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大誰緝事:“電詐遍布東南亞”?到底怎么回事
點擊:8670  作者:萬邦圖治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3-09-11 09:44:30

 

1.jpg


一、跨國聯合行動打擊緬北詐騙大快人心,祖國永遠是你的保護神


據悉,根據公安部和云南省公安廳的組織部署,9月3日這天,西雙版納公安機關利用邊境警務執法合作機制,與緬甸相關地方執法部門展開了聯合打擊行動。這次行動成功摧毀了緬北地區的11個電信網絡詐騙窩點,共抓獲了269名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嫌疑人。其中,中國籍嫌疑人186名,緬甸籍嫌疑人66名,越南籍嫌疑人15名,馬來西亞籍嫌疑人2名。此外,還成功抓獲了21名幕后“金主”、組織頭目和骨干成員,以及13名在網上逃亡的犯罪嫌疑人,其中包括一名潛逃了19年的命案在逃人員。這次聯合行動的成功打擊了跨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彰顯了中緬兩國執法機關在打擊犯罪方面的密切合作。這不僅有助于保護兩國公民的財產安全,也為維護地區的社會穩定和安寧作出了重要貢獻。公安機關將繼續加強與緬甸等國的合作,共同打擊跨國犯罪,為兩國人民的安全和福祉做出更大努力。

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合法程序下對我們接管的犯罪嫌疑人進行審查和調查。對于那些涉嫌詐騙、非法越境等違法行為的個體,公安機關將全面調查他們的犯罪行為,并按法律予以嚴厲懲處。對于那些家屬報案,反映他們的親人被困在境外的情況,公安機關將認真展開調查。如果發現他們在境外受到非法拘禁等侵害,我們將敦促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執法部門依法打擊犯罪分子,堅決保護我國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權益。公安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境外并不是法外之地,犯罪行為必將受到嚴懲。公安機關將堅定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加強邊境警務執法合作,持續組織打擊緬北地區與我國電信網絡詐騙有關的犯罪行動。我們的決心不會動搖,力度不會減弱,將持續清剿詐騙活動的基地,根據法律逮捕涉嫌詐騙的人員,堅決遏制這類犯罪的高發態勢。

 

2.jpg

 

不要再諷刺國家沒有“戰狼”保護國人。跨國行動不是在國內辦事,此間難處稍有常識者都能詳查。另外,一些不懷好意說噶腰子是為了供應國內某某,此類言論,應該被國安部門詳查。國家一直在你身后提供著最有力的保護!

二、東南亞一些國家存在詐騙及相關產業是鐵一般的事實,無法洗白,但“噶腰子”情況與民間言談不符


聯合國人權辦在2023年的相關報告證實了以下事情都是真實發生的,活動在東南亞的詐騙集團根本沒得洗:把人從第三國騙向最終目的地、對人進行殘酷虐待和奴役、虛假誘人廣告、勒索被騙者家屬的贖金、不斷轉賣等。但唯獨頻繁出現在中文媒體中“噶腰子”在聯合國相關的報告中并未被提及。

東南亞地區賭場和在線賭博活動的興起是在線詐騙活動的根源。不僅中國嚴厲打擊賭博,實際上,柬埔寨、泰國和老撾等國家,官方都在不同程度上禁止賭博,尤其是網絡賭博。自2016年以來,這些國家努力打擊在線賭博行業,但因為腐敗、策略不利等各種原因,往往不能除盡,反而讓在線賭博的犯罪集團通過轉移地點、進一步偽裝和隱蔽來逃脫法律的懲罰,反而還增加了有組織犯罪集團的影響力。例如,從2014年到2019年,柬埔寨賭場的數量增加了163%,從57家增加到150家。菲律賓境外賭博運營商(POGO)系統成立于2016年,專門為菲律賓境外的玩家提供在線博彩服務,雇傭了數萬名外國人和少量菲律賓人。與這些業務相關的犯罪活動,特別是綁架和非法拘禁雇員的案件,一直備受關注。詐騙活動在該地區也存在已久;有組織犯罪集團在柬埔寨從事詐騙活動已有十多年,而自2016年以來,詐騙活動急劇增加。在緬甸,有組織犯罪分子在該國活動已有多年,但據報道,自2021年2月軍事政變以來,情況有所惡化,特別是與這些詐騙活動有關的人口販運和中國大陸屢屢談及的“噶腰子”問題。

 

3.jpg

 

