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為了保護其遺產和主權,太平洋小島國圖瓦盧宣布了在元宇宙中重建自己的計劃,試圖在全球海平面上升危及其生存之前“保護”自己。圖瓦盧司法、通信和外交部長西蒙·科菲宣布,這個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數字國家”。他表示,該國將利用元宇宙成為第一個數字化國家。具體做法是建立一個國家的數字孿生體,并將其上傳到元空間,這是一個可互操作的在線平臺,依靠增強和虛擬現實(VR)來幫助用戶互動。
該聲明是在Cop27(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宣布的,目的是在圖瓦盧被淹沒之前保護其歷史和文化。科菲在談到這個太平洋島國時表示,它將“在云端” “一塊一塊地”重建自己。他們想在網上保留自己國家的身份,以提醒下一代他們的家曾經是什么樣子。而入駐元宇宙,成為數字國家,目的是繼續在元宇宙中保留國家主權,并且行使國家主權,使圖瓦盧作為在線國家繼續存在。
在一個簡短的視頻中,科菲解釋說,圖瓦盧這么做,是為了保護島嶼和維護主權:“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海洋、我們的文化是我們人民最寶貴的資產。而為了使它們不受傷害,無論在物理世界發生什么,我們將把它們轉移到云端。”科菲在演講中指出,圖瓦盧的島嶼,就像他所站的這個島嶼一樣,將無法在氣溫迅速上升、海平面上升和干旱中生存。因此,圖瓦盧的元宇宙副本將為后代復制和保存這個島嶼及其記憶。它還將為圖瓦盧政府提供一個可以取代其實體存在的在線存在,“以允許(它)繼續作為一個國家運作”。
科菲強調,圖瓦盧元氣大傷,不得不采取成為第一個數字國家。他在Cop27上說:“自從Cop26以來,世界對圖瓦盧的遭遇無動于衷,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所以我們太平洋地區的國家必須采取行動。”溫上升預測仍遠高于1.5攝氏度,預示著像這樣的小島即將消失。因此,圖瓦盧人別無選擇,只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數字國家。作為“現在的未來”項目的一部分,這一倡議已經醞釀了一年。該項目是由科菲的部委發起的,目的是讓圖瓦盧做好應對最壞氣候變化情況的準備——海平面上升導致圖瓦盧被淹沒。為了讓觀眾記憶深刻,視頻最終顯示,演講是在Te afualiku島的虛擬模擬環境中進行的。科菲也出現在去年的氣候峰會上。為了強調海平面上升的風險,他站在齊膝深的海水中發表了演講,強調情況有多么令人絕望,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這個小島是圖瓦盧最小的島嶼,也是圖瓦盧將在氣候變化影響下、將最早被海平面淹沒而失去的第一塊國土。
科菲在他的視頻講話中說:“只有經過考慮的全球努力才能確保圖瓦盧不會永久在線,不會從物理平面上永遠消失。”這位外交部長認為,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動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世界其他國家可能不得不在元宇宙中加入他們的行列,他說道:“如果沒有全球良知和對我們共同福祉的全球承諾,我們可能很快就會發現,隨著世界其他地區的土地消失,他們也會在網上加入我們的行列。這一結果的悲劇怎么說都不為過。圖瓦盧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存在于網絡空間的國家,但如果全球變暖繼續不受遏制,它不會是最后一個。”他表示,考慮到“最壞情況”的元宇宙計劃可能允許圖瓦盧在其人民被迫生活在其他地方時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充分運作。
二、圖瓦盧都遭遇了什么苦難?
