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張照棟、林西 | "全世界都會成為美國的殖民地?""不,中國不會"
點擊:3433  作者:張照棟、林西    來源:“觀察者網”微信公號  發布時間:2020-11-27 12:21:48

 

被萬人敬仰,也曾被千夫所指;曾憑借一己之力帶領球隊站上世界頂峰,也曾因毒品、丑聞窘迫如喪家之犬。但無論如何,馬拉多納早已將自己的名字烙在了拉美大陸的土地上,一如他紋在身上的、那兩個他視之為偶像的圖騰。

1.png 

一代球王,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多納猝然離世,給本就厄運連連的2020,再添一抹悲愴。

阿根廷總統府當天發布公告稱,因馬拉多納去世,全國進入為期三天的哀悼期。

這位一生充滿爭議的巨星,在去世后,得到了全世界的悼念。

對于阿根廷甚至整個拉美大陸而言,這位出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貧民窟的傳奇球星,絕不僅僅是一個足球明星那么簡單,他是阿根廷的民族英雄,也是拉美大陸上左翼政治的一面旗幟。

 

挑戰權貴的“帶頭大哥”

縱觀馬拉多納的一生,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出身,始終與底層民眾站在一塊兒,反叛、不畏權貴一直是他的人生信條。

菲奧里托,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貧民窟,馬拉多納在這兒出生并長大。

在這兒的成長經歷,塑造了馬拉多納思想和性格:反叛、極端、蔑視權貴、迷失自我。

1.webp (43).jpg

馬拉多納曾說,菲奧里托讓他堅毅得甚至有些冷酷。他有時是個革命者和圣人,有時像個流氓和混蛋。

在加盟阿根廷博卡青年俱樂部后,馬拉多納嶄露頭角。而這家阿根廷最負盛名的俱樂部的粉絲,大都是藍領階層和窮人。

1.webp (44).jpg
1.webp (45).jpg
博卡青年隊主場,馬拉多納包廂燈光徹夜長明。

1982年從博卡青年轉會至西甲足球豪門巴薩后,出身草根的馬拉多納很難適應那里的生活。他的巴薩生涯并沒有獲得成功,巴薩也并沒有接納這位新球王。

1.webp (46).jpg
巴薩悼念推文。

1984年,馬拉多納轉會至意甲球隊那不勒斯,一支當時還在努力保級的弱旅。

在隨后的七年里,馬拉多納為那不勒斯帶來了兩個聯賽冠軍,兩個亞軍,一個歐洲聯盟杯冠軍。

那不勒斯的崛起,被看做弱者對強權的勝利,而馬拉多納正是反抗足球貴族的“帶頭大哥”。

“我只想去那不勒斯,因為尤文圖斯是骯臟的權貴,我的一生就是要把腐朽化為神奇!”馬拉多納說。

1.webp (47).jpg
那不勒斯市民球場外悼念馬拉多納。

馬拉多納去世后,那不勒斯也為這位英雄獻上最高的敬意,全市舉行哀悼活動,那不勒斯球隊主場圣保羅球場也更名為馬拉多納球場。

 

 

復仇!阿根廷的民族英雄

“賽前采訪我們當然說足球和政治無關,但我們腦子里想的都是復仇,為那些在馬島死去的阿根廷小伙子。”

多年以后,馬拉多納回憶起1986年世界杯1/4總決賽,對陣英格蘭的那場比賽時說道。

那場比賽,馬拉多納帶領阿根廷2:1戰勝英格蘭。在這場比賽中留下了永恒的經典:“上帝之手”和“世紀進球”,在足球史上畫下了濃重的一筆。

“上帝之手”

“世紀進球”

然而這場比賽的意義遠不止如此。

1982年,英國與阿根廷圍繞位于南大西洋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的主權爭議爆發了著名的“英阿馬島戰爭”,英國在阿根廷的家門口擊敗了阿根廷人。

