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中國注重保護古鎮;但是,還有比古鎮更重要、更神圣、更古老的亟待關注,那就是中華圣地,它們是兼具古老性、宗教性、民族性的名山勝水、名勝古跡。
中華圣地,是中華起源的物證、民族認同的標志、中華版圖的象征、民族精神的載體、中國人的精神之根,積淀了最古老、最深沉、最牢靠的民族意識、民族信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形成與鞏固。所以,它們也是中華民族的族源圣地、信仰圣地、尋根圣地、祭祖圣地。
族源神話,是追溯民族起源的神圣敘事,并非完全虛構,而是被稱作“史影”,即它們包含著相當多的歷史成分。女媧、伏羲、西王母、帝俊、神農、炎帝、黃帝、蚩尤、顓頊、帝嚳、堯帝、舜帝、大禹等人,統稱“三皇五帝”,他們是中華族源神話的主角,是中華共祖、中華公祖,是中華起源史上的杰出代表。中華圣地,往往流傳著他們的神話傳說,講述了中華民族如何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開枝散葉、生生不息、茁壯成長。
中華圣地,數量眾多,舉例如下:
1.昆侖山:這里,指新疆和田的昆侖山。無論神話還是歷史,時常在講昆侖山是華人的發祥地。昆侖神話是中華創世神話的脊干,女媧、伏羲的故事多半跟它有關。因此,昆侖神話就是中華族源神話,昆侖山是華人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2.博格達峰:它是新疆天山的主峰,其下的天池相傳是西王母居住的瑤池,曾在此宴請周穆王,因此它又被視為古昆侖。如今,天池之畔,保留著西王母廟。天池東南面就是博格達主峰(蒙古語“博格達”,意為靈山、圣山),海拔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兩峰相連。抬頭遠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清朝,被祀為鎮山,即神州五鎮之一。五鎮五岳,同根同尊,都象征著中華版圖、江山社稷。
3.岡仁波欽峰:位于西藏,它和其下的瑪旁雍錯,是青藏高原上影響最大的神山神湖,它們是中國以及東南亞諸多宗教的圣地,瑪旁雍錯傳說是西王母居住的瑤池,岡仁波欽峰也被視為古昆侖。
4.人祖廟:又稱伏羲廟,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城區西關伏羲路。傳說,天水是伏羲、女媧的故鄉。相傳,卦臺山是伏羲發明八卦、開創易學的地方,其古建筑已被毀壞,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廟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基本完好。人祖,是甘肅百姓對女媧伏羲的敬稱,他倆又被中原百姓稱作“人祖婆、人祖爺”。在中華民族的古老信仰里,他倆又被稱作“皇天后土”、“社公社母”、“儺公儺母”,等等。
5.回中山:位于甘肅涇川,相傳是古昆侖,盛行西王母信仰,農歷三月三、三月二十有廟會,傳說三月三是西王母的生日。回中山的王母宮,號稱西王母祖廟。近年來,西王母信仰作為海峽兩岸的精神紐帶,大大地促進了兩岸一家親的同胞情誼。
6.媧皇宮:位于河北涉縣,俗稱“奶奶頂”,建在涉縣鳳凰山(古稱“中皇山”)陡峭險峻的山腰上,被譽為“天造地設之境”,是規模最大、肇建最早、影響最廣的奉祀女媧的勝跡,被譽為“華夏祖廟”,始建于北齊(550-577),初為北齊文宣帝高洋的離宮。每逢農歷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舉行廟會,紀念女媧圣誕,信眾把女媧稱作“人根之祖”、“老母娘”、“送子娘娘”。傳說,女媧在涉縣摶土造人、煉石補天。
7.后土祠:史載,漢武帝“東岳封禪,汾陰祀土”。汾陰在今山西省萬榮縣,漢代建有后土祠,當地人說供奉的是女媧。從漢至宋,先后有24個皇帝次來此祭祀,明代才將“國家級”的后土祠建在北京天壇。比如,明代的后土祠廟像圖碑云:“軒轅氏祀地祇,掃地為壇于脽上。”脽上,即后土祠所在地。軒轅氏,即黃帝,本名姬軒轅。
8.太昊陵:又稱人祖廟,傳說是埋葬太昊、伏羲的頭骨的地方,位于河南淮陽。這里的人祖廟會,時間是二月二至三月三,以祭祀太昊、伏羲、女媧等中華遠祖為主題,人氣為全國之最,高峰時每天多達80萬人。它源于二月二的官方祭拜,太牢規格的祭品。據說,太昊陵始建于春秋,漢代曾在陵前建祠。唐、宋的帝王曾下詔擴建陵園。現存太昊陵為明正統十三年所建,后經明、清多次增建修葺。前來朝祖進香的香會中,女性會眾多能唱《女媧姑娘經》,會講兄妹婚神話。
9.陜西寶雞的炎帝陵:它是炎帝一世的安息地,先民為紀念這位“華宗漢祖”,在此修建了炎帝寢殿,修筑了神農骨床,幾千年來香火未熄。典籍記載,炎帝“帝位”傳承八代,共計520余年。《史記》載,秦靈公三年(前423),“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畤,即社,即社祭的神壇。社祭的祭祀對象是社稷,社稷是江山、國家、政權的象征。《路史》記載,黃帝“崇炎帝之祀于陳”。陳,即陳倉,今稱寶雞。
10.湖南炎陵的炎帝陵:它是炎帝八世姜榆罔(與黃帝同時)的安息地,被譽為“神州第一陵”,坐落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城西19公里處的鹿原陂。清光緒《大清會典事例》記載,對炎帝陵的祭祀,自宋代成為國家祀典后,元代雖為蒙古族所建,但對炎帝陵的祭祀卻未嘗中輟,明清更甚。清代,順治帝親政伊始,即遣各部院侍郎以下、四品以上堂官致祭帝王陵寢,其中包括“炎帝神農氏”之祀。清光緒《大清會典事例》記載,順治初年,“定直省守土官祭歷代帝王陵寢”之制,由“湖南酃縣祭炎帝神農氏陵”。《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帝即位,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金應璧祭“炎帝神農氏”等陵。
11.黃帝陵: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是黃帝的陵寢,是唯一被《史記》記載的黃帝陵。古稱“橋陵”,是中國歷代帝王和社會名流祭祀黃帝的場所。史載,在此祭祀黃帝始于周威烈王四年(前422),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橋山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
12.大禹陵:位于浙江紹興城東南稽山門外會稽山之麓,古稱禹穴,是“五帝”之末、中華上古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由禹陵、禹祠、禹廟組成。明太祖洪武年間,大禹陵被欽定為國祭的36座王陵之一。民諺說:“北有黃帝陵,南有大禹陵。”2006年,大禹祭典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這十二個圣地為代表的中華圣地,對凝聚中華民族的人心起著無與倫比的作用;因此,建議國家將它們進行整體保護,嚴禁毀壞。這份倡議書,拋磚引玉,誠望指正。
倡議單位:
北京城市發展研究院中軸文化研究所
北京立合正信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作者:邱之田;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