新冠疫情和相關的管控措施對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的網絡騙局等非法活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為公共衛生措施關閉了許多賭場,所以賭場老板們將業務移到了監管較松的地方,以及利潤日益豐厚的網絡空間。犯罪團伙也越來越多地把目標對準了因邊境關閉和企業停業而失業的外來移民,讓他們參與并為網絡騙局而工作。與此同時,由于疫情期間的一些管控政策,很多人被限制在家中,上網時間增加,成為網絡騙局的潛在受害者。2021-22 年期間,東南亞各國逐漸放棄了嚴格的疾病管控措施,但經濟沒能再恢復到往日的繁榮,疫情造成的經濟困境讓很多人急需掙錢,這也正好讓詐騙集團的更好做局。人販子利用許多國家缺乏體面工作的機會、新冠期間企業倒閉、缺乏社會保護,特別是年輕畢業生就業機會減少的情況,打著提供真實工作的幌子,輕而易舉地以欺詐手段招募人員參與犯罪活動。數字平臺極大地擴展了從事網絡欺詐的有組織犯罪分子的活動范圍,使他們能夠以不同國家和不同語言群體的人為招募目標。例如,越南的在線賭博需求增加,需要會說越南語的人來從事詐騙。值得注意的是,網絡詐騙行業在疫情開始后不僅有了大幅增長,而且還卷入了侵犯人權的事件,如販賣人口和對兒童的性剝削。

4.jpg

詐騙行業在全球范圍內都非常賺錢。根據美國區塊鏈數據分析公司Chainalysis的報告,2021年全球詐騙收入高達78億美元,被盜的加密貨幣價值也達到了78億美元。報告顯示,詐騙創造的收入并不比販毒低。由于網絡詐騙的隱秘性和官方應對措施的漏洞,東南亞成為網絡詐騙的高發地,受害者人數非常龐大。在緬甸,可能至少有12萬人被迫從事網絡詐騙活動,而在柬埔寨,報告也顯示至少有10萬人被迫卷入網絡詐騙活動。東南亞記錄在案的這些人口販運案件,一般來說被拐的都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或者收入很低的人,但是隨著詐騙集團的精心發展,越來越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高學歷的人也被卷入。受害者往往來自東盟國家、中國(含港澳臺)、南亞國家、東非、土耳其和巴西。雖然大多數受害者是成年人,但也有報告顯示存在青少年受害者。

在東南亞這些地區,強迫拐賣人口過去從事犯罪是非常難以處理的難題,因為有三個特殊的、相互交織的挑戰使得以權利為基礎的有效對策復雜化,很難應對人口販運進入網絡詐騙活動和相關的人權傷害。這些挑戰包括:首先是將涉及跨國有組織犯罪的個體繩之以法的挑戰;其次是在數字平臺和領域保護人權的挑戰;以及在治理和監管薄弱的司法管轄區打擊詐騙活動的挑戰。

 

5.jpg

 

從有組織犯罪的挑戰來說,販運人口是一種難以查明和起訴的罪行。根據國際法律標準,特別是在新的數字領域,調查和起訴涉及侵犯人權的有組織犯罪和跨境行動背景下的指控,是需要各種復雜而先進的調查技術的,但相當多的東南亞國家可能不具備這些必要的能力或經驗。在這些電信詐騙和人口拐賣猖獗的東南亞國家中,一線官員,如邊防警衛、警察或勞動監察員,往往缺乏培訓和能力,無法在從這些中心獲救或返回的人群中識別販運受害者。其他障礙包括語言障礙以及執法機構和其他機構之間跨境合作的復雜性。此外,對整個犯罪網絡進行調查、起訴和定罪所需的調查程序的規模可能對一些國家的刑事司法機關構成挑戰。與此相關的還有腐敗問題,據報道,腐敗問題在這些利潤豐厚的網絡詐騙活動中蔓延并根深蒂固——一些當地的官員和軍閥實際上是這些非法產業的保護傘。

