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街頭進行政治演講時,死于槍手刺殺。
這是政界的大事,全球媒體都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跟進報道。
聽到這個新聞,中國整個互聯網都沸騰了,網民就差放鞭炮了。
因為安倍晉三這個名字常常和參拜靖國神社連在一起上我們的新聞,所以中國網友對其觀感很差。
這個時候,有很多不和諧的聲音,說什么我們不應該高興,對此表達悲傷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的時候你不說話。
安倍晉三要在日本重振軍國主義的時候你不說話。
安倍晉三說臺灣有事就等于日本有事的時候你不說話。
如今安倍晉三被日本人自己暗殺了,你就出來一臉哭喪樣,還要求別人跟你一起哭,樂一下都不行。
日本是你母國,不是我們的。
上面這種精日的敗類不值一提,但還有一種聲音,說安倍晉三是親中的,如今被殺,會給中國帶來不利影響,所以我們不應該開心。
對于這種言論,那就要好好說一說了。
安倍晉三到底是不是親中派?
親中個鬼,稍微看點新聞的人都知道安倍反華,不知道哪來的人能說出安倍親中這么弱智的言論。
你最多只能說現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是無腦反華,而安倍是有條件反華,和現任首相岸田無條件親美排華的政策相比,安倍稍微有腦子一點,但這并不代表安倍親華。
以中日的歷史關系,以日本被美軍殖民占領的現狀,除非中美友善,否則任何一任日本首相都不可能真正親華。
這可是一個能給火燒東京,燒死50萬日本人的美國將軍李梅頒發榮譽勛章的國家。
美國不同意,哪個日本首相敢親華?
搞政治,再有想法,也不能脫離物質基礎。
2021年12月,已經卸任的前日本首相安倍大放厥詞,說臺灣有事就等于日本有事,然后就等于日美同盟有事。
這種狂言,立即遭到了中國的強烈批評和嚴正交涉。
但是在被中國斥責后,安倍的表態是自己對此感到非常光榮,因此受到右翼份子的狂熱追捧。
而在俄烏戰爭爆發后,安倍晉三再度重申,臺灣有事就等于日本有事。
今年7月,安倍還計劃“訪問臺灣”,計劃“拜祭李登輝”,準備大大的惡心中國一把。
幸好他被刺身亡,沒辦法出行了,我們也不用煩心這件事了。
就這樣的安倍晉三,你說他親華?親個大頭鬼啊。
安倍晉三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日本的內閣制沒有設定任期限制,理論上可以永久任職。
但實際上恰恰相反,在二戰后的70年里,日本換了32個首相,平均每人的任期才2年多一點。
而安倍晉三在日本首相這個位置上呆了2800多天,接近8年,是日本二戰后任期最長的首相。
僅從這個任期來判斷,你也可以知道安倍晉三是二戰后日本最有政治影響力的首相,日本政壇的最核心人物。
安倍晉三憑什么成為日本最有影響力的首相?
因為安倍是日本新右翼勢力的領袖。
所謂日本右翼,指忠于天皇,反對國際化,崇拜日本傳統,崇拜武力,追求日本獨立自主,主張建立強力國家,認為個人應該為國家做出犧牲。
所謂日本新右翼,指追求日本獨立自主,潛臺詞是希望擺脫美國的控制。
要求變少了,只要一個獨立自主,但這一點偏偏是最關鍵,最要命的。
日本是戰敗國,美國殖民地,憑什么獨立自主?
不是中國不同意,而是美國不同意。
日本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脖子上一直套著枷鎖,被美國的鎖鏈緊緊的捆著,而安倍的政治追求,就是讓日本脫離美國的控制。
安倍不親中,不親美,不親俄,只親日,一門心思尋找日本獨立自主之路。
站在中國人的角度,這叫野心。
站在美國人的角度,這叫造反。
站在日本人的角度,這叫英雄。
所以日本人支持安倍晉三。
我是中國人,不是日本人,所以即便我理解為什么日本人支持安倍,也不會認可他。
因為安倍的戰略是騎墻派,在中美俄大國的夾縫中去努力尋求那一絲獨立自主的機會,所以不熟悉政治的人才不理解他的很多行為。
對美國,安倍卑躬屈膝。
對俄羅斯,安倍卑躬屈膝。
對中國,安倍剛上任就訪問中國,積極發展中日貿易,在特朗普對華貿易戰的時候裝傻充愣。
這也是某些人說安倍親華的原因。
但是,在參拜靖國神社的時候安倍毫不含糊,甚至可以說是最喜歡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
因為安倍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滿足普通日本人的利益和需求,而通過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來凝聚日本的傳統愛國心,這是普通日本人最大的需求,安倍當然要滿足。
在下臺后,安倍利用自己非現任首相的在野黨身份,大肆試探中國底線,拋出臺灣有事就代表日本有事,進而代表日美同盟有事的言論。
這么干的原因,就是為了通過臺灣這個支點,試圖撬動一絲縫隙來讓日本軍隊合法化。
中美俄都不會允許日本重建自己的軍隊,都不會允許日本獨立自主,三大強國夾縫中,安倍的努力可謂是徒勞無功,但他依然要這么做,因為他已經這么做了一輩子。
因此,安倍的言行都可以理解,也可以理解為什么他是最受日本人歡迎的首相。
但是這不代表我會支持他,更不代表我會認可他是親華首相。
為什么在日本如此具備威望的安倍晉三,會被人刺殺?
