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終于結束了一場疲憊,卻也令人興奮的“授課之旅”,可以休息幾天了。犒勞自己的方式,就是看一場老電影。這一次,我選擇1959年上映的《春滿人間》。“人民電影”時代的電影,只要能沉下心來看,就總是能夠收獲一份驚喜。導演?;“堰@部電影拍得清新、優美、陽光,五十年代的社會主義新上海,在鏡頭中顯得朝氣蓬勃,到處充滿著青春活力和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愛,這和新銳導演章子怡在她的《詩》中用“陰間濾鏡”表現新中國截然不同。1958年,煉鋼工人丁大剛(衛禹平 飾),在一場突如其來的事故中遭鋼水燒成重傷。為搶救丁大剛,東華醫院緊急動員,由外科主任范紀康(白穆 飾)邀請專家會診。白教授(鄭敏 飾)引證歐美國醫療文獻資料,強調病人燒傷面積過大,無法治療,范主任也流露畏難情緒。旁聽會診的鋼鐵工人梁世昌(中叔皇 飾)不同意這種消極看法,他的發言引起黨委書記方群(白楊 飾)高度重視。方書記認為,西方國家文獻資料并不能證明就是完整全面的科學總結,人的因素才是決定性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醫院和全社會努力下,一場搶救丁大剛生命的戰斗打響了。堅強的丁大剛向組織保證,只要能活下去,哪怕是殘廢了,也要繼續為黨和人民工作。丁大剛的樂觀與堅強激勵了廣大醫務工作者,大家都積極獻計獻策,戰勝了多次病情突變的危險,終于使丁大剛起死回生,重返工作崗位。除了畫面優美,《春滿人間》的另一個特點,是許多對話具有思辨性、理論性,但毫不枯燥。比如,當白教授振振有詞的宣稱,根據美國的統計資料,如此嚴重的燒傷,死亡率是百分之百時,方書記卻針鋒相對地指出,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醫學科學會有不同的結果。她說,在美國,遭受如此嚴重燒傷的患者,絕大多數都是一線的工人,而美國的社會制度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會全力搶救工人,所以死亡率必然會很高。

再比如,在治療過程中,丁大剛的右腿突然遭受綠膿桿菌的嚴重感染。范主任為保住病人生命,力主鋸腿,方書記則支持另一些醫務人員培養噬菌體,尋找消滅綠膿桿菌的新療法,力爭不鋸腿。一位年輕的醫生擔心地問方書記,“不鋸腿的話,萬一救不活他,黨的威信怎么辦?”方書記則沉靜地回答,“黨的威信在于真正為人民負責!”這句話,今天聽起來仍然令人感到擲地有聲,振聾發聵!丁大剛的原型叫邱財康,1928年生于崇明,1951年被招進上鋼一廠,1956年轉爐到上鋼三廠,是一名優秀的青年爐長。1958年5月26日,深夜11點,行車吊運時主扣松了,10噸半1300℃的鐵水掉下來,爆炸了……瞬間,邱財康全身89.3%面積的皮膚被灼傷,深度灼傷面積達23%。邱財康的表皮好像焦炭,頭腫得像個氣球,生命危在旦夕。燒傷的嚴重程度取決于受傷組織的范圍和深度,燒傷深度可分為I度、II度、III度,其中III度最深,損傷到末梢神經。原瑞金醫院副院長、燒傷專家袁克儉教授說,“以當時的醫學水平、設施條件,像邱財康這樣的病例,存活機會微乎其微。當時業界公認的美國燒傷學科權威——伊文思的理論,僅適用于全身燒傷面積低于50%。這種情況國際上認為沒有救治希望了。”
國際“權威”結論的擺在面前,醫學極限似乎已劃好了生死線,但一個普通工人的生命,牽動了方方面面的心。上海第二醫學院和廣慈醫院(瑞金醫院前身)迅速組織了搶救小組,在全社會的支援下,全力救治這位階級兄弟。

嚴重燒傷后的病人要經歷三個生死關:休克關、感染關、植皮關。前兩關,邱財康一一渡過(這些在影片中有生動的再現,這里不贅),值得多說幾句的是最后一關,也是最難的一關——植皮!當時,邱財康只剩腹部一小塊皮膚完好,可謂“體無完膚”,只能采取“異體植皮”的辦法。醫院貼出了征集皮膚捐贈的公告,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社會氛圍中,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名獻皮志愿者涌入醫院,包括解放軍戰士、學生、甚至本院女護士。邱財康歷經3個月的移植補皮后,幾乎沒有生還可能的他,竟神奇地痊愈了。

1958年,是一個創造奇跡的火紅年代。11月21日,邱財康康復出院,引發國內外醫學界轟動。這一年,青年工人邱財康31歲,出院之后,他又健康生活了56年!他的全部生命,都證明了這樣一個結論:在社會主義中國,醫學科學的確表現出了和美國不一樣的品格。《春滿人間》的片尾,恢復了健康的丁大剛,在一片盛開著鮮花的草地上舉辦自己被推遲了數月的婚禮,新娘是一位美麗的公交車售票員(王丹鳳 飾),遠方是宏偉的上海鋼鐵廠,巨大的煙囪直插云霄。這一畫面顯示,工人階級的幸福生活與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息息相關。

這一畫面也令我想起電影《鋼的琴》(2011年)。影片一開始,就是一個頗具黑色幽默的場景:下崗工人陳桂林,組織了一個小樂隊,為一次葬禮助興。靈棚就搭在一個發電廠的圍墻外面,背景是兩座巨大的冒著水蒸氣的涼水塔,一望而知是建于“一五”期間的大型國有企業,靈棚的橫幅上寫著“沉痛悼念母親”。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