從數字平臺的挑戰來說,社交媒體和其他數字平臺在這些網絡詐騙活動中扮演了固有和顯著的角色。近年來,東南亞的數字技術、商業和電子商務呈指數級增長,特別是加密貨幣和在線游戲,以及該地區日益增長的數字化和應用化。后者體現在數字支付和二維碼的廣泛使用,而新冠大流行則加速了這一趨勢。東南亞人民高度信任社交媒體平臺,但與此同時,保護用戶在線和數字領域權利的法規卻十分有限。數字平臺在該地區的核心作用是在公民空間受限、機構薄弱、網絡言論和內容被廣泛監管和定罪的背景下產生的。在此背景下,人販子利用主要數字平臺,以虛假招聘廣告欺騙東南亞及更遠地區的人們,招募他們參與詐騙活動。在這些行動中,數字平臺被用來詐騙世界各地的人們,包括通過一系列平臺和應用程序,如 Boo、Facebook、Grindr、Hinge、Instagram、Lazada、Line、LinkedIn、MeetMe、Muslima、OkCupid、Omi、Shopee、Skout、Telegram、TikTok、Tinder、微信、WhatsApp 和 Wink。在將詐騙目標引向 Meta Trader、Binance、Coinbase 和 Trust Wallet 等平臺進行實際上是欺詐性的加密貨幣交易時,騙子通常會向受害者列舉這些應用程序在主要的蘋果和谷歌應用程序商店中都有銷售這一事實來證明其合法性。據報道,人販子還利用 Telegram 等社交媒體應用程序將被販運者賣給其他犯罪活動。

6.jpg

從治理薄弱的挑戰來說,許多人們被迫參與網絡犯罪活動的中心,實際上都位于治理和法治薄弱、權威受到質疑的司法管轄區。緬甸的軍事政變、持續的暴力和武裝沖突,以及由此導致的法治崩潰,為犯罪活動的急劇上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政變之后,跨國有組織犯罪分子能夠通過與緬軍內部各派和各種民地武的武裝合作,擴大其在緬甸各地區的詐騙。緬甸的許多詐騙中心都位于監管薄弱的邊境地區,這些地區的特點是缺乏正式的執法結構、監督和問責制。這些地區的沖突局勢通常與若干情況有關,使情況進一步惡化。這些因素包括嚴重依賴犯罪的扭曲經濟、有組織犯罪集團的存在,以及缺位的司法和保護體系,使有罪不罰現象永久化。

三、詐騙者中,中國人數量最多也是事實,但這并非什么“中國人劣根性”,系統性腐敗和相關勢力的支持是背后更根本的原因

 

從本次的跨國聯合掃蕩詐騙組織的作戰可以看出,中國籍的嫌疑人是數量最多的。一方面,東南亞國家存電詐土壤,但另一方面,相當多的中國籍嫌疑人并非都是被坑蒙拐騙過去的,有相當大比例是知道怎么回事還要過去的。所以“中國人騙中國人”并非空穴來風。所以一直有人說中國人騙中國人,中國人坑中國人,中國人害中國人,在世界是出了名的。把自己的同胞騙到緬甸、柬埔寨進行敲詐勒索,實施非人性折磨的是中國人;把基地和網站設置在國外,對國內的普通老百姓實施網絡詐騙的是中國人;在中國賺了大錢的人,很多帶著巨額財富全家移民美國及西方國家的是中國人;把地溝油當食用油、把蘇丹紅添加入食品、把瘦肉精加入飼料中,把三聚氰胺加入嬰幼兒奶粉中,為富不仁的是中國人;同樣的商品,對外銷售的質量安全標準高于對內銷售的質量安全標準。

因此,有人試圖用這個來說明,這是中國人的劣根性。事實存在,但這個論斷是站不住腳的。其實世界各國的騙子都主要在騙自己民族的人,因為語言、文化習慣等相似,成本最低。尤其一些高端騙局,需要復雜的溝通和語言往來,騙子如果能夠掌握這么精神的外語,就有很大概率找到其他工作了。這就是為什么在海外,詐騙中國人的,往往正是中國人,并不是因為什么“國民劣根性”、“愛內斗”,而是因為外語不好,只能用中文騙騙同胞算了。用外語騙洋人,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做不到。

