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1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
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這句話,是云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中的誓詞。
華坪女子高中的招生對象,是已經完成了九年制義務教育,但無法再繼續上學的大山女孩。
這座建在山區的全免費女子高中學校,改變了太多貧苦女孩的命運。
多年來,學校保持著40%的一本上線率,甚至連續好幾屆本科上線率,都接近了驚人的100%。
這其中還有不少學子,考上了浙大廈大這種重點學府,許多女孩也因此走出大山,進入城市,不可思議的實現了人生逆襲。
很難想象,這是大山里的女孩子可以做到的成績。
更難想象,一手創辦這所學校的,是一名表面上十分普通的女性,張桂梅。
當然,這些年來,越來越多人了解到張桂梅校長的偉大事跡,也逐漸明白了,張桂梅校長不僅不普通,甚至超前的可怕。
2020年,在央視《面對面》節目中,張桂梅校長說過:“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如果她有文化,她會生個姑娘就丟?她不會吧。我的初衷是解決低素質的母親、低素質孩兒這種惡性循環。”
在某次訪談中,她還說,不希望考出大山的女孩們想著報答她:“背那么重的包袱干什么”“我得讓她們飛出去,我希望她們把我忘掉,老想著我多狹隘。”
2021年,張桂梅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
2023年,張桂梅當選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
可以說,因為張桂梅校長的無我,才有了千千萬萬個的「她」。
具有如此格局,改變那么多女孩命運,得到這些名譽,她實至名歸。
就在最近,以張桂梅及其學生的故事改編的電影《我本是高山》也開始點映,按理說,這樣的題材, 這樣偉大的故事,應該拍出來再怎么也不會差的。
但是令我萬萬想不到的的是,翻車了,而且是以非常丑陋的姿態,翻車了。
接連三天,熱搜各種詞條,充斥著對這部電影的巨大失望情緒。
而當我仔細觀看后,我也不得不說一句:這部電影的問題,太大了,大到足以被釘死在現實電影的恥辱柱上。
2
為什么我這么說?
因為這部電影,寫滿了不尊重。
第一,它不尊重故事里的母親。
在故事原型里,女孩明確的說是爸爸酗酒和媽媽打架,生活費都是媽媽給的。
在電影里,忍辱負重的媽媽,變成了酗酒的母親。
天吶,但凡了解現實就知道,農村酗酒家暴的母親,這是一個多么小眾的詞組。
別說農村了,全中國無論城市鄉村還是農村,酗酒的母親都是稀有物種。
就像大家吐槽的那樣:喝農藥的女人,都比酗酒的女人多。
第二,他不尊重山區女孩。
現實里,這些大山里的女孩大部分都是爸媽不讓上學。
電影里,卻變成了女孩子自己叛逆不懂事,逃學逛街不愛學習。
這完全就是對那些渴望讀書,卻讀不了書的女孩子們的侮辱。
這根本就是沒有搞清楚,造成女孩上不了學的根源,是重男輕女。
太多女孩們想讀書,可卻被家人的一句“女孩子將來反正都要嫁人,讀什么書啊”打消了可能性。
她們不是厭學,不是喜歡上網,她們甚至根本沒有條件上網。
她們夢想學習,但是身不由己!
第三,它不尊重張桂梅的信仰。
現實里,張桂梅無數次真摯的說過,她的精神支柱,是黨員信念。
她和那些黨員同志們,甚至會因為重溫入黨誓詞,而激動到哭成一團。
但電影,居然把支撐她的信仰,換成了對亡夫的思念????
這完全就是對張桂梅精神的褻瀆!
把崇高的黨性,替換成為愛發電的性緣腦,這無異于把張桂梅的人生格局,從宇宙大小,縮小成雞蛋坯胎!
你用她們的真實名字,蹭她們的原型熱度,可以,但你不可以偷換她的精神信仰,歪曲她的精神內核,消解她們的人生困境啊!
3
前面我說到,這部電影寫滿了不尊重,那么這些不尊重的來源是什么呢?
是不相信,不理解,不明白。
是的。我們淺看下電影導演的人生背景:55歲,男,上海人,碩士畢業于美國芝加哥學院。
出生于藝術世家,母親和外祖父,都是國內早期著名導演。
現在明白了嗎?
屬于精英家庭的他,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貧窮。
性別為男性的他,更不明白什么是女性困境。
要不是為了拍電影,他甚至根本不會走進大山,他壓根不明白大山里會發生什么故事,更不了解山村女孩。
當然了,他更不會有什么黨員信仰或情懷。
雖然,他整個家庭如今的一切,都是被當年那批戰場上的黨員沖出來的。
即不理解女性困境,也不理解崇高的信仰,把無法讀書的女孩改成不愿讀書的女孩,把為黨而奮斗的信仰改成為繼承男人的遺志,才能更符合自己的邏輯體系,才能說服自己。
事實上,電影作品里因為不相信信仰導致的翻車不止這一次。
2019年,電影《攀登者》上映。
這部電影以1960年與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的事跡為背景,講述的是一群中國攀登者,懷揣著最純粹的夢想,肩負時代使命,立于世界之巔的故事。
就這立意,隨便拍拍都可以拍的震顫人心吧。
但電影團隊就不好好拍,就要歪曲現實,自己魔改。
就要把「老一輩黨員無條件救隊友」改成「因為互相愧疚而救對方」當然了,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愛情線。
為什么要這么改呢?
就是因為,主創團隊不認為,這世界上還有一種精神叫大無畏!
就是因為,他們不相信有些人真正的精神內核會如此純粹!
而令人最憤怒的是,
雖然他們不相信這些內核,但他們又渴望利用這些內核圈錢拿獎。沒錯,電影本身是商業行為。賺錢嘛,不丟人。想拿獎,想要票房,都不丟人。但是,我真的建議希望所有拍女性題材,或者說所有拍現實題材的導演都記住:如果你想用女性的困境喚起大眾的共情,那首先,你先明白女性到底困在哪里,因什么而困!如果你想用偉大的共產精神給作品鑲鉆,那首先,你先讓自己勇敢的直視這些靈魂!如果你想利用宏大的格局給自己貼金,
那首先,你先丟掉你那世俗而渺小的自我!想賺錢,OK.但麻煩你站著把錢掙了,麻煩真正的去理解去相信!而不是,血淋淋的利用!!!!
作者:一款雷雷 ;來源:“彈妹Anti”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