1.webp (48).jpg
戰爭的失利嚴重挫傷了阿根廷人的民族自尊心。

因此,1986年世界杯上與英格蘭的對決,對于阿根廷人來說絕不只是一場簡單的比賽,而是一次復仇。

馬拉多納統治了這場比賽,他用載入足球史冊的兩粒進球,手刃仇敵,帶著球隊踩著英國人的“尸體”晉級,并且最終奪冠。

1.webp (49).jpg

“我在賽后說那是上帝之手,但其實是迭戈的手,那種感覺就像是對英國人進行了痛快淋漓的劫掠!”馬拉多納后來在自傳中回憶說,不惜一切向這個戰爭對手復仇,這是他當時心中的念頭。

時運使然,馬拉多納成為了阿根廷的民族英雄。

 

切·格瓦拉的迷弟和卡斯特羅的忘年交

功成名就之后,馬拉多納成為了一個政治名人,甚至還受到了教皇的接見。

上世紀90年代期間,馬拉多納支持過右翼勢力,和阿根廷總統梅內姆的新自由主義。然而馬拉多納很快就發現,右翼的立場不符合自己的出身和性格特點,他轉向了左翼。

馬拉多納的左臂上紋著拉美革命圖騰——切·格瓦拉的紋身。

他曾說:“很多阿根廷人都在懷念被他們害死的格瓦拉——古巴著名共產黨人,他才讓我們驕傲。”

而格瓦拉的語錄“在革命中,一個人或者贏得勝利,或者死去。”一直是馬拉多納最喜歡的口號。

1.webp (50).jpg

如果說,格瓦拉是馬拉多納的精神偶像的話,那么卡斯特羅就是他生活中的導師和政治上的領路人。

馬拉多納的左腿上紋著卡斯特羅,當年他用這條左腿,連過六人,完成了那粒“世紀進球”,完美復仇。

2.png

馬拉多納退役后,被毒癮酒癮長期困擾,各種丑聞纏身,身體還出現了心臟以及呼吸系統疾病。

卡斯特羅把馬拉多納接到古巴哈瓦那,安排醫療團隊專門為馬拉多納進行戒毒治療。

據當時路透社報道,馬拉多納在古巴治療期間,卡斯特羅扮演著他“嚴父”的角色。

1.webp (51).jpg

馬拉多納后來說:“我差點喪命,那時候阿根廷很多醫院都不想治療我,覺得我是個大麻煩,是菲爾德在哈瓦那為我打開了一扇門。”

在馬拉多納自傳《我是迭戈》中,他專門為卡斯特羅題詞:“獻給卡斯特羅,并通過他,獻給古巴人民。”

2016年,卡斯特羅逝世后,馬拉多納親赴哈瓦那吊唁,他對媒體說:“我這就去古巴,去送別我的老友。”

 

拉美左翼政治運動的“形象代言人”

除了與卡斯特羅的友誼外,馬拉多納還與拉美另一個國家委內瑞拉的領導人查韋斯交好。

1.webp (52).jpg
馬拉多納與查韋斯。

作為委內瑞拉的軍政強人,卡斯特羅之后的拉美左派政治領袖,查韋斯的政治立場是極度反美的,且作風強硬。

而馬拉多納就是查韋斯最堅定的反美盟友和政治兄弟。

馬拉多納曾在查韋斯的電視節目中說道:“我討厭來自美國的一切,我用我全部的力量討厭它。”

在2005年中美洲峰會上,拉美各界人士舉行反美大串連,馬拉多納、查韋斯和玻利維亞前總統莫拉萊斯為這場運動的三大領袖,他們三人也被視為卡斯特羅晚年的三大門徒。

1.webp (53).jpg
查韋斯(左一)、馬拉多納(中)、莫拉萊斯(右一)。

查韋斯于2013年患癌病逝,但是馬拉多納與委內瑞拉的情誼并未斷絕。

馬拉多納去世后,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在他的悼念推文上還提及,馬拉多納曾暗中幫助委內瑞拉供應糧食。

