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申鵬:上山就上井岡山
點擊:2893  作者:申鵬    來源:平原公子  發布時間:2020-09-01 10:52:18

 

上周我去了井岡山。

 

中國有很多名山,昆侖、五岳、黃山.....都很有名,但井岡山與眾不同,這里沒有神仙,沒有菩薩,這里有紅軍,或者說,這里有“紅軍魂”。

 

我是第一次去井岡山,活了30多年,第一次上這座山;有人上山,是為了求神拜佛,有人上山,是為了尋訪隱居名士,有人上山,是為了找“魂”。

 

從前就有一位老大哥對我說,當你迷茫、猶豫、找不到方向的時候,就上山看看吧,那里或許有你需要的東西,這話對于“唯物主義者”來說,似乎有那么一點不科學,一座山而已,又不是先知和神啟。

 

我是冒著疾風驟雨上山的,司機師傅說,井岡山一年365天,有200天都是在雨水中度過,這里水汽充足,天氣變幻莫測......當我們的車駛進最后一段隧道的時候,我抬頭看見了山壁上氣勢磅礴的八個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那一瞬間,我似乎感覺到心臟被鐵錘重擊了一下,許多模糊的東西,忽然清晰了起來,連車窗外的雨聲也變小了,似乎陽光都從云層中透了出來。

 

我忽然想起了那遙遠而又熟悉的一段話語:“我所說的中國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樂觀嗎?樂觀!樂不樂觀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實事求是”。

 

今天的人或許覺得,舉著鐮刀錘子旗,帶著幾百人上井岡山,是非常“浪漫”的一次革命進軍,但那其實是基于客觀現實做出的科學判斷,到山里去、武裝斗爭、深入農民群眾、搞土地革命、建設根據地,是唯一的道路。

 

今天的井岡山,基礎設施已經非常發達了,公路、隧道、橋梁,在羅霄山脈的崇山峻嶺、斷崖天塹見縱橫伸展,無一處去不得,山里面到處都是輸電塔、基站,水、電、網無所不通,到處都是現代化、工業文明的成果。但是看著那連綿起伏、矗立在云霧中的群峰,你很難想象當年一群衣衫襤褸、穿著草鞋的人,是如何在亂石、山澗、密林中縱橫馳騁......不但能打,還能打贏。

 

 

 

井岡山,是一座什么樣的山?

 

當年那群人,是什么樣的一群人?

 

當時中國革命的基礎是什么?中國革命的基本盤是什么?中國的大多數是誰?

 

其實之前更早的《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調查報告》,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毛委員說過,上世紀20年代的中國,是全世界最復雜的一個地方,我們不是德國、不是法國、不是俄國,我們沒有成熟的“工人階級”,甚至沒有馬列原著上描述的“龐大的先進的無產階級”,我們的主要敵人也不是“資本家”,我們的主要任務,其實是“救亡圖存”。所以說,那條道路,書里面找不到,只能自己去走,自己去闖,自己去研究,自己去發現。

 

勝利絕不是在幾個大城市喊口號、發傳單、工人學生手挽手一聲怒吼就能從天上掉下來的。

 

當年中國的基本盤,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中國革命的希望,不在城里面,而在山里面。農民是中國最樸素的愛國者、反抗者,幾千年來,是他們一次次反抗著封建王權、地主剝削和外來入侵,他們或許不先進、缺乏知識,但他們淳樸、善良、對土地和同胞有著最樸素的共情,對于幫助過他們的共產黨和紅軍,他們是肝膽相照、傾其所有、乃至于舍命相報。

 

不要瞧不起所謂文明的蠻荒、戰場的邊緣,更不要瞧不起所謂落后的“小農階級”,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99%來自于他們,他們有著樸素的愛國主義、社會組織、斗爭精神和斗爭經驗。

 

