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來,中國芯片行業的“芯騙”一直是屢禁不止的問題
劉德華劉天王曾在《十七歲》中娓娓回顧了其入行二十三年的演藝生涯。十七歲的他參加了明星訓練班,在里面他見到了偶像四哥和發哥。
然后發生了什么,導致劉天王后來突然榮升主角呢?
近日,劉天王早年這段不為人知的經歷終于浮出了水面。據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官網顯示,劉德華早年從中科大少年班畢業,之后便創立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并出任CEO。
研究院三個副總裁分別是郭富城、張學友及黎明明。
破案了!原來四大天王之所以能成為樂壇四大天王,主要原因不是無線藝員訓練班,而是在商海浮沉,鍛煉了異于常人的應變能力及膽識(編不下去了……)。
(圖源:原公司官網)
這個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也是真敢寫,就不怪乎好事的媒體也真的敢信。最新研究院的官網已經打不開了,核心團隊“四大天王”自然也就無從考證。
按企查查顯示,研究院的高管其實另有其人,分別是趙剛、曹山、Lee Yew San、盧明君、姜一驍及邵珠超,并非官網顯示的四大天王。
(圖源:企查查)
但研究院既然連核心團隊的名單都可以生安白造,科研態度自然也很難不讓人懷疑了。
這些“集成電路研究院”既然不打算好好做科研,其真正的用意引人遐想。
前有看不見的武漢弘芯半導體制造,后有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四大天王齊聚首,中國半導體產業亂象何時才是個頭呢?
巧合的是,武漢弘芯半導體制造的前任董事和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的董事兼總經理都是“曹山”。
兩件詭異的事情聯系起來,顯然事件并不簡單……
消失的武漢弘芯半導體制造
三年前的武漢弘芯,可還是業內有名的小甜甜。
成立之時,武漢弘芯揚言要投資1280億元。官網里的它長這樣(見下圖):
(圖源:公司官網)
公司計劃,未來將建成14納米邏輯工藝生產線,總產能達每月30000片;7納米以下邏輯工藝生產線,總產能達每月30000片;7納米以下邏輯工藝生產線,總產能達每月30000片。
具體的時程是,公司今年會開始14納米首次測試片流片及首次SRAM 母盤功能測試;同期,將開始7納米的自主研發工作,明年第三季開始首次測試片流片及首次SRAM 母盤功能測試。
(圖源:公司官網)
而大陸芯片廠老大哥中芯國際的計劃則是今年第四季量產14納米并且投入7納米的試產, 明年開始正式量產7納米。
相比中芯國際,“小老弟”武漢弘芯的項目進程一點都不慢。
團隊方面,武漢弘芯邀請到號稱張忠謀“左臂右膀”蔣尚義出任CEO。2019年開始,臺積電有100多名經驗豐富工程師及管理人員出走大陸,據稱其中有一半來了武漢弘芯。
設備方面,武漢政府文件顯示,國內唯一能生產7納米的核心設備ASML高端光刻機已入廠準備就緒,中芯國際看了也只能吃檸檬。
2018年及2019年,武漢弘芯均列湖北省級重點建設項目。
但是,從去年年底開始,紙面實力超群的武漢宏芯開始頻繁地出幺蛾子。11月,公司價值7530萬元的二期工程用地的使用權被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查封,查封期為三年。
法院的查封理由是工程一期總承包商武漢火炬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拖欠分包商武漢環宇基礎工程有限公司4100萬工程款一年多。武漢弘芯因此入列為被申請人。
一期工程前工程款,二期則干脆停工了。據知情人士向媒體披露,武漢弘芯的建設工程在去年國慶節已經完全停工了,工廠已經停了快一年。
現實中的武漢弘芯二期長這樣(下圖),和官網差得有些遠……
(圖源:國產IC公眾號)
而全國唯一的7納米ASML光刻機在引進一個多月后,即被抵押予武漢農村商業銀行東西湖支行,估值為5.8億元。
(圖源:國產IC公眾號)
今年5月發布的《湖北省2020年省級重點建設計劃》,再無武漢弘芯。
曾經的小甜甜變成了牛夫人。
按照公司計劃,武漢弘芯的千億投資大計分兩期完成,一期工程于2018年初開工,總共投資520億元;二期在去年9月開工,投資額為760億元。
截至去年年底,公司已完成投資人民幣153億元,預計今年投資額為87億元。
然而,完成153億元投資的的武漢弘芯為何還拖欠分包商工程款長達一年,全國唯一的ASML光刻機又為何慘遭質押?