可能性很多,現在無法鎖定嫌疑人,出來殺人的那個很明顯就是個槍手而已。
安倍這種騎墻派,騎墻騎得好,可以在中美俄之間左右逢源,長袖善舞。
騎得不好,那就會被左右開弓,啪啪打臉。
安倍最近對臺灣的表態,不僅會讓中國強烈不滿,也會讓美國強烈不滿。
臺灣問題的決定,是中美的角力,不是日本有資格插嘴的。
安倍這么做,擺明了就是想利用臺灣問題讓日本脫離控制,重建自己的軍隊。
脫離誰的控制?脫離中國的控制嗎?
當然是脫離美軍的控制。
對于日本獨立自主的追求,最不滿的一定是美國,而不是中國。
同時招來中美的不滿還不算,安倍還招來了國內買辦集團的不滿。
美國殖民統治70多年不是白統治的,在日本國內扶持了強大的買辦集團,唯美國馬首是瞻。
安倍在中美俄之間反復橫跳的行為,長期在經濟上試圖擺脫美國,這不僅惹怒了美國,也損害了國內買辦集團的利益。
無條件親美,無條件執行美國的一切命令,不一定符合日本的利益,但一定符合日本國內買辦集團的利益。
因此,想殺安倍的人太多了,密密麻麻一大票利益集團都有可能出手,實在無法鎖定嫌疑人。
一個國家想獨立自主,想擺脫殖民地身份,哪有那么容易,怎么可能是幾個政客憑個人努力能辦到的事情。
沒有全國人上下一心的努力,沒有上百萬乃至于上千萬國民的流血犧牲。
想獨立自主?門都沒有。
想通過偏門手段,憑一些政客的小聰明突破重圍,太難了。
遭到絞殺,很正常。
鋼絲走多了,早晚會掉下懸崖的。
安倍的死亡對中國會有什么影響?
答案是沒什么影響。
安倍毫無疑問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甚至可以說是二戰后日本最優秀的政治家,為日本全體國民爭取到的利益非常之多。
這是日本國民擁護他的原因,但和我們中國沒啥關系。
安倍死了,損失的是日本人,中美對此都不會很在意。
對于美國來說,這只是一個自家殖民地的地方領導而已,死就死了,能有什么影響。
對于中國來說,能影響亞太局勢的根本不是安倍,而是最終的中美決戰。
我感覺,中美決戰快來了。
日本是一個有刺殺首相傳統的國家,但在二戰后日本已經60年沒有首相被刺殺了,安倍晉三更是成為了二戰后第一個被刺殺身亡的日本首相。
這個很有預示意義,代表亂世可能快來了。
現在東歐在打仗,日本在刺殺首相,英國在宣布首相下臺,德國在擴軍。
上一次出現這種類似情況,是二戰前夕。
世道即將混亂,而中美作為最大的兩個強國,避不開的,終有決戰。
如果中美決戰里中國贏了,那么我們根本就不用在乎日本首相是誰,反正誰上臺都得親華。
如果中美決戰里中國輸了,那么我們也不必介意日本首相是誰,反正誰上臺都會反華。
沒了安倍,日本政壇會怎么走,真的沒啥關系,對中國影響不大。
對于中國來說,我們只關注美國,其他一律算“外國”,都是支線,很難影響最終的決定性戰役。
安倍死了,只能說明日本完了,再也沒希望崛起了,不能說明任何其他問題。
倒是我們,雖然此事對中國的直接影響很小,但要警惕這件事背后代表的全球矛盾激化。
政治刺殺是極其罕見的,歷史上一直是戰爭的伴生物。
現在中國經濟增長極其迅速,時間在我們這邊,而歐美的瓶瓶罐罐太多,缺乏打破一切掀桌子的勇氣。
決戰即將開始,但這并不可怕,因為主動權在我們這里,勝算在我們這里,美國現在是不敢不打,又不敢打,進退兩難,擰巴的不得了。
而對于我們,有勝算的決戰那不叫決戰,叫分功盛宴。
只要我們沉得住氣,穩住自身不亂,拖足夠長的時間,勝利一定會在我們這邊。
文章來源于遠方青木,作者一棵青木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