域過度依賴美國和西方。
中國對外依賴最大的產業是汽車。雖然中國的汽車產銷量已經是世界第一了,近幾年都保持在2500輛以上的高位。但是中國并沒有世界上叫得響的汽車品牌,全世界前五大汽車公司沒有一家是中國。我們要知道,中國制造業的產值早已經超過了美國、德國和日本的總和,但是在汽車這個最大的制造業產業里面,中國卻成了美國、日本和德國利潤奶牛,我們通過其它產業賺回的辛苦錢、血汗錢,又通過汽車產業送回給了西方。
中國對外依賴第二大的產業是芯片。中國近幾年每年進口的芯片都在3000億美元以上,遠遠超過了原油進口。中國制造業缺“芯”之痛由來已久,這個痛苦其實很多中國人是不知道的,2018年美國開打貿易戰的同時,極力打壓中興、華為等中國高科技企業,讓中國人深深地意識到了這種痛苦。
中國對外依賴第三大的產業是軟件產業。中國的電腦、筆記本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產量早就是世界第一了,但是中國在擁有強大的硬實力的同時,卻在軟實力上嚴重落后。中國的軟件產業無論是在操縱系統、應用軟件還是工業軟件等各個領域全面落后于美國。尤其是操縱系統這個最重要的領域里面,基本上讓美國公司給壟斷了。
其實這些領域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們都并不是那么落后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們的紅旗轎車是可以跟勞斯萊斯這樣的西方頂級轎車媲美的,我們的芯片產業也曾經是世界第二的,我們的軟件產業也是獨立自主的。只不過為了發展外向型經濟,我們拿我們的高科技產業去換了西方的低端產業,這就是中國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的代價,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除了汽車、芯片、軟件,還有其它很多短板,這方面和專業的科技媒體在總結,什么中國科技的60個短板,中國科技的80個短板,中國科技的100個短板之類的文章很多,在這里我就不展開講了。目前在全球科技領域的200多個技術分類中,中國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的科技類別只有十幾個,這與中國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的地位是嚴重不匹配的!
二、我們能不能補上科技短板?
那么,我們能不能補上這些科技短板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毛主席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事實上,在毛澤東時代,由于西方的封鎖,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在科技的各個領域都呈現出趕超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好局面。
對于中國而言,在高科技領域從來就不存在能不能趕超西方的問題,只存在投降不投降的問題。80年代,我們砍掉了世界領先的紅旗轎車,我們在汽車領域投降了,結果今天中國汽車工業成萬國品牌博覽會;我們砍掉了運十飛機,在大飛機領域投降了,結果中國的天空上飛的都是外國的飛機;我們砍掉了芯片產業,在芯片領域投降了,結果是我們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芯片進口國,中國制造的缺芯之痛。
為什么中國能補上科技短板?答案很簡單,中國有人才規模的優勢,有市場規模的優勢、有全產業鏈的優勢、有社會主義體制的優勢。只要我們自己不投降,不被西方忽悠,在任何一個科技領域,趕超西方還真不是難事兒。
發展高科技第一靠人才,第二還是靠人才。
首先,我們來看人才的優勢。中國今年畢業的大學生接近900萬,比所有的西方發達國家加起來還要多。而且中國高度重視理工科人才的培養,相對來說,理工科人才的就業和薪資待遇都遠高于文科生,中國每年培養的工程師是美國的十倍以上。而且美國畢業的理工科學生中,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中國學生。
中國人才不但有規模優勢,而且還有巨大的成本優勢。在中國培養一個大學生的成本是十幾萬人民幣,像北大清華這樣的全球頂級名校學費只需要六七千元每年,而像美國的哈佛、耶魯等私立大學則需要六七萬美元,加上學雜費和生活費等其它開銷得三四十萬美元起步,四分之一的美國大學生直到退休還沒還清助學貸款。
中國人才十幾倍的規模優勢,幾十倍的成本優勢,這對于美國來說就是碾壓的優勢,而且中國的人才還比西方更勤奮。一旦中國的工程師紅利爆發出來,我們就真的是發達國家的粉碎機。我們唯一缺的就是決心和意志,感謝特朗普給了我們這個決心和意志,我相信中國科技碾壓美國的時代很快就會到來。
其次,中國的規模市場的優勢。發展高科技產業,對于小國而言是很難的,因為無法攤薄高昂的研發成本。但是對于像中國這樣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巨大的規模市場的優勢,天然就適合發展高科技產業。這個就是為什么任何高科技的產品,被西方壟斷的時候,就是天價(想想80年代一臺日本彩電一萬多,90年代一個微軟的操縱系統光盤一萬多)只要中國掌握了,馬上就會變成白菜價。