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不用等今晚8點了,請繼續往下看,聽我詳細解釋。
消失的武漢弘芯股東
分包商武漢環宇認為,武漢弘芯背后的大股東是在通過設立空殼公司空手套政府的錢,很有可能由開始到結束,武漢弘芯就沒有出過錢。
這并非空穴來風。據企查查資料顯示,武漢弘芯背后有兩大股東,國資背景的漢臨空港開發區工業發展投資集團(最終控股股東是武漢東西湖區人民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持股10%,北京光量藍圖科技持股90%。
公司兩個最終受益人李雪艷持股49%,莫森持股41%。
(圖源:企查查)
光量藍圖成立于2017年11月16日,也就是武漢弘芯開工儀式前一個多月,最終受益人李雪艷此前曾從事生態科技、燒酒、餐飲和園林等行業,但均和半導體行業沒什么關系。
光量藍圖兩大股東認繳出資時間為2020年6月6日,兩人均已實繳注冊資金。
(圖源:企查查)
(圖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而事件的主角武漢弘芯成立于2017年11月16日,即與光量藍圖成立同日。在注冊資金一欄中,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認繳了2億元(于18年2月繳納),而北京光量藍圖科技應該認繳的18億還未繳付。
(圖源:企查查)
因此,李雪艷等人很可能是先成立空殼公司北京光量藍圖,再通過空殼公司拉攏武漢政府成立武漢弘芯,武漢弘芯獲得外部資金之后將工程總包給總包商武漢火炬建設,轉嫁之后的債務風險給貸款銀行、分包商、供應商。
在這個局中,武漢政府、總包商、分包商、貸款銀行、供應商通通被套路。
而事件的始作俑者北京光量藍圖則逃之夭夭,或者說根本不存在。據記者按照光量藍圖注冊地址搜尋,該地址實際上為另一家公司所有。附近的鄰居從未聽說過“光量藍圖”的公司名字。
理論上,從2017年至今,公司成立已近三年。若周圍的鄰居完全不知情,更大的可能是這家公司從未出現過。
牽扯出的“芯片界賈躍亭”
到了這里,“四大天王”研究所總經理兼董事曹山還未出現。莫急,光量藍圖在19年1月16日其實發生了一輪大變更。公司原來的經理兼執行董事曹山退出,換成了現在的莫森,投資人及法代亦由曹山換成了莫森。
(圖源:企查查)
在退出之前,曹山持有光量藍圖54.44%的股份(但未實繳注冊資金)。他才是光量藍圖原來的控股股東。
(圖源:企查查)
曹山本人和半導體行業的關聯度就比李雪艷大得多了,其所有的六家企業全部為芯片公司(一家已經注銷)。其中包括了核心團隊為“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明和張學友”的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
(圖源:企查查)
和他之前控股的光量藍圖一樣,曹山所有其他公司都有與光量藍圖一樣的問題——失聯。
今年8月31日,云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被列入經營異常,理由是“通過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與企業取得聯系”。
(圖源:企查查)
他的另一家公司泉芯集成電路制造(濟南)有限公司則似乎在重復著光量藍圖的套路。泉芯項目位于濟南臨空經濟區,總投資額為590億元,從去年第一季開始動工,未來計劃建成12英寸12nm/7nm工藝節點的晶圓制造線,分三期建設產線,分別投入230億元、260億元、100億元。
這個藍圖,和武漢弘芯好像是一模一樣的。就連公司的人員架構,泉芯都與武漢弘芯接近:泉芯的總經理同樣是來自臺積電的元老夏勁松。