圖瓦盧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國,由9個環礁和島礁組成,陸地總面積26平方公里。人口約12000人。它的最高點海拔約2米。聯合國已經將該島列為受氣候變化影響“極其脆弱”的國家。由于海平面的不斷上升,該島的地標、歷史和文化都遭受嚴重威脅。據路透社報道,漲潮時,首都富納富提市高達40%的地區被淹沒。整個國家將在本世紀末被徹底淹沒。不斷上漲的水位也威脅到該國的糧食供應。研究人員預測,土壤鹽堿化、海岸侵蝕和海水侵入淡水生態系統將導致圖瓦盧人更容易受到糧食不安全的影響。
由于氣候變化,這個地球上第四小的國家面臨滅絕。據報道,不斷上升的海水和致命的風暴已經開始淹沒這些島嶼,人們越來越擔心圖瓦盧在幾十年內將無法居住或可能完全消失。圖瓦盧總理紹法圖-薩波阿加去年告訴聯合國,全球變暖的威脅與“針對我們的緩慢而陰險的恐怖主義形式”沒有區別。獨立科學家也提供了類似的嚴峻預測。南太平洋地區環境計劃和日本政府共同撰寫的1996年科學研究報告得出結論:“由于其位置和物理性質,圖瓦盧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特別是海平面上升。”
與其他當前或預測的環境災難不同,圖瓦盧的問題被認為是全世界的人們通過燃燒化石燃料,向大氣中釋放二氧化碳,造成全球變暖而造成的。在這個意義上,發達國家的奢侈生活方式都會對圖瓦盧的命運起到作用。事實上,圖瓦盧曾在2002年威脅要起訴美國和澳大利亞過度排放二氧化碳。每年都有圖瓦盧人放棄他們的家園,離開祖國。遺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同意圖瓦盧的未來在水下。西方一些批評人士稱,這些島嶼的領導人是機會主義者,他們希望獲得外國援助,并對那些可能成為“環境難民”的人給予特別承認。他們說,這些人正在利用這場危機進入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還有人甚至說,同情圖瓦盧的人和組織是“生態帝國主義者”,意圖把他們危言聳聽的環境觀點強加給世界其他地方。
真相究竟是什么?難道是圖瓦盧欺騙了全世界?圖瓦盧的環境和遭受的威脅如此明顯,西方為何還不承認自己的責任?各執一詞的外交辭令充滿迷霧,甚至科學觀點也是互相沖突的。看清全球氣候理論與圖瓦盧人民的交集之處,但這出奇的困難。大多數參與討論這個問題的專家都沒有去過圖瓦盧,那些去過圖瓦盧的人通常都有自己的計劃。“每個人都帶著故事來到這里,”澳大利亞生態學家、前圖瓦盧長期環境顧問烏蘇拉·卡利(Ursula Kaly)說。“他們的想法事先就定好了。在我參觀了圖瓦盧,查閱了科學證據,并與氣候專家和其他科學家交談之后,我得出的結論是,這個國家及其近1萬人確實陷入了困境,甚至可能注定要滅亡。但海平面上升只是問題的一部分。”
根據全球碳項目,如果世界繼續保持目前的排放水平,有50%的可能性,全球溫度上升將在9年內達到1.5℃——《巴黎氣候協定》規定的門檻。鑒于這種風險,圖瓦盧前總檢察長、現任駐斐濟高級專員Eselealofa Apinelu博士在“太平洋狀況”會議上說,圖瓦盧人需要 "他們可以堅持的東西"。她說:“當不幸發生時,圖瓦盧似乎真的消失了,我認為當時的想法是保存它,以一種狀態保存它,讓幾代圖瓦盧人可以看看它,這就是數字化的想法。我們不能把人數字化。談論土地很容易。我們需要讓人參與進來,這是我們仍在考慮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與人打交道。”
在過去的幾年里,這個國家一直在開發可以減輕氣候變化對其公民影響的數字解決方案。2021年,政府采取措施建立圖瓦盧國家數字分類帳,以保護公民在公共區塊鏈上的數據。阿皮內盧還呼吁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國家,在此期間允許圖瓦盧人更容易地進入,這樣他們就可以在漲潮迫使他們遷移之前探索其他潛在的家園。到目前為止,已經可以創建自然棲息地的數字三維重建,以及不同社區可以互動的論壇和虛擬互動空間。盡管不太常見,一些國家也嘗試了基于位置的功能的虛擬類似物。例如,愛沙尼亞的電子居留權計劃允許非愛沙尼亞人獲得諸如公司注冊等服務。許多品牌,包括可口可樂、耐克和迪斯尼,也在元宇宙中創造體驗,報告顯示,元宇宙的總價值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360億美元。然而,人們對虛擬空間的了解仍然不多。讓圖瓦盧的12000名公民在一個沉浸式的虛擬世界中進行實時互動,將帶來重大的技術挑戰,涉及帶寬、計算能力、能源消耗,以及使用VR頭戴設備的副作用,如惡心。