另外,海外中國籍騙子之所以常常針對同胞,并非因為中國人天生“好內斗”或者“劣根性”如此,而是由于一系列復雜原因。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的社交圈相對狹小。中國人在海外生活,通常成為當地的少數族裔,處于社會的邊緣地帶,與主流社會有一定距離。這些移民往往難以融入當地的文化圈,尤其是那些不擅長外語的人,更加難以融入當地的社交圈。因此,大部分中國移民在國外仍然與中國人為伍。由于社交圈主要由中國人組成,如果他們選擇從事犯罪活動,自然而然地更容易選擇針對同胞,因為這降低了犯罪成本,這一現象在邏輯上是合理的。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交圈的局限性,而不是其他。海外的中國騙子喜歡以中國人為目標,其實根本還在于中國人相對更傾向于忍氣吞聲,這背后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內斂,更傾向于忍受困難,避免沖突,盡量維持和平。其次,如果是在海外被騙,中國人通常不太流利于當地語言,因此難以報警、打官司或進行投訴,語言障礙成為了一大困難,在東南亞某些國家是被綁架過去的,就更是叫天天不靈。因此,相當多的中國人往往會選擇忍受。正因如此,海外的中國騙子知道這一點,便有了針對同胞下手的底氣。當然,并不是所有中國人都會忍氣吞聲,也有堅決維權、不妥協的人,只是相對于其他族群,這種中國人的比例相對較低。除了“語言不通”這一因素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當地人畢竟對當地情況了如指掌,因此,要欺騙當地人,難度通常相當大。然而欺騙國內的中國人或者是剛出國不久的中國移民,情況就有所不同。他們通常對當地環境不太熟悉,再加上同胞之間的情感紐帶,可能會較為輕信,因此更容易成為騙子的目標。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騙子更容易選擇同胞作為下手對象。

 

7.jpg

 

實際上,欺騙同胞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不僅限于中國人,而是人類的一種共同特征。如果我們將視野擴大一些,就會發現,雖然在海外,中國籍騙子似乎更傾向于以同胞為目標,但這并不是中國人的“特性”。實際上,在世界各國,幾乎所有族群的騙子都更愿意選擇自己國家的同胞作為詐騙對象,中國人并非孤例。舉個例子,在海外的印度移民通常也以印度人為目標進行欺騙,在海外的越南移民也傾向于欺騙其他越南人,以此類推。這種現象的背后原因大同小異:針對同胞進行欺騙,作案成本較低,成功率較高。我們常說“人性相通”,世界上并沒有太多新鮮事。因此,我們無需過度強調所謂的“國民性”或太過一概而論。

反而,我們要認識到,如果沒有某些地方軍閥乃至地方政府的支持,電詐產業也絕不可能如此猖獗——一個巴掌拍不響。

四、中國受害者:被拐賣、自愿還是被哄騙?


去緬北搞詐騙的人,實際上有多少是被欺騙,多少是自愿的呢?2020年,中國公安部組織了名為“長城2號行動”的行動,主要針對在境外從事網絡詐騙,也就是俗稱的“殺豬盤”和網絡賭博的人,進行“勸返”。所謂“勸返”,就是通過在之前進行嚴格調查,列出長期在境外從事非法活動的人員名單,然后向這些人本人和家人發布通知書,要求他們在限定時間內自愿返回國內并投案自首。這個行動不僅表明了中國政府打擊境外詐騙犯罪分子的決心,對于那些涉及詐騙的人來說,也是一次改過自新的重要機會。因此,自從這個行動開始以來,越來越多的地方也紛紛推出了各自的“勸返”政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自愿返回。據不完全統計,自2020年以來,每年的“勸返”行動都勸返了數十萬人,而這些人都是自愿返回的,因為如果被關押或者限制人身自由,他們是無法主動返回的。

 

8.jpg

 

既然如此,為什么網絡上還有那么多令人恐慌的詐騙故事呢?其實,很多令人恐慌的“拐賣到境外”的故事源自那些需要吸引關注度的網紅。眾所周知,謠言是滿天飛的,而辟謠卻難以傳開。可以想象,一個人心懷發財夢想,主動去東南亞從事詐騙活動。這個人在外面受盡了苦,卻未能掙到錢,最終被迫返回國內。某天,他的鄰居好奇地詢問:“你前陣子去國外了吧,去干嘛了?”這時,他會怎么回答呢?他是否會坦誠地承認自己原本計劃從事詐騙,但最終失敗了,被逼返回?這么說可能會破壞他與鄰居的友好關系。因此,他可能會選擇按照流行的說法,聲稱自己是被騙到國外,經歷了許多苦難才回來。如果他具有表達能力,還可能拍攝視頻,生動地描述自己被騙的經歷,制造出一些在網絡上傳播的故事,甚至有機會成為網紅。

 

9.jpg

 