泉芯的股東包括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濟南產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兩者分別隸屬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及濟南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兩大國資股東分別認繳5億元。
曹山控股的逸芯集成技術(珠海)有限公司持有41%的股權。
(圖源:企查查)
截至去年年末,泉芯該兩位國資股東目前已分別出資1000萬元與5億元,而逸芯出資仍然是0元。
(圖源:企查查)
(圖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根據記者探訪泉芯注冊地址,該辦公地為政府部門大樓,無企業入駐。但項目現場建設則在“有序推進,但并無明確的完工時間”。
逸芯集成技術成立于2018年11月28日,而泉逸則成立于2019年1月29日。逸芯集成技術的企業地址為珠海市橫琴新區寶華路6號105室-64419號,參保人數只有1人。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驗明該地址能否對上逸芯集成技術公司。
(圖源:企查查)
若地址對不上公司,在諸多套路相似的情況下,下一個受害者可能是濟南市政府還有項目的總包方、分包方及供應商。
曹山的套路,很容易讓人想起為夢想造車的賈布斯。
為何“芯騙”屢禁不止?
事先聲明一下,現在曹山所有的公司,無論是集齊四大天王的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還是狀況相似的武漢弘芯、泉芯,都只是出現相似的“離奇現象”,并沒有實錘說明曹山已經通過與政府合資經營芯片項目的手法套路到政府的資金。
但是復盤曹山所有公司出現的問題,還是有諸多疑點值得反省。
就武漢弘芯項目而言,北京光量藍圖從成立開始的動機是什么暫且不談,其合作方在未探清對方底細,并不知道對方只是“紙上公司”就與對方合作,未免有點倉促。最后等到光量藍圖遲遲不繳納注冊資本,甚至出現資金出現缺口,已經為時已晚。
其背后的原因或者可以歸結于行業的參與方太過急功近利。
近二十年來,中國芯片行業的“芯騙”一直是屢禁不止的問題。
遠的有2003年陳進宣稱完全自主研發的世界一流的芯片“漢芯一號”,事后被證明只是他讓民工拿砂紙將摩托羅拉的芯片Logo抹掉,自己再找一家小廠印上“漢芯一號”的字樣和Logo。
近的則有昨日海瀾之家被曝成立半導體公司凱樺康半導體設備南京有限公司(事后公司辟謠與半導體設備公司概無關聯)。
但兩公司之間虛虛實實,誰也無法保證凱樺康半導體設備南京有限公司是不是在蹭海瀾之家的流量。
從2013年開始,國內注冊半導體企業數量急劇增加。去年,相關企業注冊增量達到最高,增加0.94萬家。但同時注銷的半導體企業數量亦水漲船高。2019年同樣是注吊銷相關企業數量最多的一年,吊銷企業數量達0.34萬家,同比增長100%。
人來了又去,半導體企業成了匆匆過客,到底為了什么呢?讀者大概心里也有數。
而政府方面,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發布及大基金成立以來,國內二三線城市便密集上馬了半導體項目,包括合肥長鑫、晶合,武漢弘芯、南京臺積電、無錫華虹第二基地、廣州粵芯等等。
其中的武漢弘芯便在今年出事了。
經過一輪又一輪蓬勃的芯片項目投資熱,非常諷刺的是,華為的高端麒麟芯片還是成了絕唱。行業走得太快,結果反而是亂象叢生。
半導體行業至今還有“芯騙”企業存在,似乎產業鏈各參與方誰都逃不掉責任。
文章來源于格隆匯財經熱點 ,作者史蒂芬老夢 轉自財經公眾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