在元宇宙中重建圖瓦盧會帶來非常多的困難,尤其是在國際法方面。因為,時至今日,數字國家還從未存在過,要確立其公民的法律地位,就需要國際法開辟新的領域。在“現實世界”中,圖瓦盧被淹沒會造成難民狀況。圖瓦盧人將不得不重新安置,并在他們的新祖國獲得公民身份。假設,來自圖瓦盧的難民也可能擁有元宇宙中虛擬圖瓦盧的雙重國籍,而這種法律地位在國際法中是全新的。圖瓦盧怎樣依靠國際協議來承認圖瓦盧的數字主權?數字主權多大程度上會被尊重?元宇宙的確帶來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可能性,但同時也帶來了各種需要解決的新的法律問題。元宇宙的平臺仍處于起步階段,最終需要解決的法律和秩序問題迄今還只是浮于表面。可以預計,隨著這些平臺的成熟和用戶采用率的提高,這些問題將變得更加相關。這一領域的法律框架的發展和演變為創造新的世界提供了機會,人類的現代治理框架是否能在云宇宙框架下繼續發展,圖瓦盧很可能成為這一道路的先驅者。
太平洋島國非常容易遭受自然災害和全球變暖的負面影響。例如,臺風來臨時,島國的陸地面積急劇縮減,許多環礁甚至會被海水淹沒,有時一次超級臺風就可能摧毀整個國家。這些國家遭受的苦難是大陸國家無法想象的。
太平洋島國都非常小,一個國家通常只有幾萬到幾十萬人口。即便是最大的國家巴布亞新幾內亞,也只有1000萬人。太平洋島國是小型經濟體,自給自足卻非常脆弱。島國主要面臨五種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一是臺風。二是海嘯。三是火山。太平洋是世界上火山活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四是氣候擾動。太平洋地區氣候的周期性波動,被稱為“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由此太平洋島嶼常常出現旱澇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五是氣候變化。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還會對沿海生態和珊瑚礁造成威脅。
在殖民時代到來之前,太平洋地區人口較少,而且不存在殖民國家創造的國界線。因此,如果一個島上的居民受災,他們通常會作出靈活的應對,轉移到其他島嶼。如今的島國在自然災害面前仍非常脆弱,氣候變化也加重了自然災害造成的破壞。以臺風為例,如果臺風襲擊香港或廣州,中國的其他地區可以提供物資援助。但是,如果襲擊了太平洋島國,整個國家將遭受滅頂之災。臺風“帕姆”(Pam)曾襲擊瓦努阿圖,其首都維拉港被夷為平地,大量農作物遭損毀,政府必須從其他地方調配食物。“帕姆”還侵襲了其他兩個島國——基里巴斯和圖瓦盧,一場臺風就摧毀了三個太平洋島國,導致這些國家幾乎一半的人口失去了家園。臺風不斷地侵襲,給許多太平洋島國帶來了巨大損失,而且科學家認為這種自然災害今后只會不斷增加。
臺風的侵襲不過持續數日,而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會越來越強,造成的損害越來越大。降水量和海平面的變化正越來越劇烈,但我們目前卻無法預測氣候變化。如果長時間缺乏降雨,島民怎么種植糧食等作物?反之,如果降雨持續不斷,島民又怎么保存糧食?氣候變化越來越大,越來越難預測,這一點對島國發展非常不利,特別是對糧食供應造成了巨大威脅。此外,島民還會與外部社會保持聯系,避免出現孤立無援的情況。他們通過婚姻關系,拓展潛在的生態資源。即便自己的島嶼受災,也有避難所來暫時過渡,等到家鄉環境得到恢復再重歸故里。對太平洋島民來說,社會凝聚力很關鍵,災難發生時可以互幫互助。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現在被稱為馬里亞納島(Mariana Island)的地方,位于密克羅尼西亞聯邦,19世紀初,一系列毀滅性的臺風曾摧毀島上所有的農作物,島民搬遷到其他島嶼,然后在那里形成新的社會。然而,如今的太平洋島嶼形成了嚴格的民族國家邊界,這是歐洲殖民時期的遺產。這樣一來,如果某個島嶼受災,那里的島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任意遷徙到另一個島。