1.webp (54).jpg

盡管馬拉多納被視為拉美左派政治領袖,但對于拉美左派政客而言,馬拉多納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符號、一個“政治形象代言人”而存在的。

無論是卡斯特羅還是查韋斯,他們看重的,只是馬拉多納作為一名足球巨星的影響力,希望借此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1.webp (55).jpg
2010年南非世界杯場館工人大罷工,打出馬拉多納與格瓦拉的抗爭旗幟。

與其他投身政治的足球明星相比,比如現為利比里亞總統的喬治·維阿、現任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市長的卡拉澤等,馬拉多納的從政之路卻截然不同,他從不依附于任何政黨,也不被任何國家的主流政府承認。

1.webp (56).jpg
利比里亞總統喬治·維阿 1995年世界足球先生。

馬拉多納的政治觀點和政治活動也樸素得多,比如出席抗議會議時穿著“阻止布什”的T恤,大罵布什垃圾;不準女兒看《蜘蛛俠》《指環王》等美國大片,他說:“在你們的爸爸面前,那些美國怪物都不算什么英雄。”;還有每當教皇發表扶貧演說時,馬拉多納就發聲宣稱羅馬教廷應將自己的巨額財富分給窮人……

1.webp (57).jpg

紀錄片《馬拉多納》的導演庫斯圖里卡曾如此評價馬拉多納:“如果沒有成為一名足球運動員,他一定會成為一名革命者。”

3.png

 

“全球只有中國不是美國殖民地”

 

1996年夏天,馬拉多納隨阿根廷博卡青年隊訪華。

據廣州日報今日報道,當時在北京有名的昆侖飯店吃了一頓北京烤鴨后,馬拉多納當場對陪同的中國朋友說:“你們有這么好吃的東西,不要去引進那些美國快餐,一個國家應該捍衛自己的傳統。”

4.png

在參觀故宮時,馬拉多納又感慨道:“這是全世界最偉大的一座博物館,我希望那些曾經搶奪過這座博物館的強盜們歸還屬于中國人民的藝術品!”

1.webp (58).jpg
同查韋斯和卡斯特羅一樣,馬拉多納也是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的擁躉。

事實上,在上世紀的第三世界國家甚至很多歐美國家中,毛主席和切·格瓦拉一樣,早已超越了政治范疇,被視為圖騰式的偶像,成為了一種流行文化符號。

很多人對毛主席萬分敬仰,馬拉多納也不例外。

1.webp (59).jpg
保羅·布萊特納,前聯邦德國著名足球明星,著名的毛澤東主義者。

在紀錄片《馬拉多納》中,被問及中國也會成為美國的殖民地嗎?馬拉多納非常認真地回道:不,不會。

 

俱往矣。

 

2020年11月25日,馬拉多納輝煌跌宕,榮耀與爭議并存的一生落幕。

1.webp (60).jpg

曾被萬人敬仰,也曾被千夫所指;曾憑借一己之力帶領球隊站上世界頂峰,也曾因毒品、丑聞窘迫如喪家之犬。

當年倒在馬拉多納腳下的英國人曾形容他是“天使與魔鬼”,最貼切不過。

但無論如何,馬拉多納早已將自己的名字烙在了拉美大陸的土地上,一如他紋在身上的,那兩個他視之為偶像的圖騰。

資料來源:

  1. 李偉、林楠  馬拉多納,拉美的左派符號,《時代報告(下半月)》2010年7月

  2. 張楠 ,馬拉多納重返古巴接受戒毒治療 , 國際在線, 2004年9月8日

  3.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廣州日報客戶端, 2020年11月26日

  4. 紀錄片《馬拉多納》, 導演:埃米爾·庫斯圖里卡,2008年

  5. 央視 ,天下足球——世界杯往事之《馬拉多納:魔鬼與天使》 2018年5月1日

  6. 馬拉多納自傳《我是迭戈》


(來源:“觀察者網”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