此外,我們還需要了解,前往境外的人不僅僅是加入電信詐騙組織的成員,還包括做生意的人,他們在境外提供各種服務,服務對象通常也是涉及詐騙的人。由于“勸返”行動大規模削弱了詐騙組織的人力,導致用工短缺,因此后來,電詐組織在招聘和管理上越來越采取更加不擇手段,包括體罰、虐待和非法拘禁。所以說,大多數前往緬北的涉詐人員都是自愿出去的并不完全客觀,因為其中有許多配套產業人員在內。勸返行動同時也給詐騙組織帶來了巨大損失,使得他們人手不足,產生用工危機,因此在招聘和管理上也變得更加不擇手段,包括體罰、虐待和非法拘禁等。所以,說大部分去緬北的涉詐人員是自愿出去的,需要理解里面的復雜性。前期被勸返的人多了,自然后面招人和用工手段就變得強硬了,因為利益擺在那,和傳銷前期被囚禁和后期敞開是一個道理。所以,實際上是許多人就是被哄騙出去的,詐騙頭目利用了一些人想發財或改變困境的愿望,誘騙他們前往,相當于成為了助推器和催化劑。

五、對詐騙的打擊要形成長效機制,但是全面污名化東南亞絕不可取

 

東南亞是全世界最復雜的地區。這里有全世界的發達國家,也有全世界最欠發達的國家。緬北和緬甸南部的情況差異極大。這幾年,我們中的一些人曾經對西方的辱華電影感到憤怒,因為這些電影情節來源于虛假,充滿了東方主義視角的施舍和憐憫,混合著惡意與敵視的幻象。然而,當一系列國產電影帶著赤裸裸的“惡意與傲慢”出現時,當同樣是第三世界國家的“東南亞國家”被集體污名抹黑、刻板印象、文化霸權之后,我們的文化公知卻選擇保持沉默。他們一方面繼續維護著西方的偏見審視,一方面不假思索地將東南亞全部與負面形象等同起來,公然成為了原型偏見傳播中的承上啟下者。這種態度既維持了西方的偏見,又毫不猶豫地將東南亞國家與負面刻板印象等同起來,實際上成為了偏見傳播的推波助瀾者。

無論是《消失的她》上映后,媒體對東南亞犯罪率的夸張描述,打擊旅游信心,還是近幾年多數影片中,對于東南亞國家的標簽化處理,都只是把東南亞當成了一個可以在電影銀幕上講故事的“法外之地”。當國產電影或主動或被動地“辱”東南亞越來越上癮之后,真正的中國故事也距離我們越來越遠了。面對一個可能存在危險的地方,適當提醒當然是必要的,但過度渲染并非明智之舉。我們所聽到的關于緬甸的各種說法,就像是身后火光投射的影子,我們并不能完全了解其真實面貌。然而,對于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們應該以更多元的視角審視,而不是草率地下定義、貼上簡單的標簽,這對于我們和被定義的一方都毫無益處。為什么我們只愿意看到詐騙的一面,而不愿意看到正常的一面?或許這是因為危險對人的刺激更大,但也可能是一些人“妖魔化”的結果。在污名化東南亞的潮流中,東南亞的一切都是負面的,連博士學位也不假思索成為最劣等(盡管有一些私立大學很水,但東南亞國家相當部分的公立高校學風嚴謹,其畢業難度并不低)。

10.jpg
11.jpg

一些網友共同制造出“緬甸語專業就是從事詐騙”的印象,本身就是一種“妖魔化”的過程,似乎只要和緬甸有關,就會被與詐騙聯系在一起。這樣做不就是讓大眾對真正的緬甸產生錯誤認知,增加人們的恐懼感嗎?當然,如今對境外詐騙保持謹慎非常重要,但是“談緬色變”,甚至對某個專業進行攻擊的行為是毫無必要的。這種污名化行為不會改善當前的情況,反而會給選擇學習緬甸語的學生和與緬甸有正常交往的廣大群體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實際的是,這種過于簡單的且不符合完整事實的粗糙描繪不僅剝奪了東南亞國家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更讓人忘卻了緬甸在一帶一路中對中國的重要性。全盤污名化緬甸會讓我們忽略這個國家在地緣政治、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與我方的重要作用。

最希望看到中緬關系破裂的毫無疑問就是美西方。如果發展到大多數甚至每一個中國人都不假思索地認為緬甸全國都是詐騙之國、簡約化緬甸歷史和現實的復雜性,那么,美西方的離間計就會更快得逞。由于各種歷史原因的累積和疊加,我們往往對近在咫尺的東南亞國家并不了解,卻同時對美西方的細枝末節充滿神圣敬意。這兩種極端不平衡的外向審視急需平衡。我們應該以客觀、全面的態度看待緬甸,促進雙方的合作與交流,就像9月3號這樣,多一點聯合行動共同打擊詐騙犯罪,也更多一點對周邊國家的全面了解,真正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萬邦圖治區域國別學苑”)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