太平洋地區的現代移民通常流向新西蘭、澳大利亞和美國,但所有的遷徙都需要護照和簽證。太平洋地區既遭受酷熱,也出現了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倒灌現象。2005年,圖瓦盧就曾被海水淹沒過。生活在低洼環礁的人們應該如何生存?許多環礁的海拔只有幾米,海平面的些許上升,都會使整個環礁被淹沒。馬紹爾群島、基里巴斯、圖瓦盧、托克勞(Tokelau,屬新西蘭)都是領土完全由環礁組成的太平洋國家和地區。還有50%的環礁或許不會被完全淹沒,但島民可能不得不擠在面積更為狹小的島上高地。
總之,下一代人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氣候變化形勢。人類能否對抗全球變暖的不利影響?對于海洋島國來說,如果全球零碳排放不能盡快實現,如果發達國家不施以援手,他們的家園仍將有可能被淹沒。種植紅樹林、保護水資源、人造陸地等方式有助于改善目前的困境,但這種惡化的本質趨勢不會停止,除非全球變暖本身得到遏制。從1990年到2014年,美國是世界上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1990年至2014年,美國工業發展迅速。僅溫室氣體排放就讓巴西損失3100億美元,印度損失2570億美元,印度尼西亞損失1240億美元,委內瑞拉損失1040億美元,尼日利亞損失740億美元。但與此同時,美國的碳排放為其經濟帶來了1830多億美元的收入。在最近的國際氣候談判中,隨著全球社會努力減緩氣候變暖,哪些國家做出犧牲以及如何減緩氣候變暖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一些國家、當地社區和氣候學家呼吁歷史上最大的碳排放國支付氣候賠償金,因為他們的經濟收益來自于損害貧窮國家的利益。但是,美西方等高排放國一直反對賠償損失,認為氣候變暖問題并不是自己造成的,反而把矛頭指向別人。
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旨在通過減少空氣污染,特別是二氧化碳,來減緩全球變暖,許多科學家認為二氧化碳會產生溫室效應,然而美國政府卻退出了該協議,理由是如果企業被迫減少此類排放,可能會對美國經濟造成損害。太平洋上的基里巴斯、馬紹爾群島和瑙魯以及印度洋上的馬爾代夫等地勢低洼的島國由于擔心自身的生存,紛紛加入圖瓦盧的行列,敦促美國減少大氣污染。圖瓦盧政府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隊在圖瓦盧登陸,以阻止日本在太平洋的前進。他們的工作是在富納富提島的主島方加法勒(Fongafale)上建造一條起降跑道,美國需要珍貴的泥土。于是美軍在島上挖了10個大洞來收集泥土,有些大洞長300英尺,寬50英尺。當地人稱它們為“借來的坑”,但從來沒有人歸還過泥土,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島上大約三分之一的可耕地被坑道和跑道毀壞。圖瓦盧曾請求華盛頓幫助填補這些漏洞,但吝嗇的美國拒絕提供幫助,理由是這條跑道已經足夠補償了。于是,無情的海水淹沒了以前從未在水下的地方,包括祖墳和建于1904年的一棟建筑的地基。鹽水侵入花園,殺死莊稼,破壞土壤。寶貴的沿海土地因侵蝕而流失。“美國人應該審視自己,”圖瓦盧人莫魯說,“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其他國家,比如圖瓦盧。”這種西方留下來的種種破壞促使圖瓦盧的領導人叫屈。圖瓦盧外交部的助理部長勞佩帕(Paani Laupepa)說:“世界其他國家應該立即采取行動,共同減少溫室氣體的使用。”勞佩帕解釋說,她所說的“世界其他國家”主要指的是美國和澳大利亞,因為這兩個國家分別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和人均溫室氣體排放國,也是唯一拒絕批準1997年《京都議定書》的發達國家。《京都議定書》要求逐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美國官員表示,該議定書不包括發展中國家,設定了任意的減排目標,會損害經濟)“美國人口只占世界的一小部分,卻使用了世界25%的資源,”勞佩帕繼續說。“你們美國人生活方式很好,一切都很方便,每個家庭有三到四輛車。但你需要意識到它對我們太平洋島國人民生活的影響。”