農民可以談,可以講道理,可以教育,可以團結,軍閥、買辦資本家、國民黨反動派就沒法談,沒法團結了。這是個依靠誰,打擊誰的問題。在毛委員帶著七八百人上井岡山之前,這里就有一支隊伍,自發反抗者軍閥和地主了,他們需要教育、需要引導、需要先進的理論思想,需要正規的軍事訓練,需要組織和紀律,上山之后,他們就是鋼鐵一樣的紅軍了。

 

江西這塊地方,為中國革命流盡了血;當年那些淳樸的老鄉們,那些痛恨“遭殃軍”、“白狗子”的人們,毀家紓難、傾家蕩產、把自己的財產、孩子送進革命隊伍,乃至于舉家義無反顧加入紅軍。那時中國最革命的軍隊,絕大部分都是農民,蘇區期間,有30萬人加入了紅軍。

 

上井岡山,是馬列主義在中國的一次完美實踐。

 

令我想起了《三體》中章北海率領人類艦隊走向茫茫星空,建立“星艦地球”。

 

我參觀了毛委員、朱軍長的住處,那其實是紅軍領導人們的一處“集體宿舍”,狹窄的空間、簡陋的家具......他們就在這樣的地方工作生活,做出決策,思考中國的未來,討論革命的出路。

 

 

 

毛委員住的房子前面,有一塊石頭,上面交錯著幾道刀痕,解說的小姐姐告訴我,這就是當年反動派“草要過火、石要過刀、人要換種”時候留下的痕跡,冬天里大雪封山,紅軍轉移,大雪覆蓋下的石頭、樹叢,國民黨反動派都要用大刀、刺刀劈砍幾下,以確認“斬草除根”。我們路過了一座“紅軍墳”,沒有名字,這是當年留在紅軍醫院里的傷員們,被國民黨軍隊集體屠殺,最小的戰士只有14歲。

 

 

 

今天的井岡山山清水秀,我知道在當年,這里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著鮮血。

 

我們總覺得,今天我們被美國封鎖、圍堵、打壓,我們很難,確實很難,但是你放在整個中國近現代史上比一比,那就沒什么可難的了,最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最好的時候。

 

我去了當年的紅軍醫院,你要知道與當年的“封鎖”相比,現在的封鎖不值一提,與當年的“圍剿”相比,今天美國的打壓根本算不了什么。當年紅軍沒有藥、沒有醫療器械,手術刀都是用菜刀、鐮刀、刺刀改的,手術鑷子是用竹片放在火上彎成的,沒有麻醉藥,就漫山遍野找草藥,沒有消炎藥,就用食鹽做消炎......紅軍的“關云長”,張子清師長,就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做了兩個小時的手術,又因為他不舍得用食鹽,總想著留給部隊,導致傷口惡化,最后年僅27歲就病逝......

 

 

 

紅軍當年沒有槍、沒有炮、沒有彈藥,要么靠繳獲,要么自己造,撿回來的子彈殼、炮彈皮,都可以重新裝填成彈藥;那些民間的古董“大炮”、“抬槍”都可以拿回來改造成武器,紅軍自己也能生產簡陋的手槍、步槍,雖然簡陋,但能用就行啊!

 

我愛共產主義,我愛紅軍,不只是愛最初的那種理想主義,更愛那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唯物主義精神。

 

千難萬難,不做最難,做了便不難。

 

打,打就能贏,用正確的辦法打,更能贏。

 

信仰很重要,但信仰來自哪里更重要。

 

共同的理想很重要,共同的記憶、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目標更重要。

 

我們想一想,好好想一想,當年是我們的農民要革命?要流血?還是軍閥、反動派、帝國主義走狗不給活路?但凡有一點活路,我們的農民會拼命嗎?是人民選擇了紅軍?還是紅軍本就是人民?

 

不是“我”想要什么,而是中國的大多數想要什么?

 

井岡山并不高,但可以讓你看清全局,井岡山嵌在中國的深處,你得從山里來,到山里去,了解最廣大的人民。上過山,才能入關!

 

今天,上山依然有意義,我們依舊要問自己那些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主要矛盾是什么?誰是朋友?誰是敵人?我們應該依靠誰?相信誰?

 

 作者:申鵬  來源:平原公子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