長期以來,我們都被西方經濟學所謂的比較優勢理論所忽悠,認為中國應該發揮所謂的“廉價勞動力優勢”,把高科技產業交給西方,我們只需要做低端產業就成了,這樣可以解決我們的就業問題。然而,人多的優勢更多的體現在高科技領域,而不是在低端產業的領域,廉價勞動力從來就不是什么優勢,沒有哪個國家靠廉價勞動力成為發達國家的。
第三中國有全產業鏈的優勢。中國有14億人口,有東部、中部和西部的廣闊發展縱深。14億人口的優勢,就使得中國可以做高科技領域的全能冠軍,可以在任何領域挑戰西方。而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的廣闊縱深,則使得中國的產業鏈轉移相當大的一部分完全可以在國內實現,而不必要像美國那樣轉移到國外,造成產業的空心化。
中國經濟內循環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應該包括產業從沿海向內陸的轉移,促進各個地區的均衡發展。由于有廣大的內陸地區承接沿海地區的產業鏈,中國就能夠在保證成為發達國家的同時,還能保持全產業鏈的優勢。而全產業鏈的優勢則能保證真正有市場價值的科技創新在國內就能得到應用和市場化。
第四個就是中國的體制優勢。這個就不用多說了,中國的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已經無數次的被驗證過了。像芯片產業,只要中國想搞好芯片產業,把人才資源投入進去,要不了幾年就會領先世界。
當然我們還要避免把這種優勢變成了劣勢,就是要防止被西方收買的經濟學家、買辦官僚綁架了我們的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從紅旗轎車被砍掉,運十飛機被砍掉等案例來看,都是這種優勢變劣勢典型例子。
三、補足科技短板的好處!
中國經濟如果補足了科技短板帶來的好處是顯然易見的,具體來說,首先是可以保證經濟內循環的血管暢通,不會被卡了脖子;第二是提供高薪資的崗位,提高人民群眾的收入,拉動內需;第三保障中國的國防安全。
補足科技短板,首先可以保證中國的經濟安全,保障內經濟循環的血管暢通。目前中國制造雖然已經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在包括芯片等核心零部件方面高度依賴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特朗普政府對中興和華為等高科技的全力打壓,告訴我們,核心科技和核心零部件的供應鏈必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只要補足了科技短板,當中國在200多個科技領域里面都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的時候,當中國制造業的核心零部件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的時候,我們就不必擔心西方的封鎖,美國人卡我們的脖子了。不管外部環境如何惡化,也不管是熱戰還是冷戰,只要我們能保持內循環的暢通,就沒有什么力量能阻擋14億人追求幸福生活的腳步。
第二補足科技短板,可以提供高薪的工作崗位,提高人民群眾的收入,拉動內需。內循環的核心是拉動內需,而拉動內需最重要的是提高人民群眾的收入,而只有高科技企業才能提供高薪的工作崗位,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擴大內需要。
華為有19萬員工,去年平均年薪高達110萬,反觀像富士康這樣的低端加工企業,上百萬的員工,人均年收入只有三四萬元(當然還有許多小工廠比富士康待遇還低)。從收入的角度來講,富士康的一百多萬員的消費能力,還不如華為的19萬人。這樣明顯的例子告訴我們,中國需要更多華為這樣的高科技企業,而不是富士康這樣的低端制造業。
中國現在人均GDP一萬美元,人均收入只有3萬元。如果中國的人均收入達到了華為員工平均年薪的十分之一,也就是11萬元,那么中國的人均GDP將達到接近四萬美元,妥妥的成為發達國家,跳出所謂的發展中國家陷阱。
第三個是保障國防安全。現代戰爭打的是高科技戰爭,只要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內獨步天下,我們就可以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對任何敵人實現降維打擊,最大程度的保障我們的國防安全。
在80年代90年代的時候,國內還有很多日吹,還有很多人鼓吹日本的軍事威脅,日本右翼甚至瘋狂叫囂幾個小時摧毀中國海軍,為什么最近這些年沒有了呢?就是因為中國的科技全面超越了日本。別的咱們不多說,一艘攜帶巨浪3的096核潛艇就能夠在十分鐘內摧毀整個日本。
上圖日本海軍八八艦隊 下圖中國南海閱兵
被中國在科技領域碾壓的時候,日本就老實了。據日本媒體在今年年初的一份報道中指出,在聯合國劃分的200多個科技細分領域里面,中國已經有180多個超過了日本,日本對中國的軍事威脅也就自然消除了。
同樣的,有一天當中國在200多個科技細分領域里面有180多個超過美國了的時候,我們還需要擔心美國對中國的軍事威脅嗎?當然不再需要了,因為我們隨時可以吊打美國。我們期待這一天早日來臨!
文章來源于王誠說人生 ,作者金橋智庫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