然而美西方是聽不見,也不會聽取這些聲音的。澳大利亞甚至早在20年前,就想辦法用精美的數學模型來說試圖證明,圖瓦盧人說了謊,證明圖瓦盧不會被淹沒,還用計算機做了所謂的推演,認為圖瓦盧即便一些島被淹沒了,但是還會有一些島實際上擴大了。然而澳大利亞精致的科學研究對二十年來圖瓦盧日益惡化的情況沒有任何解決反感,也沒有找到任何因果聯系,其作為只是甩開了五眼聯盟國家對于此該負的責任。
對于圖瓦盧這樣一個只有1萬人口的國家都吝嗇如此,五眼聯盟國家的底色,一覽無遺。某些發達國家,長期以來只知道甩鍋給其他發展中國家,剝奪其他國家的碳排放權,或者不承認自己的過往行徑,談論人均碳排放時從不考慮到“人均歷史累計碳排放”,然而溫室氣體濃度升高是受到長期歷史排放累計影響的。2018年,全球人均碳排放達4.4噸,中國人均碳排放達6.8噸,低于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南非等國家。中國的碳排放量未達峰,排放歷史比西方國家短上百年,作為人口和能耗大國,中國從未推卸降低碳排放的國際責任,也一直聲明人均碳排放和歷史累計碳排放都應納入考量。美國從1800年有碳排放記錄,至今累計碳排放4219億噸,中國從1907年起至今共2493億噸,比歐盟少500多億噸。
盡管同屬于發展中國家,盡管中國不曾掠奪過世界,但是,中國依舊高度重視太平洋島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特殊處境和關切,一直積極幫助島國減輕氣候災害影響,提升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截至目前,中方已累計安排超過12億元人民幣用于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與包括薩摩亞等太平洋島國在內的38個發展中國家簽署了43份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文件。今年4月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啟用以來,已開展一系列工作,包括與當地高校簽署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研究校際合作諒解備忘錄,向基里巴斯等國捐贈急需的機械設備等。在島國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中國都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一直積極幫助太平洋島國。作為生態文明踐行者、氣候治理行動派,中國主動承擔與國情相符合的國際責任,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近十年來,中國在節能、提高能效、發展可再生能源、交通、建筑等領域所作貢獻占全球總量的30%-50%。中國還將繼續深入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為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不斷貢獻中國力量。
守護地球家園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各方齊心協力、共同應對。發達國家應承擔歷史責任,大幅提升減排力度,切實兌現承諾,積極主動向受困的太平洋島國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唯有此,圖瓦盧的主權才有可能真正保留,圖瓦盧的悲劇才可以不再上演。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萬邦圖治國別區域研究院”,修訂發布)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大誰緝事:誰之責?這個太平洋島國將淪為第一個元宇宙里的數字國家
2022-11-22張志敏:元宇宙即錢學森所說“靈境”,資本炒作豈不成“望梅止渴”?
2021-12-02?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