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這是一個敏感話題,在不少權威媒體已經解釋的情況,本不應該再討論此事。但從發聲看,有些認識顯然與當下前所未有之百年大變局環境不符;與美國將中國列為頭號對手,全體系全政府打壓中國的背景不符;與生物醫藥產業戰略地位不符;與國家生物安全面臨的緊迫形勢不符。
反對輝瑞口服藥入醫保有9點理由:
1、中國是大政府,加入醫保意味著國家在為這款藥做背書。意味著有意或無意會賦予醫生、患者錯誤的認知——該藥一定好。這與其新應用,臨床反應有待考證,禁忌副作用有待研究等客觀現實不符。實際上,大量利益相關人員,直接定義其為“特效藥”,已經讓人疑慮其夸大營銷了。這是拿國家信用冒險!
2、掏空醫保救命錢的擔憂,并不是空穴來風。該款藥明確針對輕癥和普通癥狀患者。而按現在各地公布輕癥占比,均超90%以上。在有醫保保障的情況下,不管是醫生,還是患者,都天然會偏向使用該藥快速恢復健康。畢竟宣傳見效快。注意上述定義:患者在家服用。
加上部分人與國外,特別是美國輿論(如彭博社)一唱一和煽動“躺平”。不管是按英國感染率,還是美國感染率,以如此昂貴藥物治療輕癥,中國都存在被掏空醫保資金可能。
3、“特效藥”的營銷式宣傳,給了政府、公眾錯誤預期。按特效藥的定義,是對某種疾病有針對性特效。近期不少專業人士甚至權威媒體,報道該藥時,都冠以“特效藥”,無形中會讓決策者,公眾放松對病毒的警惕,給傳播培植土壤。有網友質疑:正是該藥引入的當口,國內迎來新一波疫情。
4、生物戰的陰云并沒有消散,反而更濃。隨著俄羅斯一天一點模式,對外透露美國在烏克蘭進行生物基因武器開發的證據材料,以及國社大咖大數據提取的美生物武器開發項目承包資料,均清晰的表明,美國在大規模成體系的開發特定指向的生物基因武器。而美國大生物醫藥制造商,都或多或少與上述項目,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
5、生物基因戰能力,才是美單項能力建設中的王者。1997年《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出版后,美國人經過10多年宣貫理論、概念,2012年形成生物基因戰能力比核武能力更重要的共識,自此每年生物基因領域投入,都超過核武領域。2023財年“生物安全”預算再次超核武領域100億美元,達882億美元。
6、中國已經多年被美國國家戰略定義為頭號對手。自2017年在特朗普版“大國競爭”戰略美國把中國定義為頭號對手以來,各種反中國議題成為了美民主共和少有的共識議題;在今年新的預算計劃中,美再次強調中國是最大對手。
生物醫藥在國家博弈角度看,算什么呢?是解藥!從戰爭的角度看,可以定性為防御裝備、防御力量和防御資源。關鍵時候,美國人會如何使用?看看俄羅斯的遭遇就一目了然。
7、華為、芯片和操作系統殷鑒不遠。拜登上臺后第一件事是供應鏈安全審查,有4項:半導體、稀土、電動車大容量電池和藥品及活性藥品成分。第一項,美國人正在做什么,是怎么全方面打壓中國的,想必大家已經見怪不怪。
可有一點還是需要大家反思的,中國芯片和操作系統為啥會受制于人?這里面既有早期技術基礎和能力不足的問題,但在早年自主研發還是買來組裝之爭上,圖方便大量靠買也是一個很重要原因。讓外資特別是美國占領了市場,國有產業缺乏生存空間有很大關系。
現在芯片領域,不得不從頭來過,專門設立國家大基金予以扶持。藥品領域,雖然在拜登供應鏈審查中只是排第四位,但是在美國國家領域,生物基因藥品領域是第一位。美國人會不在此領域做什么動作嗎?
不能再犯芯片操作系統的錯了!
8、生物安全不只是口號,需要有強大產業能力。生物安全中國已經列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必須認識到,生物安全不只是簡單的中國人的遺傳物質數據,生物樣本,種子基因庫等,還包括防御能力建設,生物安全產業扶持。
如果沒有強大的生物產業能力,談生物安全不過是空喊口號。近期,國家連續公布美國情報機構、網軍偷窺中國,監控全球的手法,實際上證明了中國強大的反制能力。如果沒有這種能力,你說美國人會對你做什么?
看到有網友評論:自從360殺毒軟件免費,病毒似乎一下子少了很多。
而要發展生物基因能力,資本、市場、人才缺一不可。就拿新冠特效藥研發來說,國產也有數款在研,你說你快速把視中國為對手敵人的產品,納入醫保,扶持它,讓它搶市場,算什么事?
注意,藥品比芯片,更事關國家安全!
9、生物基因安全產業,市場前景龐大,值得重點扶持。核武器研發搞出了核電站產業鏈,破譯密碼需要搞出了計算機和一個龐大的信息產業鏈,生物基因安全能力建設,其實比他們更有前景。
因為生物基因藥品能力直接和人相關,事關人生老病死。不管是明星們使用的抗老藥,還是大富豪的保命藥,以及巨頭們青睞的長壽藥,都是此領域的任務。青春不老,長壽永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夢想。里面蘊含多大的市場前景和錢景,你不難想象。
如果哪個國家先研發出葆青春,延壽藥物,再以特殊條款誘導全球高凈值人群、特殊人才和關鍵人物,你不難想象會發生什么?
這會比美國各種作惡手段驅趕資本回流有效得多,也會更隱秘。
這是不是更大的國家安全?
因此對生物基因藥物產業加大投入,對外資在本土相關產業投資進行安全審查,是迫在眉睫的事項。
對于這種有利于對手發展壯大相關能力的事,如該藥引進和入醫保,更是堅決不能干。綜上納入醫保與中國短中長期利益均不符。
作者:星空與思考 來源:策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恐怖鬼手全面圍剿中俄:輝瑞進入中國×烏克蘭境內突現脊髓灰質炎病毒
2022-03-22當忽悠“與病毒共存”與炒作“輝瑞神藥”合流,背后是什么盤計?
2021-11-07?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